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顾瑶瑶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顾瑶瑶

盐城强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盐城 224300

摘要:在于城市生活范围的提高以及生活品质提高的需求下,现代的建筑行业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发展方向,并且引领着建筑行业趋势的走向,所以在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步骤、环节、工序进行有效性控制,才可以从总体上达到控制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的保障,而现今时代的变化以及演变,科学技术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在建筑行业中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提高,从而达到加大创新力度也是一种较好的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措施,更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工作步骤。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前言:整个工程的施工应严格按照以上的方法进行,并且最终要求检验全部合格。通过相关实践证明,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并且选择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的整体质量,而且整个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还需充分考虑到工程的下一道工序,为下道工序的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1混凝土浇筑施工开展的准备环节

1.1注重材料选择

施工建设中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了施工总体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技术应用。例如,所选用的水泥材料的强度特征就直接决定了说配置的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而所用石子材料中含有的超粒径颗粒的数量将会对混凝土的和易性造成影响。此外,所用的骨料材料中的含水量也将会对配制混凝土的水灰比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相关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材料选择时,应当注重材料的基本性能以及质量的控制。

1.2注重混凝土的拌制工作

一般来说,要实现施工混凝土的最佳拌制,应当要求所用骨料中不含有超出规定粒直径的颗粒,同时还要处于饱和面干状态。但是在实际混凝土配制环节中,骨料材料的实际状况大多为异形的超粒径颗粒,且处于含水量超出标准的状态。所以,施工人员应当在进行施工混凝土配比时,根据所选用骨料中的超粒径颗粒的实际含量以及含水量状态进行实验配比调整,实现配合比优化。同时,在运输条件和距离不同或者施工进展中的气候变化条件下,都有可能会引起混凝土坍落度的改变,这就需要就混凝土配比的用水量进行调整。

2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方案

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方案一共分三种,分别是全面分层方式、分段分层方式、抖面分层方式。全面分层方式是指在整个结构内对浇筑混凝土进行分层,先第一层浇筑,然后再第二层浇筑,以此类推,直至浇筑结束,该法适用于较小的结构平面尺寸,在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分段分层方式是指自下而上的浇筑方式,从低层开始浇筑,反应一段时间再进行下一层的浇筑,该浇筑方式一般适用于厚度小、长度大的结构,当混凝土搅拌机和运输机达不到要求时可以采用此种浇筑方式。抖面分层方式是自下而上,一次性的浇筑到顶端,这样混凝土的坡度可以自然的形成 1:3 的比例,适用于长度长,超过厚度 3 倍的结构。施工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层方式,不能过于死板,并且在进行每一步时都要仔细、认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3.1 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要求选择合适的分层方式,根据建筑物的结构、钢筋的疏密度选择浇筑的高度,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 1.5m 以上,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1.5 倍,与侧模应保持 50~100mm 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 50~100mm 深,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 100mm 左右是表面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在振动时要保证被振动的混凝土密实,混凝土密实是指混凝土不再下沉,其表面较为平坦。从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保证混凝土不发生离析,倾卸高度小于 2m 时一般不发生离析现象。倾卸高度大于 2m 时,可以通过串筒等设施下落,在高度超过 10m 时,需安装减速装置,此外,串筒出口下面的混凝土要及时处理,最好不要超过 1m。

3.2混凝土捣实技术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首先需要对其进行捣实处理。在捣实环节中,操作人员需要依照施工要求与实际情况对振捣器进行合理的选择,具体的振捣方法主要包含机械振捣法与人工振捣法两种。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规模的越来越大,人工振捣基本上已经被淘汰掉。机械振捣的作用机理是将一定的振动力与振幅施加给混凝土,混凝土在这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摩阻力与粘着力会有所降低,进而实现流动性的增加。在振捣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在某一特定质量下的重力作用进行分析,在培育泥浆时要保证泥浆的均匀分布,降低混凝土孔隙,混凝土密实度也会随之提升。

3.3浇筑质量控制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混凝土具有充足的坍落度,另一方面也需要对混凝土搅拌的用水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夏季施工时,需要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泵送剂,在选择骨料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骨料在孔隙率、含泥量、级配以及粒形等方面的因素。在使用振捣棒时,禁止出现漏振、振动不足以及过振等方面的问题,振捣棒在混凝土中要快进慢出;混凝土浇筑各项施工工作都需要严格依照有关要求进行;对于已经完成施工的混凝土浇筑工程,需要对其进行反复多次的滚压与抹压,在无法继续抹动并且表面硬结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第二次振动,只有这样才能使混凝土抗拉强度与粘结力得到提升,降低混凝土内部气孔与裂缝量,使混凝土抗裂性得到提升,在反复搓压与抹压的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初凝时间进行合理的判定,在对已经完成的工程进行验收时,验收人员需要严格依照有关规定,分项目、分批次地落实检验工作。

3.4混凝土养护技术

对已经完成浇筑施工的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处理,各项养护工作需要维持 15 日以上,做好混凝土表面的保温工作,防止出现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的问题,避免出现温差过大而使混凝土表面裂开的现象。

4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其一,进行混凝土入模操作之前,施工人员应当避免集中性的把混凝土导入模板之中,且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实际高度低于两米。当出现必须超过两米的情况,施工人员应当采用串筒来作为施工辅助工具,保证施工效率的提升以及施工的安全。其二,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施工人员应当控制施工时间在5个小时之内,这样的做法能有效的控制混凝土冷缝问题的出现。其三,在振捣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严格就振捣时间进行控制,避免在振捣之后出现混凝土下沉或者表面气泡的情况发生。

其四,在实际混凝土浇筑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按照由梁柱点进行施工开展的要求,并确保梁柱点的浇筑质量密实,同时还要使高标号的实际高度在低标号之上,这样可有效的避免混凝土的蜂窝问题的发生,造成施工质量低下。其五,在实际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来实现浇筑,最好采用两次浇筑或三次浇筑的方式。施工人员只有在实际浇筑工作中严格按照以上浇筑要求与规范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结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和革新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施工企业要对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分析,重视工程的每一个环节,保证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大志.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08:154-155.

[2]路永恒,琚家志.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J].房地产导刊,2016,07:18.

论文作者:顾瑶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顾瑶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