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荒山绿化、退耕还林,以求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如何恢复和重建植被,却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本文主要分析了态修复的原则,并提出了一些水土保持工程中的生态修复对策。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流失
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水土流失体现出明显的量大面广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我国环境的一大问题。近几年,常常用到生态修复这种方法来保持水土,此方法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还是需要控制好相关的措施。
1水土保持工程中生态修复的原则
从生态修复理论出发,结合东北地区及全国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建设经验,开展生态修复必须遵循下述几个原则。
1.1适宜性原则
开展水土流失离不开水和土。所以,生态修复地区必须有满足植被生长的水土条件,实践表明降水量300mm以上的地区可进行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只适宜于中轻度的、水土流失潜在性危险度小的地区,在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潜在性危险度大的地区,要通过综合治理的措施加以控制,然后再考虑生态修复。
1.2以生态自我修复为主,人工适度干预为辅原则
根据生态修复的难易程度,生态修复对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未超过本身恢复力的生态系统,另一类是被严重干扰的生态系统。因此,生态修复中,需要在搞清楚生态系统退化的内在机制及退化程度的前提下,以自然修复为主,阶段性辅以人工措施,对抗负面自然生态效应力对现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从而加快生态系统向良性演替的进程。
1.3遵循经济性原则
实施生态修复跟无人居住区的纯自然生态不同,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生态又十分脆弱的地区对土地和大自然的依靠性更强。因此,生态修复只有与发展区域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搞好生态自然修复的配套措施,植被恢复才能稳定长久,才能把生态修复工作搞好。
2水土保持工程中的生态修复对策
2.1加大封禁管育力度,推进生态自然修复
找准工作切入点,紧扣全市基础产业建设,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与全市竹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由市政府发布公告,划定生态修复工程封禁治理区,开展大规模封山育林活动。同时结合赤水实际,采取母竹移植、修枝疏伐、防治病害、灌水施肥、禁牧禁伐、改良畜种、牲畜圈养、落实管护等围封抚育措施,建设有效的水土保持复合林草防御结构,在封禁治理区充分依靠大自然力量,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快速达到治理水土流失、重现秀美山川、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的。
2.2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生态修复成败关键在于管护措施的落实,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三分治七分管,治是基础,管是关键。管理体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例如要在工程前期进行合理的规划,在生态修复过程中要时刻加强监督,发现不合理的情况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提出并进行解决,在工程结束后要进行审查,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应急方案。各个部门一定要密切配合,在进行项目审查的时候,只要发现存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项目,就要坚决取缔。而且要对工厂的建设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在建厂时还要注意他们选择的厂址是否恰当。工厂尽量不要建设在河流上游,否则会使整个水域造成污染。各个执法部门和监管部门一定要负起责任,把一切污染杜绝在萌芽之中。
2.3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速生态修复进程
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因此,必须为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充分发挥,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条件和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组织,水保部门牵头,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首先必须停止对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和破坏,疏解生态系统承受的超负荷压力。行为科学研究表明,由于人们的行为是互相影响的,人们普遍存在“良心效应”。当外部性产生者给他人的福利带来不利影响,而且未给予补偿时,良心效应将会降低外部性产生者自身的整体福利水平。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多形式、多层次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意义、方法、作用和成效,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和全民对生态修复工作的认识,强化生态道德、生态意识和“良心效应”,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使保护生态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和普遍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为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的发挥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因地制宜,辅之以必要的人工修复措施
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包含生态系统的自适应能力、自调节能力和自再生能力,是一种自然力量,它们是有限度的。对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地区,仅仅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来实现生态修复是不够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还必须因地制宜,辅之以必要的人工修复措施,采取生态自我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办法,多种措施并举,加速生态修复。
(3)尊重生态系统演替规律
在实施生态修复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又要发挥人在生态修复中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和加速生态修复,但是,生态系统演替有其自身规律。虽然在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并不一定沿着一个有序的演替方向发展。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并不一定需要先建设低等植物群落,再经高等植物群落,向顶级植物群落逐步演替,可以直接采取乔、灌、草相结合,针、阔混交措施,建设植物群落,恢复植被;但是必须始终遵循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必将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
2.4引进先进科技,搞好监测工作
与省水土保持监测站和相关高等学府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作,在项目区建立监测站点,观测生态修复前后项目区的生态及经济效益变化情况,得出各项措施的相关数据和指标,对生态修复措施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进行综合评判。监测内容包括:动植物种群变化、林草生长量变化、土壤肥力变化、社会经济状况和水土流失面积及流失量变化。监测站点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情况、地质地貌、土壤肥力、林种林分结构、林草覆盖度而设立,通过监测得出不同环境、不同措施对生态修复的影响程度。用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项目区的人地关系、生态经济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为研究项目区产业结构调整、竹产业发展、人地关系与水土流失、生态建设与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积极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对生态修复的作用,建立相应科学治理模式,为同类地区治理提供借鉴。
2.5加强科研,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一是进行生态修复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是要依靠各级的科研院所。除了依靠专门的研究人员外,在实践中还要注意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能动性,及时系统地总结经验。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和各地大量实践基础上,因地制宜,建立多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治理模式。
二是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和监测指标体系,在生态修复区实行长期定位观测,为科研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监测时要将传统监测手段和“3S”等先进的监测手段相结合,要和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及科研机构的生态监测网络相结合。
2.6创新政策,建立多层次投入机制
生态修复的成果主要是生态效益,需要国家投入一定的资金,但长期依靠国家投资可能性不大,也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要在政策上引导个人及公司法人等积极参与到生态修复的工作中来。如明确承包人在生态修复区的责权利、明晰产权、保证政策长期不变等,使之在规定的年限内可以获得一定的效益,并得到政府的补贴,从而激发其参与热情。
3结语
总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会直接影响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需要相关人员在深入研究的同时,做好经验总结。鉴于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的局限性,我们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措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园。
参考文献:
[1]沈国舫,王礼先.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2]部竟平.水土保持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两个可持续”[J].中国水利.2009,(8):88-89.
论文作者:陈文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生态论文; 水土保持论文; 措施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能力论文; 自我论文; 植物群落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