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化疗科 325000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研究发现所有癌症病人中,经历中度到剧烈疼痛的患者占40%,而随着疾病的进展和转移,终末期患者比例高达50%[1]。医师对疼痛是否具备正确的认知和态度是有效处理患者疼痛的先决条件。在临床工作中,轮转医师在疼痛评估时常常采取被动性的角色,常常依据患者的“叫喊疼痛”来推测患者是否处于疼痛状态,未能完整评估患者的癌痛,令许多患者疼痛得不到有效缓解[2]。因此,开展癌痛教育项目以改善医师对疼痛的认识, 弥补医师癌痛管理的欠缺,提高癌症患者疼痛治疗满意度。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培训对象为2014年05月至2016年05月进入我院放化疗科轮转的医学生86
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3名,女33名;研究生46名,本科生40名,均已取得医师执业资格证书并自愿参加本次调查,分别来自 11 家医院。
1.2方法
培训内容:癌痛基础知识,评估,WHO 三阶梯镇痛方案药物治疗,非药物镇痛方法癌痛患者与家属的心灵关怀、姑息治疗,社区管理与居家服务、癌痛患者的心理咨询。
调查方法:培训前后对医学轮转生进行癌痛知识和态度问卷( KASRP)调查。评分时参照标准答案,计算答对题数所占的比率,即回答正确率 =[答对题数/总题数]× 100% 。
数字分级法(NRS)疼痛评分:使用《疼痛程度数字评估量表》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疼痛控制情况: 记录入院时、治疗后24 h及72 h的NRS 评分。选取经培训前后医师治疗的86名患者在不同时间点平均疼痛程度及最严重疼痛程度进行比较。( 2) 疼痛控制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在出院时,由相对应医师发放自制的疼痛控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采用满意、 较满意和不满意表示。
1.2.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时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计数资料用卡方分析,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培训前后共发放调查问卷各86份,回收192份,回收率100%。将答题出现缺项,或出现重复回答现象的问卷列为无效问卷。在收回的问卷中,均为有效问卷。
2.2培训前后问卷回答正确率的比较
培训前, 回答正确率在 70% 以下的达19人( 22.1% ) , 回答正确率在85% 以上的为15人,仅占17.4%。经培训后,所有人员回答正确率都达到了70%以上, 其中有14人回答正确率达到了100% ,回答正确率在85%以上的高达87.2%。从总得分来看,培训后轮转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总分明显高于培训前( 培训前 73 ± 8分,培训后91 ±7分) ,培训前平均正确率为 71.5% ,培训后平均正确率为 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 5.37, P <0. 05) 。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回答正确率的比较
3 讨论
癌痛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肿瘤直接压迫神经和邻近组织引起周围组织缺血、坏死及肿瘤浸润到淋巴组织产生炎症和化学致痛物质,肿瘤转移到邻近骨组织导致病理性骨折等[3]。一项调查问卷中,仅有27位(33%)的回答能较趋近于疼痛控制三阶梯的概念,显示WHO所建议的疼痛控制三阶梯的原则仍未普及与推广[4, 5]。医疗人员对癌痛评估、管理认知不足、顾虑患者对止痛药物产生耐药性及顾虑止痛药物的副作用等原因,使得对癌痛治疗不够及时、充分。多项研究已证实,对医护人员的癌痛教育可提升其对止痛药正确的认知水平,进而提升癌痛评估准确性,治疗及时性,减轻患者遭受癌痛的痛苦,提升患者满意度[6]。
该研究显示培训前轮转医师对癌痛知识总体掌握率低,正确率仅为71.5%,而经相关知识培训后达90.2%。培训前后提高最明显的是癌痛病理基础知识和癌痛治疗前、中、后对疼痛准确评估的两个条目,说明通过课程培训使学员改善了疼痛治疗理念,掌握了疼痛评估、治疗的关键知识点。本研究还显示,对轮转人员进行癌痛管理培训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培训前患者经治疗24h内,许多患者仍有中度疼痛,控制效果不佳;培训后多数患者能在24h内疼痛得到有效的缓解,治疗72h后多数患者能够处于无痛或轻微疼痛状态,培训效果明显。疼痛控制满意度作为评价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对医务人员加强癌痛知识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肿瘤治疗整体的满意度[7]。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前患者疼痛治疗不满意率达38.3%,癌痛控制满意患者仅为29.0%。经培训后,癌痛控制满意率为(70.9%),总体满意率达(96.5%),患者治疗满意度提高明显。
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人数少,研究时间短,不能够反映癌痛培训过程的长期效果,也不能根据现有问题提出持续改善措施。但本研究显示加强对医师癌痛管理培训确实能够改善患者癌痛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今后应通过在职教育制度化,使得轮转医师对癌痛治疗持续改进,提高癌痛专科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Bennett MI, Rayment C, Hjermstad M, Aass N, Caraceni A, Kaasa S. Prevalence and aetiology of neuropathic pain in cancer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Pain. 2012. 153(2): 359-65.
[2]Thompson J. Treating cancer pain: the palliative nursing dilemma. Int J Palliat Nurs. 2016. 22(1): 12.
[3]刘坤, 张灿珍. 癌痛与细胞因子.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8. (06): 569-571.
[4]刘纪红. 癌痛规范化管理的研究现状. 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5): 167-169.
[5]王新, 唐跃中, 王海迪. NCCN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在社区临终关怀癌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河北医学. 2014. (07): 1116-1117.
[6]黄晓燕. 临床药师参与癌痛治疗工作模式的探讨及作用.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3): 297-299.
[7]蔡金凤, 向艳, 张仑. 癌痛规范化治疗对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45): 29-30.
论文作者:费正华, 施冰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2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正确率论文; 医师论文; 满意度论文; 问卷论文; 肿瘤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