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中生心理素质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业论文,心理素质论文,不良论文,优秀论文,高中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77 (2000)03—0075—05
一、引言
学生学业不良的问题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 自20世纪60年代柯克(S.Kirk)提出学业不良(Learning Disabilities)的术语来标示那些智力正常而学业成绩长期滞后的学生以来,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对此问题作了不少研究。目前我国研究者主要关注于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技能和社会性等方面的问题,鲜有人研究其内在整体的心理素质与学业不良的关系。随着心理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重要作用的日益显现,心理素质研究与教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我国对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探索还很不够,这就给中小学具体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带来了困难,因此,全面深入开展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对推进素质教育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文作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之一,主要通过比较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学生在心理素质上的差异,探讨如何针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素质的特点,揭示影响学业不良学生的主要心理因素,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在研究中,我们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稳定的、基本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心理品质(包括认知、个性心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维度,具体化为17个因素),它必然从整体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技能与适应机制,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主要以学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的标准分数为依据,将被试分为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学生。学业不良学生的具体标准为:1.智力水平在常模中处于中等水平以上;2.按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的标准分数排序,处于末位10%;3.没有明显的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据此,本研究从四川省南充高中、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重庆七中数据资料完整的1823名高一、高二学生中选出182名学生作为被试。 学业优秀学生的标准为:1.智力水平在常模中处于中等水平以上;2.按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的标准分数排序后处于前列10%的学生;3.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全部及格。
(二)材料
认知维度中的智力测量采用英国心理学家瑞文(J.C.Raven )编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修订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手册中国城市修订版》作团体施测,并以全国城市常模评定学生的智力百分等级与智力水平等级。其余心理素质因素(认知维度中的创造力、个性心理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适应维度)采用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张大均、冯正直等编制的《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作团体测验。该问卷以现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测量理论为出发点,以教育心理学专家和中学教师咨询为现实依据,参照卡特尔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国少年非智力个性特征问卷、 学习适应量表等多种量表编制而成。该问卷经小样本预测,修订为183道测题, 再进行大规模的测试,通过重测信度、同质信度和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该问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三)研究步骤
1.心理素质测量。1998年12月对四川省南充高中、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重庆七中高一、高二年级进行了心理素质测量。2.所有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其中学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市统测成绩分年级、分文理班转换成标准分数。3.按学生成绩的标准分数排序,按标准选出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的学生。4.作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的学生在心理素质上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四)统计分析
以上全部数据统计工作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 SS 6.0在微机上完成。
三、结果
(一)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中生心理素质的比较
为了从整体上研究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中生心理素质的不同,我们作了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中生在心理素质四个维度17个因素上的差异显著性检验,见表1。
表1 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中生的心理素质差异
智力创造力抱负独立性坚持性平均分
优生0.2670.2350.3470.151 0.240
差生
-0.348
-0.277
-0.329
-0.181 -3.50
F值14.3637.262 1.940.622 2.936
T值 6.1024.1805.5572.855 5.07
*** *** ***
**
***
求知欲 自制性 自尊心 责任感平均分
优生0.358 0.257 0.1910.199
差生
-0.365 -0.215 -0.336
-0.173
F值0.72.046 1.2280.304
T值6.164 4.023 4.3563.189
********* **
轻松兴奋心平气和 情绪稳定 有自信心平均分
优生 0.213 0.139 0.197
0.234
差生-0.315 -0.174
-0.240 -0.305
F值 0.803 2.1621.534
2.431
T值 4.482 2.6453.739
4.656
*** **
******
心身适应学习适应 挫折耐受力 人际适应平均分
优生
0.120
0.184 0.096
0.201
差生 -0.246 -0.210 -0.332 -0.331
F值
2.326
5.796 4.879
1.09
T值3.06
3.378 3.452
4.538
** ****** ***
注:* * * P<0.001* *P<0.01 *P<0.05,下同。
T检验的结果表明,学业不良学生在智力、创造力、抱负、 独立性、坚持性、求知欲、自制性、自尊心、责任感、心平气和、轻松兴奋、情绪稳定、有自信心、心身适应、学习适应、挫折耐受力、人际适应等所有因素上与学业优秀学生有极显著的差异,学业优生在各项心理素质因素上的平均分明显优于学业不良学生,说明学业优秀学生的心理素质整体优于学业不良学生。
(二)不同性别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中生心理素质的差异
为了研究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中生心理素质的性别差异,我们对不同性别的学生作了差异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男女学业优秀与男女学业不良高中生心理素质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智力 创造力抱负独立性 坚持性
F男 23.488 1.188 0.5200.003 0.412
值
女 1.230 6.254 0.6860.770 2.989
T男 5.912 3.495 3.0381.472 3.388
***
***** ***
值
女
3.288 1.710 4.8151.926 3.776
** *** ***
求知欲 自制性自尊心 责任感
F男0.0000.0720.5990.844
值
女0.0122.3560.0010.240
T男4.6492.3722.7932.143
****
***
值
女3.2762.7662.2761.472
***
***
轻松兴奋心平气和 情绪稳定 有自信心
F值
男
0.023
0.8970.008 1.568
女
2.049
0.2853.018 0.523
T 男
3.307
2.7262.750 3.500
*** **
*****
值 女
3.014
0.3472.247 2.732
*** **
心身适应学习适应
挫折耐受力 人际适应
F值男 0.399
3.376
1.896 0.504
女 0.831
1.480
3.296 0.092
T 男 1.365
2.961
2.324
3.796
**
* ***
值 女 2.680
1.618
1.9872.537
**
表2表明, 男女学业优秀学生在各项因素上的得分都高于男女学业不良学生。学业优秀男生与学业不良男生在智力、创造力、抱负、坚持性、求知欲、自制力、自尊心、责任感、轻松兴奋、心平气和、情绪稳定、有自信心、学习适应、挫折耐受力、人际适应等因素上有显著性差异;学业优秀女生与学业不良女生在智力、抱负、坚持性、求知欲、自制力、自尊心、轻松兴奋、情绪稳定、有自信心、心身适应、人际适应等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性别的学业优生与学业不良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学业优秀男生与学业不良男生、学业优秀女生与学业不良女生相比:(1)两组在独立性因素上没有显著差异;(2)两组在智力、抱负、坚持性、求知欲、自制性、自尊心、轻松兴奋、情绪稳定、有自信心、人际适应10个因素上有显著性差异;(3)男生组在创造力、 责任感、心平气和、学习适应、挫折耐受力5个因素上有显著性差异, 而女生组在这5个因素上没有显著性差异;(4)女生组在心身适应因素上有显著性差异,而男生组无显著性差异。
(三)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学生在心理素质各因素上的性别差异
表3表明,学业优秀学生在智力、独立性、自尊心、责任感、 心身适应5个因素上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并且, 学业优秀男生的智力显著高于学业优秀女生,学业优秀女生的独立性、自尊心、责任感、心身适应显著高于学业优秀男生;学业不良学生在求知欲、自尊心、责任感、心平气和4个因素上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并且,学业不良女生在这4个因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学业不良男生。
表3 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学生心理素质性别差异(T检验)
智力创造力抱负独立性坚持性学业
优秀男 2.8040.400
-1.017
-2.121 0.205
生与学业优
** *
秀女生 轻松兴奋 心平气和情绪稳定有自信心
0.650
0.652
0.06
0.304
求知欲 自制性 自尊心 责任感学业
优秀男 -0.972 -1.595 -2.823 -1.991
生与学业优
**
*
秀女生 心身适应学习适应
挫折耐受力
人际适应
-2.109 0.952 -1.1071.741
*
智力创造力抱负独立性坚持性学业
不良男 0.0132 -1.944
-0.321
-1.797-0.362
生与学业不 轻松兴奋 心平气和情绪稳定有自信心
良女生 -0.265-2.082 -1.041
-1.119
*
求知欲 自制性 自尊心 责任感学业
不良男 -2.937
-1.442 -3.402 -2.619
生与学业不
**
**
*
良女生 心身适应学习适应
挫折耐受力
人际适应
-1.160 -1.112 -1.550
-0.709
四、分析与讨论
(一)关于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中生的认知因素
本研究中,学业优秀学生的智力等级位于90%以上的有63.2%;学业不良学生的智力等级位于75%以下的有69.7%。说明学业不良学生虽然智力正常,但高智力的学生比例少;从整体上看,学业优秀学生的智力显著高于学业不良学生。学业不良学生的智力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分性别比较,学业优秀男女学生的智力都显著高于学业不良男女学生。这些说明,就总体情况而言,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其智力相对较好,智力水平偏低是造成学业不良的重要原因。
认知维度中,总体比较,学业优秀学生与学业不良学生在创造力因素上差异显著,学业优秀学生的创造力优于学业不良学生。不同性别组比较发现:学业优秀女生与学业不良女生在创造力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整体上学业优秀的学生创造力较高,但创造力与学业成绩之间不是绝对呈正相关。同时,女生组在创造力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似乎反映出女生学习时敏于接受而疏于发现创新的特点。而学业不良男生则在创造性上显著差于学业优秀的男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应注意开发学业不良女生的创造性,培养学业不良男生的创造性。
(二)关于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中生的个性心理因素
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困难与他们的个性心理因素有极大联系。研究中,我们发现抱负、坚持性、求知欲、自制性、自尊心等因素与学生学业成绩有关系。学业优秀男女学生在这些因素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学业不良男女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在于学业不良学生的抱负水平较低、求知求实的积极性与欲望较低、缺乏毅力、自控性差、自尊心不强。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初成时期,家长与教师都要关注学业不良学生,提高他们的抱负水平,激发求知欲,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培养意志,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研究还表明,男女学业不良学生与男女学业优秀学生在独立性因素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学业不良男生的责任感显著差于学业优秀男生。学业优秀学生组,女生的独立性、自尊心显著优于男生,学业不良学生组,女生的求知欲、自尊心显著优于男生。因此,教育中要充分认识学业不良学生的特点,保护其自尊心、增强求知欲、调动其责任感、发挥其独立意识,促进他们其他心理素质的转化和学业上的进步。本研究中个性心理维度的许多具体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中的个性倾向性有相近或交叉,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发现,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不论是智力因素水平还是非智力因素水平都普遍高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
(三)关于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因素
在心理健康维度上,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学生在心平气和、轻松兴奋、情绪稳定、有自信心因素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学业优秀学生情绪较稳定,对待学习更有信心,能保持轻松兴奋的心理状态;而学业不良学生则由于学业上的多次失败,导致家长、教师、同伴的不良评价,使其丧失信心,从而难以用轻松自如的心态去对待学习。因此,教育者要分析引起学业不良的心理健康因素的原因,在教育中要鼓励和唤起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特别要指出的是高中学业不良男生在心平气和因素上的得分显著差于学业优秀男生,在心平气和因素上学业不良男生显著差于学业不良女生,说明高中学业不良男生情绪不稳定、行事易冲动、自控性差。要说明的是,在心理素质的已有研究中还没有涉及心理健康因素的研究,本研究中心理健康维度所包括的因素不完整,因此关于这部分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
(四)关于学业优秀与学业不良高中生的社会适应因素
在社会适应维度上,人际关系是引起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重要因素。学业优秀男女学生在学习适应因素上显著优于学业不良男女学生。不良的人际关系不利于学生与教师、同学就学习问题交流进而影响学业成绩。我们在另一项研究中发现是社会适应因素对学业成绩有直接效应。这就提醒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社会适应,对高中生的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如何从认知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的方式。分性别研究时发现:学业不良男生在学习适应、挫折耐受力因素上的得分显著差于学业优秀男生。这是由于学习的准备不足,主要是认知结构的不完善,面对难度陡升的高中学习任务难以胜任,耐挫力低;而学业不良女生与学业优秀女生在心身适应上有显著性差异。因此,要根据学生的性别特点进行个别化教育。
本文在调查、资料处理中得到西南师范大学陈旭、郭成、冯正直、马波、张斌、向守俊、孙泽军、洪显利以及四川南充高中、四川师大附中、重庆七中领导及教师的大力帮助与支持,深表谢意!
收稿日期:200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