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对比分析论文_任广国

(双鸭山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摘要】目的:将CT检查方法和核磁共振检查方法用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对比两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为在本院就诊时间的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看做研究目标,CT检查方法和核磁共振检查方法均用于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研究CT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的结果。结果: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核磁共振诊断阳性率与CT诊断对比,P<0.05,证实统计学显著意义,核磁共振检出单一囊变例数、骨小梁结构模糊例数、骨髓水肿例数、线样征例数与CT诊断对比,P<0.05,证实统计学存在显著意义。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采取核磁共振检查方法的效果优于CT检查方法。

【关键词】CT;核磁共振;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属于比较常见的骨关节相关疾病,患者的股骨头有塌陷现象以及变形现象出现,对其股骨头相关功能也产生不良影响,病情严重时致残。因此,对股骨头坏死予以早期诊断和积极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性[1]。笔者抽取30例就诊于本院且就诊时间是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分析将CT检查方法和核磁共振检查方法应用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研究数据来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患者存在间歇性的跋行情况、关节效果活动受到限制、骸关节有疼痛感觉、下肢有疼痛感觉等,男性:女性为17:13,最小年龄的患者有27岁,最大年龄的患者有63岁,其年龄的平均统计值是(45.02±2.58)岁,最短病程的患者有5个月,最长病程的患者有2年,其病程的平均统计值是(1.20±0.36)年,按照患者的致病因素可以分为,因外伤致病有15例,因长期酗酒致病有10例,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致病有5例。

1.2 方法

采取宝石能谱CT DISCOVERY HD750对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CT诊断,使患者处于仰卧位姿势,将其两臂上举,将其下肢内旋,层厚设成1.25 mm,层间距设成1.25 mm,扫描的参数设成300 mAs以及120 kV,扫面的范围从患者的髓臼上边缘直到其股骨颈部位。采取磁共振3.0T HDXT TWINSPEED 8 CHANNEL对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核磁共振诊断,使患者处于仰卧位姿势,层距设成1 mm,层厚设成4 mm,针对患者的病灶予以扫描,将体线圈处于常规矢状位情况,加权像是回波T2,之后快速自相关回波,获得T2脂肪相关抑制成像,对于个别患者根据需要予以冠状面相关扫描。

1.3 分期标准

0期:CT诊断以及核磁共振诊断均没有呈现股骨头的异常现象;I期:CT诊断能观察到骨质疏松现象,没有观察到股骨变形现象,核磁共振诊断没有呈现异常现象;II期:CT诊断能观察到骨小梁部位存在骨质的硬化亦或是增粗现象,部分的病变部位有斑片状亦或者“星芒征”现象出现,核磁共振诊断能观察到股骨头的前上方部位行业其他的边缘相关信号呈现“新月征”亦或者斑片状现象;III期:CT诊断能观察到局部的股骨头存在塌陷和骨皮质的断裂现象,小部分的骨质相关硬化呈现“新月征”现象,核磁共振诊断能观察到有股骨头的明显形变现象;IV期:CT诊断以及核磁共振诊断都能观察到股骨头相关关节的间隙存在比较严重的狭窄现象,其髓臼的边缘存在骨质的硬化和骨质增生现象,其骨小梁结构存在比较明显的变化。诊断阳性率是除0期之外的分期类别所占百分比。

1.4 统计学分析

对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1.0)检验,诊断阳性率及单一囊变例数、骨小梁结构模糊例数、骨髓水肿例数、线样征例数采取例数(n)或率(%)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结果出现,统计学价值具备。

2. 结果

2.1 对比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的分期情况和诊断阳性率

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核磁共振诊断阳性率对比CT诊断阳性率,统计结果呈现P<0.05,证明显著数据差异。

表1 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的分期情况和诊断阳性率分析

2.2 对比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的早期阳性征象检出情况

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经由核磁共振检出单一囊变例数、骨小梁结构模糊例数、骨髓水肿例数、线样征例数对比CT检出的对应例数,统计结果呈现P<0.05,证明显著数据差异。

表2 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的早期阳性征象检出情况分析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变位置常常比较早的有骨髓细胞相关异常现象呈现,而常规的影像学相关检查方式对其病变检出率比较低,不利于患者的及时治疗[2]。

CT检查能对股骨头相关病变状况予以展示,防止骨质相关结构出现重叠现象,并促使横断位相关图像分辨率提升,不过,对于存在早期的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来说,有假阳性结果出现,其诊断特异性比较差。核磁共振诊断的分辨率则比较高,能对股骨头坏死相关解剖结构予以展示,将患者的病变部位细节予以体现,而且,其能于股骨头缺血四十八小时之内检出患者的病变状况,可予以任意的断面成像,将患者的病变资料详细提供[3-4]。笔者研究结果显示,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核磁共振诊断阳性率96.67%显著高于CT诊断阳性率80.00%,呈现P<0.05的明显差异性,核磁共振检出单一囊变例数、骨小梁结构模糊例数、骨髓水肿例数、线样征例数明显多于CT检查,呈现P<0.05的明显差异性。郭红斌[5]研究结果中,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阳性率97.14%比对CT诊断结果84.29%,呈现P<0.05的明显差异性,核磁共振诊断早期的阳性征象情况显著优于CT诊断结果,呈现P<0.05的明显差异性。和笔者结果保持一致,体现笔者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股骨头坏死患者实行核磁共振检查方法的效果要比CT检查方法更优,具备比较高的股骨头坏死诊断阳性率,对于早期的股骨头坏死阳性征象情况检出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 王文广,胡颖杰,张长庚等.CT和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对比[J].中国处方药,2015,13(8):110-111.

[2] 刘伟平,贺新朱,雷永松等.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3):661-662.

[3] 张健,彭吾训,殷富裕等.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z2):134-135.

[4] 王英奇.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143-143.

[5] 郭红斌. CT和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17(8):98-99.

论文作者:任广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下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  ;  ;  ;  ;  ;  ;  ;  

CT和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对比分析论文_任广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