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敏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清江外国语学校 445000
中考思品复习都要经历整体感知教材、把握重点内容、专题训练和自主复习四个阶段。一般情况下前三个阶段复习结束后,教师为了缓解学生紧绷的神经,不再安排学生进行集中复习,学生则进入考前阶段的自我调适性复习。在这一阶段的自主复习过程中,思品课复习主要的不是相关知识的巩固,而是应对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首先,要对核心内容加以内化。
教材重点知识是任何考试都不会回避也不可能回避的重点考查内容,这是近年来中考思品试题所反映出来的一条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学生要根据前三轮复习中所确定的重点内容进行再重组,抓住重中之重的核心内容进行内化。一是要突出教材核心内容。教材核心内容是指构建教材体系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对于初中思品课而言,这一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成长中的我(正确认识自我、学会自尊自强、注重学法用法)”、“我与他人的关系(交往与沟通的意义、形成正确交往的品德、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和“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正确承担社会责任、遵守法律和社会秩序、认识国情热爱祖国)”三个方面的内容。在自主复习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将这些核心内容进行整合,使之形成整体,相互关联,从而实现自己运筹帷幄地对教材核心内容的宏观把握。二是要突出时政热点。时政热点是教材核心内容的另一种呈现形式,是教材的课外拓展和延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三是要突出综合实践。综合实践是思品学科的重要性质特点,它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中考思品试题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许多学生最容易忽略的另一个重点。学生要注意学科前后知识的综合,要在突出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的同时,还要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考查,有机地将七至九年级的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内容融为一体,努力体现宏观把握和微观落实的考试特点。
其次,要全面扫描教材。
教材重点内容是中考思品试题主要考查的内容之一,是学生必须全面掌握的,但学生仅仅局限于掌握重点内容却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全面掌握那些赋分小、覆盖面大的非重点内容。这些内容往往分散在教材相关章节之中,是中考自主复习时容易忽视的重要考查内容。学生要在考试前夕快速地对全书进行一次通读(要剔除考试说明不要求掌握的章节内容),使之对非重点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掌握,让自己在具体的应试过程中根据试题情景材料的提示,就能及时感知相关内容,实现从容作答。
再次,要注意联系社会生活。
一是注意自己熟悉的生活。譬如注意了解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等一系列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为所要考查的相关知识和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服务,让自己亲切地感受到生活就是知识。二是注意自己身边的生活。学生要善于关注社会和他人,尤其要善于关注同龄人的生活,让他们的经验或教训中的典型事例作为思品试题知识考查的佐证,努力做到答题让事实说话,进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注意自己参与社会生活。在公共生活中要学会参与、合作,这是思品课的基本要求。学生要注意让自己尽可能多地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才干,提高自己解决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能力。四是注意自己关心的生活。学生要结合时事思品的学习,调动自己的好奇心理,关注热点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在保证思品观点正确的前提下,充分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张扬自己的个性。
第四,要注意回归教材。
任何考试都是构建在知识考查基础之上的。尽管一些开卷开放试题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统一,但其“题在书外答在书中”是中考试题解答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客观规律”。学生要善于解读试题的情景材料及其所反映的各方面的问题,并找准这些问题与教材相关内容的必然联系,注意将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经过提炼之后再还原到教材之中,真正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这也就是将书由厚读薄到由薄读厚的集中体现,也是自身能力的一次重大提升。
第五,要掌握解题技巧。
解题技巧是一种隐性的和学生应试时必须严格遵守的“特殊行为规范”。它是考试说明在试题中的具体体现,是命题者对学生进行答题的规范性要求,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每种题型都有自身的特点,解题技巧也是千变万化的。学生要认真研究当地近三年中考试题比较稳定的题型的解题技巧,以及近年来当地与时俱进引进的新题型的解题技巧,要防止只注重对考试说明的了解和掌握而忽视解题技巧的研究和关注的现象发生。
最后,要学会调适情绪。
中考既是一次升学考试,也是一次体现价值追求的考试,每个学生的心理不可能不受到一定的刺激和影响。如何正确控制和稳定自己的情绪、如何正确把握住让自己的情绪处于适当的紧张之中的“度”等问题都是十分关键的,甚至可能决定整个考试的成败。学生要学会用“平常心”正确对待这次考试。假设第一科考失败了,不要太在意,因为那已经成为不可更改的历史了;假设思品科考失败了,也不要耿耿于怀,而是迅速把自己的注意力调整到后面的考试科目之中,让自己从什么地方跌倒就从什么地方站起来,努力做到处变不惊。
学生个性存在着差异性,学生的应对策略也应当是异彩纷呈的。在选择应对策略的过程中,学生要结合自身实际:无论是知识的复习还是能力的培养,甚至包括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处理,都应当进行全面的整合,切实保持心态的平静,让平时的努力得到极至的发挥。唯有如此,考场才会成为自己放飞理想、走向成功的一个新的起点。
论文作者:曾 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6月总第15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8
标签:学生论文; 教材论文; 自己的论文; 思品论文; 内容论文; 知识论文; 重点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6月总第15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