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出现,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以及目前的电网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因此,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指导理念,全方位的保证电力行业的运行安全。
关键词: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运行;管理模式
1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优势和意义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是在计算机网络普及的大环境下,基于网络技术建立的。它与传统电网最大的区别就是加入了电网运行部门,通过网络技术控制监测,对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都有一定的强化,更是使电网有了更高质量的运行。
1.1提高管理水平
传统的电网因为程序的复杂,涉及的方面广泛,电网的运行管理往往出现不同的问题,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却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渐渐地与现代企业的发展相脱节。而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针对传统电网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充分地连接了电力设备运行与电网调度,通过计算机操作,大大节省了时间。工作人员通过电网一体化就能得到准确、及时的数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传统模式下经常会出现事后发现事故的情况,带来很多后续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当下出现的问题,而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相应的问题找到解决措施,电网的快速性、安全性能得到保证。通过电网调控一体化实现快速管理。
1.2运行管理智能化
过去的生产生活中,因为技术和器材等的限制,人员的依赖性一直很大,这就造成有些数据的主观性很强,很难做到完全的精准。还有的人员检查方面,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在电网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电网的安全性存在着极大的隐患。企业建立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通过引进先进的机器与管理方面的技术,一方面,对企业而言,进行智能化的管理,减少了人员造成的误差,精准快速地得到相关的数据,还能及时反馈,提高企业电网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企业电网运行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间接地改变了我国电网发展的现状,推动我国的电力系统的完善和发展。
1.3增强管理人员能力
电网控制一体化运行管理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愈加的高,管理人员了解的知识与操作能力也要进一步地扩充,实时监控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要首先发现,及时地反馈并解决。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发展自我,对电网控制一体化运行有全面的认识,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能有相应的知识和技术做支撑,完成好工作。只有管理人员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才能在新的管理模式下真正地掌握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这在一定意义上也增强了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另外,管理人员能力的增强,对企业来说也有莫大的益处,不光提高了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企业工作效率,也增强了企业电网的安全程度。
2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支持技术
2.1系统架构
在硬件上必须选用具备先进水平且普遍适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确保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日常维护时也较为简便,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另外,调控一体化系统还应当将容量、功能、结构等予以充分考量,确保在不对任何一项软件进行修改的情况下便可实现对终端与硬件配置的扩充。在软件中,调控一体化系统还应当具备应用功能、支撑平台与操作系统,软件的结构要能够同时支撑硬件的升级与系统的扩充需要。
2.2系统功能
系统还必须能够实现对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其中所涵括的具体环节就包括了:数字量与模拟量的采集,数据处理与视频监控等;调控一体化系统还必须能够实现事件处理和告警功能,可以实现自主定位、数据记录与存储;可实现控制保护与重合闸远方投停。
2.3系统操作要求
调控一体化系统还应当具备远程控制与调节功能,其中可执行的操控包括了解闭锁、人工置数、标志牌操控。调控一体化系统遥控操作防误闭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施一体化调控系统建设时,还应当就调度、监控、管理、配网等多个方面的特征均予以充分考量,选用六位一体综合权限管理机制。将责任区域划定、职能范围、工作性质等予以综合考量,合理配置系统应用者权限,以期能够促使工作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
3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体系研究
3.1开放性一体化
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中非常明确的一个特性就是其开放性一体化。调控一体化是以计算机为依托,以网络设备为主要实施平台的电力操控过程。这种情况下,主要就是采用开放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作为其运行管理模式。与此同时,系统会在特定的条件下对相关数据进行准确的采集,并且将这些数据放到系统库存中,统一对这些数据进行集中化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效率非常高,能够使得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大大提升。另外,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适应性和扩展性都比较好,可以根据不同级别网络变化来扩充自身的内部存储空间,这使得系统的整体运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由此可见,开放性一体化支持体系的完善和应用对电网系统的高效运行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3.2可维护性一体化
在电网调控的过程中系统会进行自我完善,以达到可维护的目的。系统技术的可维护性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系统可以对参数的执行进行共同维护,大多情况下,一体化调控系统会根据电网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对电网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分析,并且会对这些数据进行标记,将数据以图的模型展示出来,此时电力操作人员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了解,就能够根据数据的变化来看出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状态,方便对其维护。第二个方面就是可以对系统进行检测,对系统的版本进行更新,如果系统接收到的数据越来越多,那么系统自身的容量就会不断被扩大,这样就能够容纳更多的信息,对更多的信息进行自动检测,方便上级领导做出相关决策。由此可见,调控可维护性一体化支持体系的建设和应用对电网系统的高效运行意义重大。
4电网调度一体化运行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
4.1组织结构设计
电网调度一体化组织结构设计的关键就在于职责的具体划分,一般情况下,电力操作人员可以将系统分成两部分的职能,通过这两部分的职能能够使得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效率变得越来越高。第一个职能就是电网调度中心监管职能。电力系统中有很多变电站,而且还有对变电站进行控制的阀门,如果这些阀门处于失控状态下,那么电力系统就会根据电力数据的变化以及变电站运行状态的变化对其进行倒闸操作,防止电网系统出现运行故障。第二个职能就是电网系统中的运维管理系统,其会根据天气变化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进行频率性状态监督,可以发现电网系统中存在的一些电力故障,并且以指令的形式发给电力操作人员,让电力操作人员和对这些电力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由此可见,对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组织结构进行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对我国电网行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2调控中心的岗位设计
在电力调度的管理中心处,对人员岗位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化的电网调控中心是根据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对其进行岗位分配,这样的人员岗位分配方法可以使得操作人员工作的针对性更高,能够有效的使得电网系统的整体运行状态趋于稳定化。一般情况下,电网调度中心岗位有站长和控制中心主任,这两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主要就是对电网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处理,然后把处理之后的数据传输给下一层具体的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对这些电网信息进行严谨性的排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身专业技能对这些问题进行高效处理;同时操作人员也会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有力的监管,对配电网的运行方式进行确认,从而更好的带动电网系统的高效运行。
5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电力系统对于国民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实施提高电网调控的工作效率和电网调控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确保电网运行的重要作用。因此,当今的电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进行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以便更好地促进企业单位自身的发展和推进我国电网企业整个行业快速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洪波.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2]温建平.鄂尔多斯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设计与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2017.
论文作者:赵旭堂1,李世辉2,岳海涛3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0
标签: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人员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操作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