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心理的成因及疏导论文_谭凤燕

自卑心理的成因及疏导论文_谭凤燕

谭凤燕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丹灶小学529000

[摘要]:自卑是不良性格的一种,有自卑感的学生,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或优势,作为教师应该对这种心理进行体察和关注,加强师生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关键词]:心理成因 疏导方法

自卑是不良性格的一种,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有自卑感的学生,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或优势,处处想到不如他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甚至对稍加努力而可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而轻易放弃。作为教师应该对这种心理进行体察和关注,加强师生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下面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及本人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谈谈“自卑心理的成因及疏导的方法。

一、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

心理学家认为,自卑心理是自我意识中的障碍,其关键就在于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自卑心理的表现行为纷繁复杂,其成因也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涉及遗传因素,生理条件,身体状况方面的原因,这里不准备讨论,只简要地分析以下三种因素,以供参考。

1.学校教育存在弊端

少年儿童是人的一生发展的奠基时期,他们在学校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将影响他们一辈子。小学生向师性很强,教师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教师的德才学识,情感人格,处世态度乃至言谈举止,对于小学生的心灵来说,是比任何东西都重要。课堂教学、校园活动,整个学校环境和风气无一不对学生心理发展产生重大的作用。可惜的是,由于相当一部分学校办学水平有限,没有创造出有助于他们健康发展的心理环境,甚至因为某些教师教育思想不正确,教育素养不高,教育方法不当,而伤害了学生。这样的事例很多,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事不公,待人不平,经常把注意力专注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好的学生笑面相对,对成绩差的学生另眼相看,无意中造成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自卑心理。甚至有时对学生的讽刺和挖苦:“不可救药”,“朽木不可雕”,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责骂、惩罚等,加上同学的冷言冷语,无疑都可能给学生带来超负荷的心理压力,这些都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他们失望,自暴自弃,产生自卑心理。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一个人从小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对其心理发展关键甚大,这是第一影响源。现在的家长对子女寄予很高的期望,对子女要求过高,过严,让孩子很难达到父母的要求,因而使孩子觉得自己无能,加上有时父母的训斥:“蠢猪”、“连这么简单的也学不会”。诸多事实论证了家教的观点、态度、方法上的失误都可能挫伤了孩子的自卑心,导致自卑。

3.社会舆论的影响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青少年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因此,社会活动文化生活、人际关系、习俗风尚等无一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别是社会舆论尤其重要。社会舆论对学生的评头品足,说长道短,也会增加一些学生的心理压力,或受错误观点的影响自怨自艾,丧失信心,诱发自卑心理。

二、疏导方法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认为要使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培养和提高个性品质,关键在于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奋发进取的精神。

(一)、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自信自强意识和乐观向上精神

在我带的班级中“我能行”“我不怕”“我能好”不仅成为学生们谈论的话题,而且成为他们学习、生活、工作的主旋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那些在学业上起色不大的或者还需要补考过关的学生要真正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只有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才能,给他们创造发挥一技之长的条件,才能增强自信自强意识,这除了让他们了解个性心理健康标准等知识外,可在开展各项活动中鼓励他们用“我能行”来鞭策学生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在我教的班级中有好几位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女学生,她们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竞赛活动中表现较出色。有的虽然没有得奖,但是在同学们的支持下也能认真比赛。她们在比赛过程中认识了自身的价值,于是我抓住机会,鼓励她们上进,使她们增强了要学习好的信心和勇气。

有一些学生遇到困难或暂时的挫折时,往往表现缺乏勇气和信心,无所作为,对这样的学生我用“我不怕”来鼓励他们,树立雄心壮志,做到自强不息。

对于一些后进生来说,破罐子破摔是常有的事,在我带教的班级中,我常用“我能好”来激励学生改进自新。

(二)、创造机会,让学生正确地表现自己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辟多种途径,让同学展现自己的才干,获得成功体验,增强信心。如举办“天生我才必有用”等以增强自信心为主题的演讲和辩论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用切身体会阐述自信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将如何克服竞赛和各种社会活动,让众多同学在发展自己特长的同时,在与同伴比较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潜能和优势,树立自尊和自信,引导学生把成功的感觉迁移到学习上来。如我班有一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在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面前总是感到自卑,抬不起头来,但她很有文艺天赋,歌唱得非常好。我想,何不让她当文娱委员,要她在校元旦晚会上唱一曲,果然,她“一曲成名”。她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对自己有了信心,学习也相当刻苦,最后考上了一中。

(三)、邀请家长协助,形成教育合力,鼓励学生树立信心

对学生积极个性品质的养成,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气氛和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和谐的家庭气氛及强制型、放任型、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往往容易导致子女形成消极的个性品质。因此,班主任可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各种渠道紧密联系家长,努力使家长为子女营造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气氛,重视与子女的情感交流,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理解而不溺爱,尊重而不迁就,民主而不放任,及时全面地了解子女的需求,坚定合理目标,避免因子女的一次受挫折丧失信心,带来消极影响。如我班有一男生就因期末考试失误,未能考到好成绩,父母亲常对他叹息:“你不行,再努力也是徒劳”,更使他自惭形秽,一蹶不振。为此,我首先做其家长的工作,使家长认识到自己孩子的潜质,树立对孩子的信心,接着我要求他们能常常说“你能行”等鼓励孩子的话,鼓励孩子鼓起信心和勇气去勇敢面对挫折,积极进取。这种来自家长的信心,逐步转化成为学生的自信心,使这个学生感到自己是行的,充满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果然,挫折和失败不再能击倒他,他一次又一次地从挫折和失败中吸取教训,重新投入到学习中去。经过一段时间,一次次竞赛的成功终于使他也可以“抬起头来走路了”。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以自身积极的情感和个性品质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讽刺、挖苦、体罚等均会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打击,认为自己永远是失败者。因此,班主任应抛弃简单训导式的错误做法,给学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和学生交朋友,使学生视自己为良师益友,以自身的积极情感和优良个性品质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要面对失败不气馁,面对挫折不沮丧,面对成功不骄狂,面对不良的环境不急躁,以自己的高度负责、积极进取、自尊自信、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和行为进行无声的教育。前两年,我班在校文体比赛中成绩不理想,我自己也没有信心。但我想,我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我若退缩,那么以后学生们还有勇气面对别的挑战吗?于是我在班会上开展了一次大讨论,我和学生们分析了比赛不理想的原因及自己的实力,最后师生一致达成共识:逃避和退缩是不足取的。班会之后,同学们群情激昂,信心倍增。奇迹出现了,今年的文艺表演获得一等奖,为同学们参加以后比赛增强了信心。由此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自身就必须具备积极的情感和个性品质,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

总之,只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坚定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奋发、进取的精神,使他们充满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他们身上最大的潜力。

论文作者:谭凤燕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  ;  ;  ;  ;  ;  ;  ;  

自卑心理的成因及疏导论文_谭凤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