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核心问题与三医监管体系的运用论文_王尚君,袁迅,周明月

医疗机构核心问题与三医监管体系的运用论文_王尚君,袁迅,周明月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质改办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医疗机构指的是依照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治疗活动以及疾病诊断的卫生机构,是一个行业的总称,医院以及卫生院是构成我国医疗机构的主要形式,同时还包括门诊部、卫生院、医养结合以及诊所等形式,均属于医疗机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随之不断增强,对医疗水平以及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优化医院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是医疗卫生管理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医疗机构;核心问题;三医监管体系;医务人员;医疗行为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397-01

医疗行业的发展和现状一直受到国家和社会关注和重视,如何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满足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是医疗监管工作的重点。有研究发现,医疗机构目前存在较多问题[1],常见问题如下:(1)医疗机构名称不规范。(2)未按规定将医疗机构收费标准等内容进行公示。(3)开展超出核准科目标准以外的诊疗活动。(4)未经批准擅自开展各项手术。(5)使用未注册在本医疗机构内的医师进行诊疗活动。(6)未经批准擅自发布医疗广告。(7)未悬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8)使用执业助理医师独立进行诊疗活动。(9)超权限开具处方、不合理处方。(10)使用未取得相应资格的护理人员以及取得相应资格但未经注册的护理人员进行诊疗活动。(11)重复住院。(12)不合理用药,不合理使用耗材等。建立医疗机构监管体系,加强对医疗机构相关数据的采集、管理和裁决,保证医疗机构的安全性和合法性是目前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对三医监管体系应用于医疗机构的管理效果进行分析,先做如下报告。

1.概述

三医监管体系是指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监管平台,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以及医疗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监管,利用平台进行动态精准管理。三医监管以医院为主体,每个医务人员均是监管对象,对所有医疗行为进行监测和管理,能够直接反映医院核心医疗制度实施情况和基础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健康为中心,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三医监管体系制度建设,提升对医疗机构、医疗行为以及医务人员的监管力度,增强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规范医疗活动和行为,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2]。

2.重点任务

(1)组建信息监管平台,及时有效上传数据,保证数据准确性。

(2)强化数据分析原因,完善指标体系,形成合理的分析流程,制定分析规则,定期对医疗机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推动信息监管数据分析和结果应用。

(3)定期对不规范医疗行为进行核实和整改,保证工作进一步展开。

(4)进行现场调查,建立公平公正现场核查机制,以约谈记录、查阅通报材料等方式对整改情况进行核查,不合理医疗行为将其提交至裁定判决组进行仲裁。

(5)制定裁决机制,由各级卫生行为部门组建监管裁决小组,对不规范医疗行为进行仲裁,制定裁决制度和规格,严格遵循裁决原则进行仲裁,避免发生错判、误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成立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对应当依法处罚的违规行为严肃查出,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切实保证监管工作的进行,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3]。

3.监管内容

(1)依法执业: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合法资质、诊疗科目登记、医疗机构校验、医院感染管理、医疗技术应用等情况进行监管。

(2)医疗管理:监管事项包括严格执行诊疗规、合理用药管理、履行功能定位、专科学科建设、落实相关核心制度和法规。

(3)医疗服务:监管事项包括开展日间手术、远程会诊、预约诊疗、便民门诊,落实原物公开制度,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完善医保管理体制,规范院内投诉管理体系,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情况,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处置体系。

(4)经济运行:监管事项包括严格按照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制定收费标准,执行医疗收费标准进行收费,落实财务风险管控,合理配备人力资源,优化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对重点项目资金进行规范使用,按医疗机构登记设立会计师,制定效益评估制度和工程项目立项论证。

(5)精准扶贫:监管内容包括实施医疗卫生计生扶贫行动,落实健康扶贫相关要求,定期开展医疗救助扶持行动,实现精准识别贫困患者帮助其就医,施行一站式报销和先诊疗后结算等服务,落实补助和免费诊疗政策,严格控制贫困患者自费药物和器械的使用。

(6)政府指令性任务:监管内容包括规范双向转诊,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开诊医师多点职业、医连体建设城乡对口支援以及义诊巡诊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参加所在辖区医疗急救治体系,积极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和其他公共卫生任务[4]。

(7)党风廉政建设:监管内容包括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领导干部权利运行,完善惩防体系建设,落实相关管理规定和制度,深入查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情况,开展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进行第三方行风政风测评[5]。

4.小结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临床发病率随之提升,群众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更多,加上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医疗机构的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完善管理模式和相关制度,保证监管工作公平、公正,对于不规范性医疗行为、医疗活动进行依法追责和仲裁,保证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对违规人员和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切实保证监管工作的进行,解决医疗机构中存在的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周瑶,梅达成.遏制过度医疗之第三方监管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8,39(1):52-54,94.

[2]刘宁,陈献.医疗服务智能监管系统应用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9):69-70.

[3]郭晓峰.医疗运行监管体系构建与实践[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6,23(1):31-32.

[4]吕兰婷,卢江珍.我国医疗安全监管难点以及改进思路——基于CQC带来的启示[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6):38-41.

[5]陈相龙,张国强,黎幼龙,等.医疗机构制剂监管现状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7,30(3):69-72.

论文作者:王尚君,袁迅,周明月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医疗机构核心问题与三医监管体系的运用论文_王尚君,袁迅,周明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