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存在的问题;解决途径
引言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容易出现的就是构件连接、平板制作安转以及尺寸偏差等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质量监管,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一方面要利用当前先进的技术手段,切实保障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装配式建筑在未来必然会成为一种主流建筑形式,因此,建筑企业要注意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1 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主要类型
全预制装配式结构类型与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类型为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主要类型。
1.1全预制装配式结构类型
全预制装配式结构类型主要是指建筑的全部构件都是在预制厂进行预制生产,再将其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的模式。通常情况下全预制式装配式结构的构件连接方式为柔性连接,故即使发生地震灾害,建筑的梁柱构件依然完好,只会对构件之间的连接处造成损害,只需将其进行及时有效的修复便能正常使用。该方式能明显降低地震灾害给建筑物带来的损失,因此全预制装配式结构的经济效益显著。
1.2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类型
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类型是选择性地将部分构件在预制厂进行生产,之后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同其他已经完成施工的剪力墙或梁柱进行叠合浇筑施工,从而完成建筑的整体施工操作。这样的连接方式为强连接,其抗震能力主要来自于构件截面的非弹性变形,依靠构件的强度、刚度以及延展性有效抵抗地震灾害。该结构模式对于生产基地的资金投入降低,经济效益良好,有利于进行大规模施工。
2 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
2.1构件运输方法不合理
在预制件出场之前,相关技术人员未按照图纸要求进行预埋,导致预制构件的尺寸存在很大偏差,且施工人员的工作经验不完善,无法制造出所需的构件,严重影响着预制件的质量。除此之外,在装配式建筑建设中,很多施工企业未针对预制构件的实际情况安排专业车队进行运输,导致预制构件的运输损耗问题不断增加,且施工现场存在随意堆放预制构件的问题,导致预制件断裂、缺棱掉角,严重影响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
2.2平板制作以及安装存在的问题
平板制作及安装阶段经常出现叠合板和转角板的断裂问题,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为材料质量不好,承载能力较低,或者是材料使用之前没有进行检验,其损坏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再加上受到叠合板和转角板特性以及装配式建筑施工要求的影响,导致这些材料在制作和安装时更容易出现损坏的情况,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引起材料发生形变,预埋件发生脱落,从而影响施工的质量,甚至造成严重的质量施工,并且也会影响施工进度,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3 装配式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解决途径
3.1加大构件运输的质量监督力度
在运输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构建的过程中,存在很多过境运输、代码存储构建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大构建运输质量监督管理力度,尤其要注意堆垛产品的运输质量,针对装配厂构件的零部件,如吊架、开孔和开动,制订完善的运输管理计划。在堆放代码和构件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地布局装配式建筑工程构件类型和材料,相关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对计算账簿、运输计划进行审批。除此之外,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引进先进的质量控制技术,并对管理计划进行审核,将建筑先进技术集成到管理系统中,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收集施工质量问题,并采取合理的优化措施予以解决,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加强监管力度
虽然装配式建筑的主要部分都是工厂标准化生产的预制构件,施工流程相较于传统的建筑形式相对比较简单,机械化程度较高,但是仍然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因此加强监管力度极有必要。质量监管部门在施工过程中要针对每一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符合建筑施工质量标准,确认无质量问题后才能进行下一环节的施工,若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停止施工并进行整改,切实保障建筑整体质量。此外,还要建立质量追溯机制,对于在质量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3.3减少叠合板跨度
伴随叠合板本身的跨度增加,在实际运输的时候,经常会有断裂或者折断的情况产生。因此,设计者便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将跨度问题全部考虑进来,防止其跨度过大,如此便能有效保证损坏问题的概率有所下降。
3.4扩大对位孔径
对于孔洞和钢筋的定位来说,一直都是施工过程中的一大问题。首先,施工企业理应在工艺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对于尺寸定位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以此能够确保钢筋和孔洞实现完美匹配。其次则是在满足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尽可能扩大尺寸,以此能够有效提升匹配时的余量。如此一来,匹配的成功率同样能够有所提高。
3.5合理设计具体规范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时间仍然相对较短,因此相关规范仍然不够完善。基于这一情况,政府部门便需要结合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标准。如此一来,企业在施工的时候便能做到有法可依。
3.6运用正确的辅助工具
因预制楼梯与叠合板这类构件的质量直接影响装配式建筑整体的质量与安全,因此在其提前制作时,需要全过程把控平板构件的生产质量,每个步骤均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及方案设计进行制作,使得预制构件的质量得到保障,满足现场工程的要求。在现场运输平板预制构件的过程中,避免因运输或者搬运不当,导致平板构件出现明显的开裂、断裂、掉角等现象,相关技术人员均需要进行技术培训,按照规范要求,正确施工,减少施工工艺缺陷,保障施工效率。
3.7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由于目前信息时代的飞速进步,越来越多的科学、大数据等新型技术被有效地运用到不同类型的行业中。同样地,如今可以通过信息、网络等科学技术有效增加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施工效率,保障其工程的安全性。利用新时代的信息技术严格把控装配式建筑工程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通过有效及客观的数据反馈及分析,确保工程的合理性与规范性,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大大降低了施工的质量缺陷。目前,BIM技术被广泛运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通过BIM技术能够在施工前期对方案设计图纸开展有效的查漏补缺;其次,施工的相关主要技术人员也能够通过BIM技术针对管线预埋、定位等问题开展有效的施工过程质量把控;在施工的每个环节,也能够通过BIM技术有效、客观地反馈施工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施工是否符合要求及规范。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同传统的建筑施工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要保障其实际施工效果则需要全面掌握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点,才能有效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以此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向提升,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定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46):8-9.
[2]孙文博.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21):100-101.
[3]原福森.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46):181-182.
[4]涛雅.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分析[J].四川水泥,2018(11):257.
[5]徐丹丹.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识别与控制[J].中国民商,2018(11):148.
论文作者:陈 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质量论文; 叠合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