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公路路基路面设计阶段软基处理问题,在明确软基处理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提出现阶段软基处理常见问题,如思想不重视、方式选取不当和设计人员水平不高等,并结合现状深入探讨有效的软基处理措施,明确各项软基处理点,旨在为确保软基效果,保障公路行车安全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基;公路路面;设计;软基处理
引言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工作。根据不同的土壤情况,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做好每一项的监管工作。技术方面事先一定要做好沟通,充分发挥其价值作用。尤其是在类似于软土这样的土质上建设道路时,一定要做好地基的加固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建设中的突破性技术也要做好充分的交流工作,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与价值,加快我国道路工程建设的发展步伐。
一、软基处理建议
1.1 注重软基处理施工
尽管我国在公路工程建设方面取得很大进步,建设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但工程的整体质量并未达到预期的水平。如果公路工程的质量不高,在实际车流量快速增加的趋势下,不但会对公路的行车安全带来一定隐患,并且还会对缩减公路寿命,极大的增加了后期养护投入。对此,在开展公路建设活动时,需对软基处理给予足够重视,深入了解不同软基处理技术的特性与重要性,与此同时还要不间断探索全新的处理手段,从而适应工程发展需求。
1.2 适当提高处理标准
(1)砂垫层处理法。在路基底层铺设砂垫,该处理方法等同于在软土顶端设置一个排水层,以此促进软基排水,有效控制土体含水量。在实际施工中需注意,砂层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渗水性,且厚度需适宜。
(2)石灰浅坑处理法。通过对该软基处理方法的合理应用,能在第一时间清除软基渗水,在坑中填入一定量石灰,充分吸收土体中的水分,确保土质的水量完全饱和,进而有效降低路基整体含水量,提升地基稳定性。
(3)换土处理法。该软基处理方法大多应用在路基3 m位置,主要是使用具有较高稳定性的石块对软土进行换填,以此起到增强路基的作用。
1.3 不同位置的软基处理方式
(1)路堑软基处理
对于路堑上的软基而言,首先要彻底清理槽中湿土,然后向槽中加入一定量的石灰,使用特定机械设备进行搅拌,待二者混合24 h以后再次进行搅拌,重复这一操作直至二者完全融合。在土料的湿度满足标准要求以后,使用特定设施参考设计标准将混合土均匀铺洒至路槽当中,确保路槽的湿度达到相应标准,再添加石灰,与之前施工操作相同,同时还要做好粉碎处理,使土中含有的颗粒达标,最后再按要求使用特定设备进行压实。
(2)路堤处软基处理
路堤填充方式较为特殊,在开始填充前,要先对下层土层进行压实,然后经检查无误后再进行后续处理。填充过程中要逐层进行,每一层都需要进行粉碎和翻晒,而且在确保上层压实充分才可以铺设下一层。除此之外,针对那些降雨较少的路段,由于本身水分较低,所以可以不铺设石灰,但要保证土壤的颗粒半径不超过25 mm,并确保土层压实度满足要求。
(3)高含水量路段软基处理
针对含水量相对较高的路段,施工以前应使用挖掘机等设备对其实施开挖,以此晾晒土层,在晾晒至一定程度以后,即可开始回填,同时粉碎土壤,确保土壤颗粒的直径不超过50 mm。上述工序完成之后加入一定量的石灰粉,然后进行破碎与搅拌,直至石灰与土壤充分混合,最后使用工具进行压实处理,压实完成后需要实施验收。以上操作需要在24 h之内完成,如果遇到雨天,还要切实做好防水,避免对公路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未碾压段软基处理
公路施工中,对于已加入石灰但没有进行压实的路段,如果遇到降水需要提前开展预防保护工作,并安排好抢压工作。未进行压实施工的路面在遭遇雨水侵蚀以后,会从表面渗入大量的雨水,在降雨停止后需及时在路面覆盖一层防水布,同时开展翻晒和粉碎。如果某个路段的含水量较大,则需重复以上工序,降低土壤含水量,在土壤水量满足相关要求后加设一层防水布,这样可以保证土层之间空气流通。
二、软基处理注意要点
2.1 填筑土层厚度
在对软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填筑是处理施工关键环节,施工时必须对填筑厚度进行控制,以此确保填筑施工质量[4]。在实际情况中,如果填筑厚度无法满足要求,则需进行返工。若实际填筑厚度较大,将会对压实工作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延长工期,增加成本。
2.2 土壤含水量
公路路面路基施工中,含水量较大的路基稳定性很差,如果土壤的实际含水量在30%以上,而且在施工中又会频繁降雨,那么必定会对路基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此外,温度也是影响软基处理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施工过程中自然环境温度较高,路基的表面会十分干燥,但下层土壤含水量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就需要现场施工人员对土壤进行粉碎和晾晒,在检查确认达标以后即可开展下部操作。
三、道路施工中常见的软基加固技术
3.1利用粉煤灰碎石进行加固,这种加固技术是相人员利用各种施工技术,将粉煤灰、碎石等各种施工材料进行处理,然后在应用到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地基的施工,对道路中的关键部分进行加固,从而提高整个道路结构的称重能力,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重要的保障。但是,利用粉煤灰碎石进行道路加固的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各方面的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有粉煤灰和碎石因使用技术不当导致堵塞泵管,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施工人员没有及时发现这方面的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将会出现严重的施工安全事故。同时,如果施工人员没有对其及时有效的解决,就极有可能引发爆管问题,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该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很容易伤及周围的施工人员。
3.2 土工格栅法。土工格栅是一种具有诸多优点的建筑材料。在建设高速公路时,使用这种材料可以加快地基的凝固,提高施工效率,节约建设资金。土工格栅发挥作用的主要原理类似于树根对土地的固定作用。利用土地与土工格栅之间的摩擦作用,在软土的表面布以网格状的土工格栅,把松散的土地连接成一个整体,这种方法在很大成程度上加强了软土的稳定性。而且土工格栅也具有一定的很好的抗拉性能,这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土地侧向移动。
3.3 强夯技术。强夯技术是一种运用较早,使用也比较普遍的加固地基方法。强夯技术也就是运用重锤对地面进行夯打压实。这种技术施工步骤简单,不仅能够节省开支而且作用效果也是相当明显。这种工作力度大产生的噪音也就大,不适合在人群居住密集的大城市使用这种方法。
结束语
总之,文章主要针对当前公路软土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公路工程的质量,推动公路事业的健康问题发展,对相关施工人员也具有引导作用。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软基处理具有很高的技术性,并且工艺较为复杂,在后续施工作业中,需要充分结合工程实际状况开展施工,具体的软基处理方式需要根据项目要求确定,确保所用处理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5]。实践表明,在设计过程中切实做好软基处理工作,不仅能有效控制项目施工成本,还能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缩短工期,并具有提升工程整体质量的作用,真正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良好结合,推动公路工程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庞建平.浅谈施工阶段常见软基处理的几点建议[J].中国标准化,2017(8).
[2]陈向,袁裕强.公路路基设计浅层软基的处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7).
[3]高志超.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弱基层处理对策[J].智能城市,2017(6):103-103.
[4]耿秀华,孟凡强,赵诚杰.公路软土路基的设计特点及处理方法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7(15).
[5]杨玉芝.软基路基路面施工设计需注意的若干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349-350.
论文作者:舒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0
标签:路基论文; 公路论文; 路面论文; 含水量论文; 石灰论文; 土壤论文; 土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