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与工业化:经济现代化的两个主要层次_经济论文

市场化与工业化:经济现代化的两个主要层次_经济论文

市场化与工业化:经济现代化的两个主要层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层次论文,两个论文,经济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现代化是500年来世界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与时代特征,也是中国1个半世纪以来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与时代特征。离开了经济现代化,既不能揭示500年来的世界经济史与150多年来的中国经济史发展的本质,对这个时期的各种经济现象也难以说明白。经济现代化既是研究世界近现代经济史与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概括出的一个范畴,又是世界和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对经济现代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还有许多问题,包括一些基本的或初步性问题需要探讨。本文讨论的经济现代化的内涵或近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就是其中之一。

一、“经济现代化包括两个层次”论点的提出

1987年,在“对外经济关系与中国近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我和班耀波提交了《世界经济大危机与湖北农产品商品化的变化》一文。在文章的小序中,我表达了对中国近代时期经济近代化(与“现代化”同义。下同)内涵的观点。并在报告我们的论文时,着重对这个观点作了说明。(1)经济近代化的内涵包括多个层次,其中主要的是二个:市场化和工业化。市场化过程与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的过程同步,它是以社会分工和生产、分配、消费、交换的社会化为基础。市场化是经济运行机制现代化的代名词。工业化是指从手工劳动到使用机器的过程。从手工生产到使用机器,不限于手工业——工业领域,农业、交通、通讯、商业等领域都有这个过程。工业化实际上是设备技术现代化的代名词。(2)市场化与工业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形态不同。本次会议讨论的是中国近代时期经济的近代化,所以我强调了经济近代化的近代特征即时代特征:在市场化方面,主要是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以及国内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也就是国内外市场的发展。此时期国内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是被卷入世界市场并依附于世界市场。在工业化方面,主要体现在使用机器的发展。使用机器的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而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外国资本占着重要地位。这是半殖民地国家经济现代化的特征。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中国近代时期的现代化。若讨论中国现代时期的现代化,则特征不同。但经济现代化的内涵依然是市场化与工业化两个层次。(3)在经济现代化内涵的解释上,我的新意有三点:第一,经济现代化不仅是工业化。我在工业化的之外加上了市场化层次。第二,强调市场化是工业化的基础与前提。实际上,市场化也是经济现代化的基础与前提。第三,经济现代化的进程是从市场化开始,从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

二、事实依据与学习心得

关于“经济现代化包括市场化与工业化两个层次,市场化是基础与前提”的这种认识,是我学习和研究世界近现代经济史和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的一点心得,是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的一种概括。这种认识是以世界和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事实为依据的。其中包括:(1)16世纪以后欧洲经济现代化(实际上也是世界经济现代化)是从市场化起步到工业化,然后市场化与工业化互相促进的事实。(2)中国近代时期经济现代化是从流通领域即市场化开始,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工业化),然后市场化与工业化互相促进的事实。(3)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离开市场化基础搞工业化、现代化,后来又回到以市场化为基础搞工业化、现代化的事实。

(一)欧洲经济现代化起步的事实与1958年表述的学习外国经济史的心得

1.1958年在《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中表达的对欧洲现代经济起步过程的认识。

写在《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第二讲(注:湖北大学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编:《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58-65页。该讲由周秀鸾和我合作写成。)中关于15-19世纪中叶欧洲经济、世界市场发展与英国产业革命的过程与观点,是1958年之前我们学习外国(主要是欧洲国家)经济史的一点心得。

对这个过程,我们分为三个问题叙述:“一、欧洲各国对海外的掠夺和商业革命”。“二、英国资本家对农民土地的剥夺和国内市场的开拓。”“三、英国的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这三个问题中的第一个,是写西欧国家的国外市场与世界市场的建立和商业革命。第二个是讲英国国内市场的开拓和农业革命。第三个是写英国的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工业制度的确立。在我们看来,历史的事实是:先有商业革命和市场化,然后才有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工业化)。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开拓,是工业革命的前提和基础。

关于欧洲和世界经济从古代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我们从地理大发现写起。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1498年达伽玛发现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其重要的后果是欧洲与东方各国、美洲的贸易量大增,交换的商品从体轻价贵的奢侈品、香料等扩大到广大群众需要的日用品,大量的金银流到欧洲,引起了物价飞涨(一场价格革命)。商业利润已不再是依靠向少数富贵者出售只有他们才享受的奇货之暴利,而是依靠群众性日用品的大量多销。商业规模、商品性质、商品价格、商业利润来源的变化,表明传统商业到现代商业的转变,亦即商业革命。地理大发现以后发生的商业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第一,它集中了货币资本。这是进行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所不可少的条件。第二,创造了市场,为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推动力。最后,也活跃了商品经济。因此,商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前提。“在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产生的推动下,与国外掠夺同时进行的,是对国内劳动者(主要是农民)的剥夺。”“当被剥夺的农民转化为工资劳动者,他们的生活资料及劳动手段转化为资本时,另一方面也就为资本创造了它的国内市场,即生产资料市场和生活资料市场,是与劳动力市场一起形成的。”“这个过程在英国大约开始于15世纪的末叶。”从15世纪最后30年到16世纪80年代,英国“农业经营从过去封建式的到资本主义式的大变革称为农业革命。”“产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是因为英国具备了上述各种条件”(注:前揭《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第58-65页。)。

以上的这些叙述,是在1957年写的。当时我们没有用“经济现代化”这个词。我们在上述三个问题中分别使用“商业革命”、“农业革命”和“产业革命”(工业革命)这样的词,表达了我们对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到19世纪30年代工业革命完成这段时间里,西欧国家商业、农业、工业三大经济部门发生的变化的性质与进程顺序的认识,认为通过这些革命,使19世纪30年代后的经济与16世纪以前的经济在性质上根本不同。这个过程,如果用现在流行的术语来表达,就是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就是经济现代化过程的起步。

世界经济现代化是从欧洲开始的。欧洲经济现代化的起步,也就是世界经济现代化的起步。

这些认识得益于学习前人,首先是斯密、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论述。

2.斯密、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与概括

“经济现代化”是20世纪出现的概念。其内容是指从传统(古代)经济到现代经济的转变过程。对传统经济到现代经济的转变过程作经济学理论分析的,早在18世纪就开始了。其中成就显著的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他认为现代经济的特点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支配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的运行。相对而言,以往的经济是由“看得见的手”支配的。现在看来,斯密是从经济运行机制,从资源配置方式区分现代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这种“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经济所特有的机制。斯密是第一个在理论上阐明市场制度理性的经济学家。他对市场经济产生的意义有着清醒的认识。正因为如此,在1776年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理的研究》一书中,他认为“美洲的发现及绕好望角到东印度通路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而又最重要的两件事”(注:该书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下卷,第194页。)。斯密以它们作为欧洲或世界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标志,即认为现代经济始于15-16世纪的流通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在1776年之前,1687年牛顿发现物体运动三大定律,1765年瓦特发明蒸汽机。亚当·斯密没有把这样的事件称之为“人类历史上最大和最重要的事件”。从18世纪中叶到斯密去世的1790年,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斯密极为重视交换领域的变革与市场化的历史作用,对身边发生的工业革命或工业化进程颇为忽视(注:诺思在《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注意到斯密及其后的李嘉图(1772-1823)等生活在工业革命中的“古典经济学家竟然未能认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诺思认为:古典经济学家忽略了产业革命也许并不为奇,“因为那些革命性的转变在150年前已发生了”(指15-16世纪的商业革命),在那之后,“新的东西仅仅是量上的变化,而没有革命的特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81-182页)。这就是说,西欧的经济革命早在16世纪开始了,产业革命不过是这个进程的继续“加速”而已。诺思本人认为,从中世纪经济结构到现代经济结构的变革始于1450-1650年之间,贸易是引起变革的“一种根本动力”。贸易的发展使产权制度发生变迁,使生产组织从手工业到领料加工,再到工厂制,即导致工业革命。)。

对于从传统经济到现代经济的转变,如果说斯密是从经济运行机制角度进行分析的,那么,马克思、恩格斯则主要从经济制度,即封建主义经济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角度分析的。在分析中,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交换或流通的作用,认为在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里,交换方式的变革是引起生产方式变革的契机、前提和基础。这从他们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机器工业的产生过程的叙述与理论抽象中即可看出: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事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以前那种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随着新市场的出现而增加的需求了。工场手工业代替了这种经营方式。……

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2页。)”。

马克思、恩格斯把行会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再到机器大工业变化的动力,归之于市场扩大引起的需求增加,归之于流通领域和商人资本的发展。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过精辟的理论抽象:

“商人资本的存在和发展到一定水平,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前提”。

“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作用。……世界市场本身形成这个[引者按: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65,371-372页。)。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市场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前提和基础。现代经济始于16世纪。

斯密、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使用“市场经济”、“市场化”、“工业化”、“现代化”概念。当时也没有这种词语。用我们现代的词语来表达,他们叙述的正是市场化、工业化亦即经济现代化的过程。

史学家通常以1500年作为世界现代史的上限。语言学家认为“现代”即1500年或1450年以来的时代。虽然“现代史”、“现代”与“现代化”是内涵不同的概念,但“现代化”、“现代”与“现代史”同在16世纪开始,却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二)中国经济现代化起步的事实与1987年表述的学习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心得

1.1987年在《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中表达的对中国近代时期经济现代化过程认识

提出“经济现代化包括市场化和工业化两个层次”观点的1987年,是我为主编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定稿之时,在该书的第一章第一段(小序)中,我写道:从1842年起,“中国经济逐渐地由独立型经济向附属型经济,由封建经济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由古代经济向近代经济演变。”(注:赵德馨主编:《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6页。这是一本集体编写的书。为了全书的统一,各章的小序和结语,由我撰写或由我改定。)这句话是我对1842-1949年间中国经济变化本质的概括,表达了我对中国近代时期经济现代化的认识。它落脚于“由古代经济向近代经济的演变。”我在该书的“导言”中指出,这种演变“是从流通领域开始,即先引起商业和金融的变化,然后才引起生产和财政的变化。”(注:赵德馨主编:《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中国经济现代化是从流通领域开始,亦即从市场化开始。

我根据对中国近代时期经济现代化内涵的认识,设计了此书的结构,首章从国际国内市场状况及其相互关系写起,分析了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关系的变化与对外贸易发展。紧接着在第二章中分析国内商业与金融的变化,对外贸易、国内商业与金融业都属于流通领域,所以我在第二章的小序中指出:“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引起中国社会经济发生变化。这个变化首先从流通领域开始,市场、商业、商业资本、金融等方面都在急剧变化中”。在第二章的“结语”中,我再次强调:“鸦片战争后,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变化首先开始于流通领域,鸦片战争后,封闭的国内市场被打破。”“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商业网,为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形成创设了条件。”“私人资本主义商业的出现,是流通领域的重要变化。”“商人资本更多地渗入手工业领域,促使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的转化,表明中国社会经济内部的向前发展”。第三章的小序是:“《南京条约》签订之后,中国流通领域的变化逐渐影响及农村,而蕴藏已久的社会矛盾也随着激化,爆发了以太平天国为主的多次人民武装起义,中国封建农村经济在这些国内外力量的冲击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震荡和一系列的变化”。这章写的是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变化,主要是农产品商品化和自然经济结构开始瓦解。第四章的小序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一个显著变化是:生产力从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过渡,出现了大机器生产。生产关系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已不是处于萌芽状态,而是作为社会经济中的一个成分出现,”这一章写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过渡的开始,其中主要写工业、采矿、电讯、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在结语中强调:“由于中国从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的过渡,向现代化起步,是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入,国家沦为附属国的过程中开始的”;“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导致这次近代化机会的丧失”(注:赵德馨主编:《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第49-50页,第51页,第67页,第92页。顺便说一句,1958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也是按此顺序叙述的。但没有提出现代化这样的概念,没有作出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这样的概括。)。第一章到第四章的结构与内容,是按照市场变化—产业(农业、工业)变化,亦即市场化—工业化这种事实和思路展开的。这表达了我的一种认识:中国近代时期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的变化,是由市场的变化引起的。市场变化是产业变化的前提与基础。

2.同行学者的支持与鼓励。

对我的中国近代时期经济现代化包括两个层次的观点首先表示支持的,是《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编写组的来自5个大学的11位教授。因为意见统一,我的这个观点在书中得到较好的贯彻,在书稿杀青之时,副主编李运元教授在总结时说:“我们这本书的特点之一是贯彻了近代化这条主线,注意了流通领域,它从流通开始,以流通结束”(注:李运元教授说的“从流通领域开始”,已见上文;“以流通领域结束”,是指《教程》分析1946-1949年国民政府统治区国民经济崩溃,亦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崩溃时,是从对流通领域的恶性通货膨胀入手,说明它导致整个流通阻塞,财政崩溃,生产瘫痪,国民经济不能正常运转,人民不能正常生活,因而不能照旧维持下去了。)。

对于《教程》这种结构安排及其特点,同行专家是观察到了的,并给了我以鼓励。

陈庆德教授在《〈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评介》一文中认为:“作者不仅对农业、工业两大主要产业部门作了大量的定量分析,而且对以往教科书论述不详或空缺的国内商业、金融、财政等都另辟专章予以详述,这样,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勾画了一个总体轮廓,使人们得以更为全面地来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掌握各经济部门在近代化演变过程中的关系”(注:《博览群书》1989年第3、9期合刊。)。

班耀波副教授在《〈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评介》一文中认为:“中国经济近代化从何时开始,似什么为标志,学术界包括教材中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以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尔后又开办民用工业,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为开端和标志的。《教程》采取新的分析方法、新的观察角度,在导言、第一章中,系统、清楚地表述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含义、标志、时间。指出: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是与中国开始演变为一般附属国经济同时发生的,即从1842年开始的;其标志就是由封闭的、独立型的经济向开放型、附属型的经济,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由封建主义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演变。与此相适应,中国经济近代化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与世界市场相联系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个是以使用机器生产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注:《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4期。)。

由于这本书比同类书更加重视流通领域,重视市场的作用,杨家志教授在《中国现代化起点问题上的争论与选择》一文中,将我的观点概括为“流通论”。他认为在中国现代化起点的争论中,关于起点标准与领域的选择上,有政治论和经济论。“在经济论中,又分为两大派:一是工业论,一是流通论。”“坚持工业论的学者认为,既然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就是一个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的工业化社会过渡的过程,那么,中国现代化的起点,就应该选择在工业部门。现代工业在中国出现的那一天,就意味着中国现代化的开始。”“提出流通论的是中南财经大学的赵德馨教授。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赵德馨教授从50年代起,就不同意以范文澜、胡绳为代表的离开社会经济形态分析,单纯从政治事件来划分历史时期的作法。在80年代,他又明确地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开始于流通领域的论述。”杨家志教授在引证了前述我在1987年会议上与《教程》中表达的观点后写道:“这样,在中国现代化的起始点研究中,赵德馨教授不仅鲜明地树起‘流通论’的旗号,而且明确地把中国现代化的起始点确定在鸦片战争结束的1842年”(注:《太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我在论著中没有使用过“流通论”一词。我的观点可能称不上什么“论”。可以自信的是,我确实重视流通在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不仅表现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中,也表现在对古代经济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研究中。

(三)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现代化的事实与1999年表述的学习中国现代经济史的心得

1.离开市场化搞工业化,效果不好,因而不能持久

1958年,我开始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教材和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课程。自此以后,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前进的步伐,随时观察和体验着它的变化。从1983年起,我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课题组的工作。到1999年,我们完成了对1949-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过程的研究,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5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大事记》1-5卷(注:赵德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1-5卷;赵德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大事记》第1-5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989年、1999年。)。在这17年的研究中,我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路径呈现为一个“之”字形,基本的经验教训与理论问题尽在这个“之”字形中。因而作《“之”字路及其理论结晶》(注:《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一文。在该文中,我指出:

1949年至1956年是从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特别是1949-1953年),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着基础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演变,这种作用的力度一年比一年减弱,就整个时期的体制而言,是市场经济加计划,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生产率高,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效益好;波动周期长,波动次数少,波位高,波幅小;产业部门结构、地区结构向合理方向前进;人民所得实惠多。经济现代化进展比较顺利。

1957-1978年是计划经济时期。这时也有市场,但它已失去资源配置功能和作为经济体制的独立品格,沦为计划经济体制的附庸。这个时期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加市场。在这种体制下,与前一个时期比,经济增长速度减慢:生产率与经济效益下降;波动周期缩短,波动次数增多,波位下移,波幅加大;产业部门结构与地区结构变为不合理;人民所得实惠甚少。在这22年间,经济建设也取得一些成就,但总体状况是基本停滞,经济现代化严重受挫。事实说明,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无法实现经济现代化的目标,这正是1979年以后对这种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动因。

1979年开始实行以市场为导向,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自那时以来,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的作用日益增加,计划调剂的范围日益缩小。1979-2000年的22年与1957-1978年的22年比较,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提高;波动周期延长,波动次数减少,波位上升,波幅减小;产业的部门结构与地区结构趋向合理;人民生活迅速改善。经济现代化进展比较顺利。

在上述3个阶段中,经济现代化由快速前进——基本停滞——快速前进,由比较顺利——严重受挫——比较顺利。其所以如此,关键的一条是在第一、第三阶段中,经济市场化程度高(相对第二阶段而言);在第二阶段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很小。这一正一反一正的经验教训,说明脱离了市场化的基础,经济现代化是难以进行的;经济现代化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市场化这个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经济工作的最大教训,就是1978年以前推行工业化、现代化与市场化逆向而行的政策,或者说,脱离市场化基础搞工业化、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经济工作最重要的经验和最主要的理论成果,就是1979年以后推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就是在市场化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现代化以达到实现经济现代化目标,我的这点心得及相关的事实根据,除在上述两个五卷本中有较为详尽的记载与分析外,又在《跟随论与沉淀论的统一》、(注:拙撰:《跟随论与沉淀论的统一》,《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85-1991·后记》,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经济50年发展的路径、阶段与基本经验》(注:《中国经济50年发展的路径、阶段与基本经验》,《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等文中作了概括性的表述。

2.离开市场化搞工业化,导致跛行的现代化

在1957年至1978年期间,中国建立了许多工厂、矿山,修筑了一些铁路等等,工业有长足的进步,这是否可以说明工业化或经济现代化可以不要市场化作基础呢?这里涉及几个问题需要讨论。

第一,经济现代化是国民经济整体的现代化。它包括工业,但不仅是工业。工业的发展有多种道路与后果,一种是工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同步发展,互相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是经济的全面现代化,另一种是在国民经济中,工业部门一军独进,并为此牺牲农业等部门的利益,压低人民的消费水平,以积累发展工业所需要的资金。这样做的结果是,工业在一定时期内有所发展。农业等部门受到损失,农业生产中手工劳动的状态没改变,市场衰落,这种工重农轻商业衰的情况,是一种跛行经济现代化,由此看来,工业的发展不等同于经济现代化。

第二,经济现代化的目的是减轻人民的劳动和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使人民物质生活现代化,得到实惠。这是经济现代化的实质,不可能有人民得不到实惠的经济现代化。或者说,如果人民得不到实惠,那是不应该叫做经济现代化的。邓小平指出:“从1958年到1978年整整20年里,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增加很少,生活水平很低,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中国社会从1958年到1978年20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这种情况不改革行吗?”(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5-116、237页。)

第三,由于农业发展落后,商业衰落,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多少提高,使工业产品缺乏工业领域之外的市场,因而只能在工业内部找出路。这使工业的发展也难以为继。这种发展道路使经济现代化走进死胡同。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以及与中国类似的离开市场化搞工业化的国家,都或先或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离开原有的发展模式,重新培育市场,为工业化、现代化奠定市场化基础的根本原因。

3.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市场化为导向并从流通领域开始

从1978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从体制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79年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言论看,他心目中的改革目标早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现代化以及要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决定,同时作出发展农村农副业生产和提高农产品价格的决定。这是政策方面的。在理论上,强调经济工作要依照经济规律办事,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全面的肯定。在实践中,流通领域中的价值规律首先得到重视。可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流通领域开始的。

1984-1985年,在进入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后,1986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的论断,这个论断使人们从以生产和物品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把眼光转向流通和价值的形成,特别是价值的实现过程,使人们把搞活流通与搞好生产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这种实践和理论,使我受到启发。这是我在1987年提出经济现代化包括商品经济发展和机器工业发展两个层次的一个重要原困。

4.苏联经济现代化的事实与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史的心得

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最初是向苏联学习经验,苏俄(俄罗斯—苏联—俄罗斯)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在处理工业化建设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上,也走过“之”字路。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俄国为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大工业,维持城市人民及军政人员的生活,需要大量的粮食及其他农产品。政府为获得粮食与其他农产品而采取的办法,是向农民征收余粮。这种不通过市场商品货币交换的办法,损害农民的利益,引起农民的不满,导致农业大减产,工业和城市得不到农产品供应。这种做法把工业化建设与市场对立起来,结果是不仅没有达到恢复工业生产的目的,而且陷入了一场长达3年的内战,使苏俄在经济上、政治上面临绝境。不得已,只有放弃这种政策,改为恢复商品交换,把工业的建设放在一个自由发展的市场环境中。这就是新经济政策。这是一次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效果很好。到1925年,工业恢复到1913年(战前)的水平,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可是限于意识形态的束缚,在1926年开始搞工业化时,斯大林实行计划经济政策,虽然不再像1917年底至1921年3月那样不要市场,但严格限制市场的范围与作用。一方面,有商品货币关系,农民、集体农庄能通过市场出售农副产品,买到工业消费品,使城乡矛盾、工农矛盾得以缓和。另一方面,用计划手段配置资源,使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不起调节作用。农民、集体农庄在市场上等价交换的权力受到计划价格的限制,国家通过商品交换,以剪刀差形式从农民身上取得工业化的资金,这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使苏联直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仍未恢复到1913年的水平,由于农业萎缩,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轻工业得不到发展。这样,在工农业两大物质生产部门之间,工业这个腿长,农业这个腿短:在工业内部,在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重工业这个腿长,轻工业这个腿短。苏联经济跛行前进,人民生活改善缓慢。这是斯大林去世后,苏联便开始改革的原因。此时,在理论上,强调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必要性,强调价值规律的作用,强调物质利益原则,强调企业要以利润为指标。在实践上,逐步地放开市场,扩大市场调节作用的范围。至苏联解体的前夕,已经开始了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各国现在都在走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现代化之路。苏联的解体,经济方面的原因,根本的一条就是搞计划经济,使工业化与市场化背向而行。

不仅苏联如此,1917年以来,在欧洲、亚洲和美洲建立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按60-80年代计算是10多个;按90年代计算,是30多个〕,或先或后地先是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后又开始放弃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有趣的是,当苏联在1956年以后开始强调价值规律作用及其相关的物质利益原则、利润指标时,中国指责这些做法是“搞修正主义的”,可是,从1957年到1978年,苏联经济的发展虽不如某些国家快,却比中国好。1979年以后,中国开始强调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相关的物质利益原则、利润指标。此时,又有社会主义国家指责中国的这种做法是“搞修正主义”。可是,从1979年到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比批评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快得多,好得多。

20世纪的社会主义经济史证明,无论用多大的政治力量、思想力量为支撑,走不以市场化为基础的经济现代化道路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能将这条道路坚持走到底。原因在于这条路走不通。此路之所以走不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50年的事实,苏联70多年社会主义经济史的事实,以及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史,都证明了:一,离开了市场化,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畸形的,跛足的。二,离开了市场化,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低下,实现不了迅速改善人民生活这个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根本目标,人民不满意。离开市场化的工业化,不具备经济现代化的本质。由于这两个原因,离开了市场化,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不可能长期坚持下去,必须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市场经济,使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之上。

这个事实从另一方面证明,经济现代化不能不以市场化为基础。这个事实也证明,从1917年开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探索,被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引上了正确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告诉人们,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问题,既不是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也不是优先发展轻纺工业等等,而是首先要从流通入手,从市场的需求中寻找经济的增长点。

可见,把经济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认为经济现代化的内涵就是工业化,是不全面的。

(四)近现代经济史发展的规律

现将上文叙述的事实与学习心得归纳为下列几点。

1.从15世纪末年16世纪初发端的欧洲近现代史,是一部经济现代化史。欧洲的经济现代化的进程是由商业革命到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是从市场化开始的。市场化是工业化的历史前提与基础。500年来,欧洲国家(不含一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苏、东”国家。下同)始终是沿着市场化和工业化互动的道路走过来的。

因为世界现代化发端于欧洲,因而,欧洲国家经济现代化开始之时也就是世界经济现代化开始之时,欧洲国家步入经济现代化的道路也就是世界步入经济现代化之路。

因为这些欧洲国家现代化起步早于其他国家,因而,它们的现代化之路也就是早发型现代化之路。

因为这些欧洲国家现在都是发达国家,因而,它们经济现代化之路也就是发达国家经济现代化之路。

2.从1842年开端的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是从对外贸易、国内商业和金融等流通领域开始的,是从市场化开始的。市场的发育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机器工业的产生准备了条件。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直到1949年,工业的每一步扩大都以市场的扩大为前提条件。市场化与工业化相伴而行,兴衰与共。

因为中国是后发的现代化国家;因为在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中,除日本这个特例外,其他各国几乎都有过与中国相同或类似的经历,现在又几乎都与中国一样,属于发展中的国家。因而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与内涵,在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具有典型性。

3.从1917年开始,世界上出现了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至20世纪90年代,其中的多数国家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现在仍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只有中、朝、越、古四国。这些国家,无论现在实行何种社会制度,在经济史上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们都实行过使工业化、现代化与市场化背道而驰的计划经济体制,效益都不好;现在,都转而实行市场经济,在市场化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没有市场化作基础,工业化和现代化是搞不好的。

由于中国是四个至今仍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中,领土最广、人口最多的一个;由于中国是首先实行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并且取得巨大成功的国家,因而,在社会主义经济史中,中国的经验最具代表性。

以上所述说明,无论是早发型现代化国家或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从现代化来说,大的类型仅此三种分类法),在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在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上,它们的经验是一样的:当工业化与市场化同步前进时,经济现代化成效好;若工业化与市场化逆向而行,经济现代化一定受挫折,并最终要回到以市场化为基础的工业化轨道上来。这就是说,一部近现代世界经济史,证明了经济现代化必须包含工业化与市场化这两个主要层次,二者缺一不可,其中,市场化是前提,是基础。这是500年经济史中的一条规律。

杨家志教授在他的前引文章里认为我的观点(他称之为“流通论”)的提出,“有着非常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第一,“是在总结中国自1978年开始的……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成果基础之上提出的”。第二,“是在总结自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到如今,80多年间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经验基础之上提出的”。第三,“是在总结从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到如今的500年间,人类现代文明取代传统文明的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他对此都作了论证。其中有些分析,高于我的认识水平,使我深受启发,需要补充的是,我的认识的重要来源和事实依据之一,是对1842年至1949年中国经济现代化起步与发展的分析。

三、实践检验与学者论证

(一)中国从市场导向改革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实践

到我提出“经济现代化包括两个层次、市场化是基础与前提”论点的1987年为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最新成就是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987年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场调节范围扩大,作用增强,但是,直到1991年,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国务院的政策文件中,强调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在总体上自觉实行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决不可能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全部变为市场经济”,“如果一味削弱乃至全盘否定计划经济,企图完全实行市场经济,必然导致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的混乱。”所以既不提改革是以市场为导向,更不提市场化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前提与基础。在1989-1991年,有的报刊发表文章,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观点,作为经济学领域中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表现予以批判。

1992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同年,中共“十四大”决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全面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的任务。其中,与经济有关的内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他在论证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时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注: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人民日报》1997年9月13日。)。在这里,江泽民同志提出了“经济市场化”的概念,强调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论证了中国现代化的内涵,在经济领域方面,主要是工业化和市场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民生活的改善与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如前文所述,我在《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一书中指出,1842年到1949年中国经济的变化,是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由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由古代经济向近代经济演变的过程,即经济现代化过程。新中国经济史表明,这个过程并未在1949年结束,它在1949年以后仍在继续。并且是中国当前阶段和今后一个很长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关于现代化内涵的阐述,使我感到经济现代化内涵包括两个主要层次的观点受到了实践的检验。这使我受到鼓舞。

(二)学者们的论证

1987年以后,中国经济史学界从现代化理论视角论证经济现代化包含市场化的,我所看到的有沈祖炜研究员的《传统因素和经济现代化》一文。他写道:“西化、资本主义化或工业化都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诸如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市场的发育,经营方式的改善等,不一定是移植西方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结果,可是都属于近代化的范畴”(注:《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3期。)。

1992年,中国确定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时起,从市场经济角度考察中国与世界经济现代化进程的论著增多了。其中,论证最为有力的,是吴承明研究员和刘佛丁、王玉茹教授。

对经济现代化内涵的解释,吴承明研究员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他原来认为:“从历史上看,(近代化)大体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以及新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确立等几个方面”。(注: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这是他1988年的观点。6年以后,即1994年,在《洋务运动与国内市场》一文中,他写道:“二次大战后,西方史学界对经济近代化的看法有所改变:过去十分强调工业革命,现则认为欧洲经济的变革始于16世纪的重商主义,200年后的工业革命不过是市场需求的扩大和它所引起的政治经济变动的结果。”这种理论“作为历史观,即作为思考问题的方法论,也适用于中国的近代化研究,尤其是在洋务运动时期”。(注: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7、279页。)在1997年发表的《传统经济·市场经济·现代化》一文中,他介绍了西方一些学者关于16-18世纪西欧经济变迁的论述,实即他们关于欧洲早期现代化的理论。在此基础上,他对经济领域现代化的内涵作了概括,认为“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实即经济现代化或近代化的过程”。他把“过渡到市场经济作为经济现代化的标志”(注: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1998年,他又在《现代化与中国十六、十七世纪的现代化因素》一文中,进一步探讨了现代化内涵和人们对它认识的变化过程。他写道:“研究西欧的现代化虽常是从文艺复兴讲起,但经济上的变动,或现代化因素的出现,实始于16、17世纪的重商主义时代,这几乎成为史学界共识”。他在引述马克思、恩格斯、希克斯和诺思的论述后,得出如下结论:“以上各家理论显示:西欧早期的现代化始于16世纪市场和商业的发展,经过政治和制度变革,导致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注: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1998年年底,他在一次访谈中说:“我最早是搞工业化研究的。工业化实质也是现代化,但不等同于现代化,它是1860年以后开始的。……西方现代化是从市场化开始的,商业革命引起工业革命。这实际上是马克思的理论,西方理论家也是这样说的,这几乎成为定论”。“我一直都是在研究现代化问题。我现在是采用希克斯的学说,‘现代化就是市场经济化’”(注:《市场史、现代化和经济运行》,《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1期。)。

在1996年和1997年,刘佛丁教授、王玉茹教授著《中国近代的市场发育与经济增长》和刘佛丁、王玉茹、于建玮著《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先后出版。在前一本书中,作者开宗明义写道:“通过对世界各族经济发展历史的考察可以看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由传统社会过渡为近代社会的主要标志是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亦或由依靠习惯或指令分配资源的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化过程的完成。”“商品形态的普遍化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是近代经济的主要特征”。“可以说,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不只是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化的历史上,而且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都是最重要的事件。”“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近代生产方式的转变,无论是历史和逻辑的起点,都应当从商品生产开始,它是区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近代生产)和诸种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统生产)的最本质的特征和分水岭。”“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过去强调生产力的变化,亦产业革命的作用,但产业革命是在18世纪后半期才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三个世纪西方经济已经向近代社会转变,其标志主要是近代市场制度的建立,即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序论》第1-3页。)。在后一本书中,作者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更加明确,并结合中国近代的实际作了论述:“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了其经济近代化的进程。由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化,在生产力的因素之外,最根本的特征是自然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注: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6、230页。)。

吴承明、刘佛丁与王玉茹论证之精辟,是我的能力所不能企及的。故援引他们的论证作为自己论点能够成立的新的依据,并从中受到鼓舞。

关于经济现代化的内涵包括工业化,学者们并无不同的认识,似乎无须再说什么。吴承明研究员说他现在认为“现代化就是市场经济化”。我的理解是,这并不是说他认为经济现代化不包括工业化,因为,在此之前,他已说过“经济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在此之后他又说:“工业化实质也是现代化”。他是在“经济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工业化实质也是现代化”的基础上,补充“经济现代化就是市场化”。这是对“经济现代化”内涵认识的深化:它既包括工业化这个层次,也包括市场化这个层次,对于经济现代化的内涵,仅说是工业化,是不全面的;仅说是市场化,也是不全面的。

四、经济现代化两个层次的关系

对于那些认为经济现代化的内涵只是一个层次(或工业化,或市场化,或资本主义化)的学者来说,他们没有必要去探索经济现代化内部各层次的关系。笔者认为经济现代化包含多个层次,这就有一个探索经济现代化内部多层次之间关系的问题。研究这个问题的实践意义大于理论意义。

根据世界各类国家经济现代化进程的事实,市场化和工业化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

1.市场化是工业化的前提 正因为如此,经济现代化从市场化开始,从流通领域开始,其进程是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从市场化到工业化。市场化为工业化准备条件。市场化,亦即市场经济形成与发展过程,是经济现代化的第一个阶段。没有市场化阶段,便不可能出现工业化阶段。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市场化无完结之日,但有起始之时,在欧洲,市场经济形成的起点,在地理大发现后世界市场开拓之时。市场经济萌芽与资本主义萌芽同时出现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中国,市场经济形成的起点是19世纪中叶,市场经济萌芽亦即经济现代化萌芽的时间,或说明代中叶(注:前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吴承明文。),或谓宋代,还有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市场经济诸说(注:参见尹进:《中国历史上的市场经济问题》,《经济评论》1994年第1期。参见尹进:《再论中国历史上的市场经济》,中国前近代史学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07页。)。我以为是在唐代中叶均田制瓦解,商品经济起步之时(其绝对年代,可以以两税法实行之日为标志)。看来,有关经济现代化内涵的理论,必将影响对传统经济走向与许多经济现象历史意义的讨论。我在1994年撰文呼吁重视对中国市场经济史的研究(注:拙撰:《重视对中国市场经济史的研究》,《经济评论》1994年第5期。),目的之一也在这里。

2.市场化是工业化的基础 正因为如此,当工业化以市场化为基础时,市场越扩大,工业的规模越大。市场扩展越快,工业发展越快。当工业化与市场化背离时,市场缩小,工业发展投入产出比低,效益低下,工业结构畸形,进程受挫。一些国家一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推进工业化,然后都改为依靠市场化推进工业化的事实说明,工业化必须以市场化为基础是一条经济规律。违背了这条规律就要吃亏,经济现代化就要走大弯路,并终究要回到遵循这条规律的道路上来。市场化决定工业化。需求决定生产。这是现代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不同之处。传统经济的主导方面是生产决定需求,是生产导向。现代经济则相反,是需求导向,从需求中寻找经济增长点。要使经济增长快,在工作上必须从扩大市场入手。市场,包括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外贸与内需,都通过扩大市场发生作用。

3.市场化与工业化互相促进 马克思在叙述从传统经济到现代经济的历史进程时,在上引关于商业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之后,他写道:“如果说在16世纪,部分地说直到17世纪,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世界市场的形成,对旧生产方式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勃兴,产生过非常重大的影响,那末,相反地,这种情况是在已经形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的,世界市场本身形成这个生产方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个生产方式所固有的以越来越大的规模进行生产的必要性,促使世界市场不断扩大,所以,在这里不是商业使工业发生革命,而是工业不断使商业发生革命,”(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72页。)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工业”是工场手工业,不属于工业化的范畴。他所揭示的工业与商业,生产与流通互动的关系,是16世纪以后的普遍现象。在现代经济中,市场化与工业化为经济现代化的两个车轮,互相促进以推动经济现代化滚滚向前。200多年来欧洲的经济是这样。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也是这样。国内城乡商品销售量与出口商品量增加,拉动工业产值的增加。新的工业产品(包括新质量的产品),诸如电视机、电脑、DVD的出现,使市场迅速扩大,从扩大市场中找出工业发展的出路和发展新产品以扩大市场,已是当代经济工作者与企业家的一般常识。

四、经济现代化的标志

把经济现代化的内涵局限于工业化,其必然的结果是把工业化作为经济现代化的唯一标志。具体地说,就是以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或国内总产值中占的比重作为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唯一指标。这导致实践上一味追求工业一个部门产值的增加和比重的增加,为此不惜提高工业品价格,压低农产品价格以达到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的扩大,为此不惜以农业、商业、金融等部门的停滞甚至衰落为代价提高工业的产值和比重。在苏联等国的经济史中,这类事实屡见不鲜。

在经济现代化的两个层次中,市场化的内涵比工业化的内涵更广泛,更丰富。市场化或市场经济覆盖一国经济的各个部门,所有方面,并把它们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因而,市场化涉及国民经济的整体,而不是局限于工业一个部门或工业、农业等少数几个部门,这是第一。第二,如前面所揭示的,市场化或市场经济代表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增长的动力,这是工业化内涵所没有的。

根据经济现代化内涵包含多个层次的理论和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事实,经济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或特征是:

1.市场主体(政府、企业、居民个人)独立与自主的程度。诸如佃农从劳役地租或分成租制下按地主意旨生产,转变为在定额租制下按自己意旨生产,国有企业按政府指令生产转变为按市场需求自主生产,等等。

2.生产的专业化与社会分工扩大。各个生产领域产品商品率的增长。国内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额在GDP或GNP中所占比重的提高。

3.市场组织水平和市场体系完善化和有序化程度。广泛的商品流通和服务设施的增加,批发业,百货公司,银行股份公司,跨国公司,证券交易所,计量贵金属货币和信用货币,铁路、公路、航空、电讯、信息业、商会的发展。

4.城市化程度。城镇与城市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增加。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提高(处于主导的或领导的地位)。城市辐射作用和工业产品向农村渗透程度的大小。

5.市场机制的发育程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基础性作用。国民经济和企业具有竞争的环境、持久的创造性、技术及组织管理方面创新能力,投入产出比扩大,效益提高。

6.机械化、电子化、自动化、信息化和使用非生命能源程度,工业与农业等部门的经营效率同时增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增长率依次递增,它们的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依次递减。

7.劳动者的素质、人身自由、受教育和对经济事务的广泛参与的情况。人口的流动。知识与才能的专门化。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和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高。

8.GDP、人均GDP、人均收入与人均资本的持续增加,财富分配趋向更为合理。资本密集活动超过劳动密集活动;主要通过企业组织资金积累,人民物质生活,包括吃、穿、住、行、用、娱乐的科学化与现代化。

与这些方面相应的,是社会群体、阶级结构、社会组织、法律制度、政治制度与价值观念的变化。

标签:;  ;  ;  ;  ;  ;  ;  ;  ;  ;  ;  ;  ;  ;  

市场化与工业化:经济现代化的两个主要层次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