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兴趣与课堂效率论文_马福

浅谈数学兴趣与课堂效率论文_马福

马福 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民族中学 青海 祁连 810499)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6-063-01

1 新颖的课堂导入技巧,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激活,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气氛活马福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仅意味着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需要,还意味着在从事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数学学习过程的实质是一个内在的转化过程,为了发展学生的内在动力,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是一种天生的和强有力的兴趣因素。怎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呢?可以采用创设“问题的情境”的方式,使学生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需要。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在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心求通、口欲言”时才去启发。教师应该积极创造这种“愤”和“悱”的情境。[3]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言语提示的方式,即由教师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借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进行学习。另一种是活动的方式,即让学生参加一些活动而产生问题。比如从课外活动、实验活动、实践活动等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到有趣而又难以回答,学生从而产生了进一步了解有关知识的要求。

2 课堂要把握难度,层次分明

把握教学难度,设置合适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不同的学生,学习接受能力不同。一个思维灵活的学生,能够较好地处理新旧知识之间的差距,而思维僵化的学生面对新旧知识之间的距离感到束手无策。但是如果从学生实际出发去学习新知识,那么任何问题都会令人感兴趣,达到预想的目标。学习目标的设置应根据学生个人的情况而定。一般来说,目标越具体,兴趣越浓厚,合适的学习目标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成功的经验能使学生建立信心,提高兴趣。当然学习目标的设置还应该稍高于已有的学习水平,使他们产生适当的内部紧张状态,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标太高”或者“目标太低”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同样在把握难度的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又要分不同的层次要求,对优等生加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对中等生加强知识的综合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暂差生”加强三基训练,使其跟上学习进度。在课堂上,关注学生要多于关注教材,教育是一种关注,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7],适时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总之,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共同发展,从而增强全体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比如,求函数的值域的问题,要求优生熟练掌握分离系数法、配方法、换元法、判别式法、图象法、函数单调性法、均值不等式法、反函数的定义域法等,要求中等生重点掌握配方法、换元法、判别式法、函数单调性法、反函数的定义域法等,而差生只要求重点掌握配方法、换元法、函数单调性法等等。

3 课外延伸:课外兴趣小组,趣味实践活动,激发情趣

有老师曾经说过:“课堂是加油站,而不是终点站。”学生在课堂学到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目的使驶向社会,向课外延伸。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课外趣味题的兴趣很大,但是有些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原因之一就是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多,感到学而无用。所以适当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或者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知识的实践意义,深感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引起新的学习需要,增强学习兴趣。也可以试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利用各种有利的合适的时机,开展社会实践,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带着问题学习。

4 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成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大小之分,不管是“大成”还是“小成”,只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他们一样能产生心理愉悦,在学习上怀有成功感,体验成功发快乐,就会保持高涨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

5 展示数学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图形具有对称美、形态美;数学表达式具有简洁美、有序美,和谐美;数学思维具有清晰、构思巧妙、灵活等独特的美;每一个数学定理,每一个数学公式,每一种数学方法,都蕴藏着无穷的妙,无穷的美。数学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教师的每一语言、动作和表情 ,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全方位的展示数学的美,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的美,享受数学的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转化差生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以耐心的态度和不放弃的决心才能有所收获。

论文作者:马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5/7

浅谈数学兴趣与课堂效率论文_马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