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的反复性论文_王诗羽

浅谈教育的反复性论文_王诗羽

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中学 王诗羽

摘要:作为刚刚走入班主任岗位的青年教师,当面对一群“听不懂话”的学生时,相信很多年轻教师都会感到十分困惑。本文先阐述青年教师的一些困惑及想要进行该理论探讨的原因。然后介绍教育反复性的含义及成因。以及青年教师该如何对待教育的反复性。做为一名只有4年半班主任工作经历的青年教师,本文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仍希望给刚走入教师和班主任岗位的青年教师一些启示。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教育;反复性

刚走入班主任的岗位,青年教师会对这一工作充满了热情。然而,过不了多久,青年教师就会遇到一个困惑,他们会发现自己在班级说过的事情,讲过的要求总是有学生记不住或不执行。工作的热情和想要跟同学友好相处的初衷变得越来越淡,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实,教育行为是具有反复性的,且一定意义上来讲不可避免[1]。作为教师要客观的接受并学会应对这一现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对新事物的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即人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孩子对于某种行为规范或是科学知识的掌握都是具有反复性的。这是一种正常现象。那产生这种反复性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一、学生受家庭因素影响[3]:每个孩子都生活在不同的家庭里,不同的家庭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价值观导向。价值观导向的不同,又会使学生对事物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如果孩子受到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所倡导的行为习惯大相径庭,则必然会出现反复的现象。例如,有一个学生,他平时的行为给人感觉很憨厚。但总是因为和同学间的小摩擦,大打出手。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几次,每次经过老师的教育,他都表示认识到了错误。又一次,他跟同学之间发生争执,双方都挂了彩。家长来到学校,他的父亲说出了为什么孩子会表现的那么好斗。孩子从上学起,这位父亲就跟孩子说“在学校,谁要是欺负你,就揍他,爸给你赔钱”。正是在这句话的引导下,该生把同学之间的小摩擦都当成是被欺负。因此,总是想着用拳头解决问题。

二、学生受周围人的影响:中国有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学生来说,经常跟什么样的孩子在一起玩,行为语言上就会受到这些人的影响。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较好,跟老师同学相处也比较融洽。但过了一个假期回来后,该生经常违反校规班规,老师几次提醒效果都不好。一次,他不但违反班规还不听老师的劝告。老师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进行了语重心长的谈话。后来,他在写给老师的反思中说,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假期的时候经常跟几个调皮的学生在一起玩,就语言上也学会了口吐脏字,行为上觉得不遵守班规校规是很牛的事。

三、学生受年龄情商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对于知识的学习和良好行为的接受能力就越强。但在一个班级里,总有几名学生比同班同学小几岁。这样的孩子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老师留作业记不清楚,试卷经常找不到。

四、学生受认知水平的影响:教师都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学习好的学生就比较听话,学习不好的学生经常“听不懂话”。其实同龄人接受事物的能力也是不同的,有快有慢。

认识到了学生行为出现反复的必然性,那我们该如何客观的对待这种反复性呢?

一、要有耐心。经常听到有经验的教师说这句话“好老师要有耐心”。但当班级制定的规则和教师提出的要求一次次被破坏时,很多青年教师没有了耐心。并且认为学生“不听话”是自己的工作干的很失败。其实,正是因为教育具有反复性,青年教师才更应该体会理解这个词—耐心。学生的行为出现反复,不代表着自己的工作干的不好,而是教育这项工作就得反复做。教师面对的是孩子,不是成年人。不能用对待成年人的思维“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的想法对待孩子。总有晚熟的果子等着有耐心的教师去采摘[4]。

二、要有宽容心。当孩子犯错时,青年教师不妨想一想,所有大人都曾经是孩子,是孩子就会犯错。成年人也不能总是以大人的角度想孩子的想法,认为孩子是故意犯错。尤其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允许孩子在成长中犯错。重要的是,在孩子犯错后,我们的教育方法不能简单粗暴,而要有意义。即使孩子下回可能还会犯,但要相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渐渐认识到什么是好。

二、有博爱心。每个孩子都像一颗种子,我们教师就是辛勤的园丁。我们要给种子浇水,施肥。即使这样,也不是每颗种子都长的很好。有高有矮,有粗有细。学生也是一样,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水平不同就区别对待。相信大家在上学时代,最讨厌的也是老师“偏向”。因此,如果老师有这个习惯,就会出现部分学生对教师的不满意,明知道老师说的是对的,但就是不想遵守。所以教师的爱对学生应该是平等的[5]。即使有的学生“长势不好”,我们也仍然要用一颗爱心静待花开。

三、要有方法。当学生的行为上出现反复时,要先了解到出现反复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如一个孩子的父母离异了,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就会表现出跟之前截然不同。类似这样那样的情况,我们班主任只有了解到了问题出现的原因,用对了方法才会事半功倍。

总之,教育的反复性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青年教师要在家长的配合下,认真研究工作方法,跟有经验教师学习,并带着耐心,宽容心,爱心做好这项长久且反复的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赵凤琴.简论德育过程反复性的成因及对策[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9

2、张鹏举.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认识规律[J].中国人民大学,2006

3、舒艳红邹茜.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教育工作[J].《教育实践与科研》,2013年第04期

4、余秀珠.爱的艺术——浅谈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体现师爱性原则[J].《课程教育研究》 , 2014

5、王瑞莉.论师爱的艺术与偏爱[J].聊城大学学报,2002

论文作者:王诗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浅谈教育的反复性论文_王诗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