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情境中成长论文_张嫦嫦

让孩子在情境中成长论文_张嫦嫦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大溪中心小学 322200 

一、课例研究的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父母更倾向于溺爱,他们总想帮孩子把一切都办好,孩子小的时候,总觉得孩子小,不舍得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大了,又觉得孩子功课任务重,学习压力大,没时间培养孩子的劳动与动手能力,这无疑让孩子的劳动与动手能力越来越差。

《劳动与技术》是一门接近生活、应用广泛、充满情趣、内容丰富多彩的课。《缝纽扣》是《劳动与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五课内容。这一节是手缝最基本的技能,包括:穿针、引线、打结,在学习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学习钉双眼扣、四眼扣等各种规格的纽扣。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活动中,获得对材料的认识,对手缝工具使用和手缝基本技能的体验,感受劳动与技术创造活动的喜悦,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劳技教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现今笔者以此课为例,采用互动合作的教学形式,结合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将本课的重点直观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流程有五部分,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教师示范,小组合作完成,全班展示交流等形式来进行课例研究。

二、课堂写真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今天,不仅张老师来到了你们的课堂当中,老师啊,还带来了一个大家都认识的老朋友。

2.在302博物馆里,正在举办一个手工艺作品展,大头儿子非常想让妈妈带他去看。可是,围裙妈妈给他出了个难题,一定要让他连闯四关,才肯带他去看。我们能帮大头儿子闯关吗?

3.第一关:猜谜语:“长得真奇怪,竟有四个眼,还能别衣服,真是太奇特,白天如胶似漆,夜晚各分东西。”谁能来帮帮大头儿子?(纽扣)

4.人类使用纽扣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纽扣不仅材质多,而且造型各异,在服装设计界,被誉为“服装的眼睛”。可见纽扣的作用之大呀!

(二)认识不同的纽扣

1.第二关:大家来找茬。大头儿子的一双眼睛都看花了,都说集体的力量最大,我们96只眼睛一起来帮他找找吧?哪双明亮的眼睛找到了不同之处?

2.学生找不同,教师总结课件出示纽扣的种类(从扣眼分:单眼扣·双眼扣、四眼扣;从形状分:方形扣·圆形扣等;从质地分:有机玻璃扣、金属扣、电镀塑料扣等)

(三)了解材料工具

1.第三关:找宝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告诉你们个小秘密吧,围裙妈妈早就把百宝箱给张老师了,我偷偷地把百宝箱里的信封拿出来,放在你们的桌子上了,让我们告诉大头儿子信封里有什么吧?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针、线、布、纽扣)

(四)了解缝纽扣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1.第四关:缝纽扣。老师示范缝纽扣的过程,缝完以后,请几个小朋友告诉大头儿子缝纽扣的步骤!

2.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穿针、打结、缝纽扣,打结)

3.老师是从哪面开始缝的?

4.那缝的时候老师来回穿了几次?

5.为什么要来回那么多次呢?

6.打结时,要注意什么呢?

7.我们还要注意缝时要对准扣孔,注意自己的安全,线往上拉,避免针头伤人。

8.接下来的时间,老师把时间交给你,拿起材料,照大屏幕上的步骤自己缝一个。看看谁缝的又快又好。

9.展示作品,学生评价。

10.学习“二”字形针法、“口”字形针法。

(五)拓展:缝制四眼扣的纽扣

1. 缝制四眼扣的纽扣。

2.展示自己的作品

三、启发与反思。

(一)运用情境教学,提高动手兴趣

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动手,学会创新,养成良好劳动、学习、生活习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由简单的言传身教,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在一种生动活泼、充满愉悦的氛围里自主学习。

针对三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教者认真钻研教材,为学生创设了一堂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情景环节课堂。在课堂一开始,教者就设计了一个围裙妈妈带大头儿子参观302博物馆工艺作品展示的情境,并安排了帮助大头儿子闯关的游戏。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和发展的,学生兴致高昂。良好的情境产生良好的情绪,情绪表达出主体的状态和客体的态度。有效的完成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二)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一。它是在班级授课的基础上,把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按均衡编组的原则,分为若干学生组成的多个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时,有计划地向这些小组提出一定的学习任务,旨在调动学生群体的学习。在设计教学初期,让孩子自己动手缝纽扣,很多孩子都不能完成任务。在第二次教学设计时,通过让孩子小组合作,在同组小伙伴的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任务。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不仅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旨在让全体学生都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过程中,在教师精讲的基础上,使学生得以充分地合作,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从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课例研究,提高教师业务

通过课例研究这种形式,立足于分析解决教师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研究过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合于一体,基本模式以教育教学实践—观摩—反思—研讨改进—再实践不断循环的过程作为主要研究方式,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论文作者:张嫦嫦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5月总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  ;  ;  ;  ;  ;  ;  ;  

让孩子在情境中成长论文_张嫦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