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工业化总体战略探讨_中西部地区论文

西部工业化总体战略探讨_中西部地区论文

中国西部工业化的总体战略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西部论文,总体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部的工业化进程已经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与前三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化进程相比,21世纪中国西部的工业化进程具有如下一些新的特点:第一,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背景下继续推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第二,它在工业化的规模和领域方面都比前三次要大得多、广得多,它不是工业部门的单独发展,而是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用现代工业的成果来进行改造和提升;第三,它是在中国经济实力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之后上了一个新台阶的基础上展开的。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萌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五”时期的大规模工业推进是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基础还很薄弱、百废待兴的局势下开展的;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也是在“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以后开始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西部工业化则是在国家对东部地区实行投资倾斜和政策优惠的格局下推进的。由于体制、背景的不同,21世纪中国西部的工业化不是旧的轨迹的延伸,而是新的实践的开拓,它需要新的理论的探索和支撑。21世纪中国西部工业化的总体战略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只有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和总体趋势下思考西部地区21世纪的工业化,才会看清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一、东中西经济关系的现状特征

东中西关系是我国区域经济中的基本经济关系。东中西三大地带各自具有鲜明的特征和比较优势,在区域分工和协作中各自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东中西经济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正确处理东中西经济关系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总体目标的实现有着既现实又深远的影响。东中西经济关系的现状是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政治诸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有以下特征:

第一,东中西经济关系中,存在着两个相反又互补的梯度差。其一是从西部到东部存在一个自然资源梯度差,其二是从东部到西部存在一个经济技术梯度差。

从自然资源看,西部地区的能源、原材料资源和旅游资源等最为丰富,中部地区次之,而东部地区相对贫乏,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东部地区最为先进,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则较为落后。199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79395.7亿元,其中东部地区为48114亿元,中部地区下降为19729亿元,西部地区仅为11552亿元。 东部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13.5%,人口约占全国的40%,而国内生产总值则占60.6%。 由此可见,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

上述两个相反的梯度差表明东中西经济关系存在强烈的互补性,东部地区是经济重心的事实表明它对中西部地区有带动和促进的经济实力。

第二,东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从现状来看西部地区正处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东部地区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新中国建国之初,我国的经济重心是在东南沿海的少数大城市。建国以后,我国在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在自身的演化过程中,产出主体的顺序依次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高技术产业。工业化的起步时期有一个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建设是在非市场经济因素的作用下,在以农业为产出主体的基础上开始重工业建设的,缺少轻工业的充分发展和资本积累。由于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在非市场经济的因素下形成的,一旦这种因素的作用弱化和消失以后,便暴露出明显的结构性矛盾。东部地区的经济基础较中西部地区强大,工业化进程起步也较中西部地区早。在改革开放之前,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本应向重工业阶段发展,继而向高新技术工业阶段演进,但是由于没有注意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的作用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致使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受到一定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得到很大发展。从现状来看,东部地区拥有大量的适用技术,轻重工业和第三产业比中西部地区发达,也有许多高技术产业,但缺少高技术产业基地和能源、原材料资源。西部地区由于建国后航天、航空、电子等工业基地的建设,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一方面是较为落后的传统农业、手工业,另一方面是先进的高技术产业,但缺少处于中间演化阶段的适用技术和加工业优势。由于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在很长时间内,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相分离,三线建设时期大批工厂布局采取“进山、分散、入洞”的原则便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分离的典型表现。从现状来看,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已达35%,而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只有18%,在全国668个县级以上城市中,西部地区只有121个,占全国的18.1%。它表明东、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也处于不同的阶段。

第三,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市场发育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不同,经济体制转换的速度和程度也不相同。

中国的对外开放首先是从东部沿海地区四个经济特区和14个港口城市开始的,继而扩展到整个东部地区,然后又推进到边境地区和长江的沿江城市。从现状来看,已基本实现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较早,兴办经济特区较早,因而许多改革措施和政策也出台较早,其政府职能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也比西部地区更快。从整体改革的推进状况看,中西部地区严重滞后。例如,东部地区各省、区、市已各自独立地建立了正常运转的社会保障体系,中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却严重滞后,而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建立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由于人口文化素质、市场经济意识、交通基础设施、改革开放状况等方面的影响,东部地区的市场体系发育程度比中西部地区的市场体系的发育程度更为成熟和健全。1997年,全国集贸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的个数与成交额如表1所示:

表1西部地区集贸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发育程度

集贸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

个数

成交额(亿元) 个数

成交额(亿元)

全国 87105 17424.55575 4601

西部 21725

2156.9 978 549.5

西部占全国比重

24.9%

12.4%17.5% 9.8%

西部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22%,但集贸市场的成交额仅占12.4%,生产资料市场的成交额就更低,仅占全国的9,8%。1997年,西部地区的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为549.5亿元, 而同期江苏省的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为666亿元,浙江省为605亿元,山东省为592亿元, 也就是说西部十个省区市生产资料市场的成交总额还不如东部地区的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中任一省的成交额多。由此可见,西部地区市场发育较东部地区远为落后。

第四,东中西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近20年来日益扩大,且呈上升趋势。表2和表3反映了这种经济差距的变化。

东中西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是东中西三大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同造成的。从1979年到1995年,全国GNP年均增长为9.8%,东、中、西三大地区则分别为12.8%、9.7%和8.7%。1999 年, 东部地区的GDP增长8.1%,中部地区增长7.4%,西部地区增长为6.2%。继续表现出东部快、中西部较慢的特征。

表2东、中、西部GNP占全国的份额

代表年份东部 中部 西部

1978 52.5 29.7 17.8

1992 56.6 28.6 14.8

1995 59.0 26.5 14.5

1998 56.0 29.1 14.6

表3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人均GDP的绝对差距与相对差距

1981 1985 1988 1991

1993

1994 1995 1998

东部 1602.72502 3262 3788

5235

6043 6823 9480

中西部1099.71627 1986 2238

2782

3097 3405 4220

绝对差距

502.8

874.8 1275 1549

2453

2946 3417 5260

相对差距

31.4 35

39.1 40.9

46.8

48.7 50.1 55.5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计算而成,表中绝对差距单位为元,相对差距为%。

表3中的绝对差距是东部地区人均GDP与中西部地区人均GDP 的差距;相对差距是绝对差距与东部地区人均GDP的比值。从表3可以看出,从1981年到1998年,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都在扩大。1997年,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是位于东部地区的上海市, 为25739元/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低的是位于西部的贵州省, 为2207元/人;上海和贵州之间的人均GDP极差为23532 元/人, 贵州省人均GDP只有上海市的8.6%。

上述东、中、西经济关系的四大现状特征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正确处理东中西经济关系的客观依据。东中西经济关系中的主要问题,从现阶段来看,则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从我国东中西经济关系的现状来看,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带来了以下三个严重问题。

(1)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原材料资源, 但却由于缺乏资金而无力开发,它们和东部地区一样去发展加工工业,因而形成中国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合理的区域分工与协作受到破坏。

(2)东部地区的优势产品一部分打进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大部分流向中西部市场;而中西部由于经济相对落后,没有多少优势产品可进入东部市场,这样,势必形成中西部地区的资金单向流入东部的现象。东部大量商品流入中西部市场,在产业结构趋同的情况下,必然使中西部的生产萎缩,购买力下降。东中西经济关系不是呈现出互补趋势,而是出现分离倾向。

(3)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东部地区的高工资、 高价格和高利率会将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劳动力、商品和资金不断吸引到东部地区,人才和劳动力的大规模单向流动,不仅会影响中西部的发展,也会给东部地区带来巨大的压力。

从现实的状况来看,只有加快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才能控制和解决上述问题。

二、西部工业化的目标与战略思想

中国西部地区21世纪的工业化目标是什么?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仅是希望通过回顾与总结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提出符合实际的新的工业化目标。建国以后西部地区两次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奠定了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基础,但在工业化目标的确定上,也存在以下一些弊端:

第一,将工业发展的目标等同于工业化的目标,单纯追求工业经济总量的扩张,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相脱离,工业化与城市化相脱离,其结果是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

第二,用工业发展速度和总产值增长等指标衡量工业化的速度和规模,忽视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忽视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三,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建设以“大而全”、“小而全”的独立工业体系作为战略目标,形成了许多“孤岛效应”。

西部地区21世纪的工业化是西部地区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因此,其工业化目标也必然体现西部地区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从工业化的内涵考察,西部地区的工业化目标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工业化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推进工业化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因此,工业化的战略目标中应当包括经济增长的指标及其内容。

2.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经济结构转变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因此,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应当成为西部地区21世纪工业化的战略目标之一。

3.工业化的含义不仅是指工业部门经济总量的扩张和工业规模的扩大、比重的上升,而且意味着用工业化的成果改造国民经济各部门,缩小工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不是齐头并进,而是相互协调、共同进步。

4.工业化的发展不是“物”的演变,而是以人为中心的环境的改变。工业化的目标不仅要提高人本身的素质,而且要改善人所居住的环境,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21世纪工业化的目标应当包括上述四方面的内容。由于国家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分三步走,在建国一百周年时使全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因此,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战略目标可以作如下概括:

以工业化为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内容,通过三十年左右的时间,使西部地区的人民生活达到富裕程度,普及高中教育,使人的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产业发展全面进入高加工度阶段,在世界上形成有中国西部特色的专门化优势产业;基本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初步形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经过五十年左右的时间,使西部地区的人民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产业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完全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山川秀美、环境宜人的生态目标;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全面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实现西部地区21世纪的工业化目标,必须树立正确的战略思想。所谓工业化的战略思想是指在西部的工业化进程中,对影响西部工业化全局的经济关系所确定的指导思想。这些影响西部工业化全局的经济关系如下所述:

(1)西部的工业化目标是以追赶东部沿海地区为主, 还是以结构转变为主?

西部地区的许多地方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或制定工业发展战略时,都把缩小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赶上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平确定为本地区的战略目标。西部地区要赶上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它必须满足如下关系:

W[,1](1+W)[N-1]=E[,1](1+V[,E])[N-1]

上式中,W[,1]表示基期年西部地区的人均GDP,E[,1] 表示基期年东部地区的人均GDP,N表示西部地区人均GDP赶上东部地区的年数,V[,W]表示从基期年到和经N年期间西部经济的年平均增长速度,V[,E] 表示从基期年到第N年期间东部经济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1998年,西部地区的人均GDP为4050元/人,东部地区为9480 元/人。从1979年到1995年,东部地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8%,西部地区为8.7%。1998年,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为6.2%,东部地区为8.1 %。如果我们预测东部地区今后30年内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 西部地区在30年内赶上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则得出如下关系式:4050(1 +V[,m])[30-1]=9480(1+0.09)[30-1],经过计算V[,w]>12 %的速度,才可能在2020年赶上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事实上西部地区1998年的增长速度只有6.2%,仅为12%的一半稍强。在今后30年内, 西部经济增长的动力必须依靠需求的拉动。无论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还是出口需求的拉动作用来看,西部地区都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从整个西部地区的实际来看,要达到30年内每年都超过东部地区的三个百分点的发展速度,事实上是办不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为了赶上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平,许多论者提出了“跳跃式”发展的赶超战略思想。“跳跃式”发展是需要有条件的,它需要外部资本的大规模输入。单靠西部地区的资本的内部积累是很难实现跳跃式发展的。无论是从国家的财力还是从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来看,寄希望于外部资本的大规模输入都是不现实的。笔者不赞成跳跃式的普遍提法,但需要提出两点:第一,整个西部地区难以跳跃式发展,不排除个别条件优越的省、市、区的工业化战略出现跳跃式发展的状态;第二,经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我们不能主观地超越必然经历的过程,但可以缩短这个必然经历的过程。在西部的工业化进程中,我们需要尽可能地采用先进的技术。在技术创新方面有必要也有可能打破常规,走出“跳跃式”发展,也不等于以追赶发达地区为战略目标。美国开发西部地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西部的工业化水平已经很高,但至今东西部地区仍存在较大的差距。1997年,位于美国东部的纽约州的人均个人收入为30752美元, 位于东部的宾夕法尼亚州的人均个人收入26058美元, 而位于西部的爱达荷州的人均个人收入仅为20478美元,位于西部的新墨西哥州只有19587美元。1997年,美国东西部地区的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的相对差距达到46%。(注:1999《国际统计年鉴》。)它表明,即使在工业化程度已经很高的美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也是客观存在的。

不同的经济结构对应着不同的产出水平。同样的资本投入,在不同的经济结构中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果。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的基本特点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低度化,缺乏内在的积累能力。如果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的经济结构实现合理化转变以后,那便会产生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而,西部地区在确定工业化的战略目标时,应当把结构转变作为主要的战略目标。结构转变的状态可以通过以下的指标体系来衡量:

(a)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通过它反映经济增长的结果。

(b)恩格尔系数,通过它反映需求结构的变化。

(c)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构成, 通过它反映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d)工业总产值中高加工度工业的比重, 通过它反映工业结构的高度化。

(e)工业总产值中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 通过它反映工业结构的高技术程度。

(f)工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生产率的差异, 通过它反映二元经济结构的扩大或缩小趋势。

(g)工业劳动生产率与全国工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偏离系数, 通过它反映该地区工业化的水平。

(h)资本积累率, 通过它反映工业化的速度与内部的自我积累能力。

(i)资本利润率,通过它反映资本的回报率。

(j)外贸进出口比重, 通过它反映经济结构的开放程度与对外依存度。

(k)外部资本在该地区社会总资本的比重, 通过它反映该地区的投资环境与吸引力。

(l)剩余劳动力指数,通过它反映充分就业的程度。

(m)待业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 事故保险金的额度与发放范围,通过它反映社会保障制度的状况和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福利程度。

(n)万人中大学生数比重,通过它反映人口素质的提高。

(o)环境综合质量指数,通过它反映生态环境的状况。

上述指标体系仅是设计出来衡量西部地区结构转变的参考指标体系,在确定工业化的战略目标时,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主导型指标或对某些指标进行加权处理。

(2)西部工业化的道路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还是优先发展轻工业?

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从经济史的角度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多数西方国家,都走的是优先发展轻工业的道路;在中央计划体制下的前苏联和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都走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但是,从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看,无论是优先发展轻工业还是优先发展重工业,都不是一条定律。

西部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表明:西部地区最早出现的是轻工业;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业结构演变成以重工业为主;改革开放以后,西部地区的一些省市又优先发展了一些轻工业。21世纪的西部工业化道路是什么?对于这个重大的问题,理论界和决策者们存在四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西部地区的重化工业结构是在非经济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重化工业超前发展,跳过了产业结构中轻工业为产出主体的阶段,缺少资本积累,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西部地区的现状是资本短缺,因而在21世纪应优先发展轻工业,补上缺少轻工业发展阶段这一课,通过发展轻工业为重化工业积累资本,进而再以重化工业为主。

第二种观点认为,西部地区重化工业已有相当基础,西部的资源状况适合发展重化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结构层次低、附加价值低、经济效益低,其根本出路在于利用现有基础发展高加工度产业,继续走有特色的重化工业道路。

第三种观点认为,西部的工业化进程处于两难境地。继续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又缺少资本,效益太低;转向发展轻工业又得另起炉灶,抛弃了现有基础。其出路在于保持重化工业现有规模,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现有劳动生产率,在稳定中发展。

第四种观点认为,西部的工业化道路既不能继续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也不宜走优先发展轻工业的道路,更不能保持现状,而应该与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潮流一致,缩小和发达地区的差距,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

上述四种观点中,哪一种更为符合西部地区的实际呢?哪一种更能促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呢?笔者不打算对这四种观点逐一评述。笔者认为,西部地区21世纪的工业化应当坚持下述四条原则:第一,要符合工业化的客观规律;第二,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总体发展战略的需要;第三,要从西部地区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既利用现有基础,又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第四,要面对中国加入WTO以后的形势, 形成有优势的专门化产业。

西部地区是一个面积广大、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区域,其内部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存在多种类型,工业化的条件也千差万别,我们很难找到一条适合西部所有地区的工业化道路,西部的工业化道路也没有必要采取统一的模式。正确的选择是宜重则重、宜轻则轻、宜高则高、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因地制宜,因势导向。

例如,云南省虽然是一个有色金属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却选择了优先发展轻工业和旅游业的道路,把烟草业和旅游业做为两大支柱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绩效,实践证明云南省的工业化道路是成功的。甘肃省有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是“西气东送”工程的必经之地,该地区又有丰富的水电供应,原材料工业已有相当基础,因此,在21世纪有条件继续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陕西省的军工企业较多,航空、电子等高技术产业有良好基础,又聚集了大批高技术产业人才,把高技术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是有其客观依据和必然性的。四川省和重庆市,是三线企业集中的地方,轻、重工业均有良好的基础和发展条件,为什么不能轻、重并举呢?

我们在论述西部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时,提出了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的新思想。这是否与工业化相背离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工业化内涵的理解。什么是工业化?它不仅是指工业部门的总量扩张和规模扩大,而且意味着用工业化的成果改造、提高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如果在农业领域中大规模地采用现代技术进行生产、运输、加工、出售,这是否应把它看成西部工业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呢?西部的许多地方,人才缺乏,信息闭塞,即使建立了现代化的工厂,也因经济效益不好而被迫关闭。例如,重庆市的黔江地区,在90年代开办了七个丝厂,在激烈的竞争中先后关闭,无一幸免。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立了一个白鹅加工厂,然而,工厂建立起来了,却没有足够的白鹅加工,最后被迫卖掉。在西部地区,出现了这样一个悖论:一方面,许多地方处在工业化的初期,需要发挥现代工业;另一方面,现代工业的开办和建立是处在新技术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之下,它需要高起点、高投入,它存在高风险。而西部地区资本匮乏,在工业化的吸引之下,不断创办一些“五小”企业,即小水泥厂、小纸厂、小烟厂、小酒厂、小化肥厂等,从一开办起,就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就面临着破产的危险。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关键就在于深刻、正确理解工业化的含义。对于西部的许多地方来说,在第一产业、第三产业中大力推广、应用工业化的成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发挥比较优势,这应是其最好的选择。工业化的目标是一致的,工业化的道路则是多样的。

(3)西部工业化的贸易战略是以出口导向为主, 还是进口替代为主?

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落后地区,需要进口大量技术和设备来改造传统产业。进口需求增加所引起的收支差额的压力,可以通过进口替代、出口扩张、增加国外借贷等三种方法予以缓解。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为此提出了三种发展战略:

第一种是出口扩张战略;

第二种是进口替代战略;

第三种是介于出口扩张和进口替代两极之间的平衡发展战略。为了给扩大进口筹集资金,平衡战略早期要较多地从国外借贷。

钱纳里提出的这三种发展战略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的。对于西部这样一个广阔的落后地区来说,问题的实质是西部的发展应当是以内向型经济为主,还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如果以国际为参照系,那么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应当是内向型的。1998年,西部地区的进出口总额为99亿美元,其中进口约40.7亿美元,出口约58.3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3.1%。 西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重庆市,2000年的出口总额计划数只有5亿美元,而上海市2000 年的出口计划总额为200亿美元,重庆市的人口是上海市的两倍多, 但出口仅占上海市的四十分之一。从可以预见的将来看,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还难以做到以出口为导向。在中国加入WTO以后, 西部地区也难以采取进口替代的战略,因为是否采取进口替代取决于国家而不是取决于西部。因此,西部地区的贸易战略很可能类似钱纳里所说的第三种平衡战略。

如果以全国为参照系,“内向”型是指西部区域之内,“外向”型是指西部区域之外,那么西部的经济结构则应当是“外向型”的,应当在全国的地域分工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业化部门,向东部和中部大规模输出优势商品。西部的经济结构不应当是自我循环、自我服务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能够“拿出去”,就不可能有效地“引进来”。“引进来”是为了“拿出去”。西部地区只有形成面向东部、中部和国外的经济结构,形成商品流出去、资金流进来的良性循环,继续推进工业化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实现这一点的关键是建立在全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行业。

(4)西部工业化的模式是平衡发展为主,还是非平衡发展为主?

平衡发展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其二是指地域间的平衡发展。纳克斯的“恶性循环”理论是研究产业间的平衡和非平衡发展的,发展极——增长点理论是研究地域间的平衡发展和非平衡发展的。对于产业间的发展是采取平衡模式还是非平衡模式,理论界和决策者们早已取得共识。关于工业化的道路的争论,无论是哪一种观点,其实质都是主张各产业非平衡发展的。纳克斯之所以主张平衡发展,是因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存在一种“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资本短缺,从而造成劳动生产率低。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人均收入水平也就低,储蓄率必然也低,其结果是资本供给不足,开工不足导致了人均收入低,人均收入低导致了消费水平低,消费水平低必然形成市场需求不足。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克服资本供给不足和市场需求不足两方面的限制,就必须对各部门同时大规模投资,利用各产业部门的需求互补性,创造和扩大市场需求。然而,纳克斯的这种平衡发展理论却有两个弱点:其一是各部门同时大规模投资需要大量资本,资本不足正是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的主要困难;其二是科技进步并不是在各产业部门同时发生的,它首先是在某一产业部门产生并发展,然后再波及、扩大到其它部门的。由于各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资本回报率存在差异,事实上,各产业部门很难同时平衡发展。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倾向于产业间的非平衡发展。至于地域间的平衡发展和非平衡发展,则很难取得共识。由于区域的发展是同地区经济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地区工业化是由地方政府组织并实施的,每一个地区的官员和群众都认为自己所在的地区应该优先发展,应该得到的重点扶持,因而很难确定那一个地区应该优先发展并得到重点扶持。但经济学家考虑问题是依据经济理论和经济规律的,是从国家的最大利益化出发的。从实际情况看,西部地区各部门的发展条件是优劣之分的。现代工业的发展存在一种聚集效应。在大中城市,现代工业有较大的市场,可以共用一些基础设施,工业企业之间的专业性协作比较方便,交通运输便利,科技人才集中,市场信息及时,这些优势使大中城市成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极——增长点,也为地区间的非平衡发展提供了客观的依据。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也是通过非平衡发展的模式取得成功的。因此,21世纪的西部工业化模式,也必然是有重点的推进、非平衡的发展。

(5)工业化的资本来源是以内部积累为主, 还是以外部输入为主?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西部的工业化资本应当以内部积累为主。建国以后,西部地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即“一五”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化推进,这两次都是以外部资本输入为主。但外部的资本输入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西部的现代工业并没有完全植根于西部的土壤之中,传统农业落后的状况没有得到多大改变,反而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果,西部地区的现代工业缺少自我积累的能力。只有将“输血机制”转变为“造血机制”,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才会有内在的动力。第二种观点认为,西部的工业化资本应当以外部输入为主。西部地区的市场经济发育缓慢,农村生产力落后,不可能象江苏、浙江那样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中积累起原始资本。西部已有的重化工基础虽然有很大的资本存量,但如果没有增量资本投入,结构调整便难以进行,已有的存量资本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一问题呢?从长远的观点看,西部的工业化应当以内部积累为主。没有内部积累机制的形成,任何外部资本输入都难以发挥长久的效果,西部的工业化也不可能持续、稳定地发展。从当前的现状看,西部的工业化确实需要必要的外部资本输入来推动其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存量资本的优化组合。特别是需要必要的外部资本输入来改善其基础设施。这已经由发达国家开发落后地区的历史经验所证明。

三、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基本途径和战略措施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认为: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仅靠市场机制是行不通的,政府干预必不可少。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开发经济落后地区的历史证明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美国是一个以效率优先为主要目标的国家,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区域经济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其南部、西部和山地各州的经济发展十分落后。战后,美国政府主要通过实施财政政策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这些政策主要包括下述三方面内容:一是政府直接投资基础设施,促进落后地区开发。例如,对于经济落后的阿巴拉契亚山区,从1961年至1971年,联邦拨款近11亿美元,其中的75%用于修建2300英里的开发公路,并以交通建设推动采矿业、旅游业等的发展。再如,在经济落后的地区直接兴办水利,加速其开发。其中最著名的水利工程有田纳西流域水利工程、科罗拉多水利工程、阿肯色州水利工程等。通过兴办水利工程为企业和农场主提供廉价电力并吸引外来资本投资。二是通过军事订货刺激位于南部落后地区的新兴工业的发展。美国最为重要的142 个军事基地和设施都分布在南部和西部地区。军事订货不仅为落后地区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而且还提高了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三是通过税收补贴农业和石油业。由于农业和石油业主要分布在落后地区,政府就通过产业政策倾斜将财政补贴转化为落后地区的补贴。

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理论和国外的开发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基本途径是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机地结合起来,变“输血机制”为“造血机制”。从加快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战略考虑,可以采取以下战略措施。

1.中央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直接投资兴办西部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增强其“造血”能力。这些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跨省、区、市的交通通道建设。 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一个最主要原因是交通通讯困难。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对于经济落后地区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例如,京九铁路的贯通对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就起了重大促进作用。在近期内,可以考虑加快全线贯通从上海到成都的高等级公路。从长远考虑,则应尽快完成从东部的连云港到西部的乌鲁木齐并至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的高速公路和西安经重庆至北海的高速公路。此外,还可以考虑修建兰州经天水、四川广元到重庆的兰渝铁路和重庆到怀化的渝怀铁路,将西南、西北两大地区更紧密地与华南地区结合起来。还可以考虑通过国际协作,修建从昆明到泰国曼谷、经马来尼亚的吉隆坡到新加坡的国际高速铁路,促进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的经济、技术合作。

(2)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为农业稳定发展提供防止旱涝灾害的物质保障系统。

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农业在西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为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提供粮食和原材料,提供广阔的、有巨大潜力的农村市场,提供廉价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所积累的工业化资本,还可以提供绿色生态系统,改善工业化的自然环境。然而,西部地区工业化的主要不足之一是水资源的缺乏。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对于西部地区农业和工业和持续发展将发挥关键性作用。除三峡工程外,在21世纪,要考虑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西线工程。特别是西线工程,对于西北的开发将发挥关键性作用。

中国的水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80%以上,黄河径流总量只有580亿立方米, 而黄河沿岸各省对水的需求量在2000年就超过600亿立方米。 西北地区的绝大部分地方,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西北工业化的最大障碍。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解决西北水资源不足的根本途径,是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化的重大战略措施。它不仅有利于西北地区的重化工业发展和农、林、牧业的增长,而且有利于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扩大西北地区的环境容量。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最大为200亿立方米。 其一是从通天河治家建坝引水,经长江、黄河分水岭入黄河支流勒那曲,穿91公里隧洞,引水100亿立方米。其二是从雅砻江长须建坝引水,以131公里隧道穿长江、黄河分水岭,在达日县城以下恰给弄沟口入黄河。其三是在大渡河支流杜柯河上的加塔坝建坝引水至黄河支流贾曲。雅砻江和大渡河可各引水50亿立方米。

由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耗资巨大,工程艰巨,它的实施需要较长时期的准备。但从长远角度看,这一工程的实施是必然的,是加快西部工业化的重大战略措施。

(3)在近期内实施“西气东送”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

“西气东送”工程是指从新疆的天然气田输气到上海。“西电东送”工程是指在长江上游建立一系列大中型水电站,通过超高压电网将西部地区的水电输送到中部和东部地区。这两大工程的实施不仅将给东部、中部输送大量天然气和电力,而且将带动西北、西南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促进沿线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4)在新疆、云南等边境地区和重庆、西安、 成都等中心城市建立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或高新技术加工区。

2.地方政府在西部开发中应当发挥重大作用,它可以按照市场机制原理和经济规律办事,以开放促开发,以改革促联合,加快西部的工业化进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西部工业化进程主要依靠地方政府、企业和当地群众的力量,而不能主要依靠中央政府的直接投资。中央政府在加快西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兴办那些地方无力兴办的公共基础设施。地方政府在西部工业化进程中,不但要直接投资兴建一批基础设施项目,通过植树造林改造生态环境,建设一批重点小城镇并依托小城镇发展民营工业,还要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口素质、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国有经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并付诸实施。在制定地区工业化战略时,最基本的选择一是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国内外投资,解决西部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本不足问题;二是通过与东部地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联合外向,使东中西经济关系形成“互为基地、互为市场、优势互补、联合外向”的优化模式。

3.通过在国有经济中建立强有力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鼓励国有企业经营者调整经营发展战略,实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使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有可靠的微观基础。

4.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个体、私营经济、集体经济、股份制合作制经济和股份制经济,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工业化进程。

5.以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老工业基地和高技术产业基地为依托,加快西部地区的工业化。

西部地区面积广大,人口众多,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差异甚大。加快西部地区发展不可能在西部地区采取全面开花、齐头并进的策略,而是必须以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老工业基地和高技术产业为“发展极”和“增长点”,逐步推进西部地区的开发。事实上,当我们深入比较上海浦东和海南省的开放、开发效果时,就会发现,依托中心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加快开放和开发一般要容易得多,也有效得多。东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较多,连点成线,表现出带状开放、开发的特征;西部的中心城市和老工业基地较少,表现出辐射扩散的特征。

加大对西部中心城市、老工业基地和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扶持力度,可考虑采取以下一些办法:

(1)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力度, 对西部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给予中央财政补贴,为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建立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技术改造专项基金, 为提高西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基地的素质创造条件。

(3)是对西部地区的军工企业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 军工企业的成本是社会成本,应由全社会来分摊。这样,可以使“军民结合”的方针得到更好地贯彻,使这些企业更有自我发展的活力。

标签:;  ;  ;  ;  ;  ;  ;  ;  ;  ;  ;  

西部工业化总体战略探讨_中西部地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