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的建设对于更好的满足电力应用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而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则能够提高电力系统应用水平,实现资源节约,并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益。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有利于进一步的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本文通过对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满足电力系统运行需求。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
电力系统中包括发电站、变电站及输配电网等,在这个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都比较复杂,需要相互协调,才能够保证电力系统运行水平的提升,并更好的满足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需求。通过将智能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能够实现对电力数据的搜集,并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整理,组好信息反馈工作,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进一步提高用电质量。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智能技术分析
智能技术指的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操作,通过控制系统的神经网络、模糊控制以及线性最优控制等环节来加强自动化的应用。随着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同时也逐渐改变了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智能化技术创新了电力系统的工作观念,通过应用自动化智能技术来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输送效率和输送工作质量,跟传统的控制系统相比较来说,智能化控制系统拥有更大的发展优势[1]。智能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来感知系统的外部信息,并通过感知数据来控制系统运行效率,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管理水平。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过程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其中一个就是通过智能化操作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电力系统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操作,能够提升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自动检测能力,同时通过使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来完成电力资源的生产工作和输送工作,这也是电力系统不断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2]。计算机技术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方式,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行,强化变电站、电网以及调度电网的运行质量。
二、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1、强化励磁控制
应用最优励磁控制方式,能够在电力系统传送电力资源的过程中针对电压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增加发电机的控制能力。电力系统的最优励磁控制技术应用主要是依靠线性控制原则,也就是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把发电机的电压和电压的压力值进行有效的对比,应用准确的PID算法能够得出电压的差值,得出电压控制结果[3]。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应用最优励磁控制方式调节电压的变化,同时也需要相对的调节电压的相位角转移,这是能够通过对电压的控制和操作把控制电压转变成为输送电压的方式。最优励磁控制方法应用线性原理能够有效的控制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和控制器,优化现有的线性化制约。但是线性最优控制技术同样拥有一定的片面性,仅仅只是能够在控制局部模型当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在其他的模型运行过程中则起到的作用非常小。
2、实现神经网络控制
在电力系统中神经网络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成熟,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属于比较先进的尖端科学技术之一,虽然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但是还需要针对神经网络控制加强研究工作。神经网络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是依照非线性原则,并通过优化非线性原则的方式来控制电力系统中的数据运行,建立起完善的电力系统计算机数据库[4]。神经网络系统通过结合人工智能系统和数学系统的运行原理,收集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以及能源消耗结构,能够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控制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力系统加强神经组织结构的使用,能够在电力系统中形成高效的规划模型,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
3、建立专家系统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应用智能自动化控制技术,需要首先使用计算机系统的专业设备和技术,应用电力智能技术的专家系统控制模式。专家系统的控制模式能够积极应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并针对问题类型寻找解决方法。据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的电力系统控制过程中都在使用专家系统,来针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特别是在电力系统的问题排查过程以及系统的维护管理过程中,能够应用专家系统控制高效率完成[5]。专家系统可以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时进行及时的警告,并准确的表明出系统发生故障的具体位置和具体解决方法,能够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确保在短时间内恢复系统运行情况。
4、建立模糊控制操作
电力系统想要完成自动化控制操作,还需要应用模糊控制技术来提升系统运行的准确性,确保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能够顺利应用。模糊控制技术主要是针对了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规模比较庞大、内容比较反复的电力控制系统结构操作,例如说在电力系统中的变量繁杂问题,还有动态环境之下电力体统难以完成自动化控制等问题,通过模糊控制技术的应用来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模糊控制系统需要使用完善的信息数据,针对系统当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进行综合判断与分析,模糊控制技术的应用提升了自动化、智能化系统运行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5、电力系统智能自动化
在电力系统中,要想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就必须加强电量计量的自动化,这样对于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电量采集时,应当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连续性、准确性和畅通性,以确保能够在后续的运行过程中,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并且保证采集装置能够实现不间断工作,以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基础条件支持[6]。另外,数据处理也是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的基础,通过应用智能技术,实现对所有数据信息的整理与分类,并根据所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调整,从而减少电力系统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结束语
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过程中,通过应用智能技术,能够实现电力系统运行中数据信息处理的智能化,从而保证数据信息处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然后再将这些数据信息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则能够进一步的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针对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智能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为电力系统发展提供更多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孙建国.试析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运用问题[J].电子制作,2017(09):99+90.
[2]付同福.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有效运用研究[J].科技风,2017(05):74.
[3]李珠海.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应用的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21):94-95.
[4]朱长君.浅论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主要应用[J].民营科技,2015(10):58.
[5]母辉.现代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有效应用探析[J].科技与创新,2015(17):126+129.
[6]侯磊.智能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出现的问题研究与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4):38.
论文作者:文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智能论文; 过程中论文; 系统论文; 电压论文; 数据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