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作用_集聚效应论文

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作用_集聚效应论文

建设现代城市 发挥集聚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应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国48年多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发展比较慢,城市现代化的进度也不够快,究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抓住现代城市的特点,没有很好地按客观规律去建设和发展城市,城市集聚效应没有发挥到应有的高度。城市是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城市不断地、成百倍地发挥集聚效应,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以至整个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发表一些探讨性的意见。

一、集聚效应的内涵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描述当时全世界的特大城市伦敦市时写道:“这种大规模的集中,250万人这样集聚在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注:恩格斯讲的100倍是效应之高的形容词,决不是刚好100倍,有时会高一些,有时也会低一些。)恩格斯对由城市化和现代城市发展所产生的高效益功能的论述,为世人公认,并简称之为集聚效应。集聚效应既是现代城市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又是现代城市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最大动力,更是现代城市的特点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的集中反映。

开始,人们曾把“集聚效应”等同于经济效益。由于城市化和现代城市是与资本主义社会同步发展的,在现代城市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初期,资产阶级的主导思想是用最少的资金去获取最大的利润。在这一阶段的城市发展过程中,虽然不断地获得了上百倍甚至更高的经济效益,但也同时产生了城市用地紧张,建筑密度过大,住宅紧缺,交通堵塞,能源供应不足,污水、废气、垃圾、噪音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人们的道德观念薄弱,犯罪增加等“城市病”。

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人们的认识也是不断进步的。对于现代城市和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城市病的治理和认识也是一样。发达国家城市病的典型事例表现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两项:一是五十年代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二是六十年代日本的水银(汞)污染事件。这两个突出的事件更进一步唤醒了广大群众的环境意识。人们还逐步地认识到,如果只抓经济效益而不管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国民经济和现代城市就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人民群众因环境污染进行的抗议或示威游行,舆论界对环境恶化的反复批评,议员们在议会中以执政党忽视环境的不断抨击,再加上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具备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从而推动了许多国家的政府在本世纪六七十年代陆续制定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并付诸实施,使得许多发达国家的环境情况有了较多改善。当然,全世界的环境问题仍然令人担忧。要彻底解决环境问题,还需要社会和经济的更大发展。这里要着重讲的是,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变化改变了人们对集聚效应内涵的认识。不少专家认为,恩格斯当年讲的集聚效应,固然是以经济效益为基础的,但决不能理解为它仅是单纯的经济效益。正确地理解集聚效应,应该是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只有实行了三大效益的综合发展,才能建设完善的现代城市,才能保证现代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才能保证城市化水平的稳步提高,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城市以人为中心的目标。

二、现代城市为什么会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

现代城市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主要有以下六个特点和原因:

1.城市化和现代城市产生的主因是产业革命,即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个大飞跃。现代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靠的是科学技术,现代城市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产生新的飞跃。由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逐步地由从属地位转变为主导力量,它的飞跃发展,是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动力,是不断地产生巨大集聚效应的基础。

2.现代城市的发展,推动着每个城市较快地形成和不断完善当代最先进的生产关系,即社会化、专业化、大协作。专业化的突出优点是,只需要花较少的钱添置专业设备和使用较少的专业人员,而从事本专业的职工由于专攻一门又能够用较短的时间成为熟练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从而不断提高水平、效率和效益;由于广大职工能较快掌握本专业的活动规律,就会使发明创造不断地涌现,推动科技的发展;社会化大协作的优点则在于,它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把各种专业化单位有机地协作在一起,是专业化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更重要的是社会化大协作与封建的自然经济相比,可以调动社会上各方面的力量并加以有机协作,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3.现代城市把第二第三产业集中在一起,是市场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良好载体。市场经济不仅可以有效地调整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而且通过其优胜劣汰的巨大推动作用,可以极大地推动着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的进步,不断地推进集约化、规模化生产。

资本主义的初期,由于任凭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曾经因为生产无政府主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而产生了几次经济危机,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二战”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国家推行计划调节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特别是现代信息的发展帮助政府和实业家能及时了解市场动向而早作预防,经济危机已不再发生,但仍存在着周期波动。可以说,现代城市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加强,并成为不断产生巨大集聚效应的强大推动力。

4.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城市里有工业、交通运输、商业和各种服务行业;有科学、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各种机构;有市政府、公安局、工商局等管理部门;有住宅和各种休息娱乐设施。城市里每日每时都在发生着政治、经济、文化、生产、工作、学习和生产等各种活动。这种数量巨大各具特色的行业和复杂多样的活动集中在城市,可以说集中了整个社会和整个时代的矛盾,形成了巨大的参变量。据统计,一架喷气式飞机的设计参数以十万计,洲际火箭以百万计,而城市问题的可变参数高达一亿多个。这些复杂多样的活动,还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静态和动态,时间和空间,外部条件和内部功能等许多方面,而各个方面又在不断地产生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在现代城市发展的初期,因为结构不合理,调控无力,相互制约中消极牵制的作用很强,有的还会发生破坏作用。例如经济危机,环境恶化就是破坏作用。而现代城市发展到当代,则相互牵制中消极作用的力量在不断减弱,相互促进的作用在不断增强,集聚效应在不断提高。总之,由于人类智慧在城市的集聚,由于现代城市的发展及其日益合理的运作,现代城市中各行各业和各种活动不是初期那种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而是逐步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有机地结合,不是加法,而是乘法;不是“物理”作用,而是“化学”作用,释放出了意想不到的空前巨大的能量。这种“化学作用”在各行各业中特别是在国民经济整体中发挥作用并释放巨大能量,就会使集聚效应大幅度地增长。

5.现代城市有力地推动着人民素质的提高。人们经常讲城市是以人为中心的,这句话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现代城市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人们收入提高了,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现代城市环境效益得到改善,人们享有较好的居住条件和休憩环境,加上体育、卫生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民的健康水平也会提高;现代城市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了,人们的文化水平就可以普遍提高。到21世纪下半叶,广大居民大多数达到大专文化水平是有可能的;而人们从事的工作,不管是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科技含量都在不断地增加,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正在普遍应用,广大劳动者的科技水平也会不断提高;现代城市的民主化、法制化和思想教育进程加快,也会使社会道德、社会治安从恶化转向良性化,不断地提高城市文明。当然,以上讲的大多数内容还未全面实现,有些还仅是一个发展趋势。但可以从中看到,现代城市以人为中心的要求,不仅仅是停留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这一个方面,而是要使人们的健康水平、文化水平、道德水平以及掌握科学技术从事工作劳动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要不断地提高人们自身的整体素质。有了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才能依靠高素质的人们更好地去规划城市、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才能保证城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更快提高。

6.现代城市的发展,可以不断地创造百倍的集聚效应,促进社会的繁荣富裕,这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主要原因。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越发达,社会分工会越细,大协作会越密切。特别是第三产业(将来也可能分出第四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已经比第二产业高出一倍。这种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物质、生产的丰富,使城市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这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第二个原因。城市的现代化,又使它具备了向农业进行高投入(例如日本每年向农业的投入达400亿美元)和高科技支持的能力,既能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保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又能适度减少从事农业的人员。这是第三个原因。以上就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普遍达到70~90%的综合原因。今后,经过社会经济一定阶段的更大发展。将逐步消灭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密集的城市人口又会逐步向村镇疏解,走上城乡一体化的道路。

以上,就是城市化和现代城市能够不断地产生上百倍集聚效应的原因。这些原因既是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又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

从产业革命到现在二百多年来,固然也出现过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和其他曲折,但从整体来说,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产业革命以前几千年人类文明史发展的总和相比,不知高出了千百万倍。其根本原因,是现代科学技术产生了现代城市,而现代城市的集聚效应,又强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所以,掌握现代城市的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集聚效应,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现代城市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我国城市集聚效应不高的原因

建国以后,我国在底子薄,起点底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是相当快的,也是举世瞩目的。但主要是依靠投资的增长。而发展中集聚效应不高,特别是经济效益不好,问题也是突出的。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有百分之四十几亏损。劳动生产率水平比较低,只有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甚至更低。生产企业单位产品的原材料燃料消耗,高于发达国家十几倍。本来我们曾设想不蹈外国先污染环境再去治理环境的覆辙,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了一个环境污染比较重的国家,已经走上了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问题,万里同志曾作过以下几段深刻的讲话;

一是:“我们缺乏科学文化知识,是农民进城管城市的表现,好多东西表现了农民的小生产意识。为什么一个单位要独门独院啊?因为这样自己方便”。(注:引自《万里论城市建设》184页)

二是:“从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封闭状态要直接进入共产主义,根本不可能。所以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起来,部门所有制、地方所有制就都从根本上打破了,这叫打破封建割据。”(注:引自《万里论城市建设》213页)

三是:“封建性的东西,不要小看,它在我们中国还起作用,在许多问题上起的作用还不小。造成这种情况,有我们自己的历史原因。我们国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我们是在资产阶级革命非常不彻底的条件下搞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上是依靠农民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总认为一切只有苏联好。就产生了教条主义的作法。”(注:引自《万里论城市建设》229页)

四是:“长期以来否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商品经济,不讲市场机制,不讲价值规律。只把城市看着是工业生产基地,而没有看到城市还具有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枢纽、信息中心和科技、文化、教育中心等多种功能。”(注:引自《万里论城市建设》277页)

以上四段话,是万里同志在1983年11月至1986年11月三年间讲的。当时讲的商品经济,就是现在讲的市场经济。从万里同志的讲话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我国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基础上来搞建设的,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阶段。我们开国时期的干部生长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又长期在农村工作,头脑中必然会不同程度地打上封建主义的“烙印”,必然会不同程度地用农民的小生产意识来建设城市。加上解放初期强调学苏联,又学来了计划经济和“大锅饭”。

2.我们用农民意识建了许多大而全、小而全、独门独院、封建割据的企事业单位。与社会化、专业化、大协作相比,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关系。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不高的根源。我国城市中,工业用地占总面积的24%,日本只占11%,而近十年来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为我国的5倍。相比之下,我国城市单位土地面积产生的效益太低了。它也说明过去“独门独院”的企业不仅效益低,而且对土地利用也造成了极大浪费。

3.长期以来不搞市场经济,丢掉了这个推动科技进步和生产、管理进步的重要动力。例如有的产品几十年不换代仍然可以过得去,许多企业长期亏损仍然可以活下去,落后的、重复的建设屡禁不止。这些,既有政企不分吃大锅饭的问题尚未很好解决这个属于体制方面的原因,更是不搞市场经济,没有实行优胜劣汰的必然后果。

4.“只把城市看成是工业基地”,而不懂得既要充分发挥城市中各行各业的作用,又要把各行各业和各种活动有机地组合起来,积极地发挥城市的多功能作用,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城市“化学的”集聚作用,不断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5.我们虽然对科技重要和人才重要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而有力的推动科技发展和人才成长的机制。

6.城市的经济效益不够好,技术发展不够快,就缺乏治理环境的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就会在发展经济中不断地出现环境污染。

7.城市的集聚效应不好,就无力承受城市人口的较快增长,只得采取控制城市化速度的政策。

以上几点,已经把我国多年来城市集聚效应不高、城市现代化进程不快、城市化速度较慢的原因勾划出来了。与前面介绍的现代城市的特点相比,它集中地说明了我们出现问题的关键是,没有抓住现代城市产生巨大集聚效应的特点,没有很好地按照现代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四、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猛省

为什么要提出猛省二字,就是我们对现代城市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至今还不够深,措施还不够得力。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在思想上拨乱反正。通过总结我国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搞清楚哪些是“封建的”、“小农经济的”错误的建设思想,哪些是发展现代城市的正确思想。要认识到,国家、社会和城市的问题,归根结底地说,是个发展问题。一个城市能否持续、健康的发展,就要看它能不能不断地产生上百倍的经济效益,就要看它能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树立了正确的思想,才能运用现代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去建设城市。

2.明确地指出社会化、专业化、大协作是当代最先进的生产关系,并据此坚决改革“封建庄园”式的企事业单位,坚决打破封建割据。这也是治理好国营企业、扭亏为盈的一项带有关键性质的措施。

3.把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大力精简政府机构(现在精简刚刚开始,还远远不够)、实行政企分开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尽快地建立起一个能够推动合理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优胜劣汰作用的,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大进步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4.把产生千百倍集聚效应作为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指导思想。在城市建设的十六字方针中,有“合理布局”四个字,但什么才叫合理,就缺少一个标准。现在应该明确地指出,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必须把城市内的各行各业、各种设施及各种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弱互相牵制中的消极作用,加强互相结合、互相促进的积极作用,使各行各业通过有机结合产生最佳的集聚作用,释放出千百倍的三大效益。这就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要做到的最合理的布局。

5.要建立起推动科技进步和人才成长的机制。四十几年来,我国已经开过三次科技大会,提出了很多推进科技进步的办法,但都遗漏了转变机制这个重大的问题。国外的实业家认为,一个企事业单位,如果不拿出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搞科研,企业的产品不能够不断地更新换代,它就会在竞争中落后而失败。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这些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个谁不发展科学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失败的机制。我国要想推动科技的大进步,走科技兴国之路,就必须建立这样一个机制:任何企事业单位,如果不大力抓科学技术,不出人才和成果,就活不下去。这个机制形成了,各个单位都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发展科技,就会造成一个科学技术“百舟竞发”的新局面。由于各个单位“孤军奋斗”实力不够,不仅广大企事业单位自身要奋发图强,而且会推动他们实行科技大协作,从而有效地解决科技与生产单位脱节的问题。科技人才将会进一步得到重视,各个单位还会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水平。各单位为了取得竞争的胜利,发明创造会层出不穷,产品的更新换代会突飞猛进。有了这样的机制,我国科技兴国的大目标才有更好的保证。

6.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30%,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在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大城市的发展速度成倍于中小城市。其原因是大城市经济效益最高,而当时资本主义追求的又是最大利润。我国1990年至1996年,50万人以上大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与中小城市的速度基本持平,它显示了我国控制大城市政策的成绩。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郑重地提出了开发上海浦东的建议,一下子把上海建成区的面积扩大好几倍。因为上海是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效益最好,上交利税最多的城市。它大发展后将会产生的辐射作用和经济带动作用,是难以估量的。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显示了他对城市化问题的深刻认识。因此,从我国国情出发,今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仍要保持大中小城市持平发展。这里还要着重指出,今后的城市化发展,要把着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也就是要把城市化发展建立在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上,建立在不断地产生巨大集聚效应的基础上,建立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大发展的基础上。这个“质量”问题,特别是大幅度提高集聚效应的问题解决得好,就可以顺利地发展城市化和建设好现代城市。

过去四十多年的城市发展已经成了历史,未来需要我们去发展创造。我们面临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应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满怀信心地去把现代城市建设得更好,产生更大的动力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标签:;  ;  ;  ;  ;  ;  ;  ;  

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作用_集聚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