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要做坏孩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做论文,坏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的一位同事告诉我,她的儿子嘟嘟似乎很愿意当“坏蛋”,不愿意做好孩子。
一天,嘟嘟趁小表姐飞飞没注意,先后两次把她的手咬出了血,见飞飞大哭,他又呆若木鸡。
嘟嘟爱干涉别人,四处行使干预权,惟恐别人不知道有他。而且人家干啥他也干啥,瞎掺和。
嘟嘟破坏欲强。在表述“打死谁”、“撞车”等恶劣的愿望时,他总是透露出一种对力量的赞美,对事故的快感,对人与人之间对立关系的热烈向往。饼干掉到地上,他捡起来说:“姥姥,我就给你吃脏的,让你肚子疼!”
令人费解的是,在许多情境中,他则表现出恐惧、依恋、善良、害怕某种声响,害怕黑暗,害怕爸爸生病,有“心太软”的一面。
同事对这个问题很困惑。
多数幼儿(特别是男孩)的心理状态,有点像大闹天宫时的孙悟空:善恶不分,强者为尊。这时,他还没有明确的、正确的道德观念,只是感觉到能攻击他人,能干涉别人,能指挥他人,能不听强者的指挥,能自主行动,能引起别人注意,就是快乐的事情。成年人往往轻易地把这看成是多动症,是他们讨厌、不听话,是坏孩子,事实远不是这样简单。
破坏愿望是幼儿生长过程中一种合乎逻辑、有积极意义的过程,说明孩子的自我意识在成长。我怎样证明我的存在?惟一的办法是对周围事物施加影响,把一个玩具砸碎了,我就发现了自己的力量;把别人打哭了,我就证明自己的力量。我指挥别人按我的意志行动,就发挥了自己的力量;我能不听别人指挥,也就实现了自己的力量。
幼儿的攻击性可分为两种:硬攻击和软攻击。硬攻击是公开地挑战、破坏,主动地进攻。外向型的孩子多采用这种方法。软攻击是用哭闹、磨蹭、装病等办法来指挥家长,内向型的孩子多用这种方法。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他们都要证明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力量。
有人也许要问,幼儿证明自己的力量,为什么非要采取破坏性的行动不可,而不采取建设性行动?我想,善与恶,建设与破坏,都是我们成年人的概念,在幼儿的脑子里没有这些界限,他们只是用最方便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力量,而事实上破坏一个东西确实比建设一个东西要方便。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家长和老师常常对破坏行为更加关注。如有一个小女孩,妈妈送她上幼儿园,她非常高兴,不哭不闹,表现得很乖。可是3天以后,她开始哭起来了。妈妈问她为什么刚去的时候不哭, 过了3天才哭,她说:“老师不理我,我一哭老师就理我了。”所以, 孩子的破坏性常常是大人无意中引导的,不能把板子都打在孩子的小屁股上。当然,儿童之间互相鼓励也是助长攻击性的一个原因。攻击性强的孩子往往受到其他孩子的敬佩,软弱的孩子会跟在他屁股后面当“小尾巴”,给他拍马屁,这当然会助长他的强者意识。
也有些心理学家说,攻击性来源于挫折,是孩子受挫后焦虑心理的一种发泄。这种情况也是有的。比如某个孩子挺老实,和别的孩子一起玩总是让着别人,然而有一次实在被欺负急了,不顾一切地大叫一声,结果这一下把对方镇住了,人家对他反而客气起来。这孩子尝到了“厉害孩子”的甜头,从此也就不甘心做“老实”孩子了。确实,当“坏孩子”比当“好孩子”要自由。完全依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做标准的“好孩子”,实在太辛苦了。这说明我们的“好孩子”标准只能刺激更多的幼儿去当“坏孩子”。
其实,幼儿的攻击性、破坏性是虚张声势。你看嘟嘟,岂不外强中干?在一般情况下,对这种行为要宽容,制止一下即可,不要唠叨,不要老批评,更不要乱扣道德帽子,因为这样会妨碍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而且你的过分关注反而会强化他的攻击行为。至于毁坏一些东西,那是必要的“学费”。但是对过火的破坏性必须控制,对一贯欺负人的孩子要适当惩罚。对胆小软弱的孩子要加以保护,更要教他们学会自信,学会斗争,不要总是给别人当“小喽罗”。对于孩子建设性实现力量的行为,则应该及时发现并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