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的电力工程能够安全有效的运行离不开施工人员合理的施工,在电力建设施工时,一定确保电力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可靠。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分别从线路基础、杆塔、架线以及检修四个方面解析了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要点,以此提升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杆塔
引言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尽可能地提升输电线路稳定性与有效性,降低电力成本,应注重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建设。同时,电力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对传统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发展,并引入新型施工技术,从而最大程度地确保电力输电线路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
1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控制机制
钢筋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基础工程的施工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转角塔施工项目中,通常是依赖于钢筋混凝土的应用,其能够保障工程的质量,显著提高抵抗上拔力的水平。根据实际的岩石地质情况,进行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进行合理深入的实地考察,以保障基础施工项目的质量符合要求。要想全面地提高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工程的体系架构,建立健全合理高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在输电线路的基础工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确保杆塔的质量,实时检测其运行状况,一旦发现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最常见的问题是,外界因素的干扰、施工下沉等。除此以外,也要注意到杆塔的变形问题以及倾斜问题对施工的影响,要进行合适的处理。总而言之,基础工程项目在整个工程中都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为了避免高压输电线路出现故障,造成经济损失和生命财产的损失,应该采用合理高效的质量控制体系,以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同时,在施工以前,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到施工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全面掌握当地的地质情况,以设计出适合当地的施工方案,进而提升质量控制在整个工程中的地位,保障施工的质量。施工单位在分析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时,要着重检查其灌注砂浆是否符合要求,其稳定性的高低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
2施工技术要点
2.1杆塔工程施工技术
对于输电线路而言,其使用的杆塔共有两种:①耐张型的杆塔;②直线型的杆塔,施工人员要依照实际施工环境合理选择杆塔的类型,并且杆塔的选择决定了电力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与效率,同时还与电力建设的经济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电力线路的杆塔工程施工十分重要,只有提高杆塔施工质量,才能够提高电力供应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首先,杆塔的选择。在选择输电线路使用的杆塔时,若是施工地点为交通便利、地形平坦、人流密集区域,则需要使用钢筋混凝土支撑的杆塔或是预应力混凝土支撑的杆塔;若是施工地点的交通运输不便,地形复杂、跨径较大等,则需选择搭建铁塔。其次,杆塔的组立。在进行杆塔搭建施工时,杆塔的组立作业极为重要。我国常用的配电电压等级为110kV,其杆塔组立的方式共有两种,分别为整体组立与分解组立。按照组立方式进行区分,分解组立又被分为外抱杆式、内悬浮抱杆式以及落地摇臂抱杆式等多种类型的分解组塔。其中,悬浮抱杆组立铁塔较为新颖,其主要采取倒落式人字结构,加以吊塔吊装配合,采取分片扳力与单根吊装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杆塔整体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因为抱杆质量较大,所以在托举抱杆式要采取合理办法,以此节省人力。通常情况下,施工方都会利用普通滑车组与平衡滑车组一同施力托举,通过落地线来维持平衡,防止在托举时出现倾斜问题。再次,塔杆的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塔杆线路的强度和其受力形式、结构形式及使用的材料存有必然联系,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输电线路运行时的刚度所需,要在建设塔杆时做好不同竖向力的支撑作业,承担起导线与避雷针的重量。最后,杆塔的稳定能力。若是杆塔整体结构较为细长,那么就要注重其稳定性,在杆塔施工过程中,其要承受上部导线的重量、风荷载、气候变化以及线路覆冰等因素影响,若是杆塔未做好稳固措施,遇到强风天气时,其会产生轻微的振动,稳定性能受到影响;若是杆塔质量较低,那么易出现杆塔倒塌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2.2新技术应用要点
近年来各类新技术被引入电力工程中高压输电线路施工领域,基于直升机的架线施工便属于其中典型。虽然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便已经实现基于直升机的架线施工,但近年来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这主要是为了满足水面施工、植被保护需要。基于直升机的架线施工需首先做好总体策划工作,配套机具的针对性选择、直升机机型的选择、作业场地的选择与布置、针对性的施工组织与配合均需要得到重视。以高压输电线路的铁塔杆塔施工为例,可选用米-16型号的直升机,并提供170m×170m大小的起降点,起降点应存在植被覆盖且较为开阔,以此提高起降的安全性,减少尘土的出现,配合针对性的作业安全保障,即可为电力工程中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提供有力支持。
2.3基础环节的实施技术与质量控制
基础环节,在输电线路中,主要是指线路建设的布局和支撑结构的建设。这里所指的支撑结构,其原材料主要是混凝土。这种原材料在施工技术方面需要注意原材料的配制,相关的浇筑、振捣施工技术的规范实施,同时从基础上来讲,还需要控制好混凝土本身质量,保证在成本和效益兼顾的情况下,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另外,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控制,也是质量控制中的一个关键要点。对于一个整体输电线路施工项目来说,只有在基础环节中做好工程质量的控制和把握,才能为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2.4高空划印及挂线
(1)如果导线弧垂与事前设计保持相同的情况,需要在最佳时机实施划印。因此,作业人员必须要更加精准地控制时机。(2)高空操作人员应当穿戴好齐全的保护装备,做好所有准备工作后,应当顺着牵引绳慢慢到卡线器位置,同时在导线上留下明确标记;随后选择钢卷尺对划印点与调整板U型环挂孔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将其命名为L1,再慢慢把导线放到地面位置。(3)将耐张线夹钢锚内侧与钢芯压接管底之间的距离标记为L2,借助于公式L=L1-L2来对实际下线点长度实施计算。(4)在地面对导线长度L实施测量,并明确标记,在记号附近选择小铁丝实施绑扎,同时进行导线切割下料。在此过程中,需按照外部实际环境来对导线具体长度实施测量。(5)把耐张线夹压接完后设置好防震锤,在和钢锚间隔1m左右的地方设置卡线器,同时对导线实施全面保护,牵引钢丝绳根据紧线方式接好后准备挂线。(6)即将到达挂线点时,高空操作人员需要在充分保护下顺着绝缘子串逐渐爬出,穿过U型挂环把导线耐张线夹钢锚挂在调整板中。
结语
总之,对于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来说,输电线路作为其中非常关键的施工环节和项目内容,输电线路的建设施工,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具体的施工建设中,需要技术人员规范的操作不同的施工环节的具体技术,需要管理人员从质量管理的角度,结合施工技术要点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以便给工程建设的整体效果提供安全和功能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凤婷,樊艳芳,周伟绩,等.应用附加电容器的不带并联电抗器输电线路自适应三相重合闸策略[J].高电压技术,2019,45(06):1811-1818.
[2]白仕雄,雷泽宇,吴广宁,等.±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微气象实时监测与带电作业安全评估方法研究[J].高压电器,2019,55(06):198-204.
论文作者:杨新战,王广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杆塔论文; 线路论文; 导线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作业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