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谐税收环境对策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税收论文,对策论文,和谐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立和谐税收环境是税务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更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的重要举措。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就如何建立和完善和谐税收环境谈以下对策。
一、以公正执法为基础,提高纳税遵从度
纳税遵从既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也是一个心理学问题。纳税人的公平感影响其纳税遵从度,而不同的制度设计又制约和影响着纳税人的公平感。为提高整个社会对税制和税收管理的认同感,可根据公平理论所揭示出来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意义,积极营造公正的税收环境,正向引导社会纳税遵从行为,提升整个社会的纳税遵从度。
1、树立“民主法治”的执法理念。在税收活动中的表现形式就是推行政务公开,接受民主监督,建立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倡导民主公开的工作作风。切实为纳税人排忧解难、化解矛盾,促进征纳和谐。
2、树立“公平正义”的执法理念。严格贯彻落实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依法征收,坚决不收人情税、关系税、过头税。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利。
3、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传统的税收执法理念,往往把纳税人视为被监管的对象,忽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要求税务人员必须更新执法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的意识,在执法活动中既要严格、规范,又要体现文明、高效。切实维护和保障纳税人的咨询权、申辩权、复议权和诉讼权等合法权益。税务机关在履行税收职能时,要准确把握纳税人对税收工作的需求,把法律的强制要求和对纳税人的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改进税收服务工作。
4、树立“诚实守信”的执法理念。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作为税收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监督管理者,作为税收诚信环境最重要的建设和保障力量,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行为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和重要的引导作用,假若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出现“寅吃卯粮”收过头税、放松管理有税不收、滥用税收政策、以税谋私等失信行为,就会弱化纳税人对依法诚信纳税的遵从度。此外,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作为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这一角色,其诚信度还将直接影响公民和纳税人对政府诚信的判断,从而对社会诚信的建立产生影响。因此,树立“诚实守信”的执法理念,税务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深刻认识诚信对社会、对纳税人、对自己的重要意义,做到依法诚信征税。税务机关应不断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提高征税行为的透明度,严惩少数税务人员利用税收执法权为自己牟取私利的不诚信行为,坚决杜绝人情税、关系税的现象。大力宣传表彰守法纪、讲诚信、说真话、干实事的典型,引领广大税务人员自觉做诚信社会和诚信税收建设的示范者。
二、以优化服务为导向,增强征纳感情
税务机关作为税收行政执法机关,优化税收服务主要应是严格依法治税,严格税收征管,简化办税规程,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并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税收征管手段,不断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1、明确依法治税与税收服务的关系。依法治税和税收服务是税收管理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在税收管理中不能偏废任何一方。只有牢固树立税收服从服务于经济的观念,按照新《征收征管法》的要求,把税收服务作为税收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落实好,才能实现税收管理理念由“监督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转变,构筑一个统一规范的税收服务体系,大幅度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税收工作需要。
2、将税收服务理念贯穿于税收征管全过程。获得态度良好、及时满意的服务是纳税人的权利。纳税人只有得到了良好的服务,才能更加理解税收工作、支持税收工作,不断提高纳税遵从度。因此,税务部门在税收征管过程中,需要强调税务干部的税收服务理念,将税收服务意识贯穿于税收征管工作的各个环节。在纳税申报方式的选择上,从便利纳税人的角度,推行税银、税邮一体化或多设纳税申报点等方式,便利纳税人采取上门申报、邮寄、数据电文等多种方式申报纳税,并以此为切入点,不断改善税收服务,使税收服务成为一种公共性的社会服务。
3、建立“用制度管人,靠程序管事”的纳税服务责任制。在税务行政执法责任制和税务行政管理责任制之外建立税收服务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制,建立定期公告制度、咨询服务制度、首问负责制度、局长接待日制度、值班制度等,对税收服务情况进行全面规范,开展绩效评估,加强服务考核,完善服务监督,以监督促服务,积极探索纳税服务责任制考核新思路,有计划、有重点地确定年度考核内容,确保税收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4、加快税收信息标准化建设,提高税收服务现代化的水平。税收信息标准化建设,是实现税收征管现代化的支撑,也是优化税收服务、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只有加快税收信息标准化建设,将税收管理和服务通过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税务部门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和工作流程的再造,才能全方位地为纳税人提供规范、透明、优质、高效的税收服务。
三、以良性互动为手段,化解征纳矛盾
在利益分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处理纳税人的利益表达,将是对税务机关的一个挑战。而形成群众利益的制度化表达渠道,形成解决利益冲突的制度化机制,无疑是和谐社会下税收管理的一个努力方向。
1、畅通纳税人参与税收管理的渠道。让纳税人参与税收管理,监督税务机关的税收管理行为。采取定期召开座谈会、聘请监督员、设立意见箱和公开举报电话等方式,进一步畅通纳税人反映问题和意见的渠道。
2、建立纳税人参与税收管理的组织。目前,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种多样的经营组织和经营方式并存,税收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较之以前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要达到精细化管理,不仅要靠提高税务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素质,而且还应该借助社会的力量综合治税。
3、积极实施查前“人性化”约谈。税务部门应引进人本管理理念,充分发挥纳税评估的作用,及时掌握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情况,在发现疑点执行税务检查前,请当事人到税务机关面谈,提醒纳税人核实自身情况,解释说明税务机关提出的涉税疑问,给纳税人一个自我纠错的机会,体现对纳税人的信任与尊重。真正使“约谈”让纳税人感受到人性化执法的魅力。
4、建立税收政策提醒和培训制度。税务机关应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组织企业财务人员或办税人员进行税收政策培训,尽量减少企业由于对相关税收政策不熟悉而带来不必要损失,减少征纳之间的无谓纠纷。
5、推行纳税信用管理制度。建立纳税人信用档案,将纳税信用等级公布于众,形成可以为全社会所共享的诚信纳税资信信息。另外,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失信纳税人公告制度,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工具曝光失信纳税人的“名单”,或者定期在办税大厅公布,供公众随时查询,接受全社会监督。
四、健全的税收法制体系,优化税收政策环境
当前,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建立和谐完备的税收法制体系。第一,建立一套健全的法律体系。加快税收立法进程,提升税收法律级次,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为稳定、公平、透明的税收环境。第二,建立一套完善的税收制度。基本方向应着力于服务进一步扩大内需、启动消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推动充分就业等目标的实现。第三,建立一套运行有效的机制。要创造有利于长远发展,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就要有一套好的税收运行机制与之适应。好的税收运行机制首先是有效,简单地说就是要达到纳税、征税成本共同降低的“双赢”,体现为最省、最快、最简,这需要进一步完善、优化和调整机构的设置、职能的配置和其他相关资源要素的配置。
五、用好税收,回报社会,回报纳税人
我国税收已经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税收资金的使用效益还不够高,同时,由于多种原因,纳税人在税收资金使用上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纳税人的纳税积极性,因此,政府应在建立纳税人的监督机制上多做一些探索。明确纳税人民主监督的内容、范围、程序和方法,使纳税人对税收资金的使用,有充分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建议权。同时,从纳税意识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待事物更趋“理性”,单纯要求主动申报、自觉纳税而没有“回报”,很难让其“动心”。在发达国家,税务体制比较成熟,比如一些国家将职工在职期间所缴纳的税金与退休后的社会福利按比例联系起来,缴纳税金越多,相应的退休福利越多,所以,人们自觉纳税的积极性普遍较高。而在我国,由于多种原因,人们还看不出纳税与个人生活之间有什么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纳税人自觉纳税意识。因此,政府应在对纳税人的激励上多做些探索,进一步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质量,让纳税人真真切切感受到纳税纳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