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及预后的作用探讨论文_尚瑞平,黄冬岩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及预后的作用探讨论文_尚瑞平,黄冬岩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心内科 黑龙江大庆 163001)

【摘要】目的:探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介入的治疗时间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对实验1组发病6小时以内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实验2组发病6小时以后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1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VI、LVEF、LVESVI等左心功能指标与实验2组患者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1组患者的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3.33%)与实验2组患者(10.00%)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越早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越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左心功能及预后情况。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间;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预后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8-0058-0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出现动脉的持续性闭塞的时候,极易导致患者的心脏出现进行性扩大的情况,患者的心功能也可能会出现急剧的减退等,严重威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安全[1-2]。本文针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及预后的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冠状动脉介入的治疗时间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30例患者。实验1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40~62岁,中位年龄为(45.34±1.89)岁;实验2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7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41~63岁,中位年龄为(45.21±1.97)岁。所有纳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内容,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所患有疾病的类型与病情的程度等资料差异性并不大,均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与分析。

1.2 方法

对实验1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6小时以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实验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6小时以后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前均服用300mg的阿司匹林和600mg的氯吡格雷,术中按照患者的实际体重应用适宜剂量的肝素,对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术,对患者出现梗死的相关动脉实施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的血管成形术与冠脉支架的植入术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LVEDVI、LVEF、LVESVI等左心功能指标与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脏事件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纳入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数据比较应用t检验方法,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方法,当P<0.05时,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的左心功能指标对比

实验1组中,患者的LVEDVI为(57.18±7.09)mL/m2,患者的LVEF为(51.31±5.28)%,患者的LVESVI为(27.79±7.14)mL/m2,实验2组中,患者的LVEDVI为(59.29±6.58)mL/m2,患者的LVEF为(48.51±4.87)%,患者的LVESVI为(29.28±8.77)mL/m2,实验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的LVEDVI、LVEF、LVESVI等左心功能指标与实验1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比,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心脏事件情况对比

实验1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心绞痛,没有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本组患者的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3.33%,实验2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心绞痛,有1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本组患者的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10.00%,实验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脏事件情况与实验1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比,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目前临床治疗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脏疾病,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国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患病人数也逐渐增多[3]。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的再灌注可促使其冠脉血流的恢复,使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缩小,并扩张其左室扩大及重构,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功能等[4-5]。

本研究中,实验1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的LVEDVI、LVEF、LVESVI等左心功能指标与实验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比较,具有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而且,实验1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实验2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10.00%,具有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可见,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6小时以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更好一些,可积极改善患者的左心功能,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心脏事件的情况,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石保建.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2例[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7):55-56.

[2]杨保军,张丽平,杨晓刚,等.不同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1):1213-1215.

[3]颜景祥,鹿庆华.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25):66-68.

[4]高菲,张喜文,张春旺,等.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z2):392-393.

[5]宋炳慧,王书清,贾珊珊,等.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2):1066-1068.

论文作者:尚瑞平,黄冬岩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

标签:;  ;  ;  ;  ;  ;  ;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及预后的作用探讨论文_尚瑞平,黄冬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