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防水混凝土结构自身要想得到较好的抗渗性能,施工质量是关键因素之一,而优良的质量,需要合理、高效的施工技术来支持。据多年施工经验,总会发现贮水构筑物的防水性能不是那么理想,常出现一些渗水现象,而其中引起渗水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施工质量不过关。所以,要想提高防水混凝土结构自身抗渗性能,需要在施工技术上多加重视,优选方案,尤其要从一些重要的施工环节着手,比如模板支设,钢筋绑扎及混凝土的搅拌、浇捣、养护等方面。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的工程的项目中,防水工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成本,同时还容易给企业与业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种现象在地下室工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地下室作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施工的过程中防水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使用功能的发挥和安全。通常在施工情况下都是通过设置一条与天然地基与土壤相邻的隔离带,从而确保滞留水无法进入地下室,进而营造一个正常、良好、安全的地下室内空间。
一、自防水混凝土的理论基础
以混凝土自身的密实性而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称之为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它兼具承重、围护功能,且可满足一定的耐冻融和耐侵蚀要求。随着混凝土工业化、商品化生产和与其配套的先进运输及浇捣设备的发展,它已成为地下防水工程首选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广泛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的建(构)筑物。大多数有机和无机胶结材料在固化过程中会产生化学收缩引起的内应力,而水泥等无机胶结材料还会由于多余水分的蒸发而留下孔隙并因干缩引起内应力。因此要达到体积稳定的高性能自防水混凝土,必须具有这样的组织结构,即无论水泥石或混凝土都必须有最大可能的密实度,也就是说水泥—水体系中的游离水区应为水化产物均匀而最密实地填充着,并且在水泥的凝结和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密实作用沿着整体迅速而均匀地产生,达到组织均匀和晶体细化效果,同时在硬化过程中又没有产生显著的内应力。因此设法改变混凝土的硬化条件,便可能获得体积稳定、均匀密实且没有内应力产生的混凝土,而且还能防止混凝土出现低应力脆性破坏,达到抗裂防渗,保证自防水混凝土建筑物的耐久性。
二、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施工技术
1、混凝土搅拌
在混凝土浇筑前要求搅拌站提供合格的配合比及砂、石、水泥、外加剂等材料的出厂检测报告与复检报告,并到现场抽检材料的实际质量。
2、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前,人材机等做好充分准备,并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确保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要将模板内的木屑、土块、铁钉等杂物清理干净,特别是施工缝必须保证洁净;模板表面要洒水湿润。在浇筑时,先在水平施工缝表面浇筑一层同配比的水泥砂浆,厚度约50mm。混凝土自由落高不宜超过1.5m,反之,就要使用串筒或溜槽,这样可以防止石子堆积。混凝土须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超400mm,且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超2h,振捣器要插入到第一层,使两层混凝土充分溶合。
使用高频振捣器,熟练工人操作,振捣时间控制在10~30s,以泛浆且不再冒气泡为准;要依次振捣,振捣器的插入点间距一般控制在500mm左右;避免漏振、欠振、过振,使混凝土内部结构密实,表观无蜂窝、麻面,提高抗渗性能。
预埋铁件、预埋管位置要充分振捣,排出其下气体;但振捣器不要直接接触埋件,避免其发生移位。水平放置的较大埋件,要预留合适的浇筑振捣孔,利于气体排除。
按规范要求对混凝土的塌落度进行抽检,留置标养、同养抗压试块与抗渗试块。
3、防水混凝土的施工缝处理
(1)施工缝的有关规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尽量少留施工缝,如必须留设施工缝,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顶板、底板不得留施工缝,墙体在必须留设施工缝时,只准留水平施工缝,并距底板200mm以上;拱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起拱线以下150~300mm处。施工缝构造形式按有关图集要求处理。
②施工缝应尽量与变形缝结合。
③在施工缝处可采用多道设防。一是迎水面抹聚合物防水砂浆并在其表面粘贴厚质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或涂刷厚2mm的合成高分子涂料,并进行妥善保护;二是在施工缝中嵌粘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条。
(2)墙体施工缝的处理。传统的施工缝止水措施是将施工缝做成凹凸型接缝或在施工缝处增设钢板止水带。这两种方法实际上没有起到止水作用,只是延长了渗水通道而已,而且施工难度大,钢板成本高,易生锈。
为了有效解决墙体施工缝的渗漏水问题,目前常用SPJ型遇水膨胀橡胶或BW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对施工缝进行防水处理。以下介绍BW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对施工缝的防水处理。BW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的防水机理是,BW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是由聚氨酯和膨润土等材料混合加工制成的,其横截面为20mm×30mm,当水压力达到1.5MPa时,吸水膨胀率>300%,故能在施工缝中遇水膨胀,堵塞渗水孔隙,完全切断渗水通道,收到抗渗止水的效果。
4、后浇带施工
由于工程施工的需要,常在地下结构中留设后浇带,而渗漏常出现在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的接缝处。渗漏的主要原因:
(1)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施工过早,且浇灌混凝土的落差较大,使得后浇带接缝处产生过大的拉应力;
(2)浇灌前对后浇带混凝土接缝的截面局部遗留的混凝土残渣或碎片未能清除干净,或后浇带的底板位置的接缝处长时间的暴露沾了泥污未处理干净,严重影响了新老混凝土的结合所致;
(3)设计中存在着局部不合理的现象。根据上面的分析,后浇带的施工时间宜在两侧混凝土成型6周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基本完成后再进行。或者通过沉降观测,当两侧沉降基本一致,结合上部结构荷载增加情况以及底下结构混凝土浇筑后的延续时间确定。施工前,应将接缝面用钢丝刷认真清理,最好用錾子凿去表面砂浆层,使其完全露出新鲜混凝土后再浇筑。施工时可根据混凝土浇筑的速度在接缝面上再涂刷一遍素水泥浆,但每次涂刷的超前量不宜过长,以免失去结合层的作用。后浇带混凝土中还可掺入15%的明矾石膨胀剂,在混凝土硬化时起收缩补偿作用。混凝土浇筑应采用二次振捣法,以提高密实性和界面的结合力,设计中往往会对该部位配筋进行加强,针对配筋较密的特点,后浇带宜采用T型的形状,以方便拆除模板。
5、混凝土养护
养护对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影响大,特别是早期湿润养护更为重要,一般在混凝土进入终凝(浇筑后4~6h)即应覆盖,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因为在湿润条件下,有利于水泥水化,特别是浇筑后的14d,水泥硬化速度快,强度增长几乎可达28d标准强度的80%,由于水泥充分水化,其生成为将毛细孔堵塞,切断毛细通路,并使水泥石结晶致密,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均能很快提高,所以应注意前14天的养护。
结语
在现代工程建设领域中,建筑物的防水性已成为衡量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也是建筑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为了提高工程的抗渗性能,混凝土自防水施工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同时人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上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与资金,这就有效促进了混凝土自防水施工技术的改进与完善。在目前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防水性能直接决定着人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舒适度。
参考文献
[1]任林.浅谈确保房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J].河南建材.2013(01)
[2]周启亮.浅析建筑防水工程中常用材料及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3(05)
[3]蔡静.浅谈坡屋面渗漏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2)
[4]司兴春.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传播,2011:167-167.
论文作者:殷兴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混凝土论文; 密实论文; 水泥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橡胶论文; 性能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