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张龙翔

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张龙翔

身份证号:37292219880904xxxx 山东 济南 250101

摘要: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使得房屋建筑行业的步伐也逐渐加快,在施工工程中选择正确合理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其不仅关系着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更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研究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结合笔者工作实际经验总结,对建筑施工过程中主要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相关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地基处理;桩基础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复杂,土的种类繁多。需要处理的地基大多为软弱土和不良土;软粘土、杂填土、充填土、湿陷性黄土、泥炭土、膨胀土、多年冻土、岩溶和土洞等。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新建工程越来越多地遇到不良地基。而上部结构荷载日益增大,变形要求更严,相应地对地基要求也越高,因此地基处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迫切和广泛。建筑物的地基问题可包括:(1)强度及稳定性问题;2)压缩及不均匀沉降问题;(3)渗漏、潜蚀及管涌;(4)动荷作用下的土体液化等四个方面。当建筑物的天然地基存在上述四类问题之一或其中的几个时,则必须对地基进行人工处理,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

1 房屋建筑施工的地基处理概述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是采取相关地基处理技术,优化地基固定相,改善变形、渗透性质,进而提升地基承载力。在地基处理中,主要包含如下特点:

(1)复杂性。针对我国国土面积特点,面积十分宽广,加上我国地域地质条件存在较大差异性。例如盐碱、软土、冻土等因素,由于气候条件特点,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率日益增加,导致地基处理复杂性较大。

(2)多发性。现阶段,针对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较差,因地基处理不合理,导致房屋存在坍塌事件,对人们生命、财产等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增加了国家经济损失。

(3)潜在性。针对房屋建筑施工,若无法发现房屋建筑的地基处理问题,必然会存在潜在遗留问题,进而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

(4)严重性。对于房屋建筑而言,根基作为建筑工程技术,确定使用房屋地基,在今后施工中,若发现地基问题,会增加处理难度,增加资金投入率。同时,若地基处理不合理,必然会延长施工工期,增加施工费用。

(5)困难性。为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处理局部问题时,需采取必要技术措施,给予缓慢调整。若想达到更好施工效果,需强化地基处理。但实际情况是,地基工程属于建筑地下工程,若发生事故时,处理难度较大。同时,地基出现问题,必然影响上部结构性能,进而影响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

2 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2.1 桩基础处理技术

桩基础是用承台梁(或承台板)把沉入土中的若干个单桩的顶部联系起来的一种基础。其作用是将上部建筑物的荷载传到深处承载力较大的土层上。为了达到能够承受更重的压力,我们常常采用这种方法。而这种方法的优势主要是耐压、沉降小、沉降慢等特点。它能承受水平负载和垂直压力。桩按材料可划分为钢桩、钢筋混凝土方桩、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钢管混凝土管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桩的传力方式有两种:一是柱桩。柱桩就是将桩尖通过软弱的覆盖层后再嵌入坚实的岩面,荷载由桩尖直接传到基岩中,桩像柱子一样受力。柱桩承载力较大,安全可靠,基础沉降也小,但若岩层埋置很深,就需采用摩擦桩;二是摩擦桩。摩擦桩就是当基岩埋藏很深,桩尖不可能达到时,荷载是通过位于覆盖层中的桩的桩壁与土壤间的摩阻力和桩的端部的支承力共同来承受的。

2.2 深层搅拌技术

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中就地将软粘土(含水量超过液限、无侧限抗压强度低于0.005MPa)和固化剂(多数用水泥浆)强制拌和,使软粘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足够强度的地基土。根据上部结构的要求,可对软土地基进行柱状、壁状和块状等不同形式的加固。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泥浆或石灰等一些固化剂,通过在地质深处与原本的软土层搅拌,使其充分硬结在一起,加强土质的坚固程度,从而加强了岩土的承受能力和牢固程度。

2.3 强夯法与碎石桩法联合处理技术

强夯法与碎石桩联合处理方法在具体的地基处理过程中,是首先在填土层中处理好碎石桩,其目的是为了对地基土进行排水固结和挤密,然后选定强夯点,通过强夯产生的强大的冲击力来击碎碎石桩,最后将击碎的碎石挤入桩径周围的护土层。这种联合处理的方法可以形成夯实土与碎石地基,从而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稳定性。在运用强夯法时要准确记录夯击次数、深度和夯沉量等数据,这直接影响夯击效果。夯击次数取决于地基土的性质,可以采取先夯两到三遍之后低能量夯击一遍的方法;土层实际湿陷和厚度等级决定了夯击的深度;地基的结构类型载荷大小、计划夯击深度和土壤属性等决定了夯沉量。

2.4 化学法加固技术

在进行民用工程建筑地基的施工过程中,采用化学法加固,将土充分粘结到一起,经过机械搅和,从而改善土的质量,使地基的承载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它主要包括灌浆法和喷浆法两种,前者主要是利用泵和压缩空气,将浆液通过灌浆管均匀的输入到土层中,使浆液和土层充分混合,并挤出土层中的空气和水,经过长时间凝固,原本松散的土质便会变得坚硬,这种方法有效提高的地基土的承载力。这种化学法加固较适用于粘性土地基。而后者则需要借助工程钻机,在地基指定位置进行钻一定深度的孔,同时还要钻杆下端安装一个特殊的喷射装置。这样有利于使土体和浆液混合,凝结成圆柱体的固结体。但是这种方法,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人员不主张使用喷浆法,这主要是因为水泥用量较大,很容易造成极大浪费的现象。

3 未来地基处理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现阶段,在建筑领域发展中,地基处理是一个普遍性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也正是研究的主要趋势。然而,在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技术也正朝着复合型方向发展。目前,我国针对复合型地基研究已经完全打破功能间相互叠加的这种束缚,全面对综合效益进行考虑。此外,传统复合桩基承载力计算因涉及到多个参数,所以,容易导致数据失真。但是,如果把地基变形计算把桩土分开进行考虑,那么由于数据计算不准确,从而造成数据失真。这样便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等。然而,借助计算机在数值计算方面具有的优势,例如:计算软件。在提升桩基承载与变形计算精度准确性的同时会能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总体效率。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逐渐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因此也不断推进了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进步,地基建筑作为整个房屋建筑的关键性环节,对于整个房屋建筑质量安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加强整个地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和质量要求是保证建筑工程的关键问题,在进行地基施工处理过程中,要积极结合实际情况和科学技术,采取适合的方法解决整个施工过程遇到的问题和阻碍,只有有效的解决整个地基问题,才能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从而为维系社会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谷苏丽.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应用技术),2014(19).

[2]艾怡.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建工技术),试论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门窗(建筑工程),2015(01).

[3]应剑锋.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施工技术),2014(09).

论文作者:张龙翔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张龙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