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体建筑工程的性能。为此,全面落实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如今,建筑工程基本功能日趋多样化,只有不断加大施工现场管理力度,才能维系电气工程施工的正常运转。基于此,本文围绕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建筑电气;现场管理;管理力度
引言
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其对于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气工程现场管理对于建筑的使用安全以及使用功能来说比较重要。若是出现安全问题以及质量问题,则会影响到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为此,本文对建筑电气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对于建筑电气工程现场管理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1 建筑电气工程的基本特征
1.1隐蔽性特征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通常情况下,电气工程施工多处于隐蔽区域。以拉线盒为例,其施工工序繁琐,线路布局冗杂,且时间跨度大。整个施工流程需要反复的在地表下、墙面内埋线与穿线,一旦现场管理不到位,会影响施工质量,甚至需要返工。
1.2复杂性特征
除隐蔽性以外,建筑电气工程还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特点。再次以拉线盒为例,电气工程涉及多种多样的盒内子工程,且各子工程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施工技术人员应协调处理拉线盒施工与各类盒内子工程的关系,以便各子工程的协调配合。
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的实际意义
电气工程作为整个建筑工程性能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需要基础配套电气设施的辅助与支持。从专业角度来说,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主要包括有线电视连接、网络电缆连接与远程通讯体系架构等。一旦建筑电气工程发生突发性事故,不仅会干扰居民的正常生活,还会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影响社会关系稳定。为此,全面落实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应贯穿整个施工流程,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优化主体工程性能,以促进电气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
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环节存在的各类问题
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土建系统与暖通空调系统配置数量逐步扩张,这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受到技术因素、人为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干预,施工环节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建筑电气工程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
3.1变压器安装不规范
针对建筑电气工程,变压器是最基础且最重要的设备。伴随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变压器电压容量与安全可靠性不断提升。但是,结合以往积累的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实践经验可知,变压器安装环节存在诸多不足,极大的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性能安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①绝大多数施工技术人员在安装变压器前,并未检查与处理内部金属体毛刺,进而引起尖端放电现象,影响变压器的正常使用,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变压器报废;
②在安装变压器的过程中,部分施工技术人员未严格遵照技术标准规范执行操作,导致变压器安装质量不达标。
3.2防雷接地处理不合格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环节的防雷接地问题为:
①使用非镀锌圆管作为避雷带,质量标准偏低,定位缺乏准确性;
②避雷带界面超过引下线界面;焊接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在露天情况下,未采取合理的防雷接地处理措施;
③防雷设施的防腐蚀处理不到位;末端埋置深度不符合要求;
④防雷设备接地阻尼超过限定标准。
3.3管线铺设不达标
部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人员未全面掌握规定流程与标准规范;部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责任意识淡薄,专业技能水平不足,职业素养匮乏,导致实际施工中管道铺设存在诸多问题。下面将对这类问题作具体论述:
①对金属管口毛刺处理不重视,直接开展焊接操作,导致焊接处理质量不达标;
②未严格遵照标准规范选择材料,采购电线管不配套;
③电线管预埋处理不到位,管线埋置深度过线或外露,影响后续穿线操作;
④未严格遵照标准规范进行钢管接地处理,或者未充分考虑管径大小,导致接地处理效果不够理想;⑤在管线穿越沉降缝时,为设置路箱,埋下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提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具体策略
从上文分析可知么,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优化解决,故而笔者从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就落实电气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加大施工阶段的管理力度、注重建筑电气工程竣工验收工作以及强化电气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管理等方面的优化策略进行了说明。
4.1落实电气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在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应进一步明确技术标准要求,如预埋线路、电气设备固定配件、预埋开关柜基础型钢等。同时,将技术要求反馈到土建结构施工图纸中。在土建施工前,电气工程安装人员需严格审核设计图纸,准确掌控施工重难点内容,明确施工组织规划与进度规划,尤其是地面与梁柱的连接方式。此外,安装人员还要全面且客观的审视预先设定的安装模式,确保安装模式与土建施工相协调。在正式安装前,要提前加工制作土建施工所需的预埋管道、预埋配件与辅助元器件。
4.2加大施工阶段的管理力度
1)做好接地工程
具体内容如下所述:①保证基础底板钢筋贯通,对柱钢筋与底板进行防腐蚀与焊接处理;②测试接地电阻阻值,确保设计图纸的完整性与合理性,满足标准规范。在必要的情况下,增加人工接地极,减小接地电阻值。
2)积极做好防雷引下线工作
若引下线采取立柱主筋,应按照由上至下的次序标记引下线。若采用独立引下线,需促进上下两部分的有机整合,形成独立体,并做好防腐与焊接处理;
3)确保箱盒与配管位置、标高等满足标准要求
施工人员需遵照标准规范对管线内外壁进行除锈与防腐处理。彻底去除管口的毛刺,在入盒时增加护口,保证弯曲半径满足标准要求。如果需要预埋硬质阻燃塑料管,则要结合墙体结构特征,积极落实相应的保护工作。
4.3注重建筑电气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为保障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竣工验收工作至关重要。本文笔者认为,建筑电气工程竣工验收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①在完成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施工后,业主方与监理方协调配合,全面检查各分项所需设备,确保施工质量满足标准要求;
②在完成初步检查后,业主方应组织建筑电气工程测试与试运行,全方位动态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在此过程中,一旦察觉异常现象,要如实记录,并生成报告,递送至承建方,责令其限期整改处理,直至通过测试;
③采集整合竣工资料。为保证后期工程款项支付与维护保养工作的有序运转,企业要在竣工后,第一时间采集整合竣工资料,以便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信息。企业竣工资料主要包括技术文件与验收资料等,在完成资料采集后,企业还需按照资料类型进行整理与装订,然后存档保管,以便后期工作使用。
4.4强化电气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管理
施工技术人员是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组织者与执行者,为此,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与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决定了整个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水平。施工技术人员管理是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内容,为此,必须采取如下几点措施维护施工质量:
1)构建电气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准入机制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是,专业技术岗位准入标准偏低。绝大多数基层电气工程施工技术队伍多由建筑工人、机械工人与农民工等跨专业人员构成,而这些人员在上岗前,未接受系统且专业的技能培训与职业素质教育,在实践工作中,单纯依靠以往积累的经验,导致施工质量安全问题频繁发生,极大的制约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正常运转。由此可知,提高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准入标准势在必行。
2)加大电气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培训力度
针对基层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人员,施工企业要采取全员培训模式,聘请专业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且获得业内认证的专业技师开展短期培训,且采取理论知识灌输与实践技能指导相配合的方式,兼顾理论储备与实践能力。在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不同程度的考核,客观评价学员的实践技能掌握情况,以理论知识为辅。同时,推行人性化的奖惩机制,将考核成绩与员工绩效、奖金与职位晋升等挂钩,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根据考核成绩,调离业务素质差的员工,以此优化内部人力资源配置,让员工在各岗位充分发挥出个人的优势价值。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标准要求也随之提高。为此,相关技术人员应当明确工程项目特征与技术标准要求,严格遵照行业标准规范执行技术操作,以期从根源上杜绝各方面干扰因素引发的质量问题,提高施工质量,满足建设基本需求。
参考文献:
[1]胡祖金.建筑电气工程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8(07).
[2]张胜利.建筑电气工程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山西建筑.2019(02).
[3]李晓楠.建筑电气工程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居业.2018(03).
论文作者:冯源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现场论文; 变压器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