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一天_香港论文

香港的一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了解一个城市,其实是不需要住上几个年头的,体会香港,只要一天的时间。

早上,西装笔挺的职员夹着公文包,一边走一边看着当天的早报;文雅的白领小姐抓紧最后的时间,在电车上检查脸上的彩妆;小孩子背着硕大的双肩书包,睡眼惺忪地往学校走;老人已经练完了一遍太极拳,三三两两地在树荫下逗鸟。在太阳还没有醒来以前,这时的男女老少已经开始了新的一天。香港,在这个不过1000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上,聚集了600多万的人,令人目不暇接的当然是人的海洋,空气似乎显得有点稀薄,带着几分倦怠。可从沿街的米粉粥饭的店铺里传来的香味,却顽强地往人的鼻子里面钻,顽强地把你还在昏昏欲睡的神经唤醒。在香港,恐怕没有哪一条街道上是没有餐厅的。在九龙的闹市,走上不出三五步,一准可以找到一家名为酒楼或者菜馆的所在,至于那些茶室快餐店就更是磕头碰脑,随处可见了。从世界一流的大酒店,到餐厅,再到大排档,京川沪粤法意日韩各种风味的菜式应有尽有。难怪一位在香港生活了近20年的美国记者写道:“一个人如果每天晚上到香港的餐馆吃饭,两年之内可以不重饭店,也不会重复一道菜。”

好像交响乐的前奏一样,澎湃的乐章才刚刚开始。电车的喇叭声越来越响,一辆接一辆的出租车也加入进来,马路上顿时变得不可开交。太阳不失时机地挑逗着温度计上的水银柱,人们用后背承受着大自然的“针灸”,尽量往道路两边的阴影中躲去。不知谁家的主妇穿着印花的睡衣睡裤,趿拉着拖鞋出门倒昨夜的垃圾。也许并没有准备过多停留,却往往能够正巧碰上隔壁的邻居,于是临时的“垃圾会议”就和自古以来的“井台会议”一样开始得自然而然。

在车水马龙和闲人呓语的嘈杂中,如果你的耳朵足够敏感,也许可以辨别出一阵阵的音乐声。随着王菲的流行歌曲,或者是阿根廷的探戈,离开穿睡衣倒垃圾的主妇,展现在你眼前的是完全另外的一个香港。密集的水泥森林里黝黑的门道被明亮而宽敞的玻璃橱窗取代,塑胶模特身上披着最新的时装,搔首弄姿态地站在你的面前。她们是沉默的,但带给你的冲击一定不比刚才穿睡衣的主妇要小。那是怎样的色彩啊!明黄、艳粉、橙红、宝蓝……即便是不小心打翻了调色板,大概也不会造成如此刺激的视觉效果了。

人是容易习惯的,何况这也并不是什么恼人的颜色,一时难以习惯的是香港人对这些颜色的用法。年轻的女孩子倒是一身素净,把刺眼的色彩装备在身上的往往是那些并不年轻的妇人们。那个穿粉红色洋装,拎大号天蓝手袋的女人,可是刚才倒垃圾的主妇?也许是,也许不是,权且一笑置之吧。擦一把额头上的汗珠,买一杯清凉的绿豆冰,一股凉爽从喉头滑过,心情竟和小时候看动画片时一样了。也是如此跳跃的色彩,也是如此夸张的人物,也是如此眼花缭乱的场景,却是同样忘却烦恼的愉快。

正午时分,太阳变成一个火球,随时准备把你身体里的水分烤干。急急忙忙地踱到维多利亚湾,乘上穿梭在港九之间的天星小轮。踏上坚固的甲板,坐到木制的长椅上,心里才悠悠地吐出一口长气。天星小轮依然和一个多世纪前的一样,虽然古旧,却泛着可人的温馨。下层的甲板仿佛是徜徉在海面上,身边是蓝绿的绸缎和雪白的波浪。坐到上层,带着海潮味的微风立刻把颈间的汗水抹去。把身体埋在一把古色古香的座椅里,一边是天星码头漫长的海堤,一边是香港岛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一边是尖沙嘴突兀的古老钟楼,一边是新颖独特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一边是英国风格的半岛酒店,一边是来自日本的购物中心;一边是花样年华的暗花旗袍,一边是前卫摩登的红绿头发。天星小轮究竟是一台怎样的时间机器,又是穿行在怎样的一个时空隧道里?香港150年的历史好像附着在这条渡轮上的一个灵魂,时刻盘旋在每个人的眼前。

如果被维多利亚湾的波浪弄得有点眼花缭乱,不用走远,从天星码头直接坐专用巴士就是了,让巴士一直把你带到扯旗山的脚下。扯旗山的山顶人称太平山顶,是香港最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山高不过海拔380米,可从山顶上俯瞰整个香港,却是绝佳的地理位置。要上太平山顶一定要搭乘山顶缆车这种古老的交通工具,它从1888年就开始投入使用,车头的两个座位曾经是指定给港督专用的。木制的车厢和天星小轮一样年代悠久,加上将近30°的陡峭山势,便让人感觉如同乘过山车那般的惊险。但据说100多年来从未出过事故,所以也就尽可能有惊无险地放心一坐了。

缆车一点点向山顶爬去,太阳却一点点向着山的后面退去。残留的热气从地面上蒸发上来,把山脚笼罩在依稀的烟霭之中。山坡昏明的轮廓在橘红色的夕阳里呼之欲出,浓密的绿草在晚风里摇曳着,一寸寸的传递着大自然的消息。童年赤脚的欢笑,大学时代青涩的恋情,那个在春天做的梦,那句久久才能忘怀的话顿时被咯吱咯吱的车轮唤醒,在草叶上复苏起来——所谓的往事如风。

夜来了,终于明白香港为什么被人叫做“东方明珠”了。白天看见的不过是明珠里面的沙砾;到了晚上,明珠才放出她的光芒来,原来还是一颗夜明珠!

也许是车灯,也许是霓红灯,也许是万家灯火,维多利亚湾如果是一顶端庄的皇冠,香港就是上面星罗棋布的点点璀璨了。行色匆匆的路人隐去了,琳琅满目的商店隐去了,连缅怀往事的情绪都隐去了,心里未免有些空空荡荡的,只留下对这份不真切的感动。

灯光仿佛一只手,把迷迷糊糊的人拉回到现实里。旺角的街头似乎刚被台风席卷过一样,货摊上点着昏黄的汽灯,大排档的炉火却比灯光还要耀眼。人们在半明半暗里穿行。酒馆里觥筹交错。狭窄的马路两边是20层、30层的居民楼,在黑森森的夜空里瞪着明亮的眼睛。巨大的招牌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压迫过来,刚才居高临下的愉悦一瞬间被恍然代替了。大脑里不免有点儿晕旋,因为难以适应刹那间接踵而来的真实。

躲到黑暗的角落,试着品尝一天的疲劳和异乡的孤独。然而,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的歌声,还有排骨面的浓香却令你不得安宁。香港是不允许阴暗的,那从四面八方散发出来的生命力是如此的旺盛,如此的富有感染力,直让人忘了一切,本能地把自己投入进去。你没有别的选择,因为你是在香港。

吴华摘自《世界之窗》

标签:;  ;  

在香港的一天_香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