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普洱665000)
摘 要 目的:探究分离培养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两种霍乱弧菌检测方法和结果差异。方法:从2015年至2016年,选取608例霍乱弧菌样本,同时使用分离培养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程检测,并就两种方法的结果符合率进行比较。致性为优,符合率定位100%。结果:608例霍乱弧菌样本中,培养法阳性20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果与培养法一致为阳性;培养法阴性588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585例为阴性,3例为阳性,经培养法复核,确定3例为阴性。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作为一种新兴的霍乱弧菌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完成霍乱弧菌的检测,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将其应用于霍乱弧菌检测,可有效提高疫情防控质量。
关键词 霍乱弧菌;检测的方法;结果
霍乱弧菌(V.cholera)是霍乱的病原体,属于弧菌科,是革兰氏阴性菌的一种。霍乱弧菌主要分为埃尔托生物型(EL-Tor bio-type)和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两种。培养法是卫生部规定的霍乱弧菌标准方法,适用于各种霍乱弧菌标本,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但整体检测时间相对较长。近几年,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被提出用于霍乱弧菌标本检测,与培养法相比,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更加快速。本文针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pH8.6碱性蛋白胨水(杭州微生物试剂厂);TCBS(硫代硫酸盐枸橼酸盐胆盐琼脂);霍乱弧菌O1群多价血清和小川稻叶O139分型血清(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霍乱弧菌胶体金免疫快速检测卡(郑州博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以内。
1.2样本来源
本组试验中608例霍乱弧菌样本,均收集于疑似霍乱感染者粪便以及霍乱疫情采集标本。试验中检测为阳性的霍乱弧菌样本,均送至相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一步确认(其中呕吐物2份,肛拭18份)。其余腹泻患者肛拭988分,均通过培养法检测验证为阳性。
1.3方法
根据《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规定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和血清鉴定;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操作方法如下:一,采取适量以增菌的碱性蛋白胨水滴入检测卡中,均匀摇晃,观察5min内的试验结果。如出现两条紫红色线条,即反应带线和质控带线,可确定为阳性;仅出现一条紫红色线条,即反应带,则表示为阴性;如没有出现线条或仅出现反应带,则表示检测结果无效。同时使用培养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608例霍乱弧样本进行检测,同时对比检测结果。检测结果以培养法为标准。
1.4数据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再行卡方检验,若P<0.05,则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608例霍乱弧菌检测样本中,培养法检测阳性20例,均是0139群霍乱弧菌,使用胶体金免疫层次法检验与培养法检测一致;培养法阴性588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585例为阴性,3例为阳性,经培养
法复核,确定3例为阴性。
实验结果显示,应用培养法进行霍乱弧菌检测,可准确得出结果,正确率为100%。使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检测,阳性检测正确率为100%,阴性检测正确率约为99.49%。两种检测方法一致性为优。
3讨论
霍乱弧菌(V.cholera)是霍乱的病原体,属于弧菌科,是革兰氏阴性菌的一种。霍乱弧菌主要分为埃尔托生物型(EL-Tor bio-type)和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两种。上述两种霍乱弧菌类型,仅在个别生物学性状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免疫学性和形态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异,在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病理方面无本质差别。历史记录1817年至今,世界范围内共发生了七次世界性的霍乱,其中六次为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导致的,一次为埃尔托生物型(EL-Tor bio-type)所致。自然条件下,人类是唯一的易感者。因此,加强霍乱弧菌加测方法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法为卫生部指定霍乱弧菌检测标准,本组试验中以此检测结果为标准,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对比评价。针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阴性样本中3例阳性结果,以培养法为标准。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正确率为99.49%,与培养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评价为优。试验证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霍乱弧菌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培养法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但整体检测周期过长,霍乱是一种烈性传染疾病,患者患病后发病较为迅速,且致死率高,应用培养法进行霍乱预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验证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可快速、准确地进行霍乱弧菌检测,检测方法简单易行,检测结果与培养法相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将其应用于霍乱弧菌检测,可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本组试验中选取数据基数不够庞大,试验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霍乱弧菌检测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还需进一步增大样本量进行试验确定。
结语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作为一种新兴霍乱弧菌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检测结果与培养法结果一致性对比为优,且整体检测周期较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谦,黄晓蓉,郑晶等.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孵化前后鳖受精卵中的霍乱弧菌[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06):75-77..
[2]申小娜,张京云,付秀萍等.O1群E1Tor型霍乱弧菌溶原性测定的机理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6,30(02):199-203.
[3]胡兴娟,沈飚,江玲丽等.海产品中霍乱弧菌实时浊度LAMP 检测方法的建立[J].河南农业科学,2014,08(10):127-130.
[4]张霞,高琳,王淞等.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检测霍乱弧菌方法的建立[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36(17):108-112.
[5]张政,金大智,朱水荣等.多重荧光定量PCR甄别霍乱弧菌方法的建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9):1026-1029.
论文作者:梁芬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下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4
标签:弧菌论文; 霍乱论文; 层析论文; 胶体论文; 免疫论文; 阳性论文; 阴性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下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