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论文_程敏

眩晕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论文_程敏

谷城县人民医院 湖北 襄阳 441700

【关键词】眩晕;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350-01

眩晕症是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的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的综合征,病因不明。根据损伤部位的不同,临床又把它分为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和其他原因的眩晕[1]。临床以眩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眼球震颤、站立不稳为主要表现。我科对收住的94例眩晕症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现将有关护理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治的眩晕症患者共94例,其中男21例,占22.3%,女73例,占77.7%,其中<30岁11例,占11.7%;30岁~50岁65例,占69.1%;50岁~75岁18例,占19.2%。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治疗3天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好转:治疗3天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或部分消失;无效: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无好转。

2.2 治疗效果 治愈76例,占80.9%,好转16例,占17.0%,总有效率97.9%,无效2例,占2.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观察与护理

3.1 病情观察 由于患者起病多以眩晕、恶心、呕吐为主,应仔细评估血压、脉搏、呼吸及意识状态,是否有脑外伤史,与颅内高压性呕吐、高血压脑病等相鉴别,并协助做好辅助检查,以免误诊,延误抢救时机。因此,护士在患者治疗观察期间应加强巡视,严密监测血压、呼吸、脉搏及神志等变化,做好护理记录,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3.2 用药护理 眩晕症治疗以镇静、止呕、抗眩晕、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为主,临床多以利多卡因、丹参或654-2静滴,辅以异丙嗪肌内注射,在护理上,应将患者置于安静的病室,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告知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1)异丙嗪有抗组织胺的作用,能减轻组织水肿,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镇静、止呕和抗眩晕作用,但有口干、嗜睡等不良反应,在用药时不能让患者起床行走,以免跌倒。(2)利多卡因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脑部微循环和阻断神经异常冲动,而且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达到镇静抗眩晕的作用,而利多卡因为麻醉剂,还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大剂量应用时对心功能有抑制作用,出现嗜睡、血压下降和传导阻滞等,经肝脏分解,故有严重肝功能障碍,严重心率衰竭和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应慎用[2]。(3)告知患者丹参、利多卡因或654-2均有扩血管作用,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不能自行调节滴数,以免加重病情。

3.3 心理护理 该病起病急,症状明显,患者常产生忧虑、抑郁及消极情绪,甚至对治疗感到悲观失望。因此,在治疗的同时,应加强有关疾病和治疗知识的教育,在护理中应多关心、体贴,给予鼓励与安慰,帮助消除悲观情绪,增加治疗信心。

3.4 饮食与活动 急性发作时,患者宜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呕吐者暂禁食,以防刺激引起呕吐加剧,待呕吐缓解病情稳定后,可进食适合口味的清淡饮食,无眩晕者可在室内外进行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病情复发。

3.5 健康教育 向患者宣传疾病知识,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因素,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细胞功能退化,发病率也较高,详细讲解该病的常见症状,治疗方案与护理配合,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理素质,认知能力做好病情的告知与指导,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3.6 预防诱因 本组94例患者的诱发因素依次排列为:失眠34例,高血压24例,精神刺激22例,乘坐车船9例,药物敏感5例,因为眩晕以脑的血液供应出现变化时多发生,应注意分析各自患病是否有相关诱因,是否有诱发引起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的其他病变,通过分析观察,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刺激等,以达到有效预防和治疗该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钱悳,郑伟如.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2]江明性.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论文作者:程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  ;  ;  ;  ;  ;  ;  ;  

眩晕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论文_程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