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充分利用现代智能智慧科学技术,建立全方位、立体网状智慧监管平台,实现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监管,实现智慧环保和智慧治水,不断丰富监管手段,助力实现美丽杭州东部湾,提升开发区水环境品质。
关键词:智慧监管平台; 智慧环保;智慧治水
为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破解产城融合过程中的水环境问题,打造美丽东部湾和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水环境管理加装“新引擎”、增添“新动力”、占据“新蓝海”,不断提升我区水环境监管与服务水平,开发区大力开展智慧环保工程建设,将智慧环保与治水工作相结合,全面提升智慧治水能力。
一、建设“三系统一中心”,全方位加强环境监管。
1、环保信息化软件应用系统。该系统整合了污染源一厂一档系统、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污染全过程监管系统、环境质量监测及综合分析评价系统、环保移动应用系统、环境应急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环境公众服务门户等八个子系统,为监管机构日常办公、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及群众查阅信息、反映情况、参与监督等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有效的保障。
2、重点污染源全过程监管系统。针对重点污染源(尤其是橡胶、化工、印刷等行业)总体排污量大、群众关注度高、环保监管难的局面,在其生产和污染治理设施上加装传感器等监测设备,配合已有的排污口视频监管系统,引入高空瞭望视频监管系统,实现对污染源的全过程监管,有效解决了现场监察以及采样的滞后性;对每个企业、每个排口、每个排放因子设置预警值、报警值、异常值,实时上传的数据一旦出现(预警、报警、异常)情况,系统马上发送短信给相关的人员及时处置,为了保障现场监察证据链的完整性,系统还设置了超标留样,以及视频录像功能,有效缓解了环保管理人员不足、现场执法取证难,同时助推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提升了公众的环保参与度。
3、污染源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集成了5公里区域视频在线监控、危废仓库视频监控、污染源在线监测排口视频和辐射视频整合。企业危废是否分类、是否按规定收集、暂存、外运等情况一目了然,牢牢地锁死危险废物,防止企业私自处理等违法行为。
4、环境监控预警指挥中心。基于“平战结合”的思想,设置环境监控中心,由环境监察骨干人员驻守,平时进行日常监管,“战”时(遇到突发环境事件等情况时),立即升级为应急作战指挥中心,可实时上传现场画面到监控中心,进行初步的溯源排查;调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自动查询环境应急数据中心获取针对相关危化品和事件的应急处置案例、方案、危化品特性、应急处置物资、处置方法信息;进行有序的指挥调度,与上级指挥部门保持密切沟通,随时获取上级部门的帮助和指示;事件处理完毕后,对处置效果和周边一定距离范围内可能受影响的敏感点、风险源等进行评估、归档统计,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真正做到了对环境污染事故感知快、响应快、决策快、处置快。
二、推行刷卡排污,严控企业污水排放总量。
1、科学核算,合理分配排污指标。可根据全区污染物排放总量、节能减排指标和各企业的历史排污情况等科学核算,合理确定各相关企业的全年排污总量指标,并进行公示,然后分配各企业每月的刷卡排放量。
2、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污水排放量和排放浓度远程控制。该系统主要由现场控制、网络传输、后台处理、人机交互四个分系统组成。每个系统中都设有总量控制器,直接连接企业污染物排放阀门,企业排污需要在环保部门下发的排污IC卡中“充值”排污量,刷IC卡,企业污水才能往管网中排放;如果规定的污水排放量已经用完,阀门将自动关闭,污水就无法排出,企业只能被迫停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人机结合,助力环保监管。安装刷卡排污自动控制系统后,结合原有的在线监控装置,环保部门可以对企业污水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工作人员只需选定相关企业,企业污水排放的瞬时流量、日流量、月流量、季度流量、污染物浓度等都一目了然,使环境执法效率大大提高。通过刷卡排污,既控总量,又控浓度,科技环保、智慧环保的集成组合,使环保监管由被动转为主动,同时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转变生产方式,实现精细化管理,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提升企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建设立体网状智慧平台,创新新时代治水模式。
1、开发建设下沙环境眼手机APP。通过该平台公开环境信息,宣传治水工作,同时还可实现环境污染随手拍和即时投诉,既便于职能部门及时跟踪和处置问题,充分调动了居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共同参与治水的热情,形成全面治水的良好氛围。
2、建设河道断面水质远程在线监测系统。建立一套水质监测系统,设6个监测子站。监测系统主要监测河道的水质情况,监测项目包括水温、溶解氧、浊度、电导率、pH、氨氮、COD、TOC、硝酸盐氮等;配合河道视频监控系统可综合分析各监测点位河道水面状况,并可随时截取、上传河道断面水质现状图片和视频。整个系统可对监测河道水质自动采样、分析、记录并输出数据,实现数据可视化,提供水质报表功能,清晰直观地展现监测断面各项监测指标的变化;还可设置预警值和报警值,实时向管理人员和相关巡查维护人员发送报警信息。使用该系统,工作人员可实施远程监控,更直观准确了解监测点位河道水面状况,全面掌握河道水质动态变化信息,便于分析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3、建设雨污水泵站在线监控系统。治水工作除了要解决好进水,还有关注出水,污水系统能否顺利运行,关系好治水工作整体效果。通过加装水位计、流量计和视频监控等设备,实时掌握泵站运行情况,,一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排除故障,确保其24小时正常运行;还可以全面了解各泵站的运转负荷等信息,并根据雨污水流量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泵站开停和功率,更精确地控制排水量,平衡好各泵站负荷和污水管网,综合分析调度,显著提高泵站运行效率,整体提升雨污水管网运行管理能力,让更多的污水能进入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4、建设智慧河道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有全天实时监控、智能远程控制、智慧巡检管控、移动快速调控(APP)、资源有效融合五大功能,可以与河道断面水质远程在线监测系统进行数据平台融合,根据水质监测的数据情况,联动智慧河道系统,可实现内河节制闸“一键式”操作,精准快速改变配水方向,提高水环境应急处置响应速度,实现精准配水,科学调度。
四、小结
通过建设建设“三系统一中心”,全方位加强环境监管和推行刷卡排污,严控企业污水排放总量,初步建立起智慧环保监管平台,从污水源头上加强监管力度,实施掌控排污信息,结合已建起的立体网状智慧平台,创新新时代治水模式,实现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监管,真正实现智慧环保与智慧治水相统一。
参考文献:
[1]徐玉裕仲慈徐颋.杭州市城市河道信息化建设及其智慧化研究.城市建筑,2015(12).
[2]高长春.城市河道管理与信息化.水利发展研究,2012(6).
[3]徐敏孙海玲.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4).
[4]刘飞王浩万佳静李密王海会.浅析“智慧环保”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5).
作者简介:饶勇(1984-),男,湖北蕲春人,网络工程师,大学本科学历,工学学士学位,主要从事闸、泵站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智慧河道、五水共治等水利信息化方面工作。
论文作者:饶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智慧论文; 河道论文; 污水论文; 系统论文; 环境论文; 在线论文; 泵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