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联动构筑海南经济新的增长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南论文,东西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东、西线高速公路作为海南省沟通南北的两条大动脉,为沿线各市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交通便利条件。海南省上下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从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出发,善于抓住这一迎面而来的机遇,以高速公路沿线为重点,发挥东、西沿线交通和资源优势,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速公路沿线地区经济,构筑海南省东西两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的经济增长带。
一、抓住高速公路开通后带来的机遇,努力抢占沿线经济制高点
经过几年的发展,在海南3.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东线高速公路268.25公里、西线高速公路海口至洋浦段92公里已经建成通车。最近,东线高速公路(左幅)前期工程府城至琼海87公里、琼文高速公路51.67公里、中线高等级公路全长172公里、环岛高速公路西线九所至三亚段共52.76公里相继动工,环岛西线高速公路八所至九所段的设计工作也已经展开,东、西线环岛高速公路的对接格局指日可待。东线高速公路经过的琼山、定安、琼海、万宁、陵水、三亚等6个市县,西线海口至洋浦段高速公路经过的海口、澄迈、临高、儋州、洋浦等,沿线地区是全省工业、电力、等三产业基地和粮食、热带高效农业和海产品的主要产区,是涵盖了海南省经济发展的精华地区,还有辐射范围,可以惠及保亭、昌江等地。高速公路的建成开通,便捷的交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加上海南省基础设施的完善、南海油田的开发、琼台经济合作进一步扩大以及香港的回归、恢复,我国在国际关税贸易总协定地位日益临近等诸因素融合在一起,这给海南省高速公路沿线各市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强化了海南省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优势地位。东线高速公路的开通,东线定安、琼海、万宁、陵水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北可呼应海口,南可连通三亚。海口至洋浦西线环岛高速公路的开通,联接老城、金牌、洋浦经济开发区,是连接海口港、马村港、金牌港和洋浦港等重要港口的纽带,被省委、省政府列为“九五”期间海南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第一号重点工程,对洋浦经济区的开发建设,以及发展以港口为依托的西部工业走廊将产生重大影响。
二是缓解海南省交通“瓶颈”的制约,有利于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展。交通不便,能源短缺一直是制约海南省经济发展的“瓶颈”。高速公路的开通,使各市县承接南北的区位优势突出。海南省连接南北的东、西两条大动脉,把省会海口和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三亚连在一起,缩短了南北和东西相互联系的距离,使全省沿线各市县连成一个整体,联系更为便利,能更好地吸纳来自四面八方的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增强对外商的吸引力。
三是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拓展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生产力布局。目前,全省生产力布局还不够合理,地区之间生产力发展不够平衡,东、西部经济圈的总体规划尚未实现。东、西线高速公路的开通,随着多种生产要素流动和聚集,将有力地推动海口、三亚等市县生产力的南下和北上转移,促进各市县资源的综合开发,扩大市场领域,降低运销经济成本,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带动海南省东西两翼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四是促进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在政策效应逐渐减弱和政策优势逐渐回落的形势下,高速公路的开通,构筑了全省交通主骨架,改善了海南省对外开放的环境,增强了基础设施优势。使沿线各市县与海口、三亚以及广东、深圳等省市和港澳台等地区的联系,内陆各市县承接沿线市县的经济辐射更为便利,对于扩大招商引资,发展出口贸易,进一步打破封闭意识,促进观念转变,解放思想,加速新旧体制转轨过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形成新的经济优势,顺利地实现海南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都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高速公路的开通,是沿线各市县经济发展的机遇、改革的机遇、开放的机遇,也使沿线各市县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现在,沿线各市县竞相采取大动作,研究带有全局性、战略性、趋势性的问题,正在调整奋斗新目标,提出发展新思路,采取有力新措施,付出巨大新代价,争夺沿线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定安县加快开发塔岭开发区、南丽湖旅游区、黄竹镇新区;琼海市以高速公路为依托,搬迁新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并在高速公路沿线新辟加积开发区,官塘温泉、万泉河、白石岭旅游开发区和温泉镇新区等;万宁市大办新市区和石梅湾、兴隆日月湾旅游区等;三亚市开辟田独镇和新市区之后,又办起神州第一泉旅游开发区。目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迅速发展高速公路沿线经济,是我们的一项紧迫任务。全省上下,特别是沿线各市县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冷静分析市场经济形势和各类因素的变化,把需要和可能统一起来,争取主动,承接辐射,策应高速公路的开通求发展。这乃是省委、省政府投资兴建东、西线高速公路的初衷。
二、理顺高速公路沿线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热带农业、工业、旅游业
海南省各市县由于区位和其他条件的差异,客观上存在着不平衡发展的局面。高速公路的开通,是海南省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的体现,是海南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一件大事。交通方面逐步缩小了沿线地区间的区位差距,为沿线各市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条件。沿线各市县要瞄准高速公路沿线的交通区位优势,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开发、促发展的方针,认真研究高速公路开通后对本地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和当前急需办的事情,结合海南省经济发展总体布局,抓紧编制高速公路沿线开放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投入,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建设一批骨干项目,并依托市县中心城市和洋浦经济开发区,逐步带动沿线乡镇农村,形成以高效农业、现代工业、滨海旅游业为主的东、西两翼新的经济增长带。
发展高速公路沿线经济,要按照东西联动,沿线开发;南北呼应,两头先行;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东西联动,沿线开发,就是东西线市速公路通过海南省的精华地带,充分发挥东、西沿线交通、资源等基础条件好,产业发育较全,经济实力较强等优势,以及开放开发的示范效应,切实组织好东西沿线市县、乡镇农村的联动,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发展一批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保持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使高速公路开通带来的机遇全线受益,成为支撑海南省经济发展的脊梁。南北呼应,两头先行,就是南北两头的基础好、实力强、规模大。北头是在海南省北部经济圈内,有省会城市。琼山是呼应海口发展的重要区域,必须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成为高起点、外向型、综合开发的新型产业区。南头的三亚是海南省乃至国家的重点旅游度假城市,是东、西线环岛高速公路的交汇点,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能力有较大的改观,三亚应真正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以旅游为重点的新兴城市。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就是东线的琼海、万宁等,西线的儋州、东方、洋浦等,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海南省东、西部经济布局的重要地区,必须抓住东、西部这几个重点,支持和鼓励这几个条件好的地区率先启动,以重点项目带动,加快发展。同时,正确处理好重点和一般的关系,坚持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推进,切不可一哄而上,扎扎实实地把高速公路沿线的改革开放稳步推向前进,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
一是加快建立热带高效农业产业带。东、西高速公路沿线地势多属平原、丘陵,气温适宜,雨水充足,是海南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地带,要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积极选择一批以科技含量高,效益好,市场潜力大的农业开发新项目,可采取区域分段,段内设点,以点带面的方法,展开各具特色的系列开发,更多地在深度上下功夫,在系列开发上增效益,在外向开发上创特点,使水产、畜禽、水果、花卉、冬季瓜菜等高效农业有一个更大发展,形成高速公路沿线种植业、林果业、水产业、畜牧业、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六业兴旺的局面。
二是主攻基础工业,加快新兴工业省的发展。高速公路沿线主攻工业,首先在基础工业上抓特色。从全省来说,在进一步优化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持之以恒地抓好交通、能源、通讯等硬环境建设外,要十分重视改善软环境,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逐步在高速公路沿线形成7大工业基地。以综合优势明显,竞争实力较强的海口、琼山、文昌为主的汽车、医药、食品加工业基地;以桂林洋、万宁为主的摩托车生产基地;以海口、琼海为主的化纤纺织工业基地;以三亚、澄迈、东方为主的大型火电厂和水电为骨干的电力工业基地;以三亚、东方、洋浦、临高为主的油气、化肥、纸浆工业基地;以澄迈、海口为主的食品饮料工业基地;以三亚、东方等沿海市县为主的建材、矿产等港口工业基地。同时依托基础较好的市县城,着眼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实行改革、改造、改组和加强管理联动,象儋州、万宁那样,开展兴办百家乡镇企业大会战,大力培植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
三是大力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培育各具特色的市场。打好海南滨海旅游度假的名牌,开辟新景观,逐步形成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的“高速公路风景线”,体现出与众不同的海南高速公路特色和项目特色,吸引旅游者,塑造海南高速公路滨海旅游度假整体形象。并通过创造高速公路滨海旅游名牌来提高海南的知名度,使高速公路沿线成为全省综合性的经济、文化和创汇支柱产业生长带。还要通过大打滨海旅游度假的名牌,开拓高速公路的大市场,把市场的布局与工农业和交通条件结合起来,以市场促产业,以产业带市场。当前尤其要重视完善与高速公路沿线配套的流通设施,扩大高速公路的辐射和牵引范围。针对各地的产业布局特点,在沿线中心城市建设一批各具特色、设施完善、规模较大的专业批发市场。目前,重点建立三亚、陵水的水产品和旅游产品市场,三亚、乐东的冬季瓜菜市场,东方的化肥市场,澄迈的水果市场,更好地发挥商品集散地的功能,并逐步建设成为面向全国、沟通海外的大商埠,形成东、西线高速公路市场大走廊。此外,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和各种中介行业,为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提供全方位服务,如期实现省委提出的新兴工业、热带农业、热带旅游业的“三足鼎立”的目标。
三、加快构筑高速公路沿线经济新的增长带的对策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在机遇面前,高速公路沿线各市县时不我待,已呈现出激烈竞争的姿势。如果看不到挑战的严峻性,失去主动权,本地很可能成为原料输出地和外地产品的倾销地,资金、资源将会外流,市场被挤占,到那时,经济要启动一步都十分艰难。因此,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加速经济开发,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实现高速公路沿线各市县经济的起飞。
1.合理规划,选准主导产业。高速公路开通后,沿线的开发建设关系到县(市)域经济的竞争,同时关系到全省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沿线市县都要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使发展沿线经济在本地区的经济布局中脱颖出来,花大功夫、下大力气重点抓好。抓紧制定高速公路沿线开发建设的专题规划,对沿线的发展目标、生产布局、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的安排等,都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规划的起点要高,着眼点要远,还要切实可行,尽量避免省内盲目竞争,重复布局,结构趋同,造成浪费,既突出本地产业和资源优势,与全省产业布局相衔接,既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又充分体现科技进步的方向;既从区域上定位,从项目上突破,又注重规划、协调,实施好本区域内的生产力布局。同时,对省政府已出台的政策尽快落实到位。针对新的形势,对所得税减免,土地出租转让,培养吸引人才以及资金扶持等方面,制定优惠的规定,找到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
2.强化基础建设,创造扩大开放开发的良好环境。在继续执行现有利用外资的优惠政策的同时,下大力气在基础设施方面进一步改善投资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从优化硬环境看,首先围绕着与高速公路沿线配套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沿线市县城、镇高速公路东线19个出口和西线出口的交能条件和基础设施。其次,进一步优化邮电通讯条件,实现沿线乡镇电话交换程控化,长途传输数字化的城乡程控电话网。第三,大力发展能源电力工业,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发民族山区资源,重点加快沿线市县城、乡镇输变电工程建设,完善区域合理的输变电主骨网架,做到土地开发到哪里,水就流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电就通到哪里,保证沿线重点部位的开发建设和生活用电的需要。从优化软环境看,一是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依法行政。海南省已建立了80多个地方性法律法规,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的投资法律体系。二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切实提高各级政府的管理职能和工作效率。三是建立健全中介咨询服务机构,规范企业竞争和经营行为,为前来投资者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保证,依法加强对投资者和外来企业的管理和监督,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服务。四是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改变高速公路沿线,特别是沿线老、少、边、山、穷地区广大干部群众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3.选准产业,抓住重点,扩大招商引资。根据海南省的产业政策和市场需要,按照全省“北综、南旅、东轻、西重”的统一布局,结合各地的优势和特点,海口、三亚、洋浦以及沿线市县城积极引进兴办一大批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附加值大和市场前景好、消耗低、污染小的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沿海等省市、港澳台以及国外的大企业、大财团来投资。高速公路沿线的投资条件较好,一方面划出地皮“引凤筑巢”,开发工业小区,优惠出让、出租土地给客商经营;另一方面集中精力办好现有的开发区,完善配套设施“筑巢引凤”。这样,就能促进海南省高速公路沿线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的培植,促进海南省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招商引资大力培植支柱产业,侧重于加大第二产业的发展力度。从其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工业基础看,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抓好大进大出型、资源型的炼油、橡胶、天然气化肥、石化工业系列;以汽车、摩托车、光纤光缆工业系列,汽车、摩托车、光纤光缆工业系列,以天然饮料、水果、蔬菜、水产品、粮油食品饮料加工系列以及纺织、纸浆、建材、冶金、医药工业等。为了支持高速公路沿线招商引资,加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省和各市县应实行倾斜政策,把一些效益好,有发展前途或当地有资源优势的项目等,按照“同等优先”的原则,往沿线安排上马,省直有关部门给予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4.以高速公路地缘优势发展沿线小城镇带。从各地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县城和建制镇驻地为重点,以开放式、多功能、现代化为目标,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多元投资,分层推进,逐步将高速公路东线38个乡镇、农场,西线海口至洋浦段10余个乡镇、农场的小城镇建设成为二、三产业发达,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生产力较为先进,各具特点的区域性经济中心。我们应优先发展沿线条件较好的市县城市建设,然后,先“城”后“市”,“城”“市”并进,以市兴镇,以商兴镇,以工兴镇,把沿路的小城镇作为战略重点,统一组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小城镇,形成二、三产业主导型,工商贸综合型,沿路、城郊地缘优势经济发展型,农副产品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型、市场主导型、交通带动型、工矿服务型等多类型和模式的城镇带。为此,各地要适时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把沿路等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好,乡镇企业和农村市场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城镇作为优先建设的重点。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参照外地经验,结合海南省实际,进行小城镇行政体制、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土地使用管理制度、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制定优惠政策,在财政、金融上给予支持。并扩大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引导农民进城镇务工经商办企业,搞开发建设,使高速公路沿线乡镇发挥发展上的“龙头”作用,信息上的“窗口”作用,城乡间的“桥梁”作用,交通与通讯上的“枢纽”作用,培养农村人才上的“基地”作用,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生长点,进而形成以高速公路为轴心,以市县城为依托,以小城镇为连接点,以工农商贸结合,辐射和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