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压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探讨论文_朱诚1,陆大勇2

关于低压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探讨论文_朱诚1,陆大勇2

(1.国网浙江新昌县供电公司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 312500;2.国网浙江开化县供电公司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 324300)

摘要:在我国,中低压配电网进行自动化建设的起步时间并不算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过由于发展缓慢,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实践探索上,还表现在理论建设上。事实上,加强对中低压配电网的自动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所以,在对中低压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实现方案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其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低压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

1低压配电自动化概述

低压配电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关键环节。低压配电自动化能够实现对配电系统的自动检测、控制、安全保护,信息传输和电能的自动调配,有利于实现电厂对电能生产和传输的自动化管理,保证电厂的供电质量和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电力运行管理能力。低压配电自动化包括远动系统(SCADA)、配电变电站自动化和馈线自动化三个方面。远动系统主要有配电实时数据和信息的采集与显示、电力设备控制、报警处理以及数据存储等功能,这些功能一般通过SCADA软件平台来实现;配电变电站自动化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来实现配电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主要包括微机监控、微机远动终端装置(RTU)和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等;馈线自动化是指从变电站出线到用户用电设备之间的馈电线路自动化,主要负责正常情况下的用户检测、数据测量、运行优化以及发生事故后的故障检测、隔离、转移和恢复供电。

2低压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以前,电力系统容量在1.0×106 kW左右,单机容量在1.0×105 kW以内。当时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一般为单项自动装置,主要以安全保护和某一过程的自动调节为主要目的。到60年代,电厂的规模已达到1.0×107 kW以上,单机容量已超过2.0×105 kW,并已形成区域性联网。这时,电厂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经济性和电力自动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发电机组的自动化控制、电力传输的自动化控制等都制定了更全面、更严格的指标,而且电力系统开始广泛采用通讯技术设置模拟式调频设备和经济功率分配装置。70—80年代,开始出现电网实时监控系统。它是以计算机为主体,通过配备功能齐全的整套软、硬件来实现自动控制。同时,各种各样的自动调节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应运而生。电网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自动传输系统和电力系统反事故自动装置等。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软件控制系统,包括实时信息收集和显示系统,实时电量计算、质量分析和自动控制系统等。在远动端与调度端之间,应用软件系统可完成静态估计、最优调流、电压与无功的自动控制、负荷预测、安全监视与分析、紧急控制和电路恢复等一系列工作。

3在电力自动化装置中的应用

3.1电力系统信息自动收集和传输系统

在电力系统中,对信息自动收集和传输系统也叫做运动系统,通过运动系统能够对调度中心与发电厂变电站之间的信息进行实时传输,该系统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分别是远动装置和远动通道,远动装置可以分为遥测、遥信、遥控三种。运动通道主要是载波、微博、声频等形式,通过遥测能够在调度中心显示电厂与电站之间变化的模拟量,通过遥信能够在接收端显示电厂与电站之间的开关量,通过遥控能够将信号传输到电厂与电站的接收端。而运动装置按组成方式来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计算机为主的运动装置存储程序式逻辑装置,另一种是以硬件固定接线方式组成逻辑电路的布线逻辑式远动装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电力系统反事故自动装置

电力系统反事故自动装置的功能是防止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影响系统和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其安全性。该装置主要有继电保护装置和系统安全保护装置两种类型。其中,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是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对电气设备起到保护作用,多用来防止母变压器、线路和电气设备损坏。按照保护作用的原理划分,继电保护装置可分为过电流保护、方向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护和高频保护等。

4低压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4.1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在应用中虽然具有其明显的优势,但是仍然出现进行改进,而该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就是对其进行规范化和统一化的管理,尤其是实际的应用中,需要进行全面的优化,是要采取有效的策略进一步减少电能的损耗,提高故障排查的逻辑性,减少故障的发生率以及提高自检的能力等等,这样才能够确保该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好的确保低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主要分为全自动和半自动的发展方式。全自动方式主要是通过配电主站或子站通过收集信息来完成对配电故障的定位和识别,然后经过系统自动判断制定对故障区域进行隔离,非故障区恢复供电;而半自动方式则是通过对收集的信息来判断低压电网的运行状态,然后再集中进行故障识别和定位,再通过人工来完成远程对故障区域的隔离和非故障区域恢复供电的操作。

4.2信息一体化的配电实时信息引擎机制

整个电力系统信息一体化是我国电力发展规划要求和必然趋势,低压配电技术作为配电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纳入其中。所以,我们在未来的低压配电技术研究和开发中,要依托大数据和电子一体化这一大环境和平台,建立低压配电实时信息引擎机制,以全方位收集、整理和传送配电信息,让系统在支持企业整体标准信息系统的同时,满足电力网络子信息系统的要求,使配电信息系统真正适应低压配电技术发展的需求。

4.3配网优化运行决策支持系统

所谓的配网优化运行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就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数据进行准确的决策,进而实现优化配电网络的目的。由于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低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中,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系统的稳定运行,确保低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可靠,促进电力系统的良好运行,因此,配电优化运行决策支持系统是低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这将会更好的促进电力系统的良好发展和安全运行。

4.4信息一体化的配电实时信息引擎机制

整个电力系统信息一体化是我国电力发展规划要求和必然趋势,低压配电技术作为配电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纳入其中。所以,我们在未来的低压配电技术研究和开发中,要依托大数据和电子一体化这一大环境和平台,建立低压配电实时信息引擎机制,以全方位收集、整理和传送配电信息,让系统在支持企业整体标准信息系统的同时,满足电力网络子信息系统的要求,使配电信息系统真正适应低压配电技术发展的需求。

5结束语

在电力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实现低压配电网的全面自动化已成为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低压配电网作为输配电系统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低压配电自动化的实现与电网供电容量和质量以及供电可靠性密切相关。低压配电网全面自动化对我国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低压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不断研究和应用低压配电自动化技术,确保电力企业电网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袁传祥.关于低压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8).

[2]戴辉.探讨电器智能化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的应用[J].工业技术,2011(1).

论文作者:朱诚1,陆大勇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  ;  ;  ;  ;  ;  ;  ;  

关于低压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探讨论文_朱诚1,陆大勇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