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在电力工程输配电线路中的应用论文_田峰,安才生

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在电力工程输配电线路中的应用论文_田峰,安才生

(国网鸡西供电公司 黑龙江鸡西 158100)

摘要:随着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设备的广泛应用,在输配电线路运行中,节能降耗技术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输配电线路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地应用相关措施,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有效地控制电力损耗,从而实现输配电线路的经济运行,满足节能的要求。本文将探讨电力工程输配电线路中具体的节能降耗措施,以供行业参考。

关键词:输配电;节能降耗;应用

1电力输配电线路节能降耗的意义

1.1减少电能的浪费

在电力输配线路中采取相关的节能降耗技术,对于减少电能的浪费具有显著的意义。随着电力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输配线路越来越复杂,输配线路作为电能输送的最后一公里,其节能降耗问题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线损是客观存在的,在电力传输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着一定的能源消耗,所以有必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降低电能的浪费。在电力传输的过程中,各种设备以及相关的线路都可能会导致电力的损耗,其中可变损耗是可以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来加以改变,这是节能降耗技术的出发点。

1.2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在我国的各地都分布着电网,因此电力工程耗费大量的成本,其输配电的能源消耗更是与企业的长久发展有着直接关系。在输配电线路中运用节能降耗技术能够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资源利用率,最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降低配电网的能耗,不仅高度满足了用户的用电需求,还对于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2电力工程输配电线路的节能降耗技术方案

2.1加强对电网的规划

为了切实提高输配电线路的传输效率,降低输配电线路中的能耗,加强电网的规划工作就是其中关键的内容。通过对电网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一方面能够降低电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投资不足或者过度投资现象的发生,这就需要加强对当地用电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从而提高电网的冗余量,降低电网输送过程中存在的负荷过大等情况。在电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在线监测等技术的应用,对电网的输送情况进行监测,了解电网用电的规律,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调度方案,从技术的角度来提高电网的传输效率。在电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地应用计算机技术来加强对电网的模拟,通过做好相关的预案,加强对不同用电情况下的规划,制定科学的电网运行模式,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从而能够提高电网的传输效率。在电网规划的过程中,应当提高电网传输的均匀性,防止出现输配电线路过载或者浪费的现象,对于合理地应用投资和资源,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帮助。

2.2提升电网设计的合理性

配电线路设计在实现输配电线路节能降耗上也有极大的帮助。供电企业在制定计划时,可以以在线监控技术、检测技术等为主要手段,全面提升电力调度工作效率,尽可能的降低电网损耗负荷。现如今,数字化、智能技术等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供电企业可以借助这些先进技术,对电网参数进行计算,选择最为恰当的运行模式,最大程度的降低电网损耗。第一,电网运行期间,合理设置配电电压,加大对电压管控力度。电网传输过程中,电压于电能损耗有直接的影响,如果电压过低,则无法满足电网正常运行需求,电压过高则会导致电能耗损。鉴于此,电网电压的合理设置在实现节能降耗上也有非常大的帮助。第二,合理优化电网无功配置。无功电流导致电网电能损耗,无功补偿则是实现节能降耗的一项有效技术。选择恰当的无功补偿形式,设置补偿容量与补偿点,可以提高电网电压稳定性,以免无功电流在线路传输中经过导致电能损耗问题。第三,通过串联补偿技术对电网进行优化。特别是长距离输电线路,针对线路电抗进行串联补偿操作,在缩短电路距离的基础上使系统稳定性特得到提高,并且加大了远距离大容量输送电水平,对电网资源配置进行全面优化。基于相同线路杆塔中,可以架设超过两个回路,减少输电线路走廊配置,并且节约造价,对于电网优化也有极大的帮助,切实实现电力输配电线路节能降耗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及安装地点

一般来说,电力变压器处于空载和负载状态下的损耗之比约为1/4~1/3,所以,如果变压器的负载超过50%,至70%时,其运行的效率较高。所以在变压器选择时需要结合配变负荷的特征,准确确定负荷变化,基于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合理的对变压器容量和数量进行配置,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工程费用费用,还可以提升运行质量,又可以解决变压器的损耗问题;另一方面,依照《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宜将供电半径控制在以下范围:A类供电区为150m,B类供电区为250m,C类供电区为400m,以确保末端电压达到规程要求。且配电布线宜呈网状结构,应尽量避免采用链状或树状结构,尽可能将变压器安装位置深入负荷中心。

2.4优化线路选择

在整个过程中线路的优化选择是关键,结合线路的具体应用情况和选择控制要点等,需要做好线路评估工作,结合线路选择的注意事项以及降耗形式等,在当前基础上进行优化处理,提升效果。

(1)扩大导线的载流水平。根据现有原则,导线截面选择以最小值为主,从现实经济的角度考虑,截面测定的过程中需要了解损耗类型,导线最小截面增大后,可以延长使用周期。导线的使用期间在十年以上,增加截面带来的节能损耗能创造经济效益。在整个应用过程中扩大导线的载流水平,提升适应性,满足要求。

(2)选择架空的绝缘导线。当前在输配线路选择的阶段,节能技术的有序应用是重点,考虑到导线的实际应用情况,在整个过程中进行分析,根据线路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实际工作情况等,需要进行优化分析,提升线路的有效利用率。线路杆塔设计结构形式复杂,节省材料的同时,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根据电能损耗和实际线路类型等,进行腐蚀程度分析,延长应用周期。

(3)应用新型导线。在无法更换杆塔条件下,或不需要更换杆塔,更换新型导线,而达到提高输送能力。现阶段已经出现了部分针对新型导线的初步研究成果,新型导线能够实现电抗的降低,并扩充电流的承载量,拥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此外还有一种耐热性能较强的铝热合金导线,也可以达到很大程度的电流量承载。通过分析上述的输配电线路节能降耗可以得知,导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所以,电力企业必须依照现实的技术条件,合理、正确而科学地选用输配电线路的导线,从根本上实现电力能源的节能降耗目的。

3电力输配电线路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措施

3.1深化电力能源管理

能源管理主要是指在能源利用全过程中,如计划、输送、应用、监督等环节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从而发挥能源的最大作用。在实际中,电力企业可以对比国内外同行的能源消耗情况,构建适宜的电力系统能源管理体系,通过定额机制对生产的每一个时间段、每一个环节进行能耗控制。由于电力企业能源管理的深化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所以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更新观念,提升能源使用标准,细化电力能源管理活动,逐步推行电力能源管理活动的深化。

3.2实施电网智能化管理

新时期下,伴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设备被应用在电力生产活动中。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电力资源的质量、稳定性、可靠性要求更高,所以在实际中,电力企业必须注重输配电系统的更新,及时采取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实施电网智能化管理,从而有效的降低能源损耗。在实际中,可以对现有的输配电系统进行优化、改进,提高系统的有效性、反应灵敏性,加强节能效果,并且进一步提升电能稳定性。同时要建立相应的智能化输配电系统管理体系,保证电网的高效运行,更好的降低电能损耗,实现集中化监控的新型电力节能降耗管理体系。

结语:综上所述,输配电线路的节能措施涵盖在规划、设计、运行等各个方面,电力工程中要全面树立节能降耗意识,将节能降耗工作落实到输配电线路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为电力企业的全面发展和全社会的进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欧阳德.电力输配电线路节能降耗的实现与关键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5):151-152+155.

[2]王登年.石河子电网配电变压器节能降耗措施的探讨[J].石河子科技,2018(02):38-40.

[3]李振坤.电力输配电线路中节能降耗技术的运用[J].居舍,2018(10):62.

论文作者:田峰,安才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  ;  ;  ;  ;  ;  ;  ;  

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在电力工程输配电线路中的应用论文_田峰,安才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