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的探究论文_李师琪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的探究论文_李师琪

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 李师琪

摘要:课堂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更是一门艺术。高效、有效的课堂不仅仅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更能达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有所得”的目的。在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问题不容忽视,值得我们去思考、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

课堂的有效性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以较少的学习投入而获得尽可能多的学习收益。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能够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并且提高学习质量,已经成为了所有教育工作者为之努力的方向。想要做到“减负增效”,有效的课堂就成为了关键。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

教学目标指的是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整个课堂中,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的,所以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展开实际教学前,教师要详细阅读和理解教学大纲,从教材出发,将教材的内容进行分类,确定哪些内容是需要学生理解的,哪些内容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哪些内容又是需要学生进行运用的。此外,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具体学情,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以学习知识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让学生充分的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中,参与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在正确的情感态度的作用下,发展合作、交流和创新的能力。

二、新课引入要巧妙

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为了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创设出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情境尤为重要。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更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并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

1.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的导入方法适合于学期开始并且不能借助旧知识对新知识引入的情况下,教师直截了当的指出学习的目标和重难点。

2.创设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是指教师通过语言描述或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其解决问题的欲望和情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复习导入法

采用复习导入法,就是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建立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某种联系。采用复习导入法,起到了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作用,既对旧知识进行了巩固,又为新知识做了铺垫,有利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

4.设疑引入法

在引入新课时,设问不仅能够为学生指明学习和思考的方向。并且设置一些要通过学习新知识才能够回答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参与度。

三、教学观念要转变

赫尔巴特提出的传统教学观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杜威提出的现代教学观则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新课程标准中更是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教学方式,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课堂教学。

四、教学形式要丰富多样

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应该倡导学生以新型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努力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应该仅限于看书和讨论,更多的应该是多动手、多思考。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仅仅只依靠黑板和粉笔来进行教学。时代在发展,教学更应该与时俱进,教师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来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将学生的练习和作业进行投影展示,这样方便讲解;可以通过电子白板直观的向学生展示类似“旋转”之类的抽象知识;可以用微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或者总结归纳知识点。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为课堂的有效性提供了动力。

五、教学语言要严谨

有些教师在备课时,因为没有“吃透”教材,所以会导致在对知识点讲解的时候出现语言不严谨。例如:有些教师在讲解相反数的时候,会说“2和-2是相反数”,而正确的说法应该是“2和-2互为相反数”。虽然只是微小的差别,但是却是数学语言的明显错误。所以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细心一些,在讲课的时候,做到语言严谨。

课堂中,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就像是一粒粒珍珠,而教学语言就像是一根线,想要把珍珠穿起来,“线”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严谨的教学语言为有效的课堂增光添彩。

六、课堂反馈要及时

有效的课堂离不开及时的反馈,要想知道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课堂的反馈是少不了的。课堂的有效性不是表现在教师讲得有多好,而是注重学生学得有多好,课堂的练习就是很好的检验。对于课堂的练习反馈,应该仅仅扣住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设置,习题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一些,设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在内的小练习。题目的难度可以进行调配,简单题、中等题、难题都该有,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学习满足。并可设置探究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在学生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巡视并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对多数学生的易错点进行纠错和讲解,这样就能更好的将练习情况再次反馈给学生。

学生的练习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反馈,教师的习题讲解又是对学生的练习反馈,这样一来一回的反馈,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七、课堂总结有必要

进行课堂总结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主要途径。如果不精心设计课堂小结,就相当于只顾耕耘,不管收获,不仅仅反映了教师教学的虎头蛇尾,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教学效果,影响了教学质量。恰当地设计课堂小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完善整节课的知识体系,巩固所学知识,总结整节课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还可以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把数学课堂教学变得高效成为了数学教师们的奋斗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个细微的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让知识的传递变得高效,也让数学学习变得充满活力。

论文作者:李师琪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的探究论文_李师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