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小学教师现状调查报告_学历论文

上海市小学教师现状调查报告_学历论文

上海市小学师资队伍状况调研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师资队伍论文,上海市论文,调研报告论文,状况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解上海市小学师资队伍状况,并为今后小学师资培训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我们于1998年12月至1999年3月, 按照上海市小学教师总数3%的比例,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徐汇、 金山等区(县)的小学教师中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有效人数为1468人。本报告中各具体项目的统计数据以该项目实际有效人数为准。

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小学教师的专业心理结构和专业发展需求两个方面。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对上海市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小学师资培训工作提出一些初步的建议。

一、小学教师的专业心理结构分析

由于教师对于自己、学校和职业的认同程度间接地反映出教师对于教育工作的基本态度以及学校对于教师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水平,表明了教师对工作环境的适应状况和悦纳程度,也可以说反映了教师职业心态的一般状况,因此我们把小学教师对自己、学校、职业等三个方面的认同程度列入调查内容。大体上讲,上海市小学教师的心态是积极、健康和稳定的。具体地说:

1.工作心情

调查显示,约90%的小学教师工作心情是愉快和比较愉快的,不大愉快、不愉快和很不愉快的比例约占10%。其中,在各年龄段教师中愉快和比较愉快的教师比例排序依次是46—50岁为97.6%,50岁以上为95.1%,30岁以下为93.4%,31—35岁为89.0%,41—45岁为88.7%,36—40岁为88.2%;在各学历层中则依次为本科以上100%,专科91.6%,本科88.2%,专科以下86.4%;在各职称段教师中的排序则是高高级93.0%,高级93.0%,二级87.2%,一级87.0%,未评职称81.8%。

2.工作压力

教师自我感觉到的工作压力保持“较大”和“一般”的水平,应属正常,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职业和自我的一种认同表现。小学教师中有73.8%的人保持这一水平。感到压力太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对自我和职业的认同,本次调查中有24.9%的小学教师感到压力很大。

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的群体特征是:从年龄段来看,感受工作压力大小的顺序依次为41—45岁教师感到工作压力较大和很大的比例为85.4%,其次是30—35岁教师为83.0%,30岁以下为78.9%,46—50岁为78.8%,36—40岁为77.6%,50岁以上为76.7%。从学历层次来看,本科以上学历者感到工作压力较大和很大的比例最大,为100%, 其次为本科学历,占82.4%,专科以下为80.2%,专科为79.1%。从职称结构来看,感到工作压力较大和很大的比例则是,高高级为86.1%,高级为82.2%,一级为80.6%,二级为75.6%,职称未评为51.9%。

3.工作成就感

我们通过小学教师对于教师最大的成功和学校急需解决的最重要问题的看法,以及课余关注最多的话题等几个方面的回答,来考察小学教师的工作成就感,同时也考察小学教师对于学校工作和教师待遇的相应期待。82.3%的小学教师认为,教师最大的成功在于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和得到学生最大的信任。对于学校急需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教师待遇、师生愉快幸福和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详见下页表1)。对于教师课余关注最多的话题, 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差生问题、教师待遇和课堂教学(详见表2)。可以看出, 小学教师成就感的满足与学生发展和教师待遇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4.再择业倾向

调查表明,在问及有重新选择职业的机会时,小学教师的选择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继续当教师、公务员和医生或律师(详见表3)。 这种选择结果与他们对于小学急需解决问题的看法,以及课余谈论最多的话题等问题的回答中对于教师待遇问题的关注是相一致的。

表1 小学教师对小学工作的感受

对小学急需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的看法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212 14.4%

进一步提高教师工资待遇590 40.2%

培养一批竞赛拔尖人才9

0.6%

使每位师生生活更愉快幸福 335 22.8%

使每位学生得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 319 21.7%

空缺3

0.3%

合计 1468

100%

表2 小学教师课余话题

课余谈论最多的话题

与工作无关的内容 82 5.6%

课堂教学33022.5%

学校管理17011.6%

教师待遇地位38826.4%

差生问题49833.9%

合计

1468 100%

表3 小学教师再择业倾向

再择业倾向

经商102

6.9%

律师或医生 241 16.4%

公务员 388 26.4%

工人 3

0.3%

教师551 37.5%

不清楚 183 12.5%

合计

1468

100%

由于小学教师中,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有很高的比例,从抽样来看达到70.3%。他们的再择业倾向对未来小学师资队伍的发展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我们特意从年龄和职称这两个维度加以考察。结果表明,从年龄结构来说,再择业倾向中愿意继续当教师的比例依次是,46—50岁为67.7%,50岁以上为59.5%,41—45岁为49.4%,36—40岁为44.7%,30—35岁为29.9%,30岁以下为29.4%。从职称结构来看则是,高级为78.1%,高高级为66.7%,职称未评为36.4%,一级为30.9%,二级为29.7%。

二、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

关于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我们着重从教师近年来业务水平的变化情况、参加各种培训的原因以及对培训方式和内容的看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调查显示:

1.关于参加师资培训的原因 60%以上的小学教师认为参加各种培训的原因是自身发展的需求,近20%认为参加培训的原因是职称评审的需要,还有近20%的小学教师则认为参加培训的原因是上级规定。与此相印证的是,小学教师对自己所在学校教师认真对待职务培训并全力以赴的人数估计为,73.6%的人认为是绝大多数和大部分;12.9%的人认为是约占半数;8.8%的人认为是少数;4.6%的人认为是极少数。可见,小学教师参加进修培训的需求普遍反映强烈,而且大多数教师都能认真对待并全力以赴。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年龄、学历和职称等维度对这一问题加以考察。从年龄来看,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需求情况是,年龄在36—40的小学教师中有27.1%的人因为职称评审需要而参加培训,30—35岁则有21.8%,30岁以下则有20.2%,50岁以上有15.3%,41—45岁有13.5%,46—50岁有11.1%。因为自身发展需要而参加培训的人在各年龄段中的比例依次为:46—50岁是67.7%,50岁以上是64.4%,41—45岁是62.9%,30岁以下是61.4%,30—35岁是55.4%,36—40岁是52.9%。在各学历层中,因为职称评审需要而参加培训的人所占比例依次是:本科26.5%,专科以下19.8%,专科18.6%;因为自身发展需要而参加培训的人所占比例依次是:专科以下60.9%,专科60.7%,本科52.9%,本科以上50%。在各职称段中,因为职称评审需要而参加培训的人所占比例依次是:小学一级22.1%,小学二级21.5%,小学高级16%,未评职称者15.2%,小学高高级8.3%; 因为自身发展需要而参加培训的比例则依次为:职称未评者75.8%,小学高高级66.7%,小学高级59.7%,小学一级58.4%,小学二级18.4%。

2.关于教师业务变化情况 小学教师认为近年来业务变化最显著的方面依次为,674人认为是学科专业知识,占45.9%;281人认为是教育科研能力,占19.1%;193人认为是一般人文科学素养,占13.1%;187人认为是教育教学技能,占12.7%;132人认为是计算机知识,占9.0%。这也可以从小学教师对培训内容的期望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

3.关于教师培训的方式 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主要方式依次为业余培训(占69.7%)、半脱产培训(占27.7%)和脱产培训(占2.2 %);而他们认为最有效的培训则依次为脱产培训(占60.9%)、半脱产培训(占32.8%)和业余培训(占6.2%)。对此,我们从年龄、 学历和职称这三个维度加以考察时发现,在三个维度中,每一个维度均与总体情况有很高的一致性。

4.关于教师培训的内容 在对小学教师最希望得到培训的3 个方面进行统计后发现,排在前5位的内容依次是利用先进教学媒体(占17.4%)、计算机(占16.1%)、自身经验的梳理与论文写作(占10.9%)、教育教学科研(占8.6%)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占8.0%)。实际上,可以归纳为两个突出的方面,即掌握以计算机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提高从事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

三、关于小学师资未来培训方案设计的初步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分析,我们认为上海市今后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把学历补偿教育与继续教育更好地协调起来加以统筹规划。按照“一流城市一流教育”的要求,小学教师的学历标准也应该是一流的。一流的学历标准可以包括两种不同的理解。其一,小学教师的最低学历要求高于国家有关小学教师最低学历的规定标准,并且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其二,小学教师的最低学历要求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执行,但确定各小学高学历教师的指导性比例,这个比例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在目前情况下,采用第二种理解在策略上可能更为合理。这一方面可以消解因统一硬性提高学历标准给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乃至培训部门短期内造成的过重压力和负担,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人力和财力集中在师资培训的质量上;同时使小学教师的学历结构层次具有合理的梯度,既鼓励小学教师提高学历,更鼓励他们追求内在的自身专业发展,而后者恰恰是一流教育中更为本质的东西。从抽样调查结果来看,小学教师专科以下学历为47.8%,即使在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中专科以下学历仍有较高的比例(占43.6%)。所以,我们认为上海市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要把学历补偿教育与继续教育更好地协调起来,统筹规划,并且把重点放在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上。

2.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可以更多地采用脱产和半脱产培训方式。因为调查表明,目前小学教师实际接受培训的方式与他们所期望的培训方式之间反差较大。如果把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再择业倾向等因素联系起来看,这一点应该受到更多关注。

3.在培训内容方面,更加突出计算机等先进教学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方面的培训。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前期的培训在教师基本功、学科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是有成效的。但是,今后的培训方案设计可能要发生重心转移。例如,在计算机等先进教学媒体技术还不普及的情况下,短期集中培训是必须的,也是很紧迫的。不过,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情况则比较复杂。它可能更需要结合具体的小学教育教学情境来进行,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且,小学办学水平要上台阶,科研带动越来越重要。所以,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除了集中培训以外,可以更多地与校本教师培训和合作研究等方式联系起来加以规划。

4.需要重视资料建设和引导利用在小学教师培训中的重要作用。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小学教师(58.9%)获取教育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阅读有关教育理论的相关书籍和资料,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加强学校的教育资料建设,提供教育资源共享的机会,如网上浏览,使之在教师培训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标签:;  

上海市小学教师现状调查报告_学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