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诱因与机制_企业经济论文

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诱因与机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诱因论文,生产者论文,机理论文,服务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049(2011)01-0021-07

经济理论时常将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与“非工业化”、“服务社会”和“后工业时代”等相关概念联系起来,认为生产者服务业产生于制造业并反作用于制造业,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发展的紧密关系。本文首先对生产者服务业进行了明确界定,并确定了其包括的行业范围;然后深入探讨了生产者服务业产生与发展的诱因;最后从分工理论、模块化理论、价值链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等多个理论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理清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内在机理。

一、生产者服务业的界定与范围

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及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无一不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生产者服务业正逐渐成为发达国家不断扩张的服务业中的一支蓬勃兴起的新生力量,这一力量发展如今已经成为服务业的中坚,而且也是整体经济中最为活跃、创新能量最为强劲的一个组成部分[1]。与此同时,服务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地位的重要性,特别是对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话题,因为服务业正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部分、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推动力,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增加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途径,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理清并明确界定生产者服务业内涵与外延就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成果文献,可将生产者服务业界定为:生产者服务业作为一种中间投入行业,是以产业供应链服务为特征的产业,其通过市场化模式向生产者而不是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和劳务,即该服务是用于中间投入而非属于最终产出,为其他产品或服务生产的投入发挥着中间功能的服务,是生产者用来生产其他产品或服务以及实现财富形成过程中的中介,是为了满足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生产活动的功能强化与职能外在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目的在于降低制造企业的组织成本和生产成本、拓展功能和提高效益的服务企业集合体。而对于其外延,则可以将生产者服务业大致可以划分为资源分配和流通相关的活动(如金融业、猎头、培训等)、产品和流程的设计及与创新相关的活动(如研发、设计、工程等)、与生产组织和管理本身相关的活动(如信息咨询、信息处理、财务、法律服务等)、与生产本身相关的活动(如质量控制、维持运转、后勤等)和与产品的推广以及配销相关的活动(如运输、市场营销、广告等)[2]。然而,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可知,生产者服务业可以细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①。而笔者在综合考虑生产者服务业的界定、特性、功用以及前人对其研究与论述的基础上,认为生产者服务业的范围应该主要包括如下行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仓储业、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以及为工业制造业服务的相关产业。

二、生产者服务业产生与发展的诱因

在人类的历史上,服务活动早已存在,然而服务业作为一个完整概念被提出并作系统的理论研究,以及服务业作为一个产业在整体上的迅速发展,则是20世纪才发生的事情。因为伴随着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地位迅速上升,服务业产值和就业人数及其占比不断增加,从而逐步引起经济学家们关注和研究,而作为服务业一部分的生产者服务业更是在较晚的时候被重视起来。其中,对于生产者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学者们基本上形成一个普遍共识,即生产者服务业脱离于制造业,是制造业服务外包的产物。但是这样的共识仅仅属于对生产者服务业产生与发展的浅层次分析,没有探究到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为此,本文将进一步深入探讨生产者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并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分工细化和工业发展

毫无疑问,生产者服务业作为一个独立产业的确是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它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可以通过增进劳动者熟练程度和节约工种交替的时间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最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3]。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容量不断扩大、社会专业化和协作化的程度越高,与此相应的专业服务企业的出现与发展也越快,这使得制造业企业逐渐将价值链的某些环节从自身的核心业务中剥离出去,外包给那些更加擅长于从事这种业务的企业,这就直接导致生产者服务业的产生。与此同时,随着生产力提高、生产分工细化与专业化,以及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促进了生产过程中的自我服务转化为更具竞争优势的社会服务。譬如,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运输、电信、商业、金融保险、公共事业具有很强的外部经济性,这类服务业的效率提高能够通过降低交易费用达到降低分工成本的目的,而分工成本的降低又进一步推动分工深化,进而推动工业增长。实际上,生产者服务业最深刻的根源在于实物生产过程中辅助劳动的独立化和社会化,也就是生产劳动社会分工的发展[4]。

与此同时,生产者服务也可以被理解为“产业服务化”[5][6],是指工业制造品的生产将会融入越来越多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生产软化,具体表现出企业内部的服务生产部门从企业分离和独立而去的一种趋势,这种分离和独立的目的是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经营的专业化程度,是扩大服务供给的重要源泉。其中,工业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服务主要体现为中间性服务和互补性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作为工业企业的中间投入;(2)作为商品交换过程的一部分的流通和金融服务;(3)与新生产结构相适应的人力资本的形成所需要的服务;(4)对整个生产体系进行空间上协调和规制所需要的服务[7][8][9]。因此,工业制造业的发展为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基础并起着先决性的作用。只有工业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才会对专业化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为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工业制造业的规模大小也对生产者服务业起着重大的影响,因为制造业的规模越大越有利于企业专业于核心业务或高附加值业务,实行业务外包,推进生产者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二)对知识需求的增长

经济学中“供求理论”告诉我们,社会对服务产品的需求推动着服务供给的发展,服务供给对服务需求也产生反作用,在供求的相互作用循环往复中,服务业得以全面扩张且比重日趋增大,其自身作为一种产业也在不断升级,直至在国民经济中成为主导产业,实现经济的服务化[10]。由此可见,制造业对生产者服务业的需求对于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来说起着决定性作用,即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与状况直接影响着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状况。然而,制造业对生产者服务业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对知识的需求。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与技术相关的基础服务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而且需求也不断增加,这表明科学技术知识正逐渐成为生产与服务的重要资源,企业开始重视这种无形资产的中间投入,并借以促进产品的创新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保罗·罗默(1983)就曾提出“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和人力资本将成为生产要素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此为标志的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形态[11]。同样,刘志彪等(2001)也曾指出,随着经济的服务化,经济增长日益依赖知识,产业结构的变迁也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即知识经济形态下的产业结构特征[12]。

与此同时,在生产者服务业中,大部分都是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它们的产出体现有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服务。正如格鲁伯和沃克曾指出“生产者服务部门乃是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产品生产部门的飞轮”[13]。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者服务业是作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最有效、最直接载体,为劳动与物质资本带来更高生产率,并改进了产品与其它服务的质量,有效地提高了制造业的竞争力。为此,企业纷纷增加了对知识资源的需求,有效地促成了相关生产者服务业的产生与快速发展,譬如,企业对于基础服务的需求导致诸如专利代办、设计勘探、技术鉴定服务等新兴的生产者服务业的出现与发展。不难发现,对知识需求的不断增长是生产者服务业的重要因素。

(三)技术革新

新兴科技的开发必然衍生出一些新兴产业,同样,服务行业也遵循着这一规律。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的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不断出现,高新技术的加速发展,一方面使得新的生产者服务业不断涌现,另一方面还使高新技术向传统服务业产业不断渗透,大幅度拓宽了传统服务业的服务种类和服务途径。随着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日益加大,生产者服务业中出现了一类新兴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服务企业。譬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数据处理、科技中介等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以高新技术为载体,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也为生产者服务业提供了新的服务途径和互动方式,例如电话会议、互联网等都可以降低服务业与顾客之间的沟通成本。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由于采用了先进技术手段,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批基于新技术、新管理方式、新经营模式而形成的新兴服务行业崭露头角,如以商务服务、健康、教育、法律、咨询等为主的知识服务业、专业服务业开始出现,并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已成为生产者服务业乃至整个服务业成长的主导因素。

(四)良好的市场化环境

从国际环境来看,一个国际服务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发育状况。市场化发育程度越高,服务业数量扩张以及质量提高越快,这主要在于市场经济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必然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市场的发育程度是以市场载体的建设为标志,而市场载体的健全和完善本身就是服务业的发展[6]。首先,市场经济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大批从事服务业的独立劳动者和服务产品的生产区域,而且以完善的市场体系为载体的生产力组织形式将不断产生新的服务行业;其次,由于市场发育程度以市场体系的建设为标志,即市场发育过程就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过程,那么随着市场的发育和市场体系的完善,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也开始有了市场价格,且比重不断上升,这标志着现代服务业的领域不断拓宽,即诸如金融保险业、信息咨询业、新型物流业等生产者服务业迅猛发展。当然,伴随着各种新兴市场的出现,也带来了大量新兴服务业的兴起。

三、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内在机理

综观生产者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可知,生产者服务业是从原先垂直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中分离出来的,是制造业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产物。生产者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得益于制造业试图通过生产分工的外部化和产业化的手段来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这一目的的进程。虽然不少学者提出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总体上表现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联动性关系,并数理统计、投入产出表、计量检验等方法验证了这一论断。但对于如何实现地区产业分工和协作发展、形成互补发展模式,理顺弄清生产者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内在的互动发展机理就显得非常有重要。

(一)分工理论视角

从专业化分工角度来探讨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互动发展的内在机理,是目前文献最为常见的思路。其观点主要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分工与专业化将逐渐深化;而在这一趋势下,经济效率越来越取决于在不同生产活动之间建立起来的互相联系,而不仅仅取决于生产活动本身的生产率状况。Riddle(1986)[8]也认为,“服务业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Process industries),……服务业是经济的黏合剂(Gule),是便于一切经济交易的产业,是刺激商品生产的推动力。”他还利用交互经济模型(见图1),形象地展示服务流在采掘业和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14]

随着企业面临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以及竞争强度越来越高,追求专业化而不是范围经济,便成为企业普遍追求的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制造业纷纷通过服务外包形式将原先作为企业内部的研发、设计、会计、营销、咨询等服务职能部门逐步分离出来,由独立的市场主体运作。足以可见,独立化形式的生产者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是专业化分工逐步细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现阶段,经济发展对服务的需求不是在商品体系外部展开,而是由技术进步、分工深化和管理方式变革所引起的对服务的中间需求的扩展所带动,即服务活动是生产过程一部分,而并非独立的、与物质产品无关的经济活动。当然,这种需求所带动的服务业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组织结构的变革和分工的深化,促使一些服务环节的从制造业内部分离出来。与此同时,生产者服务这种由“内在化”向“外在化”的演进趋势,使得生产者服务的经营变得更加专业,创新的频率不断提高,规模经济也得到了凸现,这样的服务外包形式能够提高生产者服务业的效率、降低交易费用以进一步推动分工深化和制造业的增长。由此可见,服务特别是生产者服务的效率在于其作为中间投入所发挥的微观积极作用和宏观经济影响,它有助于促进产业集聚、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因此,服务业与工业制造业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存在着高度相关和补充的紧密关系,表现出一种不断加强的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

图1 Riddle的交互经济模型和服务在其中的作用

(二)模块化理论视角

“模块化”这一概念最早由西蒙在1962年提出来的,其认为模块具备着“可分解性”,并阐明了模块化对于管理复杂系统的重要性[15]。但由于那时产业是以大规模定制的“福特制”(Fordism)为基本的组织形态,所以模块化只能作为一种工业设计的方法。而直到青木昌彦(2003)才算真正系统地、清晰的阐述了模块化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精髓,并指出21世纪将是模块化时代,模块化生产方式将是主导的生产方式[16]。因为处于信息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柔性化生产、虚拟组织等后福特制生产组织形式开始出现,众多企业纷纷改变原先独立进行研发、生产、流通、销售的生产方式,建立关系复杂而又紧密分工网络,形成竞争和合作并存的产业价值链,即通过模块化分工来实现共赢[17]。模块化理论所阐述的本质是,企业主要通过剥离、替代、添加、除去、转换等手段来改变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分享外部经济的时候寻找自己的最佳定位,进而使得自身在整个价值体系中占取主导地位(图2)[16]。这就意味着企业应该不仅要遵循斯密定理采纳专业化分工,而且还要按照科斯定理进行一体化分工,即积极通过柔性化契约网络来整合世界资源,取长补短,真正做到核心业务“归核化”和非核心业务“外部供应箱式化”,以赢取更大的盈利空间和更多的利润额。而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其实指的就是,制造业为了专注于内部优势生产环节而不断将相关服务业外包,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实现经济利润的最大化。为此,模块化理论恰好能够清楚地解释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互动机理。

图2 模块化生产方式

(三)价值链理论视角

价值链理论把企业的所有活动都视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将其比喻为是一个彼此相连、环环紧扣的链条。而著名管理学家麦克尔·波特对价值链下的定义是,在一个特定行业中开展竞争的所有活动都可以用图3来加以归类,这也就是价值链(Value chain)在其所有活动都构成购买者价格的一部分[18];并从价值链的构成分析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他认为价值链可以分为两部分:下部为企业的基本活动及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包括设计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储运和售后服务等项环节;上部为企业的辅助活动,即企业的辅助性增值活动,包括企业的研发、设计、采购和人事管理等,这些活动为基本活动提供投入物和基础设施,使得基本活动顺利进行。但需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价值链的运动过程中,并非这个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创造同等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价值链上的某些特定活动,企业价值链之间的差异,奠定了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也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而从以上价值链的构成来看,其中许多环节很明显都是生产者服务提供的,创造并保持上部和下部的优势对构筑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并正成为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的环节。

图3 企业价值构成图

在亚洲,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紧密关系描述的最形象的是台湾宏基电脑创办人施振荣先生所提出的“微笑曲线”论,其能够更为直观地展示生产者服务业对打造制造业竞争优势的贡献。“微笑曲线”最初是用来描述1960年代生产个人计算机的各个工序的附加值特征。因其表示制造工序流程中的附加价值的曲线,就好像微笑的嘴型,所以被称为“微笑曲线”,后来被引申用来指制造业价值链上的价值分布(见图4)。它表明在产品的附加价值链中,由研究开发、设计到组装加工制造,以至销售、物流等各项活动,其附加价值曲线形成了两头高中间低的“微笑曲线”,左边是上游的研发、设计、材料等,基本上属于高科技产业;右边是下游的销售、品牌、物流、金融等,基本上属于高附加值的服务业;这两边都属于高附加值和高利润的生产者服务业;中间底部则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加工、制造业务,附加值较低。因此,成功的企业总是尽力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以提高附加价值和盈利率。然而,随着对生产提供服务的增加,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边界变得模糊起来,出现了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增长的趋势[19]。

图4 微笑曲线

(四)产业集群理论视角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指那些相似的、相关的或互补的企业集聚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这些企业拥有高效的交易、沟通和对话的渠道,共享区域特有的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和服务,而且他们面临相同的机遇和威胁(Rosenfeld,1997)[20]。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其成员企业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联企业以及基础设施供应商等。由此可见,产业集群包括两大类企业:生产者服务型企业和制造企业。其中,制造业企业为了降低经营成本把生产服务外包给那些专门从事该服务生产的专业性服务供应商,这就产生了专业化服务的规模经济效应;而且在集群企业中,多家企业的共同需求减少了垄断需求时可能给专业化服务供应商带来的讨价还价中“敲竹杠”(Hold-up)的威胁,促进了生产者服务企业的专业化资产的投资和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在现实生产经营活动中,生产者服务业企业存在着服务半径的问题,即生产者服务业所提供的服务产品辐射半径是一定的,那么众多相似或相近企业的集聚有助于产生和发展专业化的生产者服务业企业。

与此同时,产业集群中所存在的生产者服务业,有利于制造业企业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并利用地理接近而节省相互间物质和信息流的运输移动费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生产者服务业能够吸引优质资本加入产业集群,起到中间搭桥作用,能够促进新技术扩散,推动创新;生产者服务业克服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起到外部修正作用,有利于逐渐形成根植于产业集群内的创新文化,并有利于制造业获得创新的内在动力,进而加快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速度;最后,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还可形成专业化市场,对创新成果进行交易,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经济资源的积极性,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譬如,物流、金融、培训等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紧密结合,构成了产业集群的服务支撑体系,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并将在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结语

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生产者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专业性的社会服务业,为制造业提供更专业的知识性服务,促进制造业的不断升级,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同时制造业日益增加地对知识的中间需求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两者是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不断加强的唇齿相依的双向互动关系:两者共存共进,制造业拉动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生产者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升级。综上所述,生产者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得益于制造业的发展,但又反作用于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分工日益深化和对技术和知识创新要求日趋增强的今天,生产者服务业正好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之所在。由此可见,生产者服务业在两者互动发展机制中占据相对更加重要的地位,这也就是其被称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粘合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的原因。

为此,无论是要实现制造业的全面升级,还是生产者服务业的大发展,需要建立起健全中介体系,由此推动相关企业间合作,实现社会化服务与制造环节的“无缝式对接”。当然,若要实现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良性互动发展的话,更是需要建立起两者紧密接触和两性互动的机制和环境。那么,制造业企业就应该强化企业内部资源、业务整合的自主性,实行“主辅分离”,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对于服务业来说,应该要围绕外资制造业,有针对性地进入关联性明显、互动性强的生产者服务业,变单纯的制造业集聚为集成制造与服务功能的产业链集聚。当然,政府部门也应该高度重视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紧密关系,积极制定各项政策制度为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收稿日期:2010-12-08

注释:

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

标签:;  ;  ;  ;  ;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诱因与机制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