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扩招后的困惑分析_大学教育论文

高校扩招后的困惑分析_大学教育论文

高校后扩招期困惑之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困惑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6)29-0013-03

1999年,中国内地普通高校招生160万,比1998年大幅增长52万,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一个规模快速扩张的新时期。在其后的两年,2000年招生220万,2001年招生250万。截至2004年,我国各类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超过2000万,居世界第一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从此进入到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创造了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比《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预期的时间提前了几年。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高校进入了一个后扩招期时代。

一、高校后扩招时期的困惑

1.“扩招—圈地运动—再扩招”的怪圈。高校扩招,必然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如投资不足,校舍、图书、实验设备等基础设施不足,管理体制和师资条件在短时间内跟不上扩招发展的需要等。因此,学校要应对扩招就必须大规模建设新校园,从而为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基本的物质条件。要培养高水平人才,要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就必须拥有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和设施。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扩招以后,高校的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逐年增长。2004年与1998年相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增加了近1000万人。按国家规定的平均每个大学生占有建筑面积30平方米计算,全国增加1000万在校大学生需要增加建筑面积3亿平方米。按平均每平方米造价1000元计算,全国增加1000万大学在校生需要建筑经费3000亿元。但是,由于我国教育经费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绝大多数高校的校园建设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少则几亿多则几十亿。这对收入来源单一的我国高校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压力。为缓解压力,高校不得不进一步扩大规模,通过做大来弥补由于建设新校园所引发的资金缺口。由此,便形成了“扩招—圈地运动—再扩招”的怪圈。持续扩招,超负荷运转状况导致了非良性循环,使高等教育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超常发展和连续扩招也正在冲击着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带来高层次人才的供需失衡,引发高智力人才积压。

2.高校负债率过高与还贷压力过大。1999年以来,国家大力倡导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并相应的允许高校向金融机构贷款。很多高校抓住发展机遇,使在校生规模成倍增加,并且一次性征地数千亩,用于建设生态化、智能化、现代化的一流新校区。但高校建设的大举扩张,却遭遇国家教育投资有限的瓶颈。同时,巨大的资金缺口又不可能完全靠学生学费来填补,于是大规模建设投资的主要渠道便来源于银行的贷款,即所谓的“举债兴教”。巨额贷款投资在短期内使高校基本建设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使高校面临着巨额利息的财政风险。高校负债率过高与还贷压力过大,困扰着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3.财务风险导致教育质量下降。面对较高的财务风险,一些高校开始压缩教学科研的投入,特别是教学一线的经费。例如,实习经费的严重不足,造成工科专业学生实习次数和周数的减少;实验室的维持费用紧张,使原本1~2人一组的实验被迫改为3~4人一组等,这都直接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一些高校的科研经费一再压缩,许多项目不得不缩减,如取消学术著作出版资助政策,减少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补助费等。个别高校由于一直在压缩其他开支集中财力搞基建,开始限制专职教师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的提高,从而使高校在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方面失去了很多优势,直接导致优秀骨干教师的不断流失和教育质量的下滑;也有一些高校通过扩大高费生的招生规模缓解贷款压力,特别是采取扩大二级学院高学费生和自费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的途径,以便有更多的资金来还贷。这在本质上与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十分类似,学校一方面提高学生学费,另一方面又将用于学生教育的支出控制压缩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持较高的收支差。这就使学生的地位类似于商品消费者,而教师如同企业工人,大学俨然是教育产品的生产经营者。

4.“规模效益”向“内涵效益”“质量效益”的转变。如果说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扩大规模的话,那么,在扩招的浪潮逐渐过去而进入到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阶段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已经进入到了以提高质量为主要特征的时期。显然,这样一个新的历史任务和发展模式要求有一种新的思路和机制,而且,这也使得高等教育领域中影响质量的若干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出来:(1)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原来的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显然已不适应当前的教育,如何改革旧的传统质量标准模式,重构新的质量标准并评价当前的教育质量,是当前高校要深入研究并保证其沿着“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规律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2)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宽基础与专业化之间的矛盾。大众化教育倡导的是宽基础、淡专业,强调通才教育,有利于全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但是,如果过分强调宽基础的教育而忽视其专业教育,学生就业的现实压力又将迫使高校要重视其规模效益,这使得高校处于两难的境地。(3)教学管理方式与手段的改进问题。高校大规模扩招后,学校校区增多,许多高校的新校区都在近、远郊区,与教师住宅相距甚远,这使教师的课外辅导、答疑、质疑甚至与学生的交流逐渐减少,从而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实现“规模效益”向“内涵效益”“质量效益”的转变,便成为一个困惑学校教学管理的问题。

二、高校大规模扩招的深层次原因

是什么原因使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得如此迅速?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1.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牵引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关于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以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长期来看,由于高等教育培养了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因此,高等教育能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从短期来看,由于高等教育的扩展需要增加相关的投入,不论投资是由政府、企业或者是家庭个人来承担,投资的增加都会刺激经济的增长,而且因为“投资乘数”的作用,一定量教育相关投入的增加会带来数倍的产出增长。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由于高等教育的体系比较完善,高等教育往往成为经济的调节器,当经济繁荣、就业较容易时,许多人就会选择先就业,然后再在工作中接受高等教育,这时,高等教育规模就比较小;相反,当经济不景气、就业竞争激烈时,许多人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这时,高等教育的规模就比较大。我国从1999年起开始实施高校招生大规模扩张的政策的目的就是,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2.教育的全球化进程,迫使我国高等教育快速扩展。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开展已有很长的历史,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国内高等教育的滞后,出国留学的热潮一直不减。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中国内地是美国高等教育出口的第二大市场,1998年的贸易额超过7亿美元,如果加上台湾省的4.5亿美元,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第一大市场。据教育部的统计,在1978~1997年的20年间,我国共派遣留学人员近30万人。在中国已加入WTO的今天,国外教育机构正在逐步进入中国教育市场,我们面临着与国外教育机构同台竞争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首先体现在学历方面,不出国门就能取得国外著名高校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这对广大学生来讲确实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其次是体现在外语教学环境上,与国内高校相比,国外高校具备先进的语言教学设施、更加优越的语言环境、更多的外国教师直接授课,乃至从国外直接引进的外语教学资料等,这都会对国内外语教学与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再次,还体现在学科专业的设置上,国外教育机构也具有优势。国外教育机构能提供更优越的学习环境,其结果会导致我们的优秀生源的流失,这最终将影响国内学校的办学质量,进而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1999年的高校扩招,对于迅速将我国的高等教育产业做大做强,并与国际接轨,以应对日益增强的国际高等教育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校解决后扩招期困惑的对策

1.建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竞争机制,在实现“软着陆”的同时,努力实现“硬着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多少大学生,而是尽可能地提高全体民众的素质;教育资源的应用不是建设多少所大学,而是尽可能地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要保障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不但要实现政策、财政的“软着陆”,更要努力实现“硬着陆”。当前,应尽快成立具有权威性的社会专门评估机构,通过评估就业确定招生,让高等教育的发展最终走向市场,最终实现自我调节、自我约束。改变高等教育的拨款机制,在给予各个高等学校平等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展开竞争,办得越好的学校获得的国家经费支持应越多,同样获得社会投入的资源也越多,并可以考虑由政府减免其部分贷款;而办得不好的学校要考虑允许其倒闭和破产,从而使高校在提供反映市场需求和价值规律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中,获取声誉、地位和资源奖励,激发起应有的活力与效率。只有充分开展市场竞争,激发各高等学校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才能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和有效配置。

2.我国高等教育应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印度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之路,对我国极具借鉴意义。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印度高等教育进行了较大的规模扩张,并引发了一系列改革的阵痛,最为明显的是许多大学生毕业后难以就业。针对这一状况,当时我国的许多学者指出,中国的高等教育不应走印度的高等教育之路。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印度始终作为反面教材呈现在我国教育界面前。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印度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软件产业的崛起,引起了人们对印度模式的重新反思。人们发现,正是印度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为后来的经济腾飞储备了大量人才。尽管当时这些人才由于在国内没有很好的发展空间而纷纷出国,但是,十几年后,他们重返国内,给印度带回了技术和经济的优势。由此看来,高校经过一轮大规模的扩招后,应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所谓“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是指通过挖掘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潜力来扩大高等教育的实力,而不是持续的规模扩张。大学最终要达到做强,仅靠低水平的规模扩张来做大是不够的。因此,在后扩招时代,我们认为要更加注重大学的内涵效益。在中国进入初级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今天,再想通过扩大规模来达到增加经济效益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高校的教学改革的发展。学校要走品牌发展道路,要有品牌意识,要让社会来决定其发展和破产,要瞄准前沿课题来发展教学成果,从而增强自身实力。

3.积极化解高校的财务风险。(1)把高校负债率控制在安全合理的范围之内,减轻高校的还贷压力。一方面,要继续为大学建设争取国债资金的支持,以减少贷款额度,控制负债率的增长;另一方面,可采取“学校贷款,政府贴息、补息”的方法,在短期内减轻某些大学的巨额贷款利息负担,具体运作可每年按一定的比例承担贴息和补息,如贴息50%或100%。(2)试验发行“大学建设债券”,以解决大学后续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并有效降低贷款利息。充分利用社会较充足的资金,结合国债和企业债券的特点,批准大学申请向社会公开发行“大学教育发展建设债券”,以募集资金满足大学后续建设的需要,这样可在财政紧张、建设投资缺口大的情况下,不过多地与经济建设争资金;同时,发行“大学建设债券”也可减少商业银行的中间环节,从而大大降低贷款利息支出。(3)引导、推动、鼓励大学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大学应尽量多地与企业开展合作,承担企业提出的研究课题,从而促进大学提高科研水平和效率,增强大学的科技竞争力,增加资金来源,改善科研条件和教师待遇。

4.扬长避短加速专业建设,主动适应高校扩招。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国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经验来看,扩大招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长期趋势,因此,要审时度势,下大力气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部分长线专业;要把扩招当作战略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环节,把专业设置思路由依照学校办学条件设置转向依照社会需要设置,增加专业的适应性;根据不同的学校类型,如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有选择地减少基础理论专业,大力发展应用性、新兴专业,如生物工程、通信工程、精细化工、信息科学等;缩短专业的稳定周期,增加专业的灵活性。

标签:;  ;  ;  ;  

高校扩招后的困惑分析_大学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