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艺术创新与延伸_世博会论文

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艺术创新与延伸_世博会论文

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艺术创新及其延伸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米兰论文,意大利论文,世博会论文,中国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15)03-0085-07

       2015年5月1日第42届世界博览会在艺术之都意大利米兰盛大开幕。本届世博会以“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为主题,聚焦农业、粮食和食品安全,共吸引了全球145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前来参展,其中54个国家通过自建展馆的形式落户世博园区,这两项数据均创下历届综合性世博会之最。中国也以本届世博会最大参展国的身份,首次以自建馆的形式参加海外举办的注册类世博会,共设有中国馆、中国企业联合馆和万科馆3个展馆,其中中国馆以艺术化的设计语言、先进的科技手段夺人眼球,开馆首日就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参观,得到高度称赞。

       一、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理念

       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的核心区域,占地面积4590平方米,是本届世博会园区内最大的自建场馆之一。以“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为主题,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Studio Link-Arc工作室共同设计,外形如同金色麦浪,用艺术化的设计语言、先进的科技手段,诠释了中国人对农业、粮食、饮食、自然的独特见解。

       中国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歇山式造型结构,屋顶覆盖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竹编材料,从远处看,就像被风吹过的阵阵麦浪。“中国式”的建筑素材辅以现代化的设计语言,使中国馆在世博园区脱颖而出。不仅如此,在中国馆的入口处,设置了带有中国元素的故宫红墙照壁、先农坛、北京胡同以及带有主通道功能的“意象”山河,在四季花海的环抱中,展馆前区的园林设计,与主体造型融为一体,参观者游走其间,构成一幅“天地人和”的诗意画面。

       中国馆主持建筑师、清华大学副教授陆轶辰说:“中国馆的设计紧扣本届世博会的主题‘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一开始我们试验了很多可能性来切合这个主题。但是中国特别大,历史非常深邃,很难用一个概念或者一个点来把中国文化包括进去,一旦那样做的话就会陷入一个以偏概全的误区。所以我们最后的想法是通过一个更哲学更抽象的概念来体现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最后我们通过天、地、人的概念来展现。”[1]天、地、人、和是中国人几千年来跟土地和老天打交道中总结出的生活经验,更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审美观念中所蕴含的哲学思考,其基本特征表现为追求天人合一、天时地利人和。

       天是中华文化信仰体系的核心,早在奴隶社会华夏儿女就已懂得“敬天保民”的道理,封建社会体制下更是逐渐形成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至此“天”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中国农业也形成了讲求顺天、顺自然的生产密码。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中国大地广袤无垠,林田山水绰约多姿,大地厚土,承载万物,形成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肌理。几千年来,天地润泽了中华民族的灵性,积淀成伟大东方的农耕文明。“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是从‘一’而发生的,天地与我同生,万物同我合为一体。这一思想突出地表现了中国先哲关于相似物内在普遍感应和人与自然同构对应关系的深刻理解。”[2]如何艺术地展示这一理念是当下中国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发展的重要立足点和出发点之一。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围绕与世界可持续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天、地、人、和”的思想理念,通过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建筑空间、展陈设计、展陈技术、视觉传达系统等,形象化地向世界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艺术创新的可行性,也让人们能从中体味中国思想中“和”的巨大魅力。

       从整体造型上看,中国馆的灵感来源于符合中国气候特征、地理地貌和文化伦理的传统建筑结构和形态——歇山式,这一形态在世界建筑艺术中独树一帜。歇山建筑屋面峻拔陡峭,四角轻盈翘起,玲珑精巧,气势非凡,它既有庑殿建筑雄浑的气势,又有攒尖建筑俏丽的风格。中国馆屋顶在歇山式结构基础上,将北京的天际线与桂林的群山连绵拓扑而成,连接南北,形成流动的线条,既吸收了传统建筑中具有高度民族性和辨识度的结构和形态,又结合现代技术,形成了具有强烈中国传统建筑意象的中国馆形象。

       从建筑材料上看,中国馆屋顶覆盖着独具中国特色的竹编材料,在意大利灿烂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金色的光芒。对应米兰的日照轨迹,屋顶竹编面材通过传统编制工艺选择不同的透光率,将自然采光引入室内,既满足了功能照明要求,降低了人工照明的能耗,又大幅度降低了材料成本。中国一直主张“节俭办博”,最大限度地利用环保材料,传承“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又与坚持可持续发展不谋而合。可以说天、地、人的和谐共处,即将“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加以全方位地舒展、伸发,从而启示人们对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进行具体可感的沉浸式想象,是贯穿整个中国馆的设计主线。

       中国馆前区景观是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广阔土地的缩影,是中国人心目中“希望的田野”。在这片“田野”中,有取材于北京先农坛祭坛形制的舞台,满足主题日活动需要;有具有国家象征意义的故宫红墙,作为舞台背景并结合LED屏向参观者传递中国农业文明的讯息;主通道被勾勒成“意象江河”的形态,引导参观者去探究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江河”的两岸,是灿烂芬芳的花海、生机勃勃的农田;穿插在农田中的疏散通道,似北京胡同,象征着中国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

       中国馆内的展陈设计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序、天、人、地、和。序厅为观众等候区域,通过液晶视频技术,向人们介绍中国农业文明、饮食文化,以及中国馆设计的总体思想。作为序,它导引观众去了解中国人眼中“天、地、人、和”及其相互关系。第一主题展区主要介绍了中国人对“天”的理解与对大自然的敬畏。24节气使质朴的劳动人民可以以最便捷的方式因循天的规律,体现出中国顺应自然求发展的智慧,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柔光LED屏虚拟天空装置,营造出24节气里最典型气象环境。第二主题展区通过对“人”的简介,将与食物相关的中国科技、中国古文明的发展做了精彩的呈现。从水稻种植、养蚕缫丝,到生态农业;从顺天时量地利、精耕细作,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到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从井田制、耕田制,到惠农政策;从叶芽化为茶叶、大豆转为豆腐,到东西南北八大菜系:通过全息投影、透明成像装置、LED光纤技术,将影响中国农业文明发展的人和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天地之间,中国人用勤劳与智慧在历史上书写了最灿烂的一笔。在第三主题展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田野”博大广袤,山川高峻秀丽,万物生机勃勃。沿田野中的路径漫步至二层平台,呈现在眼前的是由全彩色的LED像素点共同构成的一幅巨大的麦田画面,展示出华夏大地山川的广阔无垠和丰富多彩。影像厅是领悟中国“和”思想的绝佳地点。主题影片《团圆》讲述一家三代人在除夕团聚的感人故事,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和”不仅包含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更向人们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关爱,短短九分钟的影片向参观者进一步展示了“天、地、人、和”这一经过数千年积淀的中国文化精髓。[3]

       中国馆以“天、地、人、和”为设计原点,蕴含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哲学思想与农业文明灿烂文化的精髓。建筑方案运用场域的概念,室内与室外空间相互贯通,通过建筑的屋顶、地面和空间,将“天、地、人”的概念引入其中。自然天际线与城市天际线交融的屋顶似阵阵麦浪,象征着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发展;室内田野装置与景观绿化相互承接构成“希望的田野”,意喻中国广袤而充满生机的土地;“天”和“地”之间的展陈空间,向世人展现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和中国古老灿烂的农业文明。“天、地、人、和”作为中国馆的整体设计理念贯穿始终与中国传统哲学完美融合,有别于具象化的中国元素展示,与历届世博会相比,突破与创新是此次世博会“中国创造”的主旋律。

       二、中国馆的艺术创新点及其所引发的共鸣

       吴建中在《世博文化解读》中提出:“创新是一种精神,它激励人们探索历史、自然以及大千世界之谜,提倡用科学的方法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世博会从创立的第一天起,就始终高举创新的旗帜,通过搭建竞争和交流的平台,弘扬科技进步和创新精神。”[4]世博会历来都是展示人类科技成果与创新思维的舞台,激励与弘扬创新精神已成为世博会的基本精神。2015年的米兰世博会更是每一处都渗透着创新的痕迹,美轮美奂的国家馆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与冲击,更向人们渗透和传达着当下人们生活的理念,使参观者沉浸在生活无限的可能中。中国馆也不例外,从建筑思维的突破到绿色材料的选择、展陈场馆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创造”的魅力。

       1.“符号思维”向“哲学思维”的转化

       “‘符号学’的研究在于揭示符号的性质、运作方式和运作过程中生成的文化意蕴,最初产生于语言学的领域。”[5]而建筑作为一种符号,记录着当时社会的时代特征,从它的差异性中人们可以汲取不同文化的养料。“建筑的外观、材料、用途等,一方面有其各自的使用功能,而另一方面,从审美的角度看,建筑语言更多的是向人们传达建筑的视觉信息以及文化内涵等。”[5]每一个国家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多年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建筑特点。“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一是以木构架建构体系为主,木材在房屋构架承重及配件装饰中得到广泛使用;二是传统建筑梁柱搭接的框架体系和榫卯结合的框架形式使其适应性大大增强,有利于抵抗地震等自然灾害;三是单体建筑真实、有机的展现其结构形式,梁柱、斗拱等全部裸露,形成独特的结构美;四是讲究与室内外环境的有机结合,由此发展出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五是平面、结构、造型三者合一,缺一不可。”[6]从上述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中,我们不难提炼出“中国特色”的建筑符号,如大屋顶、斗拱、木结构以及在建筑设计与宏观布局方面的营造技术、空间意境、庭院布景等。当今社会的许多建筑都沿用着中国传统建筑符号,如北京香山饭店、上海金茂大厦、曲阜阙里宾舍等,都是将中国传统建筑符号“因地制宜”,完成传统与现代的完美对接。

       世博会是世界性建筑设计理念的汇集,是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展示和推广的平台,各国都将最能展现本国特色的元素用于国家馆的建设中,中国也不例外。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便是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集大成者。“中国馆以‘斗拱’为设计主体,以‘叠篆文字’为细部装饰,以‘九州清晏’的格局作为园林布局的基调,用四种红色混合而成的‘中国红’作为建筑肌理,表达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美好理念。”[7]中国馆从传统的“中国元素”中汲取营养,将中国建筑文化中的建筑构件、营造理念提现、升华,与现代技术相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符号”,然而这样的“符号思维”真的是中国形象最好的展示吗?正如余秋雨所说:“我们以前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理解,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极其简陋的。我们总是惰性地沿用一些陈旧的理念、故事、物像,以为已经可以完成表述。其实,这与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自古到今的实际发生情况,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正是来自于我们凝固化的文化思维模式。”[8]2015年米兰世博会的中国馆似一阵“麦浪”在世博园区脱颖而出,我们再也找不到如中国结、斗拱、中国红、灯笼等具象的中国符号,但游走其间却会发现一种空灵的感觉,包括竹板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投影在防水层上,构成的阴影如同中国的山水画,随着时间的变化阴影也发生改变,给人以“山移水动”的感受。“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到,但是别人在门口一看就知道是中国馆,不需要挂灯笼,不需要做中国结,甚至前面的红墙可能都不需要。”主持设计师说道。正如前文所说,“天地人和”的哲学概念是本次中国馆设计的主旋律,不仅贴合本次世博会“滋养地球,生命的能源”的主题,更将建筑的“符号思维”弱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辨相结合,完成了“符号思维”向“哲学思维”的转化。

       除了“天、地、人、和”“天人合一”,中国馆的“哲学思维”还表现在对“空灵”意境的营造中。“‘空’是指一种纯净的可以进行审美静观的形象氛围,这个字源于佛学,所谓‘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四大皆空’云云。但佛学中的空并不等于什么都没有,一切都是死的,恰恰是什么都有,一切都在变动。‘灵’是指灵气、生气的自由往来。‘空’与‘灵’合作一词,便是指在纯净、虚静、空荡的气氛中时时透出生命灵气的那种艺术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虽未专门谈过空灵,但他所举的例子都体现了空灵。如他所说的‘有我之境’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无我之境’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给人感觉都是一种既空荡、清淡,素雅至极,又时时在流动着、跳跃着生命的图画。在建筑语言中,灵气的往来是一种线式的运动,而这种运动又是自然舒展的,虚化了的,在静中见动,于动中更显静。”[2]在中国传统建筑内蕴含着富有哲理的空灵意识,宫殿、园林、住宅、楼门的框式构造和飞檐顶等,都是在虚空背景下线的律动。而此次米兰世博会的中国馆主体造型源于传统歇山式的建筑,从空中看屋顶的线条犹如翻滚的麦浪,使建筑的整体造型充满灵动,同时建筑的南北两侧的线条分别是北京CBD的天际线和桂林山水的山的基本形状上拓扑下来的,把这两部分结合到一起形成了屋顶的样式,预示着“希望的田野”。这种和谐的中国梦是在城市和农村文明充分交融中实现的。

       建筑空间也是根据展陈流线组织设计的,观众入口与出口分设在场地的东南侧和西南侧,形成最短距离的参观流线,完整紧凑,一气呵成。全开放式空间设计,使室内植物、意象农作物装置与室外景观植物有机连接,形成辽阔的田野景观。利用农作物装置的高度,划分出各展区与各功能区,又最大限度保持空间的通透性,在任何角度都可以感受到一望无际的田野景观。观众在田野中参观,感受中国的农业文明;在田野中品尝中国美食,体验中国的农耕生活;在田野中选购中国纪念品,带走深刻的中国记忆。这样的内部空间与整体造型为人们营造的正是空灵的意境享受,不夹杂任何符号化的中国元素,在诗意的空间中游走,体会深层次的中国味道。

       2.生态理念的艺术表达

       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对自然持有十分尊重的态度,人类的“自我”置于整个自然之中,这是当代生态美学的基本出发点。在生态环境恶化的社会背景下,历届世博会的主题越来越倾向于对地球和人类的未来的关注,从1992年塞维里亚世博会、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到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2005年爱知世博会,都不约而同地把主题聚焦在对历史与未来环境、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与人类自身进步等热点问题上。世博会国家馆的设计与建造中,绿色材料的运用、节能环保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以说,世博会所展示的空间设计的先进性就表现在对生态技术的应用和新材料的实验性开发,由此创造出许多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作品。

       日本建筑师坂茂设计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日本馆,主要材料来源于可回收加工的纸料,内部支撑骨架要素是由废纸制作的440根20米长的空心纸筒网格组成的拱形大空间,外表覆以白色的膜结构表皮层,整个展馆不仅体现了坂茂“零废料”生态设计概念,而且建筑整体造型如同一个蚕茧,纯洁而稳重,与日本建筑的风格一脉相承。展厅长72米,宽35米,最高处达15.5米,全馆面积达到3600平方米,该临时建筑在历时5个月的世博会结束后,其大部分材料投入再使用,体现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纸的半透光性也为展示空间带来了柔和宜人的富有日本风情的空间环境。[9]

       生态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在历届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中也有体现。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拥有一套完整的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策略体系:在建筑形体的设计层面,国家馆造型本身就是一个自遮阳体形,经过计算,5月至10月期间,除早晚外的其余时段阳光均无法直接射入室内,而在较冷季节则相反,阳光能较好地射入室内,更好地满足节能要求;自然通风的架空中庭空间系统使公共活动空间获得良好的热舒适环境;地区馆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用被动式节能技术为地区馆提供冬季保温和夏季拔风;地区馆屋顶“中国馆园”还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有效实现隔热。这些措施使中国馆比国家要求进一步节能近10%。在建筑表皮技术层面,充分考虑环境能源新技术应用的可能性。所有的窗户都是使用低耗能的双层玻璃,还使用大量的太阳能板,国家馆屋面安装太阳能电池方阵,供给地方馆屋面水循环系统、水喷雾系统设备以及部分展厅照明用电;地方馆屋面的流动水膜、绿化屋面及喷雾系统可以大大降低室内及架空层空间的温度。[10]

       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从外形到设计理念都有突破和创新,不仅造型引人瞩目,而且节能、绿色、环保的概念在中国馆的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诠释。“在建筑材料方面,中国馆的‘木构屋顶’以21世纪日渐成熟的胶合木材料为主体,在当代建筑普遍采用钢与玻璃等材质的建筑语境下独树一帜,积极提倡环保绿色的新观念。中国国家馆的展馆造型如同希望田野上的一片‘麦浪’,屋顶采用具有中国象征意义的竹编材料覆盖。设计师将屋顶竹编面材重量减少到65公斤以下,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材料成本,也便于现场的安装。通过精湛的屋面竹板拼接工艺,采用75%穿孔率的竹板,为中国馆减少了太阳直射屋面和室内刺眼的反射强光,既能够在夏天为室内提供阴凉,也满足功能照明要求,降低人工照明的能耗。竹编的屋顶集环保性、艺术性、文化性于一体,将绿色环保的建筑新理念‘润物细无声’的融入到中国馆的设计当中,是本次世博会场馆的亮点。此外,在中国馆设计中将建筑幕墙的使用降到最低,让室外充沛的新鲜空气进入室内自然流通,减少空调的使用和对电能的消耗。”[11]

       3.动态地“在地化”融入

       寻找机会将本国文化与展览方当地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是目前大型博览会、展览会艺术性处理展方特色的亮点之一。中国在米兰世博会上主动地去拥抱意大利文化,不断动态地将中华文化通过与意大利文化的交融,而得到了“在地化”呈现。如开幕前夕,主办方于4月30日晚在市中心的米兰大教堂广场举行了开幕音乐会,“意大利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等多国音乐家联手给观众奉献了一场视听盛宴。中国钢琴家郎朗作为嘉宾参演,在音乐会上为波切利演唱伴奏,由其弹奏的《春节序曲》给音乐会增添了中国元素,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将音乐会演出气氛推向高潮”[12]。米兰世博会北京活动周开幕当晚由中国国家大剧院与总政歌舞团共同推出的原创舞剧《马可·波罗》在米兰世博会礼堂首演,“全剧配乐融合了欧洲西洋音乐、元代宫廷音乐、蒙古民族音乐和江南民间音乐,通过‘东方奇遇’‘元都之恋’‘古国情韵’‘大爱和亲’‘天地之别’‘黎明曙光’几个部分,讲述了一个现代意大利青年化身‘马可·波罗’梦回古代中国,沿着先人的足迹对中华文明进行探索的故事,以中国人的方式搭建起一座沟通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桥梁。此前,该舞剧已在国内演出多场并广受观众喜爱,而本次世博会北京活动周活动也让《马可·波罗》回归家乡”[13]。导演陈维亚认为:“无论从当时西方了解东方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现代人理解丝绸之路意义上来讲,让《马可·波罗》登上米兰世博会舞台都是十分重要的。”而意大利总理伦齐也表示:“‘一带一路’建设唤醒了人们对古丝绸之路的记忆,对现代人而言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而《马可·波罗》这出原创舞剧在米兰世博会上演也进一步拉近了东西方之间的距离。”[13]6月8日是中国国家馆日,由女足名将孙雯带队的中国小朋友组成的足球队与意大利小朋友组成的足球队伍进行了友谊赛。与南美诸多国家一样,足球是意大利人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中国的足球水平不高,但女足曾出现过辉煌期,让小朋友们展开足球比赛,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中国馆日当天,“升旗仪式结束后,世博大礼堂带有浓浓中国味的文艺演出吸引了众多观众,能容纳1500人的礼堂座无虚席。来自国内的一流艺术家表演的顶上芭蕾《东方天鹅》,唯美优雅的舞蹈《莲花心》,武术《太极人生》,改编的钢琴协奏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无不演绎和诠释着传统中国文化中‘天地人和’的观念和哲学思想。演出结束后,中国馆外,红墙舞台上上演的贵州从江侗族大歌和浙江青田鱼灯舞,续写着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对土地、自然的尊重”[14]。紧接着上海周活动期间又充分展示了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海派文化,在《茉莉花》的音乐伴奏下,来自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的中年女性和与会的各国共500余名女性代表,一起穿上特具海派气质和中国特色的旗袍亮相米兰,赢得掌声不断。

       4.中国文化的平衡化传播

       “我们的时代是文化的时代,21世纪是文化致胜的世纪。”[15]世博会作为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其中的文化表现总是尽力站在文化制高点上。“文化载体,在现实世界中可谓千姿百态,不胜枚举。但是就其形式来看,大致可以概括为四类:(1)实物制作表现;(2)规章制度表现;(3)礼仪习俗表现;(4)语言符号表现。当然这其间不乏跨类交叉,比如艺术与审美观念,它既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述论证,也可以体现在物化了的绘画、雕塑、建筑、园林、影视、时装等等作品之中,还可以在礼仪习俗中有其表现。而正是观念形态文化的四类载体及其错综复杂的交叉表现,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现实。”[16]

       作为一个素以农业古国著称、农耕文明悠久的国度,作为正在加速现代化进程的国家,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有许多可以分享、借鉴、传播的文化积淀,这使得中国文化在世博会的舞台上大放异彩。然而在历届展示中也留下了遗憾。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省市自治区的布展模式,大多是‘三部曲’:一是在展馆外形上做足工夫,但有的内涵不足;二是展示内容上把传统文化与最新面貌平行表现,但有的融合不够;三是在活动周期间进行表演和互动,但有的普及不够,‘五色使人目盲’,由于各省市自治区都希望把尽可能多的文化事项推荐给参观者,使人目不暇接,反而印象不深”[17]。如:“活动周期间,河北省还精选了具有较高艺术性、技术性和具有商业开发价值、文化产业潜质的工艺品种进行现场表演和工艺品展销,包括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优秀民间艺术唐山皮影以及武强木版年画、蔚县剪纸、藁城宫灯、曲阳石雕、邯郸磁州窑、衡水内画、景泰蓝水晶画、蛋雕、芦苇画、大名草编、吹糖人等近20种。”[18]这么繁杂的内容,又有多少人能记得清呢?即使是广受好评的中国国家馆,专家学者也有自己的看法:“最初的世博会是为了推销本国的产品,展馆几乎是棚子,上海世博会更像是展示建筑,耗资巨大;中国馆是独具匠心,威伟壮观的,在物质展示上中国人赢了!”[17]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本是中国对外宣传交流的优势,但当不加筛选、数量庞杂的文化事项全部展现在人们面前时,关注与接收程度反而事倍功半,再加上参观者大都行色匆匆,希望短时间内多跑几个展馆,也来不及细细欣赏和体会,反而很难深刻体会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情况相比,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传统文化展示找到了新的平衡点。首先是“精”与“博”的平衡。中国馆的陈列设计采用“序列式展示空间,从入口到出口,空间的安排依展示信息的逻辑而定;即从大门—序馆—大小主次排列有序的一个个展厅(或展区空间),前后序列分明,有庄重、严谨、时序与逻辑层次感。”[19]展陈大纲由五大部分组成,主题分别为:序、天、人、地、和。第二展厅“人”是中国馆具体展项的集中展区,围绕农业文明、民以食为天和面向未来的智慧三大板块进行集体展示,每个版块都仅选取具有标杆性质的文化事项,如“民以食为天”展区中的烤鸭文化、豆腐文化、茶文化,分别代表着我国北、中、南三个地区的饮食文化,并运用现代科技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深层次展示。例如北京烤鸭专题展项,下设四个部分:通过泥塑的展示形式表达烤鸭的制作过程;用中国传统剪纸的方式呈现全聚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烤鸭制作过程,与泥塑相呼应;以视频和图文的方式生动地表述全聚德烤鸭的饮食文化;展示全聚德的特色烤炉,炉内使用全息投影,直观地表现烤鸭烤制流程,使观众身临其境体会并能有一定场景感。将某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事项设为专题,全方位的展示是本届世博会中国馆的一大亮点。泥塑、剪纸等中国传统民俗形式与全息投影的现代科技相互协作,从饮食的制作过程上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向人们展现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以小见大”的手法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

       文化展示的“博”与“精”是矛盾,“今”与“古”的平衡同样很难拿捏。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关系是评判世博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爱知世博会期间,时任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主任的吴仪看了那届的中国馆后,有一句言简意赅的话:“历史太沉重,现实太单薄。”本届世博会,中国馆的展出与以往不同的最大特点,就是用高科技手段表达中国内涵,使“历史”与“现实”尽可能地在碰撞中擦出绚烂的火花。中国馆分“序、天、地、人、和”五大展区,其中“地展区”的“回望田野”是此次中国馆科技体现的最大看点,它由2万余根人工“麦秆”组成,每根顶端的“麦穗”是可程控的LED发光体,通过高低错落和疏密布局,一根根“麦穗”构成了巨大的带有立体感的动态田野画面,随《在希望的田野上》的乐曲声,“麦秆”不断变换颜色,呈现出动态的田野画面,给参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人展区”11个重点展项也各有特色,采用全息投影技术、透明成像装置、LED光纤技术,民间技艺等展示形式,高科技含量和趣味性同样值得期待。

       上海世博会时中国文化以雄大的气势炫人耳目,但世博会毕竟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舞台,文化只有在这里吸收、创新、传承,才能促进人类文明的持续辉煌。

       三、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设计所提供的延伸思考

       从2010年到2015年,中国在没有“主场”优势的情况下,首次以自建形式远赴海外参加注册类的世博会,许多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中国馆还能“风光无限”吗?2015年5月1日,中国馆首次亮相世博会园区,半日接待访客6550名,成为园区内最受欢迎的展馆之一,极具哲学神韵的空间设计,生态理念的艺术化表达,以及中国文化的平衡化传播使得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更具创新价值,为世界博览会的历史画卷再添一抹亮色。然而创新永无止境,世博会的魅力便在于永远期待世界文化在交流融合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本届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相比之前,无论是设计理念、建筑材料还是内部的空间设计都有了新的突破,但在世博会这场文化、经济、技术的奥林匹克竞技中,我们仍然看到值得学习的地方。

       第一,立体地呈现“中国式意境”美是一种可不断作新尝试、新探索的艺术创新。

       过去我们大多是从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中来体验“意境”的韵味的,但“意境”论的魅力在于,它可以伴随着新时代和高科技的不断发展,赋予中国艺术理论以新的存在意义,展示它的特殊审美效应,如中国园林、电影中的意境呈现等等。那么在海外的博览会上我们也可以更加丰富地创造出各种可参与可体验的“意境”美,例如中国馆建筑前区为约1000平方米的室外园林景观,镶嵌着具有鲜明北京特色的先农坛、故宫红墙、胡同和具有主通道功能的“意象江河”。中国馆采用全开放式空间设计,使室内植物和农作物装置与室外景观植物有机连接,形成辽阔的田野景观。利用农作物装置的高度,划分出各展区与各功能区,最大限度保持了空间的通透性,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降低了成本,也与“天地人和”的设计理念一脉相承。开放性的设计将现代技术与经典中国元素和自然生态景观巧妙结合,使穿梭在中国馆内的游客身临其境地看到“希望的田野”,感受中国山水画中“天人合一”的境界。但总的来说这些表现还不够地道和多样化,如在影视剧和大型晚会、戏剧表演中,早就有一种将影像远景与真人的表演合成一体的出演,最典型的莫过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如能用同样手法将中国山水之美,上海、北京、深圳的现代化建筑与广阔的田野叠影作背景,再配以假山泉石、小桥流水的实物呈现,让观众能非常真切地在异国他乡体验中国的山山水水、农田建设、丰收景象,就此边走边喝茶或品尝中国的美食,产生的不仅仅是视觉冲击,更是身临其境的全方位体验,不是可以更有效地展示实实在在的中国风尚、中国情趣吗?而在这样的氛围中来凸显东方式的“意境”美,不也能使古老的“意境”美学再次复活,给予它们新的生命力和现代性诠释吗?

       第二,“洋为中用”。

       2010年上海世博会,沙特阿拉伯馆是排队时间最长的热门展馆之一,除了1600平方米的巨幕影院,它吸引游客的制胜法宝是使中国游客产生文化共鸣,中国文化元素被吸收使用,营造出一种带有异域情调的“中国气象”。沙特阿拉伯馆的主题是“多元合一”,造型亮点是“丝路宝船”即场馆主体建筑像一艘高悬于空中的巨船——月亮船,乘上这艘船,回头望可以看到1000多年前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之间“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场景;而向前看,象征中沙两国交流合作、中阿两大文明融合共生的一棵棵枣椰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日本馆同样融合了许多中国元素,其中遣唐使、鉴真东渡等一系列反映中日两国源远流长交往历史的展示,历史先驱用心灵和信念写就的传奇故事激荡着参观者的内心。此外,挪威馆采用“中国红”向中国致敬,西班牙馆用藤条拼出“日”、“月”等汉字,波兰馆运用剪纸体现两国文化共通处,无一不是中国元素在外国场馆的表现。[10]尽管在整个展出的过程中,我们已很主动地意识到“在地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整个博览会期间不断地实践着动态化地“在地”演绎,但在布展的设计中能够更多更有效地利用两国关系,突出“在地化”“当下性”,制造文化共鸣点,这样的设计将更易受当地的欢迎。

       第三,从“参观世博”到“体验世博”。

       世博会拥有150余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融入了许多新思想,是多元文化交融、地方经济催化的结果。“世博会发展所呈现出的新趋势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其一,远道而来为目睹新发明的参观者正逐渐转变为游览世博会及主办城市乃至主办国家的游客;其二,作为展示对象的新科技、新材料与新产品被融入世博会物质空间建设、运行和管理中,成为重要的技术组成部分;其三,以人类科技发明为荣耀的发展价值观逐渐演变为重视全球人类文明、文化交流与传播、人与自然可持续共生的概念。”[20]

       正如所述,参观者所期待的不仅仅是观看和欣赏富有创意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人与物的关系也不仅仅是看与被看,参观者更希望切身体验并拥有新产品与新技术,人与物的关系被激发为一种体验、互动和交流的过程。这种变化源自“体验经济”的浪潮,即“人类经济史划分为第四个阶段,从物品经济(未加工)时代,到商品经济时代,再到服务经济时代,而后人类将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最直接的表现为娱乐活动与休闲活动,实质是以商品为道具,为消费者创造难忘经历的活动”[21]。可以说,世博会正在逐渐转变为可为游客提供体验超越自身所知文化、体验全新科技与艺术的舞台,这样的世博会就要求各个国家场馆设计开发新颖有趣的互动环节,让“参观者”变为“参与者”真正做到“体验世博”。

       例如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的日本馆,在最后一个展厅中摆了一个“未来”的餐厅,观众被安排六人一组坐在餐桌边,每人都被发到一双筷子,中间则是一个大舞台。身着传统服饰的主持人宣布开始用餐之后,桌上的多媒体屏幕就出现一道道传统日本美食,可以用筷子夹入自己的“盘子”里,好像真的在吃饭一样。等所有菜上完之后,大家的想法就是“吃一顿日料就好了”——果然顺着人流走到出口,就有日本餐厅供应美食。同样睿智的还有瑞士馆。馆内设计了一个互动环节,即随着展期倒数,食物会逐渐递减。因此,每位参观者拿取食物的多寡,都将决定着之后来访的观众是否有机会能继续品尝。“你的‘贪念’决定着未来每一位参观者的口福。如此简单有趣的互动设计,传达出具有说服力的事实:全球超过8亿人口陷于饥饿困境,又有无数人口处于营养过剩的危机。”在媒体的采访中,世博志愿者Linsey说道。[22]相比之下,中国馆的“体验”设计略显不足,从“参观世博”到“体验世博”,中国馆的设计还将有很大的创意空间值得期待。

       2015米兰世博会的中国馆是继2010上海世博会“东方之冠”之后的又一创新之作,哲学思维的传达、绿色材料的运用,展陈设计的平衡化都让世界再一次惊叹“中国创造”的东方魅力。世博会是和平、友谊的文化盛会,也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更是新产品、新技术、新创意进发的舞台。在世博会159年的历史上,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开创了世博会的新纪元;法国大革命100周年时,埃菲尔铁塔成为1889巴黎世博会的象征;1939年的纽约世博会,标志着汽车时代的开启;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信息时代向我们靠近;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城市更美好提供了解决之道,向世界宣告我们走入了“城市再生的时代”;2015年,我们再次起航,在米兰世博会的舞台上用智慧与创意诠释着中国人对农业、粮食、饮食、自然的深厚情感与独特见解。

标签:;  ;  ;  ;  ;  ;  ;  ;  ;  ;  ;  ;  ;  ;  ;  

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艺术创新与延伸_世博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