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变电站建设投运数量的增多,变电站运行与维护是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还需加强变电站风险控制,找出日常变电站运行中潜在的风险隐患,通过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将风险损失将至最小,保障社会的用电供应。在实际的变电站工作中还会遇到许多风险控制问题,对变电站风险控制产生影响,进一步干扰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本文首先从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出发,提出变电站运行与维护风险控制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效果。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控制
变电站日常管理维护的重点,就是为电站负责区域范内居民与工厂提供电力资源,并将区域内的用电需求进行分析,以合理分配与疏导资源电量。变电站供电流程较为繁杂,其中涉及了很多的不可控因素。因此,对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分线进行维护与防控,提升变电站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这对变电站运行效益以及管区内的供电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1.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概述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变电站运行维护是一项重要工作,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内容:①变电站交接班、值班管理;②设备运维管理;③作业现场风险管理;④变电站设备巡视管理;⑤变电站安全工器具管理。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可有效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变电站的规模不断扩大、设备不断增加,相应的运行维护工作也加复杂,风险性较高。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也叫电网运行风险,是指在电力电网运行和维护时引发的对电网运行安全和稳定的原因,易造成电网事故。
2.基于LEC方法的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评价
LEC评价方法即是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针对危险环境作业时对危险源进行半定量性的安全评价方法。在LEC评价方法中,L代表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大小,E代表在人体在危险作业环境中暴露频繁的程度,C代表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所带来的损失。根据LEC评价方法,危险发生程度可以用公式:D=L×E×C表示。其中,变电站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可以划分为完全可以预料、可能性比较大、有可能、可能性较小、不可能以及实际不可能等等级,人体在危险作业环境中暴露频繁的程度E可以划分为连续暴露、每天一小时暴露、每月暴露以及每年暴露几次等等级。同时,变电站的运行维护风险等级可以通过不同条件的等级划分来计算,通常情况下,变电站的运行维护风险等级可以划分为不能继续作业的及其危险、需要立即整改的高度危险、需要整改的显著危险等级、需要注意的一般危险以及可以接受的稍有危险等危险等级。利用基于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进行评价,能够获得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的有效控制措施,保证变电站的稳定运行,确保我国电网的稳定运行。
3.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控制措施
3.1日常交接班及值班管理
首先变电站正常运行维护的开展离不开运行维护人员的辛勤努力,日常交接班及值班管理内容如下。在交接班前由交接人员做好交班工作,对本次值班内的设备巡视检查记录、设备运行记录、设备检测记录进行总结,并打扫好室内卫生,做好交班工作。接班人员在规定时间前,由值班长带领下到后台机检查各站运行情况。在交接过程中,由交班人员介绍设备运行情况,交班值班长需要将本次值班负责的各项内容口头转述给接班人员,包括事故处理、设备倒闸操作、设备检修、找出和消除的设备异常或巡视检查发现的设备缺陷、改变的电气主接线运行方式、设备运行记录、尤其是要交代值班人员下一步的变电站运营注意事项等,接班人员应仔细倾听交班人员交待的工作,若存在不明情况,应立即将其询问清楚。接班人员接下来的工作,认真核对后台机相关设备和报警窗口所发信号、安全用具、资料、钥匙、仪器等物品的数量与完整性,确保各项物品的正确无误,对室内外卫生环境、照明、设施进行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待接班人员检查完毕,未发现任何遗漏或不足之处,再由接班值班长、交班值班长分别在交接记录上签名,注明交接时间,交班、接班人员交接工作岗位,完成交接工作。
3.2设备运维管理
严格按设备运维护策略要求对设备开展运维工作,及时根据设备运行条件调整运维策略,如开展基于气象突变动态巡维、基于保供电、迎峰度夏动态巡维、基于风险变化动态巡维、基于问题变化动态巡维等运维策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根据各站运行特点,例如雨水天气期间,负责小水电上网的主变及线路将出现重载运行情况,高温天气时,负荷中心的供电线路将出现重载运行情况,应在设备重载时间段进行特巡、测温工作,确保设备可靠运行。加强对设备定检、预试、检修周期管理,及时提醒相关班组对设备进行定检、预试、检修,确在设备的正常运行。
3.3作业现场管理
作业现场的管理是变电站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部分的人身安全事故均由外施工单位造成,因此,外施工单位施工安全管理在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尤其突出,一旦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发生安全事故概率将大大加大。外施工单位进入变电站施工,应首先认真检查施工方案是否符合要求,人员资质是否满足施工要求,重点检查施工方案是否生搬硬套、人员冒充顶替,施工现场未进行勘察等重要环节,杜绝施工方案及人员资质不安全的隐患。其次监督施工负责人现场交代,主要监督负责人现场交代时是否将作业风险、注意事项、带电部位,作业分工等交代清楚,确保施工人员人人知道,心中有数。再次认真检查施工单位安全工器是否满足要求,是否试验合格,施工单位用电设备是否满足要求,设备外壳是否可靠接地,如有大型施工车辆配合施工的,应有专业班组人员进场到位监督方可进行施工。再后要加强施工现场巡查,及时发现施工人员违章行为,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如情节严重的应立即停工,上报部门相关人员,要求施工单位作出检讨,待施工单位满足施工要求后方可重新开工。
3.4加大变电站安全巡视管理力度
在进行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控制过程中,应当落实加大变电站安全巡视管理力度。在进行变电站安全巡检前,应当全面检查各项安全工具的完整性。同时在进行变电站高压设备巡视时,严禁翻越遮拦,对巡检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和缺陷,应当严格按照缺陷管理制度进行处理。在雷雨天气对变电站高压设备进行巡检时,巡检人员必须穿绝缘鞋,并远离高压设备的避雷针和避雷器。当变电站出现高压设备接地时,应当及时设置故障点,同时确保设置的室内故障点超过4m,设置的室外故障的超过8m,相关人员在进入故障区域时,必须穿着绝缘靴,同时佩戴绝缘手套。
3.5注重变电站安全器具管理
在进行变电站安全器具管理工作时,一定将安全器具的具体位置进行固定,同时还需要做好标签,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寻找到安全器具。当然,还需要确保安全器具摆放场所的清洁和卫生,也需要具备良好的通风状况,避免安全器具出现损坏,对于已经超出使用年限的安全器具一定要及时更换。
结论
综上所述,变电站运行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加强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可识别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的潜在风险,使员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开展操作,切实消除运行维护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维护电力系统高效运行,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付珍.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3,13(4):44~47.
[2]刘朝辉,杨博涛.基于改进LEC方法的变电站建设项目安全风险评价[J].电力安全技术,2012,14(1):14~18.
[3]陶鸿飞,魏伟明,姚建生.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J].华东电力,2014,42(8):1733~1735.
论文作者:黄沛其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变电站论文; 设备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风险论文; 作业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