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城市街道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措施论文_姚才阳

探究城市街道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措施论文_姚才阳

浙江沧海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人们的审美观念也跟以往不同,传统的生活理念已满足不了大众对美的需求。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应当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本文讲述了城市园林景观在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问题探讨;解决措施;

前言

近年来,商品住宅市场蓬勃发展。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市场的优胜劣汰,建设规模越来越向大型化社区发展。从开发销售到购买者或使用者的选择,住宅区的环境和景观建设已成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对促进住宅建设的经济活动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关注室内环境的同时也关注住宅区外部的生活空间,从满足基本生理需求逐渐到追求心理及文化需求。

一、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起步较晚,经过30 多年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广大园林设计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园林景观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在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方面,做到了与世界接轨。但是多种原因的存在使我国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存在着许多差距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规划与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总体看,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人员的自身素质还存在缺陷,设计理念比较陈旧,规划设计的手段、方法还很落后,导致城市园林规划缺乏科学性,整体设计水平较低,再加上部分城市对已经形成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严肃性不够重视,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这就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建设和发展水平。

2、园林景观建设缺乏技术创新

园林景观建设行业在我国还是新兴产业,在建设上仍采用过时的施工技术、手段、措施与方法,技术的创新力度不足,不能运用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材料来解决和改善园林景观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就不能满足既美化环境,又改善生态的双重需求,因此无法提升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整体效果。

3、城市景观建设与生态环境效用缺乏统一性

一些城市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缺乏经验和相关技术,只把园林景观当作城市景观的辅助,忽视园林的生态效益在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忽略了园林景观作品对整个城市景观所起的美化作用。就算是考虑到园林景观的规划,也只是从园林绿化规划的形式上考虑城市广场或公园的观赏价值和艺术表现力,单纯强调视觉上的整体对称以及冲击力,却放松园林改善环境的设计要求,更不会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和土壤特点设计出具有个性特点的园林艺术作品。

4、园林规划选择的植物品种存在不合理性

有的城市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没有尊重生态学关于植物种类多样性的种植原则,要么品种单一,没考虑植物品种的多样性,要么一块园林中种植上百种的树木,而且一味追求名贵树种,只是简单地增加树木的种类,而没考虑这些树种的具体生长情况,很难形成稳定的植物生存环境,不利于保持园林生态结构的稳定性。

二、解决城市园林景观不足的措施

1、要彻底避免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那些由利益所驱使的设计

在实际情况中,那些为了迎合领导意思或者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应当尽量不予采用;可以的话,最好直接删除,并给予相关设计师警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确保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案不被利益所驱使,因而需要在采用相关设计方案之前对其进行综合评估,科学合理地进行分析,考虑是否适合植被生长、是否会破坏城市生态等,并预计其建造成本。尽量避免设计师不经周全考虑而随意更改设计方案,同时最好要确保园林景观的规划与建设不是同一个人或者单位承包的。

2、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对于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符合人们心理、感性、理性与生理需求的园林景观才是有意义的,才能让人们能够健康且舒适地生活着。因而就需要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展现出人文关怀性,使得人们感受到最大的自由度与开放度;设计师们在设计时,要站在普通居民的角度看待设计,使得设计方案符合大众心理,且在规划建设时,一定要科学合理的进行,不可盲目毫无章法的进行。

3、选用本地带野生或栽培的植被做建群种

实现城市园林景观的个性和特色是城市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各个城市由于所处的地域、气候、地质等的差异,导致植被在种类上存在差异;因而本地植物是展示一个城市园林个性的重要载体之一。一方面,使用本地植被比较廉价、可靠和安全。它完全可以适应本城市的自然条件,抵抗环境污染的能力比较强,能够较为快速地形成相对稳定的城市园林结构。

4、优化城市园林的布局结构

城市园林的结构如果优化布局得合理将会提高城市的绿化程度,可以使得有限的城市园林景观发挥极大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城市园林的布局上最好采用复合式结构,这样可以实现物种多样性,并且能够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乔木层适用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平均高度最小为7米,冠幅指数不应低于0.8m;灌木层应该稀疏配置;地被层的覆盖度要高,形成较为良好的地被景观和最优的生态效益。

5、根据植物群落的生态规律,科学搭配植被

不同的植物在自然界中都有其自身的作用,相互之间不能替代。因而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中,需要遵循植被的生态规律,恰当地安排乔木、草本植物、灌木和藤本植物之间的搭配,尽量克服现在普遍存在的求洋心理。

6、园林景观强调效果的凸显

园林景观效果是各种不同的植物和人造景观的外在表现,设计者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既要突出整个园林的效果,又要遵循整体性的原则进行设计。特色效果的追求,是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以园林景观所在地的文化品位和植物景观的适宜类型,为依据进行的设计和实施。

7、园林景观植物设计尺度的把握

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效果是明显的,为更好的提升园林景观的特色性,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就需要设计者以一个科学的比例,来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大致安排和构思。通过合适的比例设计出符合审美观和当地特点的园林。

8、园林景观连续性的强调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给予游览者以视觉和触觉上的享受,需要设计者营造出良好的园林景观连续性,这就要求在设计的时候,以园林的地形为基础,通过植物和景观的使用,创设出更为符合人们视觉效果的基本景观,以雅致、连续的景观植物设计,借助于植物的转换,将人们的视线吸引到园林不同的区域中去。

结语

园林景观是一个兼具社会、自然、艺术多元功能的综合体,既要满足生态、环保、休闲和美化城市的社会各种功能,又要符合植物学特性的自然规律,同时还要在艺术上体现创作哲理和个性风格。单纯、极端地追逐其中一项功能,都可能是不完整的。因此,风景园林设计师应有较全面的修养,才能对项目高起点、大视野、全方位地把握。园林的主体应以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绿色空间为蓝本。在园林中,当家的永远是绿荫、草地、花卉乃至水体,同样是树木花草,又有不同的设计构思,创作出千变万化的画图,这些是永恒的话题。世俗化、潮流化都将成为人们生活来去匆匆的过客。

参考文献

[1] 李雄,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

[2] 于风杰,浅谈园林绿化中的树种规划[J].国土绿化,2009.

[3] 赵世伟,张佐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M].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论文作者:姚才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探究城市街道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措施论文_姚才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