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论文_衡杜娟

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论文_衡杜娟

四川省绵阳市教育园区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衡杜娟

【摘要】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等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它是进行高效课堂教学的思想和灵魂,其实质是一种科学方法和艺术。教师设计的任何教学环节都应该贯彻基本的教学理念,讲究教学策略。笔者结合自己的历史教学实践课,谈一谈如何实施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高效的课堂教学

关于高效课堂的含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总体来说是针对课堂教学中低效性或者无效性而言的。它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获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具体的表现在:学生的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教育目标上解读,高效课堂就是把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加以实现化。对于历史课堂教学而言,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高效课堂教学既是理念,也是策略,更是我们教育教学第一线教师的价值追求。任何课程都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都有其科学的知识体系和独特的学科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遵循学科规律,注重科学性。要真正做到课堂的高效,教师就必须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

二、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1.备课环节研究课标和教材,整合资源,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备不好课就上不好课,效果好坏就更谈不上了。很多老师在备课时,关注的仅仅是本节课的内容,却忽略了研究它在教材中的“面”。实际上,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时,更重视的是整册教材、整个单元的安排。比如在讲解《辛亥革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做到避免就事论事,指导和帮助学生从世界潮流和中国社会进步趋势的角度,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关系不是居高临下式的,探讨问题也不是预先就定封闭性结论的,而是一种平等、民主的、思想开放、思维自由的探究活动。还有在整堂课中,课堂环节要紧凑,教师的引导要有效得当,特别是学生在课堂中兴趣浓郁,增强课堂互动性,三维目标落实到位,高效实现的教学任务。实践证明,高效的历史课是需要我们老师在备课的环节中,深入研读课标和教材,对各方面的资源进行不断地整合,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2.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优化课堂教学。

(1)明确目标,有效设置历史教学情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布卢姆指出:“有效教学是通过有准备的教学达到一定目标。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要建立以目标为导向、以反馈矫正为核心的目标控制体系。”如在《罗斯福新政》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一系列大萧条时代的图片资料,再结合当时的情境,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经济危机背景下美国人民生活的贫困,体会经济危机的危害。学生通过观看、讨论,在脑海中想象经济危机下美国的情境:上千家银行倒闭,造成千家万户分文皆无的灾难性后果,从而为接下来的内容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从整体上考虑情境设置,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情境体系。依托文献材料和图片材料,有效指导相应的读图技巧,让学生指出所看到的一切:人们的姿态、穿着打扮、神情、街道店铺的招牌、建筑物等,教师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每个问题指向明确,步步为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因此,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对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不知道如何根据材料创设问题,不知道如何选材,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进行意义建构,就有可能在课堂上堆砌一大堆材料,使学生思维混乱。学生的知识结构尚在形成过程中,知识、能力的储备尚不足,对历史现象还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认知,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问题的设置不宜过长过大。

(2)转变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不仅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更要凸显于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力求在教学中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参与的局面,力求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提倡把以往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现象转变为师生有效互动、生生有效的多维活动。教师的教学重在引导和培养,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历史思维活跃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起来,最根本的做法是转变教学方式,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在实践中追求高效教学。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切实地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这是历史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所有老师的共同追求。

(3)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打造高效。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就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方法得当往往就事半功倍。我们选择怎么样的教学方法,必然影响到课堂教学高效与否。常言说: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讲授法遭到了一定的质疑和挑战。历史课堂教学的讲授是指历史教师运用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而连贯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并形成科学价值观及人生观的方法。其优点是授课对象多,信息量大,知识系统性强,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获得大量的知识。在新一轮课改中,作为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备受广大教师的关注,并且其研究成果也开始得到应用。在师生进行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要引导学生从不完善的认识中归纳出一定的结论,这样才能避免形式主义,从而唤起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热情,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总结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要阵地,要切实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高效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仅仅以个别环节来下定论。不仅要从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角度来认识它,更应该从学生的积极发展、终生获益的方向去把握它,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进一步研究出更加合理的策略,以科学、高效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使打造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论文作者:衡杜娟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论文_衡杜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