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检验科 300052
摘要: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PHC)与血清游离轻链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乙肝肝硬化患者40例,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均分2组,各20例。实验组为轻链水平升高的患者,参照组为轻链水平正常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罗氏自动生化仪和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测定,分析其血清免疫蛋白水平、PHC阳性率以及清蛋白水平。结果:相比于实验组,参照组IgA、IgG水平以及PHC阳性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经对比40例患者IgM水平和清蛋白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而言,其血清游离轻链升高可导致原发性肝癌发生,其轻链水平升高有利于乙肝肝硬化疾病的筛查,有利于尽早发现和治疗原发性肝癌疾病。
关键词:血清游离轻链;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
以往相关学者指出,HIV感染者出现机会性感染和淋巴瘤情况均与游离轻链水平升高存在一定关系。对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而言,其与游离轻链升高密切相关,其乙型肝炎患者的游离轻链明显较高[1]。现对血清游离轻链升高与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是否存在关系进行探讨。
1.基本数据与方法
1.1基本数据
纳入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乙肝肝硬化患者40例,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均分2组,各20例。实验组:男性有12例,女性有8例,年龄跨度为35~69岁,中位值为(52.13±3.17)岁;参照组:男性有11例,女性有9例,年龄跨度为36~68岁,中位值为(52.24±3.28)岁。分析4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基本数据,组间数据经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使用罗氏全自动生化仪以及特种蛋白分析仪进行检测。采取所有患者5mL空腹轴静脉血,将血液进行离心处理,离心速度为每分钟3000转,分离时间为5分钟,获得上层血清,使用特种蛋白分析仪(Beckman-Coulter Immage 800)以及相应的配套试剂对血清进行检查,使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蛋白水平、轻链浓度等,使用罗氏全自动生化仪对清蛋白浓度进行测定。k轻链正常范围为5.74~12.80g/L,r轻链正产范围为2.68~6.38g/L。
1.2判定指标
判定4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血清免疫蛋白水平、PHC阳性率以及清蛋白水平。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4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所有资料进行检验,行t检验方法对其计量资料(血清免疫蛋白水平、清蛋白水平)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形式表示;行X2检验方法对其计数资料(PHC阳性率)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形式表示。如组间以p<0.05的形式来表现差异性,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分析4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血清免疫蛋白水平、清蛋白水平
实验组IgA、IgG水平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2组IgM水平和清蛋白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分析4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血清免疫蛋白水平、清蛋白水平(g/L)
2.2分析4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PHC阳性检出率
实验组中,其PHC阳性患者有15例,阳性检出率为75.00%(15/20);参照组中,其PHC阳性患者有4例,阳性检出率为20.00%(4/20);组间数据行统计学软件分析,X2值=12.1303,p值=0.0004<0.05。
3.讨论
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极易发展成为肝癌,其发生肝癌的几率高于健康人员,大多数原发性肝癌患者均存在乙肝病毒[2]。高浓度血清游离轻链具有抗感染的作用,为肝炎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提供一定病理依据。有关研究证实,血清游离轻链积极参与慢性炎性疾病发展,其可与机体中细胞内外蛋白质相结合[3]。可使PHC发生率增高。对于肝脏的合成功能其清蛋白可清晰反应,清蛋白水平越低证明PHC发生率越高[4]。IgM是机体受到外界刺激产生的抗体,在急性期其水平变化十分明显,但在慢性肝病中变化不明显,主要表现为IgA和IgG水平升高[5]。
以上研究数据经对比得到,相比于实验组,参照组IgA、IgG水平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经对比40例患者IgM水平和清蛋白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PHC阳性检出率为75.00%(15/20),参照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PHC阳性检出率为20.00%(4/20),组间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
综上所述,经研究显示,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与血清游离轻链浓度存在密切关系,其血清游离轻链浓度越高证明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几率越高,对于血清游离轻链浓度较低的患者,需密切观察其临床症状,需尽早发现和治疗。
参考文献:
[1]张静,杨晨.血清游离轻链与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5):2181-2182.
[2]于连辉,王庚,郭野等.冷球蛋白血症致血小板计数假性正常1例[J].临床检验杂志,2014,32(10):799-800.
[3]王振华,孙国强,金嘉峻等.探讨血清β2-MG检测在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的意义[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0):125-126.
[4]叶艳菊,俞建平,叶军等.苦参素辅助治疗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5):653-656,657.
[5]徐国辉,徐宗全,何均等.ERα-29位多态性与HBV感染相关原发性肝癌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2):371-373.
论文作者:贾子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血清论文; 患者论文; 水平论文; 肝癌论文; 原发性论文; 蛋白论文; 肝硬化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