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晖
山东省博兴县曹王中心卫生院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药的使用率也在逐渐增加。在实践中,如果医疗部门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中药的药效,那么他们很难保证治疗的目的。实验表明,在临床应用中,影响药液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汤剂的煎法。下文对中药汤剂煎服法的临床应用作了简要分析,以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
关键词:中药;汤剂煎服法;临床应用
引言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与此同时,人群的身体素质也在逐渐下降。研究表明,长期使用西药治疗容易引发身体各种并发症。在这种情况下,中药的优势就逐渐凸显出来。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煎煮对药物的疗效有很大的影响。医务人员需要找到确切的时间和途径,明确中药汤剂煎服方式,以此更好发挥中药的效果。
1中药汤剂的煎法
1.1煎药前的浸泡
浸泡对药效的影响关系到药物能否治疗疾病,是医生必须给患者及煎药工作者交代清楚的。在煎药前,医务人员要用冷水把药材泡透,因中药材绝大多数是干品,而且往往含有淀粉、蛋白质,如不预先用冷水泡透,直接用快火煎煮,药材表面的淀粉糊化,蛋白质凝固,很快就将药材表面的毛细管堵住,阻碍水分的渗入药材内部,有效成分的渗出自然受到影响。具体浸泡时间的长短,应以药材的性质和体积大小而定。一般来说,各类复方汤剂煎前至少要浸泡30到60min为好,以根茎、木质茎、种子、果实类为主60min左右,以根、花、草类为主的浸泡30min。
1.2煎药器具
第一,砂锅是传统的煎药容器,性质稳定,是医药学家公认的理想煎药容器,煎出的药液质量好,不易同中药所含成分发生化学变化。第二,搪瓷锅,玻璃烧杯等器具也可采用,其它有色金属类不宜选用,应视为禁用。此外,选用煎药器具时,其容量要在一千毫升左右,以利于搅动,促进药物成分煎出,也可避免药液外溢耗损。需要注意的是,在煎药时,医务人员应在锅盖上冷敷多层湿布,起到冷凝作用。在锅盖上随水珠滴落返回锅中,特别是解表剂的煎煮。这是基层农村医生向患者要交代清楚的煎药方法,也是大医院煎药工作者必须遵守的操作规程。
1.3煎药时间及次数
古医书早有规定用火的原则,“先武后文”就是指没有煮沸之前用较强的火力,沸腾之后用较小的火力,以维持至煎药时间足够为止。现代科学对物质溶解过程研究的结果认为,溶质在容器中的溶解,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能更多的被溶解了。因此,煎药时间太短,有效成分来不及煎出,固然对治疗不利,但盲目延长时间,也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另外,达到各类药物煎煮统一化也缺乏理论依据。一般而言,解表,攻下药,第1煎煮沸15min,第2煎煮沸10min,滋补药第1煎煮沸30到40min,第2煎煮沸25到30min,一般煎两次即可。在药液得量及药渣除渣取汁方面,一般来说,只要医务人员掌握好火候,遵循上述加水量和煎药时间,所得二煎和药渣药液共三百到五百毫升为宜。
1.4煎药的用水量
煎药一般加食用水,如纯净水、江河水、自来水、矿泉水,医务人员需要注意不能用咸、苦、涩的水,以免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个别也有加酒或醋同煎的,加水量要以药材的吸水量而定,单味煎煮者每克生药加水10毫升,复方每克生药加水7毫升,一般医务人员需要将全部用水的百分之七十加到第一煎中,余下百分之三十留待第二煎用。有资料所说的水量超过药面3到5厘米,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精确的。需要注意的是,医务人员不要煎一次当中加数次水,以一次加足为宜,以免影响药物疗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煎中药的特殊处理
药材类别和种数达几千种以上,医务人员应该根据各种药物的性质,在煎药时做以下特殊处理。第一,先煎:先单独煎某药,其目的是为了增加药物的溶解或改变药物的性质,减少不良反应,一般先煎20到30min,然后合群药共煎。对一些有毒药材,医务人员应该先煎30min,以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为头类。因甲壳类、矿石类、角类药材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溶出,医务人员需打碎后刨片,再煎20到30min。第二,后下:缩短加热时间,以减少有效成分挥发或分解破坏而损失。如气味芳香,含挥发油的药物如大黄、丁香、薄荷等,宜在煎成前10min放入。第三,包煎:因药材体积细小或黏性物质较多,入煎后浮于水面或沉入锅底,影响煎煮;有药材易脱落细毛,为防止异物进入汤液,均用纱布包好后于群药同煎。第四,烊化冲入:将某些易溶或加热会烊化的药材放入碗内,冲入已煎好的药液,搅拌令其溶化。第五,冲服:即将难溶入水的贵重药材,如牛黄粉或用量少的成药,可用药液冲服。第六,即单独另煎或另炖成药液后混入群药液中同服。
1.6浸药溶媒的选择
在临床上,浸药溶媒主要指的就是药物溶解的媒介,这样的溶媒主要包括两种:盐水和糖水。其中盐水在浸药的过程中一般起到的作用是调节患者使用药物中的电解质,而糖水更主要的就是在药物使用的过程中为患者补充能量。在中药的使用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疾病的情况进行选择,主要就是选择有利于药物中有效成分溶解的溶媒,这样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能够发挥药物效果。在煎煮中药的前期,医务人员首先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河水、泉水、自来水,或者是井水,禁止使用受到污染的水源。
2中药汤剂的服法
清徐灵胎说:“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非特无功,反而有害”。一言道出了服药方法的重要性。在中药汤剂的煎制过程中,由于用药部位不同,中药材的来源不同,药物所含有效成分煎出的难易程度不同,质地不同,所以医务人员应视各种药物的不同性质,在入煎时分别对待,以确保有效成分的煎出含量,从而发挥群药的疗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汤剂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具有溶媒来源广、制备简单易行、无刺激性及不良反应等特点。药物除了精确化的煎药之外,还要有标准的服用方法。
2.1服药的方法
在实践中,医务人员一般多采用每日2次等量服法,其目的是在服药期间使药物在体内维持适宜的血液浓度,以便药物持续发挥作用,保证治疗效果。服药时间:一般中药汤剂可在两餐之间服,即上午10时,下午3时左右各服1次。在部分地区也有1剂汤药早晚服用的方法。对于不同病情,不同方药,不同工作生活条件,医务人员可作具体分析,灵活合理安排。对于急性病、危重病的情况,一般每隔4小时服1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2.2服药的温度方面
一般汤药均宜温服,这样可减轻某些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药物温度应25摄氏度左右,需注意的是,在汤药放冷之后,病人要温服时,应将加热至沸,然后放温服用,不能只热到温热不凉就服用,加热到沸有助其充分溶解,这样便于服后吸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药整个使用的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关注浸药的时间、中药的浸药溶媒、煮药和服药的时间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是药物效果是否发挥的决定因素。药师需要在了解到患者疾病情况后,根据中药的性能以及不同的煎煮方式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以此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宋书兰.中药汤剂煎服法的临床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1):132-133.
[2]吴跃文.汤剂中天麻不同煎服法对临床药效的影响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08):1241-1242.
[3]李菲,蔡伟杰,吴兆怀,邓应君,李振强.中药煎服法对治疗疾病临床疗效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09):102-103.
论文作者:韩晖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4
标签:汤剂论文; 药物论文; 医务人员论文; 中药论文; 药材论文; 药液论文; 溶媒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4期论文;