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探讨论文_张鹏,王诚欣

道路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探讨论文_张鹏,王诚欣

杭州市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现代社会正处于发展进步阶段,加之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交通运输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至今,国民经济总值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而道路运输是交通运输的中流砥柱,因此也得到较快的发展与进步。道路项目工程在等级,建设规模,长度等方面不断变化。在道路工程的施工中涉及到的工序比较繁琐,为此需要进行技术管理分析工作。

关键词:道路施工;交通运输事业;技术管理

道路始终是关键的交通枢纽网络,能够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步。截至目前为止,道路施工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已经在当代社会中备受重视,各有关工作机关开始重视相应的施工技术工作。然而,因为在施工阶段总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所以在实际的道路施工中,仍然会面对各种问题的出现。

一、对于道路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关于路基施工技术的分析

在普通的道路施工的工程项目中,路基施工技术属于基础施工技术,同时也是全部施工过程中主要围绕的施工中心。该技术主要包括在路基施工中的排水工程,土压软土地基处理以及路基防护等技术。路基质量可以直接的折射出路基自身的强度与稳定性,而且填料的压实度与特质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能够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在实际的施工阶段选用的路基材料可以促进两者与有关工作标准相适应。与此同时,有关的道路施工操作人员应该做好路基的基础防护工作,对道路路面进行维修,有助于保证路基的质量。若想对道路项目工程进行维修养护工作即是对道路做好路基防护工作,进行路基的防护工作时应该保护好道路的周边环境,不能影响到周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二)关于路面施工技术

路面施工属于道路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关键性环节,主要内容是道路路面在进行设计工作与施工工作采用的基本措施,这主要包括路面设计,路面养护以及施工材料的选择标准等诸多因素。在现今社会中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表层,基层与垫层。路面层的性质不同,可以把道路分为高中低三中等级的路面。针对于普通路面的施工技术主要是对于混凝土的配置,搅拌,摊铺与压实工作。但是对于上述工作需要依据有关的规定进行调制混凝土,能够适应道路的施工使用,对于混合料的实际比例的确定应该根据有关的行业标准进行。混合料的比例调制与材料的强度,倒塌,工程质量等有着直接的关联。在实际的摊铺混合料的施工时,应该选用适合的摊铺机,并且需要保证一定的摊铺速度,还应该扩大连续均匀的进行混合料的摊铺施工。在进行压实工作时,应该遵循有关的低幅度。在高温的情况下,保证持续性的紧跟而且需要进行适当的减速慢压的施工,并且在选择道路的滚轮是需要依据道路的施工实际进行。在道路路面的压实施工中,值得的重视的是在压实阶段的三个步骤,即初压,复压和终压施工。基于此,需要在实际的道路路面的施工阶段,选择标准化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操作工作,不能在任何一个环节中有所纰漏。

二、浅析在道路施工阶段技术管理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施工阶段技术管理应该遵循有关经济政策

在我国的道路建设方面,制定的相应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是自然资源的分布。制定的经济政策需要具备科学合理性,同时应该结合道路建设的使用方向以及总体的规划布局,应该在实际的施工技术的管理阶段,认真执行好经济政策,保证合理化运用土地资源,同时需要保护好道路施工周边的环境,不能够破坏生态环境,必须做好合理的施工,杜绝反复修建的现象发生,导致出现经济损失。

(二)施工阶段技术管理应该遵循有关技术标准

在实际的道路工程施工阶段的先进性可以表现在操作手段,机械设备安全以及施工工艺等等方面。对于上述几个方面应该利用科学的技术管理手段加以实施,也可以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验工作,检验技术实施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施工阶段技术管理需要遵循避免资源浪费的基本原则

对于现代的施工技术管理而言,其原则的主要指标是合理化利用建设资源,做好准确运用的工作,我国法律法规中早已制定有关节约资源的法律条款。在实际的道路施工技术的管理阶段,应该重视合理高效的运用施工资源,使资源能够得到重复利用以及最大化的使用,避免发生资源浪费行为。譬如,可以把规划场地内部高出设计标准的土方清理输送至场地的低洼处,只要保证土质较好,便可较少土方外运的成本费用,还能够减少施工用料的成本费用。

三、简要分析在道路施工中的技术管理

(一)对道路施工技术管理方法进行有关分

第一,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规范好施工管理制度与组织系统。道路施工本身属于一项工程量较大的工程,除道路工程本身以外,还涉及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过往的车辆。在具体的道路施工阶段,需要具备相对健全的组织系统,有助于保证整理流程具备一定的有效性。而施工管理制度可以约束施工操作人员自身的行为举止,保证周边居民与过往的车辆有一个较好的环境。

第二,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控制好施工质量与进度。在道路项目工程中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属于一项高质量的工作。但是存在部分的施工企业为自身的经济收益,过分追赶工程进度,不重视施工的质量问题,致使道路工程建成后会发生诸多安全事故问题,不仅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还是对人力物力资源的一种浪费。实际上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的,适当的施工进度能够保证施工阶段的项目质量问题。

第三,有关工作人员利用高效的措施,提高道路项目的经济与社会的双效益。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该结合施工单位自身的性质制定合理高效的策略。实际上进行道路建设施工的重要目的是经济效益,因此在施工阶段中大部分的措施是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技术管理方法在道路施工中可以最大化的满足人们对于生活生产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

(二)关于道路施工阶段技术管理措施的实施

在实施道路技术管理时,应该在不同的角度出发,主要有三方面。其一,积极提高施工操作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整体素质。应该积极的采用一系列的措施提高施工单位内外部全体工作人员,包括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素质。首先,不断提高老员工自身的技术水平以外,还应该吸纳新员工。其次,多吸纳高素质的人才,建设更好的道路施工队伍。最后,对于整个施工队伍进行再教育工作,传授更新换代的施工技术与工艺,有助于提高施工建设队伍的整体水平。其二,对于道路施工阶段进行技术管理工作,主要内容是监理道路施工现场,对于管理措施与技术手段进行有效控制,制定紧急工程预案措施。其三,对于技术进行总结工作,针对于道路的施工工程而言,对以往工程的技术管理经验的总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进行技术总结时应该将总结工作贯穿整个施工阶段,使技术总结完整。

结束语

道路建设与交通运输的秩序息息相关,属于现代社会中重要的建设环节,提高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有利于对道路施工质量起到保障作用,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为此需要政府与施工建筑单位的共同努力,保证我国道路建设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魏鹏杰.关于道路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072-00072.

[2]常建.道路施工技术管理探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2):00127-00127.

[3]时俊,陈坤.道路桥梁工程中施工技术与管理探讨[J].环球市场,2016(27):268-268.

[4]刘畅,葛晓耘,王淑淼.道路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16):161-161.

[5]魏鹏杰.关于道路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072-00072.

论文作者:张鹏,王诚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  ;  ;  ;  ;  ;  ;  ;  

道路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探讨论文_张鹏,王诚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