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砼”是“混凝土”的同义词,分解开就是“人”“工”“石”。“砼”字不仅体现了传统的汉字文化,也体现了国人类比与联想并重的思维方式。
关键字:砼;会意字;类比;文化内涵
一、“砼”字的来源
“砼”字的读作“tóng”。是以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也称普通混凝土。
1953年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了“砼”一字。当时教学科技落后,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时费力。于是蔡教授就大胆用“砼”代替“混凝土”,如此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1]。在1986年7月1日起实行的国家标准GBJ83-85《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中也规定了“砼”字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2]。
“砼”字的产生,极大地便利了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进而衍生出了一些相关的建筑工程专用词语,例如:打砼、砼体、素砼、商砼、防水砼、砼板等。
二、“砼”字的造字理据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成立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修订出版了《化学物质命名原则》。在这个《原则》中明确规定:“元素定名用字,以谐声为主,会意次之,但应避免同音字。元素的名称用一个字表示。在普通情况下为气态者,从气;液态者,从水;固态的金属元素,从金;固态的非金属元素,从石”[3]。
首先,从造字法来看,“砼”字是用会意的造字法所创造的汉字。一般地说,古代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会意是指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的意义[4]。“砼”字由“人”、“工”、“石”三个部件组合而成,表示的是人工制成的,坚硬如石的工程复合材料。并且从“砼”的构字部件是不同的部件组成的来看,“砼”是异体会意字。
其次,从汉字形体来看,合体字的部件和部件的组合方式主要有四大类:左右组合、上下组合、包围组合、框架组合[3]。“砼”是左右结构的字,符合汉字的书写结构。部首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具有字形归类作用,作部首的汉字部件,大都具有表示意类的作用。如“火”部的“灶灰灸炮”等字,字义都跟火有关;“见”部的“观觅览觎”等字,字义都跟见有关。“砼”字的部首选择“石”正是体现了砼的本质。
最后,一个汉字必须要有读音,否则便不能进行传播和交际。“砼”字右半部分是“仝”,同“同”。所以,“砼”也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颇为巧合的是,“砼”的读音正好与法文“BE—TON”,德国“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词的发音基本相同,从而能更好地促进交流。
三、“砼”字的文化内涵
“(一)“砼”字的组合方式所体现的汉字文化
“砼”字由三个部件组合而成。《汉字信息字典》对组成7785个现代汉字的部件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的数据是由一个部件构成的字只有323个,占4.1%;由两个部件构成的汉字,有265个,占34.0%;由三个部件构成的字最多,多达3139个,占40.3%;由四个部件组成的字占16.4%。其他是分别由五、六、七、八个部件构成的字[5]。
那么,为什么“砼”字为左右结构,而不是上中下结构呢?在《新华字典》中,查找部首“石”,一共有327个字,上下组合和包围组合的仅22个字,占6.73%。这是因为汉字部件的空间位置影响对部件整体的认知,表现为左部件、右部件加工较快,下部件加工最慢。罗艳琳等八人发表在《心理学报》提出:一是汉字认知过程中的部件加工存在汉字结构方式效应,分辨左右结构的汉字部件比上下结构的汉字更快。二是汉字认知的基本视觉属性是左部件更容易加工。汉字部件认知具有空间位置效应,下部件加工最困难。因此为了便于识记和交流,“砼”字采用了左右结构,使得流传的范围和速度也加快了许多。
(二)“砼”字所体现出的思维方式
“砼”字的单个部件是“人”、“工”、“石”,这三个字素意义单一,组合起来的意义容易被人们接受。“砼”的各部件的意义是并列相合而表达新义,也反映了会意字的各部件的意义组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对于字素与字素间意义关系的自主把握与理解,意义确定性强、便于理解的字素就常常被人们优先选取。
会意字所记录的词大部分是动词、形容词与象形字、指事字所记录的表现客观事物的词不同,它所表现的是人们对人的动作、事物的性质、状态的感受、认识与理解,也就是人们的经验或体验[6]。语言中的组合与聚合关系,在文字中也有所体现。“砼”字的三个部件组合在一起表明了其本质,是人们对这一事物的定义,这也体现了国人类比与联想并重的思维方式。
四、“砼”字的发展趋势
语言中的等义词大多是借用方言词或外语词的结果,等义词在语言中多半不能长期存在,因为语言要求经济,等义词多了,会增加人们在交际中的负担[7]。因此在语言的使用中或者是等义词发生分化,产生细微的差别,如“西红柿”和“番茄”,“西红柿”多用于口语,“番茄”多用于书面语。或者是淘汰一个,保留一个,如现在多用“维生素”而不是“维他命”。
在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中搜索“砼”,约有四万多条记录,搜索“混凝土”有超过一万多条记录,在相关电视、报纸、新闻、网络等大众媒体的报道传播中,也只使用混凝土这一称谓。由此可见,混凝土有更广泛的受众群,和更高的使用频率。这是由于“混”“凝”“土”三个字的使用较为频繁,而“砼”字较为生僻。所以,砼字显然不能取代混凝土,但是在建筑行业及其相关领域中,用“砼”来替代,既节省了篇幅,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也显得简洁明了。因此,砼只会在建筑行业及其相关领域的社会方言中使用,由于工作的需要成为该社会方言的特殊用语,是该社会方言词汇系统的一部分,从而与混凝土共存。
参考文献:
[1]水利部信息研究所.水利水电科技主题词表.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化学物质命名原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
[3]上海交通大学汉字编码组等编著.汉字信息字典[M].北京: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王晶,性别女,汉族,籍贯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15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文化语言学。
论文作者:王晶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2
标签:汉字论文; 部件论文; 组合论文; 混凝土论文; 会意论文; 结构论文; 造字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6年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