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德”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 三德教育:应该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要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美德。
关键词 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思想 原则 传统
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提醒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在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而要培养上述“四有”新人,则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必须兼顾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两个方面;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又应将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同时做到思想建设与道德建设相互促进。道德建设包含诸多方面,本文拟着重谈谈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一、伦理道德教育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
我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有一个显著特征,即道德与政治的融合。古人往往把道德修养与经世致用结合在一起。古人的这一思想,蕴含客观真理,带有普遍规律性,值得今天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借鉴。因为政治是一定时期经济关系及其表现出来的利益的集中反映,所以从直接意义上讲,道德总是表现出为政治服务。大而言之,政治路线、政策与社会道德风尚相互影响;小而言之,个人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相辅相成。因此,讨论道德教育问题是不能离开思想政治教育的。
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应该“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紧接着《决议》又强调了“加强思想建设”的六个“必须”。其中,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道德建设的灵魂。因此,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开展三德教育的重要条件。
此外,道德建设还应与法制建设相互促进。法制建设需要思想上的正确解释和道德上的言行一致、身体力行;道德建设需要法制作基础和制度作保证。由于道德比较直接地反映出人们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相互关系,并使这些关系更全面更细致地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之中,因而它的作用又是法制所无法替代的。
二、道德原则应从生活中实现出来
道德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它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够高,同时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在这种条件下,出现不同的道德观念,不足为怪;也不应该奢望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能够很快地达到理想的高度。问题在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一现实。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实行改革开放,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前几年,由于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道德观念带来许多新情况,提出许多新问题,使人们感到不适应,产生了一些困惑。学习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后,使我们认识到:“现阶段的道德虽然不是一个单色的光环,有民族的精华,有对未来的向往,有历史的沉淀,还有对外来道德的吸收,呈现出一个五彩纷呈的世界;但由于我们现在建设和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因此,体现性质和方向的乃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我们应该倡导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注意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先进性要求是指对五千多万党员,特别是对党的领导干部的要求;广泛性要求是指对普通群众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章程》)。因此,必须用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广大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的言行。这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组织问题。至于普通群众,他们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在不侵犯别人利益的前提下,有利己行为,是现实生活中所允许的。允许不等于提倡,我们所提倡的仍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
前几年,有人企图“用儒家文化传统的方式构建当代道德”(见《哲学研究》1996年第2期阮纪正《儒家文化传统与当代道德构建》), 有人明显提出,“要以个人主义作为我国当前阶段价值选择、道德规范、伦理原则的基础和核心”(见《中流》杂志1996年第6 期编者的话《是非重大不可不辨》)。显然,这些既不合于中国现实的国情,也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当前,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广大干部和群众,特别是其中的先进份子,针对在少数人中存在的荒淫、贪婪、糜烂、腐败现象,在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三德教育。这就是现实,我们讨论道德建设问题,就应该从这个实际出发。
当前三德教育的内容:一是学习孔繁森、吴天祥以及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深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坚持集体主义是这个教育的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这个教育的核心;“五爱”以及敬业创业、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保质保量、注重信誉,是这个教育的具体要求。二是以创建文明村户、文明街道、文明企业、文明单位为基础,以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文明路段为纽带,开展全民性的家庭美德教育。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和睦,扶危济困以及同志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等,既继承了中华传统美德,又具有新时期的特点。三是城市、乡村、各行各业了各种形式的“行为规范”,其基本内容大体相似,那就是要求人们注重社会公德。尊重他人,文明礼貌,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环境,是这个教育的初步要求。
当前,经过三德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得到了弘扬;忘我劳动、无私奉献、一心为公、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等等精神文明之花已在祖国的大地上绽开。虽然这些目前还不是普遍现象,但它们是时代的主流,必将引导我国的道德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当前的实际,只有立足于这个实际来进行道德教育,才是切实可行的;也只有从这个实际中确立的道德原则,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三、发扬优良传统 深化三德教育
现阶段的三德教育是我国道德发展史上的新阶段,它是自己时代社会经济关系状况的产物,是在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因此,从根本上说来,它同历史上的任何道德类型有着本质的区别,甚至是根本对立的。但是,它又毕竟是中华传统道德合乎规律的发展,不可能离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道路;因此,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对于目前的三德教育,仍是必需的。
我国古代对官吏的职业道德要求是大公无私(西汉刘向《说苑·至公》)。当然,剥削阶级的本质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真正做到大公无私;但为了维护其封建王朝的统治,国君总是要求他们的臣属废私立公,秉公办事(这里的“公”是指封建王朝的利益)。人民群众更是朝夕企盼能有铁面无私的清官出来为民作主。历史上进步的思想家反映人民的愿望,便提出了大公无私这一道德要求。在这种道德舆论倡导下,我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像包拯那样被人民世代传颂的好官。浙江省文史馆九旬老人汪振国以他毕生的精力编著了一部《清官史话》,共列出了一百位清官。总的说来,他们为数甚少,而且“为民”的程度也是有限的。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大公无私的精神才得到了真正的发扬。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说:“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在毛泽东的解释里,“大公无私”与“自私自利”是对立的两个范畴。大公无私就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就是自觉地一贯地真诚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最高道德境界。现阶段,人们正从不同的层次向着较高的道德境界登攀,有的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有的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有的公私兼顾,推己及人。虽然在程度上存在着差异,但大家都以“为人民服务”为“大公”。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精髓,是值得我们十分重视的。当前,在孔繁森、吴天祥以及各行各业英雄模范人物的精神带动下,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敬业创业,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保质保量,讲究信誉等等,已经成为舆论的主导。在这种舆论的倡导下,把学习先进人物与继承传统结合起来,新的职业道德风尚必将遍及城乡的每个角落。
我国古代伦理道德的最高标准是“仁者爱人”(《论语·颜渊篇和里仁篇》)。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亲亲”(《礼·中庸》、《孟子·尽心篇》),指家庭内部成员间互敬互爱,这是基础。二是“泛爱众”(《论语·学而篇》),指广泛地关心社会其他成员以至整个国家、社会,为别人解除困难,为国家、社会而贡献一切。这种以自然经济和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乡恋亲情,在我国已延续了几十年,已经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识之中。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有很强的封闭性,与今天改革开放的形势,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远非“鸡犬之声相闻”(《老子·八十章》)的时代可比。因此,对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势必有所选择:属于封建性的糟粕,理应剔除;属于封闭性的部分,自然淡化;而属于新时代需要的,则应补充建立。这是社会的发展趋势使然,不能笼统地哀叹“道德滑坡”。然而,中国传统道德中“尊重别人”的思想,则又是不应丢掉的,它决不能被西方的“个人本位、自我中心”所替代,否则便是丢掉了中国的特色。因此,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和睦,扶危济困以及同志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等,则仍然是应该大力倡导的。
在我国古代社会中,除个人利益、家庭利益和阶级利益之外,还有社会共同利益;因此也就有反映社会共同利益的公共道德。公共道德起源于原始共产制社会,它的产生早于阶级道德。在原始共产制社会中,人心纯朴,人人平等,大家都表现出自尊、公正、刚强和勇敢。到了阶级社会,人剥削人和人压迫人的残酷现实,使人们十分怀恋那些原始社会的道德。从《礼记·礼运篇》中所描述的大同世界,到各朝各代数不清的“处世格言”,其中宣扬的是公共生活的规则,寄托的是对原始社会公共道德的怀想。当然,其中也渗进了封建等级观念和宿命论思想。尽管人们在意识中存在着公共生活规则,尽管多数善良的老百姓在一定程度上遵守着公共生活规则;但在阶级社会中,由于存在着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土壤——剥削压迫制度,在那里,公共生活规则是难以贯彻执行的。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消灭了剥削和压迫制度,社会风气和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出现了万众一心,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风气。经过“十年浩劫”,良好的社会公德被破坏了;对于“文革”以后出生的一代,社会又缺乏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系统的公德教育;市场经济在激发人们的创造力的同时,也引发了人的各种私欲,而当人的私欲有可能淹没人的良知时,各种各样的恶行就会因缺乏约束力而呈现蔓延之势。如今,全国各地,无论城乡,都推出了各自的“行为规范”,且以法律的形式强制人们遵守。由遵纪守法到道德自律需要有个过程,因为道德建设仅仅依靠宣传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制度作保证。只有采取强制性的手段,从严打击那些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社会环境,人们才能逐步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将来总结全国各地进行公德教育的经验,制订全国统一的公共生活准则,列作各级学校的教学内容,开成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网络,如此,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形成。
在进行三德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第三,认真研究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有重要作用,它既可以广泛地帮助人民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还保留着的传统美德,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思想,又可以动员群众抵制和清除以往剥削阶级和小生产者道德中的消极成分和残余影响,从而战胜社会上的歪风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