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本论》辩证发展观的特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论论文,发展观论文,特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对资本运动的研究,是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的,在研究过程中,这种世界观就表现为一定的发展观。这种研究既是对客观过程规律的揭示,又包含着研究者对这一发展过程的批判,所以,作为其灵魂的发展观,就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这种研究同时还反映了过程主体的活动,并且只有在指导一定主体的实践中才能显示出它的科学性和现实性,所以这种发展观还具有实践性。从马克思的研究来看,资本运动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特殊阶段,是与后者的其它过程同时展开的,既有其特殊性,又包含有或伴有某些普遍性。所以这种发展观必定是二重性的。
一、二重性
众所周知,《资本论》是一本“论资本的书”。(注: 《马恩全集》第16卷第233页。)但是, 资本的运动并不是单纯的。且不说在资本的旁边,有许多别的经济成分存在着,构成从小生产到资本之间的“无数色层”。(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第98页;第12页;第 199页;第831页;第11页;第202页;第18页;第24页;第562页;第188页;第15页。)单就资本本身的运动来看,它也离不开其他的经济过程。这些过程中,有些与资本运动并非共始终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就指出,经济学研究的规律中,有一些是特定时代特有的,有些属于一切时代,另一些是几个时代共有的,“没有它们,任何生产都无从设想”。(注:《马恩全集》第46卷上册第22页;第44页;第445页;第37页;第27页;第45页;第468页。)显然,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并非只有一种规律在起作用。所以,马克思在研究资本运动的同时,也没有忽视那些非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过程。作为与特殊的资本运动相区别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般的经济发展过程。
所谓的一般的经济发展过程,在《资本论》中,主要有商品化、工业化、社会化等几种发展过程。这些过程各自都有特别侧重的内容:社会化主要与封闭经济相对立,工业化主要与传统农业相对立,而商品化则主要与自然经济相对立。它们的内容各异,时间长短不一。它们和资本主义过程相比,不仅主体不同,运行规律、方式也都不同。从《资本论》的论述来看,它们不以资本主义社会为转移,可以在其中展开,也可以在其他社会中延伸、丰富自己的规定。而且它们还互相联系、相得益彰:社会化借助于商品化而扩展、由工业化而深化,工业化随社会分工的发达而推进、随商品化而升级,商品化以社会化的发展为基础、随工业化的升级而成熟……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当成统一的一般的经济发展过程。
这种二重化过程的认识,并不是容易产生的。在资本家看来,人类“只有两种制度,一种是人为的,一种是天然的。封建制度是人为的,资产阶级制度是天然的。——于是,以前是有历史的,现在再也没有历史了。”(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第98页;第12页;第 199页;第831页;第11页;第202页;第18页;第24页;第562页;第188页;第15页。)这种唯心的历史观决定了资产阶级及其学者不可能正确地认识资本运动。至于一般的人,在没有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掌握科学的方法以前,尤其在置身于流通和竞争之际,必定会受资本这一“普照之光”(注:《马恩全集》第46 卷上册第22页;第44页;第445页;第37页; 第27页;第45页;第468页。)笼罩,无法超越资产阶级狭隘眼界,而无从理解一般的发展过程的存在。只有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根据其“个别之中包含着一般”的原理,才能透过假象对貌似统一的社会经济过程进行科学的分析,揭示这种二重性存在。他认为:“一般的东西,一方面只是观念中的特征,同时也是一种同特殊事物和个别事物的形式并存的……现实形式。”(注:《马恩全集》第46 卷上册第 22页;第44页;第445页;第37页;第27页;第45页;第468页。)由于实际过程比较复杂, 两种发展过程的联系并不那么简单。一般说, 一般过程寓于特殊过程之中。但这是指同一种事物,例如资本主义一般和资本主义特殊。显然,我们这里所研究的并不是同一种事物。不过,它们也不是毫无关系:一方面,上述那种一般的发展过程是寓于资本这种特殊的发展过程之中的,因为商品化、工业化、社会化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总是表现为特殊形式的商品化、工业化、社会化。从这种意义看,一般的发展过程总是带有特殊过程的形式,但决不是只有一种的形式;另一方面,从一般的发展过程横亘几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来看,它又是几个特殊的发展过程的共同载体,这样看来,特殊过程只不过是一般的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
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下区分二重发展过程,即特殊的和一般的发展过程,并对之进行研究,必然相应地形成二重发展观。所谓特殊的发展观,自然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看法,包括其产生、发展和必然严亡的历史过程、它的文明面和黑暗面等等。对《资本论》所包含的这种发展观,人们已经有较多的理解。反之,对一般的发展观,人们则研究不多,还须深入发掘。
根据这种发展观区分和研究两种发展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因为两种过程同时展开而把它们混为一谈,才能把一般的和特殊的发展规律区别开来。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新的层次上来了解《资本论》研究对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意义。因为它研究的一般的社会经济过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延续。现在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只要把资本关系去掉,资本运动的规律同样可以应用于社会主义。实际上,资本的运动规律作为特殊过程的规律,其特殊的本质规定是贯穿于过程的始终并渗透其表里的,是无法从中剥离的。一旦去掉,这种规律也就不成其规律了。人们之所以普遍存有这种看法,究其原因,无非是把上述两种过程混为一谈了,同时也把上述两种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混为一谈了。所以,区分两种发展观并深入探索其内容,尤其是一般发展观的内容,应该是研究和认识当代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
二、客观性
《资本论》研究了两种客观的经济发展过程,并揭示了一系列分属不同层次的本质和规律。对这种研究,人们总是把它归结为经济研究。这当然无可非议。但是,也应该说,把这些规律也归结为发展观的内容,同样是无可非议的。因为所谓的发展观,就是对一定的发展过程包括其内在规律的认识。正因为这样,这种发展观必然是客观的。但是,这种客观性并不单纯是对客观过程的反映,作为一种发展观,它应该是客观的经济研究的灵魂。所以,要了解这种发展观,还必须对经济研究作更高层次的研究,也就是说,必须透视经济研究的逻辑过程,从辩证的、抽象的意义上来反映它的客观性。
我们知道,典型分析是马克思研究资本运动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不仅要求对象是典型的,而且也要求过程是典型的。所以,从混屯的总过程中区分出特殊过程和一般过程就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二重过程的区分、联系以及对它们的进行相应的研究,就是客观研究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发展观客观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点,上面已经探讨过了,无需赘言。
在研究特殊发展过程的逻辑过程中,马克思竭力按照过程的本来面目来反映。他说:“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第98页;第12页;第 199页;第831页;第11页;第202页;第18页;第24页;第562页;第188页;第15 页。)显然,他注重的是阶级关系和经济利益, 并围绕它们展开论述。可以说,这是特殊发展观的核心。在他看来,这些关系和利益的消长和得失是和资本运动分不开的。
关于资本的运动,不同阶级立场的人必定有不同的看法。在资本家看来,它是个无比美妙的、永恒的过程。这样看,不符合历史发展的真实情况,所以是不客观的。马克思认为,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而“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注:《马恩选集》第2卷第83页。) 《资本论》正是这样,将其内在规定揭示得入木三分。此外,他还很重视资本运动的外在规定。这主要是在《资本论》第三卷尤其是终篇进行的。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成为多余的了”。(注:《资本论》第3卷,第923页;第 997页;第926页;第927页;第102页;第923页;第926页;第927页。)所以,他在揭示了资本的内在规定之后,还着意说明内在规定的外化,论证了它在竞争和生产当事人头脑中必然折射为假象,说明资本就是本质与假象统一的东西。可见,这种特殊的发展观是从内与外、真与假统一的过程中来把握对象的。
和对特殊发展过程的研究不同,对一般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侧重从另外的角度来反应。例如对商品化过程,它展现的是从简单到复杂的上升。从《资本论》的逻辑进程来看,马克思首先研究简单的商品生产,然后再研究具体复杂的商品生产。后者又区分为初级的和成熟的两个阶段。可以说,《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研究的就是简单的商品生产,从第二篇起,才开始研究比较现实的商品经济。但此后的研究并不是只固定于一个阶段,而是再进而考察更为现实、更为具体的商品经济,也就是说,是研究马克思那个时代最发达的商品经济,这时,商品价值的结构已从C+V+M转型为C+V+P。
一般的发展过程虽然其中的各个过程彼此区别,但各个过程的运行方式却并不相互排斥,有些甚至相通。所以,这种研究中表现的发展观就有丰富而多彩的内容。从商品化过程来看,虽然说流通领域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第98页;第12页;第199页; 第831页;第11页;第202页;第18页;第24页;第562页;第188页;第15页。)但马克思却批判了它的形式性。从对社会化过程的研究来看,它突出社会联系,分工、协作,必然走向开放——商品化也包含着开放的趋势,虽然两者的含义不尽相同。进一步说,社会化强调生产资料的积聚、强调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又必然导致工业化。从经济发展历史来看,工业化总是在社会化、商品化的基础上展开的,并且反过来又强化竞争和产业的升级。再从工业化本身来看,它依赖并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它崇尚科学。总之,在马克思对一般的发展过程的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是真正的平等观、竞争观、协作观、开放观、科学观等等。
既然总过程是二重过程构成的,那么对其中的特殊过程的研究就不能不考虑一般过程与它的关系或对它的影响,反之亦然。从二重过程的相互关系来认识其中的任何一个过程,其实也就是从总的联系出发来研究个别过程。所以,无论是特殊发展观还是一般发展观,在由以指导考察特殊过程或一般过程的时候,都注意反映两种过程的客观联系。
具体地说,根据这种发展观,资本的发展过程以一般商品化、工业化、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为前提:就以资本关系看,马克思指出:雇佣劳动、资本“这些因素是以交换、分工、价格等等为前提的。比如资本,如果没有价值、货币、价格等等,它就什么也不是”。(注:《马恩全集》第46 卷上册第22页;第44页;第445页;第37页;第27页;第45页;第468页。)因为资本是通过生产商品来生产剩余价值的。 必需看到,这种前提不仅是历史的,更是现实的。任何现实的资本都离不开现实的经营和生产条件。而只有工业化三个阶段的发展,劳动对资本的形式隶属才转变为实际的隶属。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又指出一般的发展过程是在资本关系下才繁盛起来的。马克思在说明商品生产的发展时说:“社会劳动时间在商品价值上作为决定要素起作用的一定形式,是同劳动作为雇佣劳动的形式有关的,因为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商品生产才成为生产的一般形式。”(注:《资本论》第3卷,第923 页; 第997页; 第926页;第927页;第102页;第923页;第926页;第927页。)而工业化更是以资本对利润的追逐为催化剂的,资本关系使商业隶属于产业,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农业和乡村隶属于工业和城市,等等。同样的,社会化也因资本关系而扩大,“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第98页;第12页;第199页;第831页;第11页;第202页;第18页;第24页;第562页;第188页;第15 页。)以至劳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也只是表现为资本生产力的提高。
关于《资本论》发展观的客观性质,我们还将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但仅就以上的初步考察,我们就已经可以发现,它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研究发展的角度和层面。
三、主观性
一定的发展观是一定的研究主体对一定发展过程的看法。所以它也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道理很简单,研究者是在一定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研究的。在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层次的深入、研究结果的反映以及对过程趋势的判断等等方面,无不反映了研究者的立场、目的和批判精神。马克思在第一版序言中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第98页;第12页;第199页;第831页;第11页;第202页;第18页;第24页;第562页;第188页;第15 页。)所以,这种研究所表现出来的发展观也必定具有某种主观性。
从客观的发展过程来看,一般地说,发展首先是过程主体的行为,“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第98页;第12页;第199页;第831页;第11页;第202页;第18页;第24页;第562页;第188页; 第15页。)发展还包含着主体行为的目的。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而且,他还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目的的意志。(注:《马恩全集》第46 卷上册第22页;第44页;第445页;第37页;第27页; 第45页;第468页。)如果说,以上这些还只是从作为活动主体与自然的关系来看的,那么进一步说,还应该有人与人之间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主体不仅对发展过程有认识,而且还对自己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有看法。所以,一定的发展观还要反映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性,更要表现主体的发展观——尽管是有意无意地直接间接地表现的。——所以也必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但是,《资本论》所面对的发展过程是二重的,并且主要是特殊的资本过程。因此,马克思面对的并非唯一的经济活动主体。除了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即资本家以外,还有一种主体,即在经济过程中实际发挥作用或职能的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是“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注:《马恩全集》第46 卷上册第22页;第44页;第445页;第37页;第27页;第45页;第468页。)资本家自然是支配主体。 反之,雇佣工人先是形式的后是实际的隶属于资本,充其量是从属主体,——它之所以称为主体,乃是同客体相对而言的。在资本运动中,这两种主体各自怀有不同的目的,它们不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互不相干,而是互相对立的。资本要发展,就要尽量榨取雇佣工人创造的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这当中,既有客观规定所使然,也由主观贪婪所驱使。而在雇佣工人方面,无可奈何地出卖劳动力则是为了求生。随着各自力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变化,尤其是工人阶级阶级意识的抬头和增强,两种目的的对立就要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并对发展过程的方向、层次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主体目的的对立,是任何其他的研究者所不能、不敢反映的,但却是《资本论》着意突出的,它必然也构成其独特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资本论》的发展观还辩证地反应了特殊过程中这两种主体主观性的变化:在资本家方面,从初期的追逐利润到后来追逐平均利润,就表明其平等观、利益观的变化,即从分别平等地剥削工人的到按实力分割利润。在雇佣工人方面,则从早期单纯地求生存到后来求发展,到追求社会地位的变化、历史使命的实现。这可以从它所预示的“剥夺剥夺者”和未来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的一般规定中看出。
在对待这两种经济活动主体的主观性时,马克思在客观反映的同时还表现了自己的主观性,即根据过程发展的规律所分别赋予两种主体历史命运、历史使命,表现自己对这个特殊发展过程及其支配主体的批判,他公开宣称:“就这种批判代表一个阶级而论,它能代表的只是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后消灭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第98页;第12页;第199页;第831页;第11页;第202页;第18页; 第24页;第562页;第188页;第15页。)显然,这种发展观对待过程的主体并不是“一碗水端平”的,这种倾向性实质上就是阶级性。
和特殊发展过程不同,一般的发展过程的主体只能是一般的生产当事人,具体地说,只能是劳动者或劳动。这种发展观的主观性除了从一般的意义显示它的主观目的、认识与过程发展的关系,还包含着主体发展观的变化。
我们知道,逻辑和历史统一是《资本论》的重要方法,逻辑过程的发展大体上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在逻辑过程的起点,马克思在分析分工与商品生产关系时指出,分工使劳动者劳动成为单方面的,需求成为多方面的,在私有制的条件下,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劳动者多方面的需求。显然,满足对产品的需求是当时社会化和商品化的初衷。与此相适应,人们追求的自然是产品的数量。在《资本论》终篇,马克思又指出:“社会的现实财富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不断扩大的可能性,并不是取决于剩余劳动时间的长短,而是取决于剩余劳动的生产率和这种剩余劳动借以完成的优劣程度不等的生产条件。”(注:《资本论》第3 卷,第923页;第997页;第926页;第927页;第102页;第923页;第 926页;第927页。)这里,重视的已不再是总量, 也不再是剩余价值量,而是更根本的,是剩余劳动率及其生产条件的优劣程度。根据上述方法,终篇所反映的是过程的发达阶段,所以,这里的论述就显出发展观的变化。但是,这毕竟还是就财富即物而言的。所以马克思又说:发展过程的结果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注:《资本论》第3卷,第923页;第997页;第926页;第927页;第102页;第923页; 第926页;第927页。)可见,马克思的一般发展观包含着从物到人、从人的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思想。
四、实践性
马克思曾经批评旧唯物主义“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是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注:《马恩选集》第2卷第83页。) 这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发展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及结果,所以,一定的发展观必定要反映发展主体的实践。并且,作为一种经济观,它必定要与发展主体的活动联系起来。所以,实践性是《资本论》发展观的重要特性。
我们已经知道,二重过程分别具有不同的主体,所以这种发展观的实践性自然也是二重的。
资本家作为特殊过程的支配主体,其实践就是通过雇用工人生产商品而生产剩余价值。在《资本论》中,相关的论述是极其全面、深入的。透过这些研究,大体上可以把它归结为对人、对物、对信息、对体制的支配等等。对前二者的支配是人所共知的了,不必细说。对信息的支配主要表现在对市场供求、价格、管理、科技、政策等等的了解和运用,对体制的支配则表现在符合发展需要的体制的选择和改革。例如股份制的实行,平均利润率——它确定各个资本不再按其直接剥削的劳动而是按其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在社会总利润中按比例分割利润,即是说,资本家所取得的利润从原先由个别资本决定转化为由社会总资本决定,所以是资本主义内部重大的体制改革——的确定与生效,等等。所有这些方面,又都互相配合,例如对雇佣工人的支配,就因为其他方面的支配而实现了从形式到实际的转化。
在论述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马克思全面地分析了资本剥削方式的转化。这当中,也包含着很重要的发展观。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资本为了榨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是不管工人死活苦累的。同时也不管资源是否毁坏。“资本主义的生产尽管非常吝惜,但对人身材料却非常浪费,正如另一方面……它对物质资料也非常浪费一样;资本主义生产一方面使社会失去的东西,就是另一方面使单个资本家获得的东西。”(注:《资本论》第3卷,第923页;第997页;第926页;第927页;第102页;第923页;第926页; 第927页。)简单说,这时资本的经营是粗放的,并且还把雇佣工人仅仅当成生产剩余价值的机器。但是到了资本主义的比较发达的阶段,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一方面重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重视科技在经济过程中的革命性作用,重视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的改善;另一方面在处理劳资关系方面也表现得比较明智,已经意识到分配关系的重要。对于这种变化,我们当然可以从许多方面来探视,如果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可以说已涉及资本发展的方式问题。这实际上是在区别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这是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对资本增长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一种客观反映—这是特殊发展观实践性的重要内容。
反映资本家行为及其方式的变化,是这种发展观辩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辩证性的又一方面,就是它对这种实践性的批判。“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第98页;第12页;第199页;第831页;第11页;第202页;第18页;第24页;第562页;第188页;第15页。)这种批判,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联系生产力的发展来考察它的历史作用。这样就必然发现:“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注:《资本论》第 3卷,第923页;第997页;第926页;第927页;第102页;第923页;第926页;第927页。)至于资本家行为的黑暗面,马克思的批判是人所共知的了。
关于一般的发展过程的主体的实践,《资本论》大多是把它们与特殊主体的实践放在一起研究。所以必须善于把两者区别开来。纵观这些研究,如果撇开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不说,那么这种实践就是劳动者与自然发生物质变换的社会过程,或者说,是“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以便经济地加以利用”(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第98页;第12页;第199页;第831页;第11页;第202页;第18页;第24页;第562页;第188页;第15 页。)的过程。它洋溢着劳动者的创造性、人类天性、社会性。因为它使不断发展的科学推动技术的发展,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创造出日益增加的财富、价值以满足人们的不断扩大的需要。对这种财富,马克思还这样诠释:“如果抛掉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那么财富岂不正是在普遍交换中造成的个人的需要、才能、享用、生产力等等的普遍性吗?……财富岂不正是人对自然力……统治的充分发挥吗?财富岂不正是人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吗?”这种发挥,“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它的全面性”。(注:《马恩全集》第46 卷上册第22页;第44页;第445页;第37页;第27页; 第45页;第468页。)从这里说的“抛掉资产阶级形式”可以看出,它说的正是一般的发展过程。如果联系它将向高级阶段过渡,那么,这种创造天赋还是“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注:《资本论》第3卷,第923页;第997页;第926页;第927页;第102页;第923页;第926 页;第927页。)所谓对自然力统治、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 不正是主体的实践吗?这实践,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中进行的,因为有分工,自然要交换。“在流通以外,商品所有者只同他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注:《资本论》第1卷,第830页;第98页;第12页;第 199页;第831页;第11页;第202页;第18页;第24页;第562页;第188页;第15页。)所以,即使是个别劳动,其中也必然包含着间接的社会性。至于协作劳动,还需要管理,其中不但包含着间接的而且有直接的社会性。所以,他的发展观的实践性还具有社会性的品格。
从《资本论》的研究可以看出,这种发展观对这种实践性也持批判态度。因为在商品经济中,生产者是彼此独立而分散劳动的,社会联系是间接的,所以劳动会异化。而且,不同的劳动者之间的竞争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有盲目性而产生冲突。由于认识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主体所推动的经济发展也可能是不可持续的。
《资本论》发展观的实践性除了表现了主体的实践活动以外,更表现在它本身的实践性上。也就是说,这种发展观决不停留在观念形态上,它诉诸无产阶级,诉诸无产阶级的实践。马克思说,以前的哲学家都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正在于改造世界。(注:《马恩选集》第1卷 第16页;第19页。)唯有与革命阶级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这种发展理论和发展观才有生命力,才有现实性。
《资本论》发展观的内容是十分丰富深刻的,是马克思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在从总体上把握它的一些特性时所涉及的,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从上面的研究可以看出,由于它具有普遍性,所以对现在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联系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来发掘它,以便从中接受启迪和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