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探讨论文_董红涛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探讨论文_董红涛

摘要:水是维持自然界生命活动和动态过程的基础性自然资源,也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来说,水分状况往往决定了区域内的生态保护水平与总体建设方向,具有显著的持续发展意义。因此,我们也需要正确分析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并处理好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间的关系。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V213.9;X321文献标识码:A

1导言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之下,生产、生活用水不断占据着生态资源,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甚至已经超过了最大极限,生态系统不断恶化。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于这些恶化的结果是不可逆,无法恢复的。对于这一重点问题,我国也有相关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生态环境效益的研究内容,提出了合理的防治对策,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提出了新的看法和观点。

2我国水资源现状分析

现代化社会生产生活中各类污水不合理排放,管理部门监管不足。农业以及工业化生产化肥污染,相关管理部门管理意识不足,各项配套设备配置不完备,致使较多被污染水源未经过有效处理便排入到水系统当中,导致水资源污染较为严重,水资源利用更加紧张。

在农业灌溉与现代工业化生产中,水资源浪费问题严重,导致水源应用局势更加紧张,水源浪费较为严重,这样将会大量消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其次我国具有较为明显的季风气候,加上多数地区山系较为发达。我国北方区域水资源较为丰富,降水量充足,在夏季时刻南方降水要远远多于北方,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限制作用。

3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

3.1相互促进

水资源充沛的情况下地表水会受到表面热能的作用蒸发成为水汽,水汽遇冷后凝聚成水在重力作用下降水,形成地表径流。这种水循环模式可以补充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从而保障工业生产与农业灌溉的基础性要求。可以看到,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合理利用水资源也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反之,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与功能也有所差异,生态环境对于水资源具有显著的依赖性。

3.2相互影响

在水资源匮乏的前提下,地表径流减少,水循环过程减弱,说明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量明显降低,无法满足人类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当前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大面积开垦荒地、过度放牧、乱砍乱伐等不合理的耕作生产制度加剧了现阶段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植物物种明显减少,生态平衡被打破。另一方面,水资源污染会加速水的成分改变,无法为工农业生产提供支持。由于水资源系统,特别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态环境系统的制约程度较大,流域内陆地生态系统的气候条件、植被条件等也会导致水资源系统朝着不可逆的方向转变,降低整个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陷入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

4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4.1扩大法律约束力度,建立节约型社会

当前要逐步扩大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对各个地区水资源开发应用对流域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从而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与数量进行调节,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供有效保障。其次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对各个流域资源利用现状进行监督检查,做好各项跟踪保护工作,为水资源利用提供有效的依据,突出各项制度重要作用。还要完善原有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机制,结合区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对二者关系进行合理调控,避免在今后长远发展过程中产生较大问题,或是出现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结合区域发展具体现状,对水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地发挥出区域水资源应用优势,推动区域多领域稳定发展。当地管理部门要重视宣传节约用水意识,最大程度保护水资源,这样有助于全面构建节约型社会。

4.2创建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各项制度在建立过程中要全面发挥出其约束性,其次在制度中需要录入社会福利因素,这样能有效突出各项制度活力与实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当前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应用中,需要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促使地方水资源能得到有效开发应用,并且针对开发活动给予有效补偿。当前为了保障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目标能全面实现,维护更大的生态效益,要积极鼓励更多生态环境的保护行为。部分水利工程在建设如果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需要对其进行严惩,做好有效的生态保护。相关部门要调取相应资金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维护。应用管理合同方式,对受益人进行调整,转为当地群众。通过多方协商保障各项制度有效执行,并且强化法律有效保护,促使各项制度能有效落实与实施。

4.3水资源统筹管理开发

过度开发水资源必然会导致流域下游地区出现生态环境问题,也可以了解到在缺乏管理体系的前提下无法实现水资源合理管理的基础性目标。在传统的管理体系下,我们多采取区域管理与分割管控方式,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流域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相互影响,我们需要立足于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恢复的相关要求,将水域上游、下游统筹兼顾,遵循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同发展的原则。对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管理,除了基本的法律、行政措施之外,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对于流域内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控,做好调度管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看,在不同的地区可以选择不同的开发模式,如河谷上游以增加水源为主,河流下游地段则考虑建立混灌开发模式等。这样一来可以实现河道之间的联通,实现汛期分流、旱期饮水灌溉的目的,让灌区的灌溉和分洪工作相互协调,将流域内部的水资源最科学合理地利用。

4.4污水处理体系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而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提升了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下必然涉及到水源污染问题,主要表现为工、农业废水直接排入地表或地下产生的污染。再加上农药、化肥、化工材料的使用,我们应该对现有的水资源利用进行监测分析,建立专业化的污水处理体系,让污水达标排放到相关标准。我国现阶段的法律法规是保障水利行业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关键手段,目的在于有效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率,减少水质污染情况。具体来看,污水处理体系需要明确城市垃圾与固体废弃物排放问题,加强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方案。对于某些内陆河来说,水环境几乎不具备自净化能力,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还需要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此时,对于某些排污量过大或缺乏污水处理能力的企业,责令其限期整改,从根源上提升污水治理标准,以良好的监督手段来保障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

4.5明确各项管理责任,做好水资源合理配置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中,要结合限制纳污控制红线,在各类污染物全面排放过程中对排放浓度进行控制,适应高标准的水质控制需求。各个地区水源合理开发利用,地方自然环境能得到有效保护,才能有效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基于水资源有效开发利用基础上,对地方水源有效保护,对现代化生产生活用水量进行调节。相关管理部门要明确管理职责与考核重点,做好各项基本立法和执法操作,管理部门要定期开展各项综合考核评价工作,调查水资源现存量,为水资源合理配置奠定基础,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利用。

结束语

生态环境问题形势严峻,已经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显然我们对于流域水资源的系统化研究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才会导致水资源利用环节出现各类问题。在未来,我们需要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减少因人类活动而产生的水污染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性,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婷,马朵,刘思君,李奇.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8,38(24):74-75.

[2]安军.浅谈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J].江西水产科技,2018(06):46+48.

[3]谢良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8(24):118-119.

论文作者:董红涛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探讨论文_董红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