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春娟 山东省平度市张戈庄小学 266738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低段的学生由于才进学校不久,对于朗读一无所知,因此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朗读训练尤为重要。这个时段的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强,教师语音标准、字正腔圆的范读、领读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会在朗读中自觉地学习标准普通话,在朗读中与字、词多次“接触”,牢记字的读音、字形。听多了,读多了,接触到的词语、句子也就多了,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吸收能力就强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长期的朗读训练中,优秀作品的语言会和学生自己的语言融合起来,各种新鲜活泼的表达方式也都会在他们的脑海里形成,从而逐步提高口头语言,潜移默化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朗读能给予学生美的熏陶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篇目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但文质优美,而且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为学生的朗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教材中有许多写景的文章——《北大荒的秋天》、《西湖》、《庐山的云雾》、《黄果树瀑布》、《草原》等,这些都是名篇中的经典,教师配以音乐,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学生会渐进美的情境,感受自然的美、语言的美、文字的美。美的感受、心灵的愉悦,一切都会在顺其自然中生成,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规范语言是大有裨益的。
三、朗读能“教书”,更能“育人”
饱含感情的朗读能够激发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的过程,不仅是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更是文字与学生情感的撞击,在朗读中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写的是护士长叶欣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身先士卒、舍生忘死,最后不幸殉职的感人事迹。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特别是读到“然而,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能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这句时,都哽咽了,泪水噙满眼眶。此时学生们已经被语言文字的深沉魅力所熏陶,被充满情感的朗读所感染,被叶欣的人格魅力所震撼……形象美、人格美的教育,使得学生内心升腾起追求崇高人生理想的愿望。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朗读中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既能起到“教书”的作用,又能起到“育人”的作用,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朗读不但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那么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实施:
一、大声地读
顾名思义,大声地读就是放开喉咙,使劲地读。大声地朗读可以锻炼口才、锻炼胆量,同时可以激活大脑皮层细胞,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提高朗读的效率。“疯狂英语”为什么能风靡全国,为什么能创造出那么多快速记单词、学英语的奇迹呢?归根结底就是“大声地读”,既然“大声地读”在英语的学习上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那么在我们语文的学习中同样适用。
二、准确地读
准确地读就必须做到用普通话读,声音响亮,不读错字,不加字,不减字,不重复读;还要集中注意力,用心去读,防止有口无心。我们教师要多给学生朗读的机会,只有多读,坚持不懈地读,才能真正做到准确地读。
三、熟练地读
要做到熟练地读,关键是对于课文中的词语、句子要熟悉,这没有其他捷径,只有多朗读、多练习才能达到。课文读熟了,句子的含义自然就理解了,就更能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四、多种形式地读
朗读形式的多种多样,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还能激发起学生对朗读的热情,促进朗读水平的提高。可采取的朗读形式有:
1.范读。这一般用在学生初次接触到课文时,教师的范读能给予学生朗读的引领。
2.竞赛读。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促进朗读水平的提高。
3.分角色朗读。即根据课文内容,分派给学生不同的角色及语句进行朗读。这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加深语言的感受力。
4.齐读。一般用在需要渲染气势的地方。
朗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我们采用哪种形式,都要及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要让学生在快乐中朗读、在朗读中感受到快乐。小学阶段,朗读应该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教师应充分利用朗读的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这无论是对于语文的教学还是对于作文的教学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论文作者:管春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学生论文; 语言论文; 课文论文; 能力论文; 形式论文; 教师论文; 大声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