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法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吴劲松

珠海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多的材料,其自身质量和施工技术,将会对建筑工程的使用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对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可以说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点。本文简要阐述了建筑项目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对引入5S法在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中应用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建筑项目;混凝土;质量控制;5S法

引言

伴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与主导型产业,其发展规模在逐步扩大。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建材, 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安全性和稳定性也较好,且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一方面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关系着建筑工程的实际使用寿命。如果想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合格,并且保证使用年限,就必须要把握混凝土的质量,提高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质量问题

1.1 模板工程的质量问题

模板分项工程质量按照我国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不能进入结构质量等级评定,导致模板工程施工存在需要质量隐患。主要表现在:一是原材料的使用受施工投入的限制、施工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施工质量都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很容易造成混凝土构件变形,或脱模剂涂刷困难,出现麻面、露筋等质量缺陷,降低了构件的承载力[1]。

模板安装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也很多,如高架支模工程中,对施工关键点和施工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模板安装前不进行技术交底等。


1.2 钢筋工程的质量问题

影响钢筋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原材料,钢筋加工、绑扎、焊接,以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成品保护。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工程项目中采用截面尺寸不均匀、强度低、脆性大的钢材;加工过程中采用焊接接头时焊接质量不合要求;钢筋垫块数量不够或固定不稳,影响着构件的有效尺寸或耐久性。

1.3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原材料检验不够科学:对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检验方法受检验费用、检验周期等方面的影响,一般多采用个人经验法,由此很容易受个人主观性的影响,出现判断错误的几率也较大[2]。

(2)混凝土拌合物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为降低成本而采用低配比,使得混凝土强度难以达到工程要求;部分搅拌站使用的外加剂方法不当,或粗骨料强度指标不合格,导致混凝土拌合物质量下降。

(3)混凝土浇筑方法不当:振捣过程中出现的蜂窝、孔洞、离析等问题,以及浇筑过程中顺序错误,都会影响混凝土强度。

2.质量控制措施

2.1 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质量

(1)做好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具体来说就是从人、材料、机械、环境、方法等因素进行控制,来确保施工工序的正常、顺利开展。

(2)做好工序活动过程的控制:也即是为了确保工序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应密切关注施工过程中工序影响因素的变化,对于相关的不利因素应及时采取相关的处理措施。

(3)做好工序活动的检验控制:主要是指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性能及相关指标的检验。具体流程为施工单位应对其施工项目进行相关的自检,如果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自检合格后再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监理验收合格后出具相关报告[3]。

具体实施流程:首先制定出质量控制工作流程和计划,明确工作程序和控制制度;其次分析影响施工工序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使这些因素处于受控状态;最后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尤其是要对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控制。同时还要对工序活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控制,发现工序活动出现异常时,立即进行纠正,保证工序活动的正常进行。

2.2 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技术复核制度

技术复核的主要内容包括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不同承包单位之间、施工队之间的交接检查等。其具体程序如图1所示。

图1 技术复核的程序图


3. 5S法的应用

上述质量控制方法多是对项目施工效果的控制,对于施工条件和施工过程的控制较为薄弱。5S法不仅与施工条件控制、施工全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相一致,而且还能更系统、全面地促使控制措施落到实处,由此有必要在工程质量控制措施中导入该方法。

3.1 施工现场管理

概括来说,施工现场管理的内容主要有组织机构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施工现场技术和资料管理等。在具体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

(1)为了更好地实现施工项目管理的总目标,应首先设立现场项目经理部,结合建筑工程的特点,一般可选用的形式有项目组织形式、矩阵式项目组织形式等。项目经理部还应下设各职能部门,如负责索赔、成本核算的经营核算部门;负责生产调度、施工组织设计的工程技术部门;负责采购计划、设备管理的物资设备部门等[4]。

(2)项目经理部应配备好经济员、技术员、预算员、安全员等,以便于其更好地履行各部门职能,由此要求项目经理部既要做好人员的管理工作,又要将全部岗位职责覆盖项目施工的全过程。

3.2 5S法的引入

项目经理部下设的职能部门概括来说主要涉及了人、材料、机械设备、方法、环境五个方面的因素,它们与工程质量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为了提高5S法的应用效果,必须将整个企业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系统的实施。

首先应统一对5S法的认识,这就要求一方面必须要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5S法实施的目的、方法和作用;另一方面应对5S法推行小组的管理层进行培训,可推行现场学习的方法,通过对企业的参观、探讨,提出其不足之处的改善方案,并制成图表,以便于直观地让受训者进行学习。当相关管理者对5S法有了深入的认识后,可开展一些启蒙活动以增强管理层对方法的认知,也便于让管理者将学习的理论用于实践。

其实应做好5S技术实施的管理工作。建立好5S法的组织机构后,应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尽量做到分工明确、工序衔接合理,通过层层推进将5S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此外为了确保5S法的顺利实施,既要创造出适宜的推行环境,又要设定推行的预算和时间。

最后是逐步推行5S法。具体来说可分四步进行:

(1)实施计划的进展管理:主要是推行委员会主任对5S法的实施进行评价,同时给出一些具体工作的指导意见,确保项目职员都参与到5S法推行的活动中来,并成为5S的执行者。


(2)评判5S活动的完成程度:评判工作主要由推行小组、推行委员会及相关专家来评定。可分为三个阶段:推行小组的自评和互评、推行委员会评定及相关专家评定。

(3)制定5S法推行水平评分表:为了更好地使5S法为工程质量提供服务,就必须要保证评分表的客观性、公平性和正确性,由此在各分项工程竣工后,应对评分表的具体内容和标准进行修正,已完全适应项目工程特点。

(4)建立表彰制度:主要是对5S评定成绩良好的小组进行表彰,以激励其他工作小组的工作热情,并请工作优良小组进行经验总结,以供评定结果欠佳的小组学习、改进。


3.3 5S法在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以土建工程为例,全面实施5S活动,其具体步骤为:

(1)根据工作组的职责范围,制定出活动项目检查表。这种方法是现场管理的基础,不仅明确具体,而且简单有效,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2)场地清扫。整洁、干净的施工场地地面、机械设备、道路等,既可以增加员工开展5S活动的信心,也为施工现场的进一步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也有着重要意义。

(3)整理。依据5S活动项目检查表的清单,对施工现场不必要的物品进行整理。如将工具架、工具箱应按工具的种类、数量进行区域划分,并做好相应的标识。

(4)清洁。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仅可以降低机械设备的损坏率,而且能够培养员工常整理、常整顿、常清扫的工作习惯,这是清洁的内涵。

(5)不断深化5S活动。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在进行相关的组织设计时不可能涵盖了所有问题,由此需要结合PDCA循环,对5S活动进行合理化的建议。这对于培养员工的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技能,使得5S活动持续有效的开展,最终实现员工自主管理的目的。

4.结语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当中,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可以说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点,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稳定性、安全性、牢固性。为了提升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应该引入先进技术,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标准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探析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J]. 徐少岑.智能城市.2017(01) 201

[2]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策略研究[J]. 韩继勇.江西建材.2014(14) 111+113

[3] 优化土建工程管理策略分析[J]. 曾辉.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7) 11+13

[4] 土建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 耿海琪.四川水泥.2017(11) 190

论文作者:吴劲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  ;  ;  ;  ;  ;  ;  ;  

5S法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吴劲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