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总医院 100123
【摘 要】目的:分析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实施团队管理模式期间,急诊收治的92例患者视为观察组;将本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未实施团队管理模式期间,急诊收治的9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7.83%(90/92),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86.96%(80/92),两组患者数据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的质量,增加学生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对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建议广泛应用。
【关键词】团队管理模式;急诊护理管理
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临床护理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急诊科中的患者多病情较急,病情变化速度较快,加强对急诊护理管理方式的研究十分重要。相关临床研究报道中指出团队护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价值,文章将本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实施团队管理模式期间,急诊收治的92例患者视为观察组;将本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未实施团队管理模式期间,急诊收治的9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通过实践对比研究的方式明确团队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价值,现总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实施团队管理模式期间,急诊收治的92例患者视为观察组;将本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未实施团队管理模式期间,急诊收治的9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中均有男性52例,女性40例,患者年龄均在14岁以上,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12±0.23)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式,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为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观察组实施团队管理模式,具体方式如下。
1.2.1 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与能力
急诊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操作能力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疾病救治的效果以及患者的临床感受[1]。在急诊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多关心患者、鼓励患者,注重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帮助。
急诊科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护理需求以及工作目标,制定与护理人员个人工作密切相关的整体管理目标,明确每一位护理人员的职责[2]。同时,还需要定期开展各项工作总结活动,通过团队分析、团队讨论的方式,研究当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注重护理人员整体性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工作,通过护理人员扎实的工作能力与良好的工作态度,保证各项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
1.2.2 完善护理管理的相关规章与制度
各项规章与制度的构建,能够保证急诊科各类活动的有序开展,保证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提升临床护理的质量[3]。急诊科可以构建急诊服务制度、岗位护士行为规范以及护理风险应对制度等等相关制度,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够按照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活动,并通过团队监督、护士长抽查等方式,降低急诊科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
1.3 评价标准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含“护士用药或者人体检查中是否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入院后护士是否向您介绍病房基本情况?”等问题,共10个问题,回答为“是”则加10分,回答为“否”则不加分。满分为100分,分数高于90分则表示满意,分数在60分到90分之间则表示比较满意,分数低于60分则代表不满意,总满意率为满意患者数量与比较满意患者数量之和[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实施各项资料的对比与计算,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采用%表示,p<0.05则代表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7.83%(90/92),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86.96%(80/92),两组患者数据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是现代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重要要求,能够彰显人性化的护理理念,更加关注患者个人的感受,保证临床护理的综合效果[5]。
急诊护理管理中,可以将护理管理的目标与团队管理模式相结合,通过团队管理的策略,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在实际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与能力以及完善护理管理的相关规章与制度等方式,制定与护理人员个人工作密切相关的整体管理目标,明确每一位护理人员的职责,并通过团队监督、护士长抽查等方式,降低急诊科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在团队管理方式下,切实发挥护理辅助的价值,增强护理团队的凝聚力与整体工作能力。
在本次临床护理实践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86.96%,两组患者数据对比结果较为显著。结合数据研究的结果能够看出,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价值较为突出,能够保证各项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的质量,增加学生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对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建议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桑宝珍,叶桂香,李钰燕,等. 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培养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效果观察[J]. 现代临床护理,2011,01(10):53-56.
[2]杨巧华,魏彩第,张敬伟,等 团队管理模式在强化急救护士法律意识及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效果评价[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04(36):389-392.
[3]麦咏欢. 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15(9):148-150.
[4]曾细秋,刘芙蓉. 走动式管理在小儿急诊分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疗前沿,2013,11(8):113-114.
[5]宋春梅. 探讨舒适护理管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2015,24(10):151-152.
论文作者:卫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团队论文; 满意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效果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